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84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试卷

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是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的部分文字,其中直接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A.四手共抬一物件B.巡行以卫城安全

C.阡陌纵横之农田D.执干戈以卫社稷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

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

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

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B.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C.分封制转为郡县制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4.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名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

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这表明唐代

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D.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6.有学者认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中。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是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

7.英国的鸦片商人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获得了“今后只服从本国的法律和规章,而不必受中国管辖”(基辛格《论中国》)的权利。

这项权利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关税主权B.司法主权C.领土主权D.贸易主权

8.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

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近代中国

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A.19世纪60年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D.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9.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D.实业派提出的“实业救国”主张

10.“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航海事业B.铁路运输C.航空事业D.电报电讯

11.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

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

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

从以上路线可知,唐和恩老人参加的是

 

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1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

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

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②实现了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促进了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Watch》一书中写道: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B.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14.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

“弓”喻指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喻指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

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喻指

A.深圳B.宁波C.海南D.浦东

15.《十二铜表法》规定: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这表明该法律

A.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含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C.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D.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

16.右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传染性疾病的肆虐

③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7.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一个特点就是,它通过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获得促进自身转变的动力。

下列重要事件,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欧洲新航路开辟B.殖民扩张与掠夺

C.文艺复兴的兴起D.工业革命的开展

1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

A.三权分立说B.自然权利说C.社会契约说D.人民主权说

19.右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

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派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20.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一些人就讥笑他抄袭了一本书,另一些人称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

这“一本书”可能是

A.《社会契约论》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四月提纲》

21.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在我们的头上。

”这是

A.对过去反苏反共立场的辩解B.对美国过去对德政策的指责

C.为英国外交场合的形象作秀D.对于绥靖政策的懊恢与反思

2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

此事始于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23.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

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

这表明   

A.法德两国都倾向于联合B.法德两国的矛盾彻底消除

C.法德以此来与美苏抗衡D.法德两国摆脱了美国控制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25.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下列国际组织的成立不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26.【加试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

“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

”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A.对历史的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27.【加试题】某皇帝在一道谕旨中说:

“……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疆尤复任意残害,草菅人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

……”为此,他

A.设置了羁糜府州B.平定了三藩之乱

C.实行了改土归流D.建立了密折制度

 

28.【加试题】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B

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成果

C

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

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

D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明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

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29.【加试题】近代以来,科学的进步与艺术、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有着紧密的关系。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牛顿经典力学影响了启蒙运动的进程②光学促进了印象派绘画的产生

③相对论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进化论影响了殖民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0.【加试题】G20杭州峰会期间,只要写下对G20峰会的祝福,就能在“六和钟声”免费敲钟。

这是六和塔文化公园“助力G20·文明我先行”推出的特别活动。

右图为北京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

它是

A.仁寿殿

B.智慧海 

C.佛香阁

D.玉澜堂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

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的思想有何不同?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四次转型”中后三次转型的表现。

(6分)

 

32.矛盾和分歧的存在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的智慧在于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1943年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说:

“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

”丘吉尔同意开辟第二战场,但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的“地中海战略”。

罗斯福对他儿子说:

“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材料二战后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两个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1947年9月,苏联外长日丹诺夫在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上,苏联和英国存在怎样的分歧?

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问题中的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表现?

(6分)

 

33.【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于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语录

材料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分别是什么?

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

(4分)

 

34.【加试题】在璨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中,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唐太宗)《帝范》

材料二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手骨髓,岂肯为患!

"

——《贞观政要》

材料三

 

(1)材料一是唐太宗对自己一生“功大于过”的贴切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在制度完

善上“济育苍生,其益多”的三个事例。

(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了加强对突厥地区管理而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

(3分)

 

(3)指出材料三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所描绘的历史情景。

从唐太宗时汉藏友好交往的角度,简要说明材料三“拉萨大昭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史实。

用一句话归纳材料三中“唐蕃会盟碑”的历史地位。

(4分)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试卷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1.选A。

【解析】A与题干没有关系,C与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故先排除A、C。

分封的区域应是王都周围或更远的地方,起到拱卫中央(即天子)的作用,从图B的状况和注释看,也可以排除。

图D“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注释,直接体现的是分封制的特点。

2.选C。

【解析】A、D两项反映了儒家“入世”的积极生死观;B项的意思是人的行为天知地知,鬼知神知,实际上是对现实人生的震慑,反映的是墨家的主张和要求。

C项的意思是人死了以后,上没有君主,下没有臣僚,即体现了庄子无君无臣、脱离世俗桎梏的逍遥思想,符合道家逍遥无为的思想。

3.选C。

【解析】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故A项错误;秦实行郡县制,取代贵族世袭的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的开始,符合题干,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故C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故D项也不完全正确。

4.选B。

【解析】古代中国在整体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同时,有些朝代对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会有所松动,朝廷有时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和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材料反映了这一史实。

故正确答案为B。

5.选A。

【解析】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

故正确答案为A。

6.选A。

【解析】从材料题干的意思并结合平时积累的知识,可知道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印痕有着淋漓尽致体现的应该是《西游记》。

7.选B。

【解析】材料指的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在中国获得的“领事裁判权”,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8.选C。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所以根据图示容易判断出C项正确。

9.选B。

【解析】把握“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等,可知“世俗理性的觉醒”与民族危机有关,而最初觉醒肯定是选择B项。

10.选D。

【解析】从诗歌“举头铁索”、“行空”、“电器”、“鱼雁”、“音书万里一时通”等信息,可知是电报电讯。

11.选B。

【解析】通过其经过的路线和地区,结合三大战役的作战范围,可知其参加的是淮海战役。

12.选C。

【解析】我国最早实行少数民族自治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时间是1947年,故排除①即可。

13.选D。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符合这一时期的说法是D。

14.选D。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而“箭头”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箭头”应该是上海有浦东。

15.选B。

【解析】《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其中就明确了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题干材料讲述的就是《十二铜表法》的这一项内容,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

16.选A。

【解析】解题时,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493—1570年”,此时,海地岛尚未有工业生产,故④不正确;走私人口是从非洲走私到美洲的,③表述不当。

①②表述正确,故选A项。

17.选C。

【解析】解题时,抓住“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这点来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开辟欧洲与其他地区的航线,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对象是欧洲以外的地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海外殖民扩张有关,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A、B、D均能佐证该观点。

文艺复兴没有借助外部民族,C项不能佐证该观点。

18.选B。

【解析】“三权分立说”是关于政府权力机关职责分配和行使方面的理论,“社会契约说”强调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权力让渡与契约关系,“人民主权说”强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三者均无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

“自然权利说”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材料中的规定把“其他人口”只作为“五分之三”计算,违反了平等观念,故B项正确。

19.选D。

解析:

“a”处所在区域已经有“采矿冶金”,再填“冶炼业”就不妥了,所以排除A项;“服务业”主要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因此C项也排除。

而一般认为“机器制造机器”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故答案应该是D。

20.选B。

【解析】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的政策”、“以社会主义拯救了资本主义”等信息可知,是指罗斯福新政中有关于保护工人利益的条款和措施,据此有人认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

故选B。

21.选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丘吉尔认识到正是由于绥靖政策的推行,才使得二战由

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性大战,材料体现了对绥靖政策的懊恢与反思。

22.选A。

【解析】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联为了改善

自己的战略地位,利用德军进攻波兰的机会,将自己的边界向西推进了150~400千米,

建立了“东方战线”。

故应选A。

23.选A。

【解析】二战后,面对沦落到二、三流国家的现实,欧洲要求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强烈表现出来,而欧洲走向联合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德两国的关系。

法国外长舒曼的建议就是着眼于法、德之间的和解,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为欧洲联合奠定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A。

24.选B。

【解析】根据“经济决定政治”,这时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谋求政治上走向国际社会成为其目标,基于此可判断B项符合。

答案为B。

25.选D。

【解析】A是亚太经合组织,B是北美自由贸易区,C是欧盟,D是世贸组织。

其中A、B、C是区域集团性组织,D反映的是全球化趋势,不是区域集团性组织。

所以答案为D。

26.选D。

【解析】材料主旨是研究历史要还原历史的真相,而不是从现实出发研究历史,故A项错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故B项错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说明作者认为研究历史应该放回到当时历史环境中去,故D项正确。

27.选C。

【解析】要做好本题,理解和把握材料很重要,尤其是“边隅”、“苗疆”等重要信息,然后综合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应该是清朝实施的“改土归流”。

故答案为C。

28.选B。

【解析】中国消费英国商品人均金额不到印度是因为自然经济的惯性,不能证明经济水平低于印度,故A项错误。

李鸿章在考题中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可以说明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成果,故B项正确;“翻译”不等于“解释”,更不意味着“随意”,故C项错误。

法拉第与赫兹的发现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故D项错误。

29.选B。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创立过程中呈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影响了启蒙运动进程;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派绘画,受到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相对论提出是在20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后,且两者在内容上也没有直接联系;“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影响了殖民主义的发展。

所以③不正确。

30.选C。

【解析】图为北京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它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形

成众月捧月之势,气势雄伟。

佛香阁矗立在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

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结构复杂,为古代建筑的精品。

31.

(1)表现:

克已复礼。

(或恢复周礼;或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分)不同:

前者通过神化皇权(或“君权神授”即君主受命于天)来加强君主专制;后者从“天理”这一哲学高度(或三纲五常、道统论、正君心等)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2分)

(2)表现:

经济起步——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

政体变革——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

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6分)

32.

(1)问题:

苏联主张在法国北部,英国主张在巴尔干地区。

(2分)解决:

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分)

(2)①政治方面:

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分)②经济方面: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2分)③军事方面:

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2分)

33.

(1)英国:

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

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2分)英国: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思想。

(2分,只要写出其中2点即可)美国:

美国民主制度;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2分,只要写出其中2点即可)

(2)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