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353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docx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

古诗阅读对比鉴赏选粹1

试题精粹

06-040752

3年高考+2年模拟2011年1月更新第四节 对比鉴赏

第一部分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0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1)暮春   飞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

能力层级是C级。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

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

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

“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的思想情感。

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

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2009年高考题

(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青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答:

秦词的理趣:

                                                                          

元词的情趣:

                                                                          

(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答:

                                                                          

答案

(1)秦诗之理趣:

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

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解析 

(1)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

(2)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1)答题思路是:

风格+例子+简析。

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

(1)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

(2)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2008年高考题

1.(08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 龙标:

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以此统摄全诗。

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以“愁”衬托出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 李诗写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遭受谗毁,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写了这首诗。

诗以落花和子规悲鸣起兴,抒发怀念友人的感伤之情。

王诗写王昌龄被贬龙标,由于为治以宽,政善爱民,被誉为“仙尉”。

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

2.(08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答案 

(1)耐寒 拟人

(2)①《木芙蓉》:

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②《窗前木芙蓉》:

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

解析 要回答对诗意理解的题目,须先扫清文字障碍,如吕诗中的“霜前”、范诗中“小寒”都是指秋天,吕诗中的“东风”是指春风,范诗中的“愁红怨绿”形容秋末残败的花。

木芙蓉,又名拒霜,秋天开花;其次,应明确写物诗,往往有感情的寄寓,即托物喻人,以物抒情;再次,要明确写其他花对表现木芙蓉的作用。

第二部分 二年模拟题汇编

2011届模拟题

题组一

1.(广东省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读陆放翁集  梁启超

(一)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二)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胡尘①意不平。

【注】①放翁集中“胡尘”等字,凡数十见,盖南渡之音也。

 

(1)两首诗歌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2)这两首诗作于梁启超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

请比较两首诗歌不同的主旨。

答案 

(1)前一首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后一首主要用了反问修辞手法。

(2)前一首通过“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突出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主旨。

(2分)后一首主旨是为陆游鸣不平,融进自己失意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对陆游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和出色的军事才能无从施展,愁闷之余以诗歌抒发襟抱的深切理解。

2、(四川犍为罗城中学2011届高三校第3次调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寒   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

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②杜陵:

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皇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

请作简要赏析。

  

(2)两首诗所写内容都与“寒食”相关,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

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2)韦涛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

3.(辽宁省建昌高中2O11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此诗为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②杏园:

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苦(抑郁、惆怅、失落)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途未卜的感叹。

(2)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

具体表现为:

①地点对比。

昔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②情景对比。

昔年是欢乐之景,今年是冷清之景。

③情感对比。

昔年是喜悦之情,今年是愁苦之情。

4.(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①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①小蘋,歌女名,是诗人《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

醉酒。

③赌书泼茶: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

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两首词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原词分析是如何运用的。

(2)两首词的最后一句都是词人匠心独具之处,都是对往事的追忆,但包含了不同的感情。

请具体分析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1)晏词上片实写梦醒后词人面对高锁的楼台、低垂的帘幕以及楼外暮春景象而感伤;下片虚写,回忆初见小蘋时的情景。

纳词上片实写秋风萧瑟,词人在“残阳”下孑立窗前,面对萧萧黄叶,陷入无限的哀思;下片虚写,追忆与妻子充满情趣的生活。

(2)晏词:

昔时之月,曾照玉人归楼台。

而今月亮仍是那个月亮,而伊人已渺,回首往事,低回不已。

通过对小蘋的追忆,表达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物是人非)(2分)纳词:

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

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

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现了的无奈与后悔。

5.(甘肃省会宁五中2011届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扬州时所作。

翡翠:

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

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

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

而俞紫芝的k*s*5u 诗                                                                                                                                                                                                                           。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

赵嘏诗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

俞紫芝诗中                                                                                                                                              。

答案 

(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

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题组二

1.(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1)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写出两点即可,4分)

  

(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

请简述理由。

 (4分)  

答案 

(1)①都是托物言忠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已的精神追求。

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

   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彳荐写菊不用“菊”字。

③都化用了典故。

前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典故。

 

   

(2)心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冲地表现厂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高贵品质。

2.(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4分)。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答案  

(1)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

不同点:

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

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怨、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

元诗:

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

3.(湖南长沙市一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春夜闻笛①

唐李益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采桑子③

 南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

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

②寒山,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③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

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

朱诗朱诗                                                         

                                                    。

答案 借旅雁自比,以万里反衬自身的孤单,写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无法忘怀那“万里烟尘”的中原,比喻形象,对比鲜明。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李诗之泪是自伤身世之泪,表现了诗人被贬南方,渴望北归而不能的遗憾与怨恨;朱诗之泪是忧时伤世之泪,表现了诗人因中原沦陷被迫漂泊江南的离愁别恨与担忧时局的爱国情怀。

4.(江苏省沭阳县庙头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 军 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 军 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

(1)海:

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2)关山:

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

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5.(四川省巴中市巴州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扬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苹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2)“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答案 

(1)这首诗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

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书桌上,杨花轻扬飘入砚池。

这是动景,为后面两句小窗读周易的静景作铺垫映衬。

这里以静意观动景,以动景达静意,给人一种悠闲喜悦之感。

  

(2)不相同。

“闲坐小窗”之“闲”是一种悠闲喜悦之情;“闲敲棋子约客”之“闲”似闲不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

6.(河南省醒民高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山映”三句:

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先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出乡思离情。

“风柔日薄春犹早”:

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

抒发了欣喜之情。

(2)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

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赏析:

[范词:

“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

李词:

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

词人不说心情的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

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

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7.(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8月模拟考试)阅坊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献

苏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樽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

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1)苏词和张曲都有了“明日黄花”的典故,其含义是否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