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docx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进入21世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决定,正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
当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的三大历史任务,必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我讲两个问题和大家一块交流学习。
一、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
(一)、先进性教育的来龙去脉
1999年9月,中央组织部在听取重庆市委组织部的汇报时,重庆市委组织部讲,通过对全市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的调查,发现一些党员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甚至对党的前景不乐观,引起了中组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中组部将重庆市的调查结果立即向中央领导作了汇报,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组部为了确认重庆市委组织部的调查结果,向中央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部分党员进行调查。
中央同意了中组部的建议,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同志都作了批示。
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30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研。
在调研中发现,在部分党员和地区中确实存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领导干部腐败、基层组织涣散等问题。
在党员调查中,共发出各类调查问卷近十万份,涉及众多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务的党员干部,也包括一些处级以上党员干部。
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并不感兴趣,却把心思花在上级领导身上。
“上面说的,做错了也对;下面干的,做对了也有错的”。
有的干部甚至认为,现在形势变化很快,跟不跟形势不要紧,跟紧领导最重要。
调查数据表明:
有33.3%的人认为自己接触的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把主要精力花在应酬上,有34.36%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天在研究上级领导近来关心什么。
而更令人担扰的是,部分党政干部忽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12030份问卷调查显示,县处级和市厅级干部中分别有19%和13%的党政干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小康之家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自2003年6月中央决定开展针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巡视工作以来,至2004年年底,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市(区)完成巡视。
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说:
“我们在巡视中发现,有些干部看到了基层问题却极力回避,更不去涉及;实在躲不过的话,就去应付,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等到新闻媒体曝光了,中央领导也批示了,地方才不惜一切代价出面处理,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
以上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表明,为了唤醒共产党员的本色,对全党进行一次先进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十六大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在党内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
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在全党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新形势下,从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看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必要性
1、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的各种冲突、矛盾和斗争,深刻影响着广大党员和干部的理想信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就挑战而言,主要有:
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产生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时期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并相互渗透与影响,可以说这种多元文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
这对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对我们向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科学理论灌输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法国,而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更早于其概念的产生。
社会主义思想一经产生便衍生出许多社会主义派别,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影响的派别就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
目前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四大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此外还有现代托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军事社会主义、激进社会主义、合作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后现代社会主义等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这些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必然会引起党内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影响党员干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也制约着我们党科学理论灌输的效果。
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对我们强化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产生影响。
强化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是党的思想建设及其工作的核心内容。
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的增强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侵略,对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
这种思想文化强调的是世界文化的绝对一致化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单一性,否定各民族和各个国家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党建资讯网异和价值判断上的多样性,主张以西方文化价值标准衡量并规范世界各国的异质文化,从而造成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冲突甚至对立。
这些不良的文化氛围。
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强烈冲击不可小视。
不但如此,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仍旧存在,既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
这种思想文化互相混杂,必然多层次、多角度地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并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对有效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及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市场经济对一些党员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也带来严重冲击。
由于共产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因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生活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一些党员用等价交换态度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用等价交流方法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工作中讨价还价,按酬付劳,严重冲击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部分党员见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另外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良好的精神状态。
如一些党员包括领导干部奉行消极、庸俗的人生哲学;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不讲原则、明哲保身;有的好大喜功、沽名钓誉;有的贪图享受,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麻木不仁;有的利用权力和影响,搞所谓的“曲线致富”,让自己的子女亲属先富起来;有的一心为自己准备所谓有“退路”、“后路”等等。
2、在组织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具体地说:
一是党员的队伍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按传统理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党员队伍的主体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脑力劳动、知识劳动在劳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加上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劳动者都有了一定的财产积累。
所以,现代的劳动者不再像传统的工人阶级那样一无所有。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已经逐渐取代第一、二产业的优势地位,从而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成分。
这就使社会分层不是简单地向两极发展,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更多的人进入了中间阶层。
社会结构由过去的“哑铃型”逐渐变成了“橄榄型”,出现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白领工人等新的社会阶层。
这种情况在我国也出现了。
(七种人:
民营科技企业人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
新的社会分层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进行新的思考。
那么,怎样对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呢?
如果我们不从中吸收优秀分子,党的基础必然会越来越狭隘;但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把这些新社会成分都算做党的社会基础,那就会出现淡化党的阶级性、模糊党的先进性的情况。
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全球化条件下党建工作遇到的又一个难题。
二是党的基层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的就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
过去所有工人聚集在一个劳动地点的情况已不多见,而多的是分散劳动。
有的大企业,最终产品集中在一个地点,而生产零件的企业则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大企业,完全靠知识产权推动运作,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总装厂,而只是用品牌把各个企业连接起来。
(比如盖茨)这些都使人们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就业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人们对就业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人们的身份出现了多样化,一身兼多职的现象越来越多,同时,劳动者、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些变化加大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难度。
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是独立的法人主体,职工对企业的依赖大大减少,流动性大大增强。
职工的业余活动往往与党组织没有任何联系;一些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更是游离在党组织的视野之外。
因此,如何使党的领导更加广泛地覆盖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不交纳党费的“三不”党员有逐渐增多现象,与这种变化关系极大)“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出现说明了这方面我们工作的欠缺。
一些地方出现社区党建,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另外,流动党员的大量增加,给党员的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党政分开,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明确化,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解决好以上这些课题,是我们做好基层党的建设的关键。
三是党的干部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能否在全球化时代巩固和发展下去,关键看能不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现行的干部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着领导人才的造就培养。
而且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在这方面问题更加突出。
据调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是非专职的党务工作者,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生存竞争、职业竞争、事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很难保证他们在党务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这种情况在企业与农村更为明显)因此,建立一种科学的机制,使他们能将本职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的确迫在眉睫。
3、在作风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中纪委向党的十六大提交的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
由于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一些因素还存在,今后一个时期腐败现象仍有可能易发多发,反腐败任务还艰巨繁重。
”由此可见,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方面的挑战更严重,因为老百姓对作风建设更为敏感。
目前,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反腐败的任务相当繁重。
具体地说:
一是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活动更加猖獗,影响更加恶劣。
从内部瓦解我们党,搞垮社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敌对势力或处于隐蔽状态的犯罪团伙,会利用WTO的规则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打着投资、贸易的幌子在我国注册成立公司,然后发展成员,扩充势力,并用金钱收买和色情勾引等手段在我国公职人员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中寻找其代理人。
与此同时,为了进行“西化”、“分化”活动,西方敌对势力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蓄意诋毁,造谣惑众。
把我们党描绘得一团漆黑,把干部队伍说得一无是处,攻击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的腐败问题等等。
其目的就是妄图动摇干部群众对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与此同时,加入WTO后,由于外资购买、兼并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必然出现新一轮资产重组,从而给腐败分子提供新的侵吞国有资产的机会。
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国外企业包括跨国公司中的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达到廉价收购我国企业的股份或企业的目的,会使用其惯有的伎俩,以行贿的手段腐蚀拉拢我方的某些实权人物,内外勾结侵占掠夺我们的国有资产。
国内一些腐败分子也会利用资产重组的机会,和外国人结成利益共同体,千方百计贪污、挪用国有资产,中饱私囊,将国有资金大量转移国外,使腐败犯罪更加集团化和国际化。
因此,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二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腐败分子尚有机可乘。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尚有很多“缝隙”和“空白区”。
据有关专家分析研究,我国的法律、法规有1200多条文与WTO规则相抵触。
当我国法律、法规与WTO规则接轨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某些法律、法规不适应和滞后的问题,这种情况将会给国外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不法分子和国内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同时,西方法律的渗透可能对我国现行反腐败体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根据中美备忘录的要求,将允许美国在中国开设律师事务所,不再受地域限制。
当美国律师事务所更多地介入我国的法律事务,更多的美国公司进入我国时,这些公司一旦卷入重大经济案件,就必然涉及到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和诉讼程序。
因此,这很可能与反腐败查办案件方面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产生冲突,增大对违纪问题控制的难度。
法律上、制度上、管理上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新的漏洞、断层,不仅国外的不法分子会利用它,国内的腐败分子也会乘隙而入,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利用,腐败的绝对规模在一段时期就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
三是社会上各种诱惑不断增加,一些领导干部心理失衡铤而走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外合资和外方独资企业在我国会大量出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分配不公的现象,刺激一些新的腐败犯罪现象的产生。
外资企业由于其资金雄厚,产品的科技含量一般较高,加上管理规范,工作效率高,给员工的报酬相对丰厚。
这就使得我国原本存在的分配不公的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加之我国目前的财力还不能实现“高薪养廉”,党政机关、政法部门、群团组织的部分公职人员,面对这种现实,容易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文化层次高、工作能力强,对社会的贡献大,却酬不符实,常常囊中羞涩。
其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住诱惑,就会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特别是外资企业谋取利益提供方便,然后从中收取佣金、贿赂。
一些“下海”到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国独资企业从业的原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曾有过一官半职的人,为讨得老板的欢心,牟取更多的报酬,也会利用原来的影响,千方百计拉过去的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下水,利用其职务之便为外资企业谋求不正当利益大开方便之门。
其结果不仅使大批党政干部被他们他们腐蚀俘虏,还使国家和人民利益蒙受重大损失。
目前,领导干部贪赃枉法现象增多,领导干部在一系列的腐败案件中所占比例增大,而且干部的级别越来越高,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如果任其泛滥,会对党的执政地位构成严峻挑战。
广大人民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腐败会严重影响人民对党的信任。
腐败的结果,必然是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产生怀疑。
因此,能不能更有成效地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是我们党面对的又一严峻挑战。
4.在长期执政方面面临的挑战
就一个政党而言,执政与不执政对党自身的要求不一样,长期执政与短期执政对党的考验也不一样。
就我们党而言,我们党已经从过去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这种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与党的长期执政,必然给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
具体地说:
一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
在执政初期,党员干部头脑中密切联系群众这根弦绷得比较紧。
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些党员干部对这一优良传统容易淡漠,官僚习气也不断增长,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也就越来越大。
二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滋生和积蓄既得利益。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一条,我们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执政后,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捞取个人特殊利益,就有了机会和可能。
而且执政时间越长,既得利益可能会积蓄得越多,越带有普遍性。
江主席一再强调我们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我们逆向思维一下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一些地方已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
三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权力失控现象。
我们党在执政初期,由于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的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党性强、作风正,基本能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但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就会逐渐滋长了贪图享乐、骄傲自满的情绪,滥用职权的情况就会多起来。
四是执政时间长了,容易失去生机和活力。
有一位学者在分析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的教训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革命的共产党一旦取得政权,并巩固地确立自己的执政地位之后,就几乎不再存在政治上的对手与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就非常容易因为执政地位的长期稳固而逐渐失去活力,它的思想因此非常容易走向惟书惟上的教条主义化倾向,最终完全丧失思想的创党建资讯网造力,变得毫无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它的组织体系会逐渐形成官僚主义化的等级结构,最终使广大党员对党的命运毫不关心,使人民群众与党分离甚至走向对立;党的作风也会逐步演变,最终使腐败在党内迅速蔓延,人民群众将因此对执政的共产党彻底失望,这个时候,党的执政基础就开始动摇,继续发展下去,党就会丧失政权。
”当然,这里讲的是苏联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与它不一样,但我们也同样面临着失去生机与活力的问题。
执政之前和执政初期,严酷的对敌斗争和艰苦的生存环境,使我们党始终面临着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全党上下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有利于党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
在党长期执政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党所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减轻,党的生存与发展不再具有直接的危险性,容易出现思想僵化、精神惰化、队伍老化、机制钝化等“四化”的问题,容易造成党的生机和活力丧失。
二、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加强教育与管理、实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这一特定身份的人所应当具有的,为共产党这一先进政党所要求的一种重要特征,是共产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并对普通群众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的一种基本的性质、性能、性状。
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称之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列宁、毛泽东等也常常称共产党员“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品质亦即品格、品行、素质、素养,是内在的、潜存的,是稳定的,深刻的。
品质优劣,构成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成为评判一个人的基本依据。
品质上的先进性,主要是指思想境界高、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
一个人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才能是先进的,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
与品质紧密相联的是能力。
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品党建资讯网质的延伸,是品质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
能力既包括具有内在倾向性的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又包括具有外在倾向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等。
能力是高是低,直接影响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构成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件。
在品质能力的基础上,行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展示,是品质能力的现实可见。
行为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作所为的总称,是人的工作情况、交往状况、处事方式的全面体现。
我们说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说到底主要是靠共产党员的行为,即靠共产党员的行动,靠共产党员的实践,靠共产党员的工作实效。
行为是最直接、最直观、最现实,因而最引人瞩目、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行为上的榜样作用和模范带动,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最好说明。
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我们要在品质、能力、行为的统一中来把握。
品质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行为是关键,就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而言,品质必须优秀,能力必须高强,行为必须模范,优秀品质、高强能力和模范行为,涵盖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义,襄括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宗旨,揭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髓。
三者统一,成为共产党员能够有效保持和充分发挥先进性的深厚基础、可靠依据和有力保证,使共产党员的内在先进性与外在先进性有机结合,使共产党的静态先进性与动态先进性紧密相联,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质与先进性表现密不可分。
(二)怎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1、整体与实践
一个党,只有整体上是先进性的,才能保证党员个体的先进性,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才有实际的价值。
党的整体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党的性质和特点,党所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使命,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个党,只有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时党建资讯网代发展的潮流,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解决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先进的政党。
另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又要以党员个体的先进性为基础,通过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
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作为整体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是依据广大党员的思想共识来制定的。
在党保持整体先进的基础上,党的所有主张,还都需要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来付诸实践,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贯彻,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作用,要通过每一个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以广大党员为桥梁来连接,以每一个党员的形象来促进;党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及其能力,也要由每一个党员的具体工作能力表现出来。
所以,党的先进性,既要由党的整体来体现,也要由党员个体的表现来体现,坚持党的先进性,不仅需要我们党,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2、制度与机制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当推制度和机制。
制度是规范,是依据,是准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制度和规定告诉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所有的倡导、反对、褒奖、惩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人们就有了行为的规范和依据。
坚持它,能得到肯定,违犯它,就要受到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一种择优劣汰的机制,一种惩恶扬善的机制。
具体来说,有两种制度、机制特别重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
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这种先进性,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入党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
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来越来越多的坏人。
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的质量和先进性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
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
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
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党建资讯网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