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docx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
摘要
一,相关理论解析1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1
(二)管理与现代管理2
二,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研究3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对接和融合研究4
(一)经济状况的变化要求管理模式的变革4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研究4
四,今后我国企业管理的方向和处理探讨8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8
(二)在管理中重视对规律的学习和利用8
(三)确保个体行为的规范性8
(四)重视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9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国内外竞争。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实力。
而企业实力的优劣与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与其战略管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
而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汇聚了前人的智慧,积累了深厚的内涵,对我国现代化文明进程的推进也有积极影响。
在管理学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代管理模式也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同时,充分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其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这决定了企业必须寻求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进行了全面探讨和分析,指出了传统文化管理方面的文化积淀对我国当下管理学发展的启示和借鉴,对二者的对接和融合也进行了思考,最后指出我国企业必须立足其实际情况,学习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以此来改革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启迪,对接,融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汇聚了无数前人的智慧,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底蕴。
其作为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巨大文化贡献,在当代我国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应该被完全摒弃,而是应该将其精华部分与现代文明融合贯通,共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挥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在很多方面都有真知灼见。
管理作为对人际关系的协调,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产生了很多科学见解,也是对现代西方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发展。
企业管理人员在其实践中,如果可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会贯通,利用二者的精髓共同为实践而服务,无疑会使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活力,也有利于增强其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相关理论解析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本身极为复杂,内涵也非常丰富,不同的领域和学者都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和见解,学术界有尚未产生固定的定义。
在哲学的角度来看,倾向于认为文化是哲学思想的外在和深层表现形式,其自身也有诸多组成要素。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但对这些定义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发现其有共通之处,即普遍认为文化包含物质、精神和制度等诸多方面,具有社会性、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阶级性等特征。
在对文化进行定义方面,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是:
文化作为一种复合体,其内容包括知识、艺术、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信仰以及意识等多方面,也包含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行为的改变。
这种观点将文化视作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行为做了充分考察,因此该定义有极大的合理性,也是本文认同的定义。
由于文化的概念极为复杂,定义也有很多,所以给很多相关问题的考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必须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传统文化则是指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地区人群(通常为民族)社会风貌和特征的文化事项和表现,既是物质成果的集中,也是观念形态表征的集合。
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和地区差异的影响,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产生了差别极大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内核,兼有历史上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文化和在文明交流过程中其它国家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我国兼容并包、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其精华部分对我国当代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二)管理与现代管理
与文化相比,管理的定义则比较清晰,是指在特定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实行的以人为中心,协调组织内部成员活动的全过程。
管理包括四个层面:
其目的是要实现组织的预设目标;其本质是实现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其工作要贯穿整个组织的全部;其核心和落脚点是要实现对人的管理。
对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管理是极为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其内涵极为丰富,是由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指挥等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其涵义是有广狭之分的。
狭义的的内涵是指为保证某个具体单位组织的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全部活动的过程;广义的内涵是指对整个社会组织作出的科学安排和协调,目的是维持社会的有序发展。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现代观念,其发展历史也比文化的历史短的多。
但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管理的概念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
现代管理是指将行为科学、管理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与电子计算机及其它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结合起来的理论和方法。
其活动内容主要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分析,在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下决定企业下一步的经营策略和具体活动。
二,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管理作为内涵极为丰富的人类实践活动,其落脚点在于帮助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来达到特定的目标,本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管理在社会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可以说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广义上的管理,其运行状况也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管理与文化的关系都是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二者的关系具有交互性。
一方面,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管理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总要受到特定文化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发过来又可以影响文化的发展和形态变化。
对管理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管理本质上是文化的产物,其产生之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对特定地区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探讨有着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管理与文化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而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环境又可以对生产产生反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是研究管理与文化关系的意义所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对接和融合问题研究
由于管理与文化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
而研究中国的管理,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互动就必须建立在当前我国生产力状况的基础上,考察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情况,由此来深入考察我国文化底蕴中深层管理理念的来源和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一)经济情况的变化要求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管理方面强调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迅速集中社会力量完成了我国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革,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其弊端也很明显,最突出的问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活力大为削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因此当时的企业管理模式极为缺乏灵活性,对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进行及时调整。
这种管理模式本身与我国建国之初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采用的生产关系是相符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关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而管理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进行革新。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加大了对国际上先进科技和理念的学习程度,在管理领域,很多先进理论和实践模式也不断被引进我国,对我国企业的实践活动符合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进步。
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初,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对市场和很多问题的认识不足,因此在管理方面更多的是直接引进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直接将其运用到我国企业的实践中去,在很大程度上也的确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但是我国国情状况极为复杂,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而且所引进的西方国家的发展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不加思考和选择地直接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并不能更好地为我国企业的发展而服务,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术界和专家必须进行反思,做好理论建设方面的工作,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研究
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内涵也很丰富,在管理方面也产生过很多真知灼见,对改进当下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是有利的。
下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兼具释道文化的影响,同时法家和《孙子兵法》中的思想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我国从古至今的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不同学派中的管理主张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各有差异,相应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作用也不同,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自从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组成部分,代表着最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系统,其内涵极为丰富,在管理方面也凝聚了相当多的智慧,总结起来,儒家文化中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民本思想、和谐思想和中庸思想。
在民本思想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民本思想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学习。
儒家的民本思想有两个重点,一是对作为管理者的人的重视;二是对作为被管理者的人的重视。
通过这两个要求,要实现的目标是一方面是通过对管理者的要求和规范,促进其不不断学习,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被管理者提出要求,对其进行教育,也促进了其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这样通过双向互动,最终通过人的作用实现了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儒家看到了“人”的重要性,并非一味强调对被管理者的要求,而是强调民心和民意的作用,把作为个体的人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中,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作用,也确保了组织中个人的地位,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在和谐思想方面。
儒家极为重视“和”的作用,强调和为贵,这与今天我们提倡建立的和谐社会在本质和核心上有很大区别,但其精华部分对具体的实践也有极大的启迪。
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社会个体根据其所处的地位,自觉按照礼法的要求来约束自觉的行为,最终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
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就是促使组织和社会中的个体遵守法律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以自己的个体行为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儒家的和谐思想,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更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和谐管理思想。
这种管理思想的理念是淡化竞争、寻求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活动目的。
由于这种管理思想强调联合、合作和理解,其包容性极强,也不容易受到竞争双方的排查,所以这种思想自诞生以来,,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也是我国学术界对在管理理念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在中庸思想方面,儒家将中庸视为个体和社会最高的行为准则之一,对其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庸并非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是敦促个体遵守礼法的要求,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合于道德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
对于儒家来说,中庸既是个体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也是国家的治国原则,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礼法的遵循,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此确保国家的繁荣昌盛。
中庸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是通过敦促组织中的个体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始终保持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秩序。
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中的以权谋私现象,组织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序和稳定。
2.道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道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有其是在经历长期战乱之后的社会状况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儒家文化强调入世不同的是,道家文化强调出世,主张清静无为,追求的是无为而治的社会现实。
其思想在弥补儒家文化不足的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在另一方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道家思想中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主要是无为思想。
道家强调清静无为,不主张对社会进行剧烈的变动,无为而治是其追求的最终结果。
而作为道家思想的精华,无为思想的意思并非是像国外学界理解的那样,不是不做任何行为,而是不做不合理的行为。
作为为人处世的哲学,道家的“无为”指的的是人在活动之前要先认清自然和社会,要遵循客观规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从事个体的活动,而不是盲目蛮干。
道家强调“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重视和利用。
这种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在于当企业从事相关活动时,必须对现实情况和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把握,按照科学的原则安排自身和企业的活动,避免企业活动中的盲目性,而是通过合乎规律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3.法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法家文化也诞生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亦称刑名之学。
法家自诞生之后,以其巨大的实用性迅速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之一,在促进我国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由于其在统治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这一学派,我国封建社会的管理也往往是“阳儒阴法”。
法家学派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尤其是韩非子所提出的“法、术、势”思想不仅成为帝王之道,对今天管理思想也有极大的启示。
法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即人的趋利本性和不论亲疏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的主张。
韩非子提出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观点,指出了人的活动有趋利性,用现代理论来说也就是人的活动有经济本能。
这与儒家重义不重利的思想有着根本区别,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来说,承认并重视人的经济本能可以使人们更为重视经济活动中人的各项要求,有利于通过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保障人的经济活动,也促进了经济学领域客观规律的发展。
而法家提出的不论亲疏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的主张在封建社会并不能得到完全实施,各级统治者基于自身利益,总是有破坏法却无需受到惩罚的特权。
但这种主张本身有极大的意义,对于现代管理学来说,这种主张的启示作用在于强调组织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主张用明文规定来规范个体的行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只要触犯规章就必须受到惩罚,这对于实现企业组成人员的行为规范,维护企业的有序运行是有积极意义的。
4.《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孙子兵法》的写作本身是孙武在总结之前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目的也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战争方面的经验借鉴,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所以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对该书进行阅读,可以发现其通过总结、分析和归纳,提出了很多作战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为取胜而服务的,因此有很强的谋略性和智慧性。
而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其中提出的一些原则和主张不仅适用于战争,而且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其它领域,是有普世意义的著作。
其中很多见解对提高经济活动的效果,实现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运用到商战中去,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首先对企业谋略的重视。
书中指出兵法的基本原则在于使人的行为要像水一样,即充分认识自身和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并根据实际情况像水一样,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以此保证自身行为的有效性。
其次,书中还强调管理中对操作技巧的重视和掌握。
书中不断强调个体活动规范性的重要,围绕的是通过个体活动来构筑、操作和改造客观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兵家强调要因时、因地、因人来调整个体行为,通过相关活动来达到在行为中取胜的目的。
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也就是管理者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调整自身行为,确保企业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孙子兵法》还极为强调个体活动中谋略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权谋来打败竞争对手,保证自身的利益。
其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在于企业的管理者要始终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策略,科学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并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今后我国企业管理的方向和策略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代管理模式也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同时,充分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其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这决定了企业必须寻求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今后我国企业必须立足其实际情况,学习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以此来改革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长足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以下一些策略可以作为参考: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对作为管理者的人的重视;二是对作为被管理者的人的重视。
通过这两个要求,要实现的目标是一方面是通过对管理者的要求和规范,促进其不不断学习,改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被管理者提出要求,对其进行教育,也促进了其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这样通过双向互动,最终通过人的作用实现了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个人的力量,重视个体作用,把作为个体的人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中,也确保组织中个人的地位,有利于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二)在管理中重视对规律的学习和利用
要遵循客观规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从事个体的活动,而不是盲目蛮干。
根据道法自然的观点,要对自然规律加以重视和利用。
当企业从事相关活动时,必须对现实情况和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把握,按照科学的原则安排自身和企业的活动,避免企业活动中的盲目性,而是通过合乎规律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确保个体行为的规范性
要促使组织和社会中的个体遵守法律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以自己的个体行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具体到企业当中,还要敦促组织中的管理者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始终保持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秩序。
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中的以权谋私现象,组织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序和稳定。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强调组织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主张用明文规定来规范个体的行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只要触犯规章就必须受到惩罚,这对于实现企业组成人员的行为规范,维护企业的有序运行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重视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兵家所主张的通过权谋来打败竞争对手,保证自身的利益。
一方面要使企业的管理者要始终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策略,科学有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并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要实现知己知彼,实现对市场情况的掌握,对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必须要积极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搜寻和获取相关信息,尤其是获得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企业应设置专门部门,成立相关小组,利用专人来获取和处理与企业发展的信息;要设立信息库,定期对其进行更新,掌握本领域的前沿消息;要对获取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对企业其后的活动进行思考,使其始终符合市场要求和竞争需要。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身和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并根据实际情况像水一样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以此保证自身行为的有效性。
五、结论
当前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尤其是战略管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学领域也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现代管理模式也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同时,充分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其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这决定了企业必须寻求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在其实践中,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会贯通,利用二者的精髓共同为实践而服务,是始终要加以思考的问题,也需要更长时间的探讨和努力。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但只要付出努力,我国企业的发展会更加科学合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取得更大成绩。
参考文献:
[1]金元浦,谭好哲.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郭齐勇.中国哲学资源的当代价值.[M].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郭洪星.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价值[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黄先海.中国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杭州大学学报,1994,(4).
[5]杨鑫辉.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心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4).
[6]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张维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2).
[8]宋毅君.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管理思想中的回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8).
[9]彭毓蓉,彭毓花.传统文化与人本管理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9).
[10]潘承烈,虞祖尧:
中国古代管理古为中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姜林祥.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M].济南:
齐鲁书社,2002.
[13]钟永森.半部论语治企业[M].南京:
凤凰出版社,2010.
[14]刘旭,连华.企业的“中庸”之道[J].经济与管理,2010(8).
致谢
大学的时光转眼成为了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此时此刻,回首过往的几年,除了自己在学识和思想的成长外,剩下的还有那些不得不说的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X先生。
自从跟着先生学习以来,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明白了做学问的真谛,先生渊博的知识和勤勉治学的态度使使我深受启迪。
先生在做学问上一向以严谨和精益求精著称,学习期间,数次对我进行指导和教育,并对我抱有很大希望。
可惜我生性愚钝,不能完全领会先生对我的教诲,辜负了先生对我的期望,心中实感惭愧。
除此之外,还要感谢其他老师。
感谢这些老师在我这段学习生活中的支持与帮助。
也许以后我不会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但是你们的教诲我会永远铭记在心中。
最后也要对我的家人和朋友,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这几年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的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踏实坚定。
我将会在以后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