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docx
《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
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
湖南商学院重点学科申报表
申请系部
(盖章)
名称:
工商管理学院
代码:
申请学科
名称:
技术经济及管理
代码:
申请重点学科类别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所属学科门类
名称:
管理学
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
名称:
工商管理
代码:
湖南商学院科研处制表
2007年10月
基本数据表(2003.1.1-2007.10)
学院名称:
工商管理学院学科名称:
技术经济及管理
学科建设状况
重点学科建设等级为:
国家级□省级□省级预备□校级√
学位点
建设现状
博士学位授权点
名称及批准时间
硕士学位授权点
名称及批准时间
学术队伍情况
(不含外聘)
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12人
院士
人
正高职称
2人
副高职称
9人
中级职称
1人
具有博士学位
6人
具有硕士学位
4人
学科
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黄福华
方向一带头人:
黄福华
方向二带头人:
高政利
方向三带头人:
刘嫦娥
方向四带头人:
谢冰
方向五带头人:
近5年科学研究情况
发表论文
共公开发表
152篇
在国内核心期刊37篇
在国际学术刊物篇
SCI篇,SSCI篇
EI篇,ISTP篇,CSSCI20篇、A&HCI篇,
高级职称人员平均发表论文
3篇年·人
出版著作
公开出版学术专著5部
出版教材(含教学用书)2部
出版译著共部
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级2项
部省级7项
其它项
获得科研
经费
获得科研项目经费共230万元
高级职称人员平均科研经费
3万元/年·人
其中:
纵向经费35万元
其中:
平均每年46万元
技术研究成果
获得专利项
科研成果转让项
自然科学研究
成果奖励
国家级
部省级
一等项,二等项
一等项,二等2项,三等4项
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奖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
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
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届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一等项,二等项,三等1项
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
工作条件
部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名称、批准部门、批准时间:
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M2
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
台(件)
仪器设备值万元
拥有中外文藏书万册
拥有中外文期刊种
拥有国际电子期刊卷
近5年人才培养
共招收博士生人
已授博士学位人
共招收硕士生人
已授硕士学位人
共招收本科生人
已毕业
人
共招收留学生人
已毕业
人
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
篇
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篇
获省优秀博士论文篇
获省优秀硕士论文篇
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项
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项
其中:
特等项、一等项、二等项
其中:
一等项、二等项、三等项
一、学科简介
概述本学科点形成的历史、现状,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发展前景;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
限2000字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工商管理学院已经有一批对该学科领域进行的较为集中的研究。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将我院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向:
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有黄福华教授(在读博士)、陆彬副教授(博士)、胡愈副教授(博士)等组成,已经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相当的影响力,而且该方向的社会需求及团队成员今后的发展有巨大的空间。
二、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能力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有高政利副教授(在读博士)、谷汉文副教授(在读博士)、李允尧副教授(博士)等组成,他们对技术创新,尤其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在该学科领域可以通过方向的建设逐步凝聚、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研究团队。
三、绩效管理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有刘嫦娥副教授(博士后)、姜向阳副教授(在读博士)、李友德副教授等组成,他们在绩效的影响要素、绩效的评价等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而且均主持、完成过一定的省部级课题,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经过努力,可以形成国内同类研究的重要研究团队。
四、创业管理研究方向。
本方向主要有谢冰副教授(博士后)、易华博士、熊苹教授等组成,他们不仅承担我院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且在创新、创意与创业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已开始逐步形成团队影响。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领域,也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重要组成学科。
湖南商学院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要把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建设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建设就不能或缺。
尤其是我们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系统的、具有湖南商学院特色的学科成果也在逐步形成,已经具备相当良好的建设基础。
与国内有关院校的同类学科比较,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团队影响力也正在形成、提升。
总的来说,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建设,要突出商科特色,突出地方特色。
特别是在“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时期,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不仅对湖南重要,也是湖南商学院通过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建设,进一步将影响力提升至国家级的重要历史机遇。
为此,我们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建设,及未来的特色发展,都将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来开展,并努力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
注:
本页可续页。
若续页,本页及续页页码编号依次为2-1,2-2等。
二、学科方向
2-1研究方向①
2-1-1研究方向名称: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从事本研究
方向的人员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教授人数
副教授
人数
博士学位
获得者
人数
黄福华
陆杉
胡愈
1
2
2(在读1人)
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1、始终重视对企业物流管理发展情况的实际调查,先后组织对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物流经营战略、物流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2、对物流绩效的评价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与管理、供应链博弈下物流绩效的动态测评技术方法、物流服务绩效的三维模式以及企业物流绩效的改进策略等方面形成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3、积极开展共同物流问题研究,对共同物流的基本概念、共同物流模式与共同物流体系建设有创新性成果。
4、对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城市群物流发展规划、物流产业的经济学分析进行了突出研究,形成了有重大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
5、一直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对物流管理课程的教改教研、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突出成绩。
主要学术带头人黄福华教授简介:
教授,博士研究生,教育部2006-2010年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仓储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市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1、主持完成国家立项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其他委托课题20多项: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批准号:
02BJY097;结项证书号:
20040149)研究成果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全国“宝供”物流理论创新奖三等奖。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供应链博弈下我国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动态测评研究》(批准号:
04BJY067;结项号:
20060182)已结题,主要研究成果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社科规划办通报表彰。
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物流一体化战略研究。
(批准号:
01JD630014;结项通知书编号:
2003JXZ0065)。
主持完成商务部2006年度研究课题《中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物流模式研究》。
主持完成多项省级课题:
(1)餐饮企业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2)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模式研究。
(3)WTO环境下我国零售企业连锁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4)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系统研究。
主持完成省市政府以及企业委托物流研究课题20多项。
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2、出版学术著作与专业教材11余部:
《现代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合著(第一作者),2001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现代连锁超市经营管理实务》合著(第一作者),2002年3月,湖南科技出版社;
《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精要》独著,2002年5月,广东旅游出版社;(获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四等奖);
《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丛书》(4本)主编,2003年,湖南科技出版社。
(其中《现代商业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独著;《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案例选编》合著(第一作者)。
)获200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合著(第一作者),2005年5月,湖南省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湖南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报告1997-2005》(第一作者)200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部崛起的现代物流多维视角》(第一作者)2006年9月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现代物流经营概论》(第一作者)2006年10月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
《物流绩效管理研究》(第一作者)2007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发表学术论文:
在《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系统工程》《中国流通经济》等报刊公开发表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论文100余篇。
(其中国家核心期刊50多篇,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注:
①研究方向至少设置3个,至多设置5个;每个研究方向限写一页。
本页及续页页码编号依次为3-1,3-2等。
2-2研究方向:
2-2-2研究方向名称: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从事本研究
方向的人员
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姓名
教授
人数
副教授
人数
博士学位
获得者人数
高政利
谷汉文
李允尧
-
3
1(在读2人)
目前,本方向人员所作工作的主要内容、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以及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一、学术带头人简介
高政利(1964),男,副教授,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曾在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及较为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
2000年调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先后讲授《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学》、《现代零售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目前是《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主讲教授,《管理学》、《现代零售管理》课程主讲教授之一,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近百名,指导学生实习调查报告三百余名,湖南大学经济学院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外聘教师。
在科研中,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2006:
(04)]、《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
(05),2005:
(01)]、《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02)]、《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
(03)]、《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
(0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
(04)]、《商业时代》.2007:
(22)、《现代管理科学》[2007:
(08)]、《经济问题探索》[2006:
(05)]等国家权威及各类高校经济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并有多篇被《商贸经济》[2007:
(08)](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
(03),2007:
(05)]全文及学术卡片转载。
同时,先后参与欧盟《湖南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及其与欧盟企业的对接》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我国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研究》(02BJY097)、《企业能力资产理论与应用研究》(06BJY059)、《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研究》(07AJY001),湖南省社科基金《零售企业规模扩张中的组织创新研究》(05D29J)、《中小企业权威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证》(06ZC42)、湖南省自科基金《组织创新与提升中国零售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05JJ40105)、湖南省教育厅基金《公司治理中的权威模式》(06BJ050)等多个国际、国家、省级各类有关组织理论方面的课题研究,执笔撰写2005湖南省工商联《对我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调查与思考》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10号提案,论文《管理能力、公司控制权弱化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来自民营ST企业的证据之一》,在第十二届(2006)中国财务学年会暨财务理论与实务国际论坛小组宣读.收录在会议论文集.并出版《中小企业公司治理实务》专著一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二、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成果内容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研究,包含创新过程、创新内容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商业活动和政策制度在内的综合活动过程,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思想和观念创新等活动。
围绕目前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内容,正在逐步由单一技术知识向知识整合创新、由单一组织向整合科技、设计、制造、市场运营等联盟集团及区域资源整合创新、由单纯技术创新向组织制度创新等发展趋势,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如下几个方面主要成果:
1.企业组织理论研究方面
(1)提出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
针对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本质区别,指出由于生产性企业资产专用性存在技术跳跃的沉没成本,制约生产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流通企业的资产通用性和技术稳定性使流通企业避免了威廉姆森的企业“复制和有选择性控制的不可能性”命题的局限。
并通过对沃尔玛的规模扩张,运用上市公司有关数据资料,建立影响企业规模因素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命题。
该文《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06:
(04)。
(2)提出自愿连锁组织的不可能性
从生产商的经济生产批量、零售商的经济订货批量以及生产商的数量—价格折扣模型的策略角度出发,针对自愿连锁组织集体物品收益,结合上海家联组建的自愿连锁运行现实,运用曼瑟尔·奥尔森、科斯等有关组织研究结论,提出了自愿连锁组织由于存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控制权问题以及控制权分散化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其集体物品收益在商品价格、数量等因素存在动态性变化下,团队生产的超额效率将被增加的监督成本所耗散掉,提出了自愿连锁组织集体物品不可能被提供到最优程度。
该文《自愿连锁组织的经济性分析》发表在《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
(03).
(3)提出企业集团内部自组织模式
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对三一集团个案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三一集团的发展是先有核心企业,后有集团公司,并通过分析三一集团自组织过程中的资本序参量、负熵以及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制度化和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核心企业、资本、制度、管理四位一体的企业集团内部自组织演化路径。
该文《企业集团自组织路径研究-以三一集团为例》发表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04)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面
(1)提出组织制度的制序度
针对以往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的良好高效的制度及变迁对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忽略了良好高效的制度及变迁仅仅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提出了经济组织制度是组织权力比例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由高度集中的专用性稀缺资源形成的股权所攫取的权力,在股权权威下“人为”制造制序,另一方面,是由分散的专用性稀缺资源形成的股权意志的加总,并在系统内部演化形成制度权威。
由于稀缺资源多样性所形成的多元化权力,其制度就是一组权力序下的相互博弈妥协的结果,不仅具有强制和有序,而更多反映的是制度的“均衡行为”和“惯例”、效率与公平的一种妥协结果,是达到今天“公认”的、明天“臆测”的“共识性知识的契约形式”,提出了贴近事物本质意义的制度应是制序的“度”的选择,称为“制序度”。
该文《论经济组织制度的制序度》发表在《现代管理科学》,2007:
(08).
(2)提出组织制度的宽放效应
针对组织中因利益、文化、能力等差异形成的不同利益群体,为博弈各自最大利益所实现的群体共同利益点,是所有利益中最小共同点,它是组织为实现一定政治、经济利益目标所确定的最低约束标准和必须实施的强制性要求,是组织中最大范围内的最小认同。
当组织为实现更高目标而将制度向某些群体行为倾斜时,不同利益需要群体将与组织倾斜制度不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小认同,使得制度或成本极高或效率极低或极不公平,并提出了组织制度存在宽放效应。
该文《公共选择视角:
论组织制度的宽放效应》发表在《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
(01).
(3)提出公司治理的权威模式
针对公司治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个体有限理性、机会主义等公司病症,通过概述科斯的企业权威理论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企业治理存在“模糊”范畴,并通过一个随机模型证明了模糊治理的“模糊”性质,提出了公司治理在一定范围内的“模糊”,包括权威的相机治理、中层的内部市场竞争和基层的小团队治理相对于制度治理所具有的效率性。
该文《基于权威的“模糊治理”研究》,发表在《经济问题探索》,2006:
(05).
(4)提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自组织需要
针对家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有效提高资本增值能力,就要适当让度经营管理控制权,甚至剩余索取权,以激励代理人努力行动;另一方面,适当让度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又要尽一切可能防范代理人因目标冲突出现道德风险。
但当外部法律、制度、规则等不能对合法产权和契约的有效保障时,提出了家族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变革,应是外部条件成熟,内部发展需要的自然过程。
其效率选择应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市场的不同发育阶段相一致,对以“催熟”方式鼓励家族企业以转换关键的亲缘企业关系,应持谨慎态度。
该文《论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分析》,发表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02).
三、可能取得的突破研究方向
(1)企业组织理论研究方面
提出中小公司内部委托-代理模式
针对家族式中小公司内源性融资决定股权高度集中,其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约束具有自组织特征。
董事会不仅具有决策、监督职能,而且还兼有执行职能和股东大会基本职能,并形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合一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该结构中,经理层对董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其实质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成为了相互监督、约束、惩罚的内部相互委托-代理制衡机制,运用奥尔森关于小集团经济行为分析、青木昌彦的信息关联模式、哈肯的有关组织理论,对目前家族式中小公司自然形成的内部相互委托-代理制衡机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观点,从公共选择视角,对该模式具有的“三自”原则效率特征,即自我保障、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进行全面分析。
然后,对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从①完善内部组织制度,防范绝对权威;②建立董事会会议信息披露及会议议题实名制制度,防范卸责行为的发生;③建立内部竞争、淘汰制度;④建立董事会成员内部职工代表制度,保障员工利益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前,该方向研究内容,《南开管理评论》期刊(南开大学)正在复审。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面
提出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及制度效率与权力结构的关系
针对以往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的良好高效的制度及变迁对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忽略了良好高效的制度及变迁仅仅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其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本质上取决于不同稀缺资源持有者在组织中博弈形成的权力比例结构关系,并随着权力的质与量的动态比例关系变化产生新的差异性结构,从而影响和决定利益参与者的不同行为选择,最终对制度形成的路径、方法、内容以及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对此,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经济组织起源的两种诱发方式,一是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所引致,二是团队效应。
前者本质是权力,并在股权权威下“人为”制造秩序,后者本质是制度,并由分散的股权意志加总,在系统内部演化形成制序,以阐述经济组织的权力与制度关系;然后,针对经济组织不同利益参与者,提出了当所有人的平均福利量会增加,但不是所有人的净增加(边际)量会相等,其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选择性激励偏好,将产生外部性并出现市场失灵;同时,针对强制性制度变迁,提出了是一组权力序下的相互博弈妥协的结果,其制度是制序的“度”的选择,称为“制序度”,其效率具有先降后升再下降特征;最后,运用夏普利值结论,阐述了不同利益参与者的行为选择,将由他们持有的不同稀缺资源在权力结构中的利益分配值即夏普利值所决定。
目前,该方向研究内容,《财经研究》期刊(上海财经大学)正在复审。
(3)知识及知识经济评价研究方面
提出知识及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到西方经济学原理体系中。
针对知识及知识经济一直没有纳入到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内,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理顺影响知识转化为经济的时间与空间承续关系;二是没有将不同知识的划分而存在的知识结构关系,按照演进形成的内在价值结构加以分类和定义,造成知识经济理论研究犹如一团乱麻,从知识的异质动态多样性、层次性、结构性并反映知识经济的差异性特征角度,针对知识拥有主体的不同,对具有交易价值属性的知识以及由该类知识相互组合及动态演化过程,提出了静态知识、静态点知识、个体动态点知识、个体结构知识、个体边际结构知识、组织动态点知识、组织结构知识、组织边际结构知识等八个知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这些知识按照先后承续和空间结构关系纳入到西方经济学原理框架下加以分析和评价,以揭示知识的一般性经济原理。
四、学术带头人部分成果附录
发表文章:
(2003-2007)
1.《现阶段我国自愿连锁组织发展的局限性》《商业时代》.2007:
(22).
2.《论经济组织制度的制序度《现代管理科学》,2007:
(08).
3.《华菱集团组织变迁路径的博弈解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
(03).
4.《自愿连锁组织的经济性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
(03).
5.《自愿连锁组织经济性分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卡片.2007(5).
6.《自愿连锁组织经济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商贸经济》全文转摘.2007(8)
7.《基于权威的“模糊治理”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
(05).
8.《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6:
(04);
9.《公司治理的模糊现象与“模糊治理”初探》,《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02).
10.《公共选择视角:
论组织制度的宽放效应》《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
(01).
11.《企业集团自组织路径研究-以三一集团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