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版创新设计文本探究5大考点.docx
《17版创新设计文本探究5大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版创新设计文本探究5大考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版创新设计文本探究5大考点
第五节 文本探究5大考点
1.考点内容有三项: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③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其实是要求从作品、作者和读者三个角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发掘、探讨、质疑和个性化理解。
2.命题基于文本自身,探究点可归纳为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两大方面,无论是对词语、句子、意象、标题的探究,还是对主旨情感、选材组材、艺术手法的探究,都是作品的关键处和丰厚处。
3.考生复习时要突破解答探究题的瓶颈,掌握解答不同类型探究题的规律,能够有层次地写出有分量的答案。
考点一 思想、情感意蕴类探究
散文所表现出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
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思想意蕴侧重于反映社会、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思想意义或所蕴含的道理,情感意蕴侧重于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歌颂、赞美或否定、反对等情感态度。
[知能 构建]
一、思想、情感意蕴类探究有哪些命题角度?
人物形象
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故事情节(细节)
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环境氛围
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语言表达
透过散文中的描写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主题情感
把握文本的主题(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文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时代背景
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二、如何理解意蕴类探究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
1.从不同角度探究
探究视角
作者角度
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
作品角度
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
读者
角度
主要是读者的阅读感受。
方向转换
①主动与被动的转换。
②历史与现实的转换。
③批判与希望的转换。
④正面与反面的转换。
2.从不同层面发掘
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表层意蕴
文本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如文中的人、事、物、景等材料所蕴含的不同意义以及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倾向。
深层
意蕴
民族
心理
①精忠报国;②崇尚自然;③主静,中庸,稳重;④追求大一统;⑤安土重迁,叶落归根;⑥爱好和平,厌恶战争;⑦知足常乐,吃亏是福;等等。
人文
精神
主要指人的意义和价值、社会责任、个人尊严、人生理想等方面,核心是人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指人性的关怀,如对生命的关怀,众生平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苦难的悲悯情怀等。
学科
认知
主要指哲学道理(哲理)、美学文学原理、文化历史规律等。
[即学 即练]
1.(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本见第四节考点一《甘森的西红柿》)
★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确定答题切入点。
第二,联系文章中心。
首先,在结构上,结尾处的“西红柿”与题目和第三、四段相照应,让结构更加完整;其次,结合内容分析,“西红柿”在沙漠中种植难能可贵,“甘甜的西红柿”作为物象结尾,本身具有象征意义,是辛勤汗水的结晶;再次,结合文章后几段彰显的主题来看,“西红柿”承载了作者对石油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答案 ①点题。
②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
③西红柿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
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
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
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
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
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
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
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
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
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
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
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
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
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
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
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
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
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
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
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
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
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
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
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
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
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
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
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
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
“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
”我相信他的话。
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
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
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
要分析每一个问句在其所属段落中的作用,尤其要注意到五个问句整体上的关系及共同起到的作用。
说明理由时,要结合原文,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
答案 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
②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思维建模]
意蕴类探究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
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答题模式:
观点+事例+文本分析。
考点二 体验、启示类探究
体验、启示类探究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这类探究题题干多要求“从文本中获得哪些启示或感悟”,有的还限定了启示感悟的角度,如从“写法”角度,或就“某某间的关系”,等等。
[知能 构建]
体验、启示类探究应注意哪些角度和步骤?
掌握3个角度
文本角度
要从文本中抽取语句,提炼认识与启示。
还要借助文本中的相关语句提炼思想,认识体味。
个人角度
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
社会角度
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具备的社会意识,就是为社会做些什么,承载的社会意义与担当。
注意3个步骤
第一步
读懂原文,提炼主旨,然后把主旨升华为一种人生哲理;或者就原文中的形象、事件或某一部分等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感悟。
第二步
明确观点,把总结的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充当答案的观点。
第三步
结合文本分析,观点的体现之处。
[即学 即练]
(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为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
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
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
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
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
“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
”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
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
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
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
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
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
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
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
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
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
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
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
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
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头脑中的旅行”与“对远方的向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可称之为“头脑中的旅行”。
而“对远方的向往”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
基于这些理解,对“头脑中的旅行”可否满足个人“对远方的向往”,考生可以见仁见智,答出自己的理解。
答案 (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
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
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
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
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
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穷,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
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
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
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
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
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
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思维建模]
体验、启示类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
先表明观点,后论述,重在作出自己的判断。
前提是由文本而发。
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都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
解答时必须注意限制性条件,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联系文本进行分析阐述。
答题模式:
观点+文本分析
考点三 句子意蕴类探究
探究句子意蕴不同于“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
从探究对象来说,这类句子往往是整个文本的核心句;从理解的层面讲,这类题目已远远超出句意本身,与文章的基本立意、作者的理性思考相关联;从对考生的要求来讲,这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深层思维、宏观驾驭的能力。
[知能 构建]
如何从深层次上探究句子的意蕴?
探究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与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色并联系上下文。
只是两者在选取句子上有所不同,前者一定选取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探究,不像后者可以选取一些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
前者之所以叫探究,是因为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即学 即练]
(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见第四节题型一《说起梅花》)
★本文结尾写道: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
”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题目要求紧扣“书香”与“诗心”,显然二者是答题的核心。
“书香”本义为笔墨之香,“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
除此之外,还要把二者放在句子中来理解,并结合原文所要表现的主旨。
答案 “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在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
[思维建模]
探究句子意蕴答题3指向
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
2.结合文本内容解读关键词语和修辞意
3.联系创作意图和作者情感分析深层意
考点四 标题艺术类探究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题艺术也是散文语言艺术的重要方面。
标题类题目在高考中屡屡出现,有的是对标题的艺术及作用的分析,有的是对标题内涵的理解,有的是对标题意蕴的探究,有的是对标题优劣的比较。
[知能 构建]
如何解答不同类型的标题探究题
1.标题内涵探究
第一步
理解标题的本义
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
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
第三步
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该文要揭示的中心。
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该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四步
提炼整合答案
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要点,用文中的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再按照要求,精炼语言,整合答案。
2.标题设计原因探究
第一步
明确标题表面义
标题有时就是一个名词或者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
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
分析文章结构
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
标题常常与文章的选材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
概括文章内容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标题常常就是文章内容的浓缩。
第四步
挖掘标题的中心义
挖掘标题的中心义。
设计这个标题的原因,一定与文章的中心有关,因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游离于文章中心的,有的标题本身就有点题的作用。
3.标题好坏替换探究
第一步
确认回答题干
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第二步
联系文章中心
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第三步
比较置换者优劣点
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来回答。
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即学 即练]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
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
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
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
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
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
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