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3)
(4)-8xy(5)(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3)
(4)(5)(6)
八、答案:
六、
(1)ab
(2)(3)(4)-20x2(5)
(6)
七、
(1)
(2)(3)(4)
(5)(6)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
(二)
一、教学目标:
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7页例4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教材P17例4只把运算统一乘法,而没有把25x2-9分解因式,就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教师在见解是不要跳步太快,以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不了,造成新的疑点.
2,P17页例4中没有涉及到符号问题,可运算符号问题、变号法则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突破符号问题.
四、课堂引入
计算
(1)
(2)
五、例题讲解
(P17)例4.计算
[分析]是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先统一成为乘法运算,再把分子、分母中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是最简的.
(补充)例.计算
(1)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判断运算的符号)
=(约分到最简分式)
(2)
=
(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
(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
=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4)
八、答案:
六.
(1)
(2)(3)(4)-y
七.
(1)
(2)(3)(4)
课后反思:
16.2.1分式的乘除(三)
一、教学目标:
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的运算.
2.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7例5第
(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
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在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
(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
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2.教材P17例5中象第
(1)题这样的分式的乘方运算只有一题,对于初学者来说,练习的量显然少了些,故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练习.同样象第
(2)题这样的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也应相应的增加几题为好.
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是学生学习中重点,也是难点,故补充例题,强调运算顺序,不要盲目地跳步计算,提高正确率,突破这个难点.
四、课堂引入
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提问]由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推出(n为正整数)的结果吗?
五、例题讲解
(P17)例5.计算
[分析]第
(1)题是分式的乘方运算,它与整式的乘方一样应先判断乘方的结果的符号,再分别把分子、分母乘方.第
(2)题是分式的乘除与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对学生强调运算顺序:
先做乘方,再做乘除.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并改正.
(1)=
(2)=
(3)=(4)=
2.计算
(1)
(2)(3)
(4)5)
(6)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4)
八、答案:
六、1.
(1)不成立,=
(2)不成立,=
(3)不成立,=(4)不成立,=
2.
(1)
(2)(3)(4)
(5)(6)
七、
(1)
(2)(3)(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
(一)
一、教学目标:
(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
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8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P19[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P20例6计算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第
(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所以要补充分子是多项式的例题,教师要强调分子相减时第二个多项式注意变号;
第
(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没有涉及分母要因式分解的题型.例6的练习的题量明显不足,题型也过于简单,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题,以供学生练习,巩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P21例7是一道物理的电路题,学生首先要有并联电路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Rn的关系为.若知道这个公式,就比较容易地用含有R1的式子表示R2,列出,下面的计算就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了,得到,再利用倒数的概念得到R的结果.这道题的数学计算并不难,但是物理的知识若不熟悉,就为数学计算设置了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讲这道题时要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掌握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的情况,可以考虑是否放在例8之后讲.
四、课堂堂引入
1.出示P18问题3、问题4,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答案.
引语: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下面我们先观察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请你说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法则吗?
3.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
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
五、例题讲解
(P20)例6.计算
[分析]第
(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
(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补充)例.计算
(1)
[分析]第
(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
=
=
=
=
(2)
[分析]第
(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
=
=
=
=
=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4)
七、课后练习
计算
(1)
(2)
(3)(4)
八、答案:
四.
(1)
(2)(3)(4)1
五.
(1)
(2)(3)1(4)
课后反思:
16.2.2分式的加减
(二)
一、教学目标: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难点:
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21例8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8只有一道题,训练的力度不够,所以应补充一些练习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
2.P22页练习1:
写出第18页问题3和问题4的计算结果.这道题与第一节课相呼应,也解决了本节引言中所列分式的计算,完整地解决了应用问题.
四、课堂引入
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五、例题讲解
(P21)例8.计算
[分析]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补充)计算
(1)
[分析]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
=
=
=
(2)
[分析]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
=
=
=
六、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七、课后练习
1.计算
(1)
(2)
(3)
2.计算,并求出当-1的值.
八、答案:
六、
(1)2x
(2)(3)3
七、1.
(1)
(2)(3)2.,-
课后反思: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
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23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P24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这条性质适用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P24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
4.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5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用科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用科学计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6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
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
7.P26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m,n是正整数,
m>n);
(5)商的乘方: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于是得到=(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当n是正整数时,=(a≠0).
五、例题讲解
(P24)例9.计算
[分析]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
(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分析]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然后再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P26)例11.
[分析]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22=
(2)(-2)2=(3)(-2)0=
(4)20=(5)2-3=(6)(-2)-3=
2.计算
(1)(x3y-2)2
(2)x2y-2·(x-2y)3(3)(3x2y-2)2÷(x-2y)3
七、课后练习
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04,-0.034,0.00000045,0.003009
2.计算
(1)(3×10-8)×(4×103)
(2)(2×10-3)2÷(10-3)3
八、答案:
六、1.
(1)-4
(2)4(3)1(4)1(5)(6)
2.
(1)
(2)(3)
七、1.
(1)4×10-5
(2)3.4×10-2(3)4.5×10-7(4)3.009×10-3
2.
(1)1.2×10-5
(2)4×103
课后反思:
16.3分式方程
(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31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P32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3.P33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P34讨论提出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5.教材P38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
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五、例题讲解
(P34)例1.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
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样做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