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286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楚庄王问周定王的使者王孙满“鼎之大小轻重”;战国时,秦国则直接“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这些史实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世袭制的兴起

B.分封制的瓦解

C.统一趋势的加强

D.铁质农具的推广

2.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4.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②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创造文字,制作音律,纺织缫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

对于自己陵墓的修建,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这主要体现了他

A.减轻赋税

B.节俭治国

C.重用人才

D.为政以德

6.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巾起义 ②王莽干政 ③光武中兴 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7.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列各项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关的是

A.群居生活

B.原始农业

C.贫富分化

D.采集捕鱼

8.安阳被评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

你认为入选的原因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些图片信息有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孟姜女在长城边上哭啊哭啊,哭得天昏地暗。

一声巨响,长城轰然倒塌,她发现丈夫的尸骨就埋在下面(下图)。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和秦朝的哪一暴政有关系()

A.赋税很重

B.徭役繁重

C.刑罚残酷

D.统一文字

10.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社会十分贫困

B.秦朝灭亡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远见卓识

11.“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B.夏桀—任用贤臣,建立夏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商纣—荒淫无度,暴政亡商

12.下列历史上的战役同淝水之战相似的是()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应通过()

A.史书记载

B.化石发掘

C.神话传说

D.学者推断

14.“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15.有人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道教兴起

B.佛教传入中国

C.百家争鸣

D.西学传入中国

16.今北京地区属于战国哪个国家()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17.你经常食用的以下几种水果或蔬菜,不是在两汉时期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石榴

B.葡萄

C.核桃

D.菠萝

18.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2019年)约有180万年。

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A.10万年

B.20万年

C.110万年

D.170万年

19.“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A.A

B.B

C.C

D.D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体现的主张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道家学派

21.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编写《史记》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2.张衡的《二京赋》是汉赋的代表作。

其中的“二京”分别是指西汉和东汉的都城。

它们是

A.咸阳和长安

B.长安和镐京

C.咸阳和洛阳

D.长安和洛阳

23.秦始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⑤废井田,开阡陌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24.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二、综合题

25.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我们了解古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领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毋庸置疑,促成战国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的,不只是工商食官制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的瓦解。

战国时期农林牧副渔生产的飞跃发展及其产品的商品化,客观上要求手工业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并使其产品商业化,以适应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战国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

(1)材料一中技术和农具的变革如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材料二中越王勾践剑充分体现了青铜制造工艺的高超,请你模仿“越王勾践剑解说词”为国宝司母戊鼎写一篇解说词。

(解说词应包含示例中的要素)

(3)材料三中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的原因是哪一经济活动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2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

“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中的“卫鞅”是谁?

这次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同?

依据所学知识,变法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帝曰: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材料四: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

(2)材料三中的“帝”是哪位少数民族皇帝?

概括材料三、四中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秦国变法前已经有很多开明的奴隶主将土地租给个人耕种;北魏改革前我国北方已经出现了“胡汉杂居”的现象。

结合以上现象分析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这两次改革各有何积极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指谁?

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相应措施分别是什么?

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