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424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docx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

上海娄塘学校运动和力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

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位置。

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3.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5.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  )

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

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

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

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

7.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8.回想你上体育课时的情景,可以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跳远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

B.运动鞋底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起跑时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9.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都是弹力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0.最近“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

汽车行驶时,司机和乘客都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情况下对车内的人造成伤害(  )

A.突然启动时B.突然刹车时C.突然加速时D.突然超车时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它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遇到拐弯时则略有停顿,好似略作思索后继续行进,在拐弯时液态金属机器受______(填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

在物质燃料耗尽后,液态金属机器由于具有______它将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12.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体育中考小亮选择了立定跳远项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小亮离开地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亮具有______;小亮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小亮受到______作用。

14.立定跳高可分解为下蹲、蹬伸和腾空三个过程。

图为某运动员下蹲后在蹬伸过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据图可知,该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他在______(选填“t2”“t3”或“t4”)时刻获得向上的最大速度。

15.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这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___N,阻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g取10N/㎏)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若只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1.0N时,木块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

17.如图,爷爷推箱子感到吃力。

聪明的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砂子,爷爷感觉轻松多了。

这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的缘故。

18.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__条路线运动。

(选填"a”、“b”、“c"或“d”)。

19.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l05N,悬停在空中时,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举力,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_N,当它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时,举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如图所示,绳子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木块A相连,水平向左拉动木板B。

当以木板B为参照物时,木块A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若绳子对木块A的拉力的大小为2N,木板B受到桌面所给的摩擦力的大小为4N,则水平匀速拉动木板B的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N。

三、实验题

21.婷婷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她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婷婷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作验操作验证她的猜想。

(1)实验中婷婷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拉动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的原理、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

(2)如果婷婷要探究猜想①,她应该选择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间时,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婷婷要探究猜想③,她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图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她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她的结论可靠吗?

答:

________。

如果你来完成探究猜想③实验,你在完成实验丙步驟后,下一步你将如何操作?

_________

22.

(1)某同学正在使用最小砝码为10g的天平测物体质量,测量前已经调节了天平的平衡.在测量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指针、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①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③实验现象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④推理:

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如上面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______)

A.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B.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C.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D.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⑥本次实验中还用到一种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下面几种做法中,不能体现控制变量的是(______)

A.同一辆小车B.小车从同一位置滑下C.同样长的毛巾、棉布和木板面

23.小明去上海旅游,在浦东他乘坐磁悬浮列车体验了一次“风驰电掣”的感觉。

(1)磁悬浮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行驶,是与“悬浮”有关,请简要说出其道理:

______。

(2)小明旅游回来后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接着让小车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不同位置。

分析图示的情况,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测:

假如小车运动到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即不受到任何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的原因。

(4)以上探究过程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想想看:

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你在探究什么问题时也运用了此方法?

请你说出该实验的名称:

____________。

(5)从进一步的探究中,小明也知道了“列车在没有条件悬浮的地方提速时,要把列车车身设置成‘子弹头’式流线型”的道理。

请你说出这个道理。

________

24.小明参观战士操练时,发现战士们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不同.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出手时的速度有关.回家后,他和用两把射出水流速度不同的水枪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

(1)从水枪口射出的水流,由于_______仍能继续运动,最终落到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

(2)在研究水流落地点与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θ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不变.

(3)①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

在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②分析实验序号为1、6(2、7或3、8等)的数据,可初步得出:

_______.

(4)实际上影响投掷距离还有其他因素,请你猜想:

战士的投掷距离还可能与_______等有关.

2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与摩擦力。

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

F摩=F压。

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此时砝码受(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作用。

方向为。

(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图像可知:

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四、解答计算题

26.用力F将一物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块正好匀速下滑,试画出物块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

27.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详解】

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则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①②正确;

(2)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F,故③④正确;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D

解析:

D

【详解】

A.pa段人在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做加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人最终停在b位置,即b位置时人的重力与绳的拉力二力平衡,合力为零,在ab段,人的重力始终大于绳的拉力,因此合力与人运动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因此合力方向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上述分析可知物体下落过程中,pb段不断加速,bc段不断减速,因此b位置时速度最大,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50m/s=180km/h,该速度比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还快,所以小杨骑行的速度不可能达到50m/s,故A错误;

B、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且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缘故,故B错误。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所以,以上说法都不对,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

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

具有惯性。

4.C

解析:

C

【详解】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会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D

解析:

D

【解析】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错误;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C

【详解】

用木棒捶打衣服,水从衣服的纤维中冲出,水给尘土一个力,尘土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尘土脱离衣服。

故选C。

7.D

解析:

D

【详解】

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s~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A

【分析】

利用以下知识分析判断:

①力的作用效果: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③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A.“跳远助跑”是因为当起跳时人的身体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会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而不是获得更大的惯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运动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踢足球”时,因为足球受到力的作用,足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起跑时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C

【详解】

AD.在挤压两核桃的过程中,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D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甲对乙的作用力会使乙核桃发生不明显的弹性形变,这样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都属于弹力,两核桃都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只是最终甲发生的形变超过了自身的弹性形变极限,产生了破碎,更加明显。

故C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

B

【详解】

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突然刹车时,车停止了,人由于惯性还要往前冲带来的伤害,故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非平衡力惯性

【详解】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液态金属机器拐弯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是非平

解析:

非平衡力惯性

【详解】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液态金属机器拐弯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2]在物质燃料耗尽后,由于惯性,液态金属机器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12.水平向左不变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

解析:

水平向左不变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所以,木块相对木板来说是水平向右滑动了,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会变化.

13.相互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详解】

[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

解析:

相互运动状态惯性重力

【详解】

[1]小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小亮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小亮离开地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亮具有惯性。

[4]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亮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小亮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4.3

【详解】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

[2]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

解析:

3

【详解】

[1]运动员下蹲后、蹬伸前处于静止状态(图中

这段时间),其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

[2]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方向向上,运动员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由图象可知,

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内,F>G,运动员所受合力向上,运动员继续向上加速运动,其速度增大;

内,F<G,运动员受到合力向下,由于惯性运动员还是会继续向上运动但是向上的速度会减小;所以,

过程,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增大;

是减速,故t3时刻获得最大速度。

15.竖直向上

【解析】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则重力大小为: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

,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

解析:

竖直向上

【解析】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则重力大小为:

张开伞一段时间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平衡,即阻力与重力相等,即阻力为:

,阻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16.60.4

【详解】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示数为0.6N

解析:

60.4

【详解】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示数为0.6N,所以摩擦力也是0.6N。

[2]拉力增大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0.6N,增大的拉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

17.小

【详解】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砂子,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的缘故。

解析:

【详解】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砂子,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的缘故。

18.bc

【详解】

[1]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偏折,故b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

bc

【详解】

[1]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偏折,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故选c。

19.5×105不变

【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