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68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docx

统编部编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

(一)

一、选择题。

1.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A.刘禹锡B.杜甫C.苏轼D.李白

2.下列诗句,不是杜牧写的的一句是()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C.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的下半句是()

A.白雨跳珠乱入船。

B.望湖楼下水如天。

C.愁云惨淡万里凝。

D.卷我屋上三重茅。

4.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A.春到鸟能言B.云傍马头生

C.山高月上迟D.千树落花红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6.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李白《春夜喜雨》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飞人米。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凉州词》)

7.下列诗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遥看/瀑布/挂前/川

B.白云/生处/有人/家

C.门泊/东/万/里船

D.大漠/孤烟/直

8.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D.《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9.“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指________。

A.杭州B.苏州C.徐州

10.对《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小孩的喜爱。

B.表现了自己回到久别的故乡的喜悦之情。

C.表现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

D.整首诗风趣幽默。

1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什么时候当成。

B.为什么这样。

C.何时将要。

(2).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

B.随便,轻易。

C.无端。

(3).任尔东西南北风()

A.承受。

B.无论。

C.任凭。

二、诗句连线巧搭配。

不知细叶谁裁出映日荷花别样红

葡萄美酒夜光杯春光懒困倚微风

洛阳亲友如相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师塔前江水东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一片冰心在玉壶

接天莲叶无穷碧欲饮琵琶马上催

三、填空题。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________横,山是________聚。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日________须纵酒,________作伴好还乡。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8.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9.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1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

12.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

13.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5.“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宿建德江》。

 

16.“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选自______代词人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是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17.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

18.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总是春。

20.李爷爷离家30年,如今叶落归根,但乡音未变,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2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2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

24.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2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8.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

29.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3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33._____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

34._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35.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

36.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

3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38.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

40.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4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

4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

43.待到山花烂时,___________________。

       

44.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45.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6.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

47.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

 

4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__________。

49.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国为民而操劳,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名言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5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参考答案

一、

1.C2.C3.B4.A5.C6.C7.D8.A9.B10.C11.

(1).C

(2).A(3).C

二、

三、

1.天光云影共徘徊

2.眼波眉峰

3.不拘一格降人才

4.放歌青春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不识庐山真面目

8.病树前头万木春

9.乌蒙磅礴走泥丸

10何当金络脑

11.柳暗花明又一村

12.脉脉不得语

13.轻烟散入五侯家

14.今夜月明人尽望

15.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16.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望湖楼下水如天

18.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

19.等闲识得万紫千红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1.黄河入海流

22.黄河远上白云间

23..唯见长江天际流

24.一枝红杏出墙来

25.山外青山楼外楼

26.万紫千红总是春

27.春风又绿江南岸

28.万条垂下绿丝绦

29.山寺桃花始盛开

30.借问酒家何处有

31.清泉石上流

32.忽如一夜春风来

33.天苍苍,野茫茫

34.人间四月芳菲尽

35.多少楼台烟雨中

36.江枫渔火对愁眠

37.化作春泥更护花

38.每于寒尽觉春生

39.今夜偏知春气暖

40.此夜曲中闻折柳

41.白雨跳珠乱入船

42.青山郭外斜

43.她在丛中笑 

44.赤橙黄绿青蓝紫

45.但使龙城飞将在

46.家祭无忘告乃翁

47.始于足下

48.学海无涯苦作舟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诗经论语屈原离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

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

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

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江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大文豪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批判过对文化的不正确做法.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一味奉行“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这是一个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老外的时代,这种虚无主义盛行、缺乏信仰的时代,它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研究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就能理解.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仁者爱人”等等思想.这些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

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

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

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泉州南安一处工地,90后的搬砖工石神伟,因为在工地直播健身,成了网红,粉丝百万,被大伙称作“搬砖小伟”。

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

中国有多少“网红”?

《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万,八成以上是女性,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尖下巴,超过54%的受调查的95后称,渴望当主播、当“网红”。

可见,在年轻一代中,想要成为“网红”已成为群体现象。

同时有人认为网红繁荣背后也存有较大隐忧。

作为95后的你,对“网红”,你怎么看?

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怎么看网红?

不妨摘下“墨镜”在没有网络与智能手机之前,普通人想成为名人,常见的有两条途径:

要么德高而尊,像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赖宁,成万民敬仰的道德标杆;要么艺优而名,像聂卫平、郎平、刘晓庆,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而扬名天下。

否则,你就只能“仰望星空”,老老实实当别人粉丝。

互联网好,好在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有着迥异于传统的话语体系与行事规则,红人制造也不例外。

因缘会合,别说俊男靓女,连流浪汉也能搭便车火一把,如数年前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

互联网给了万千草根一个红人梦,于是乎,网红路上摩肩接踵,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

一些不甘寂寞者不管因何得名、香名臭名,只要能曝得大名、一夜蹿红就行。

你我都是网红的“幕后推手”,很清楚出自什么心理参与一场场无厘头的大众狂欢中,解构古典审美、颠覆传统观念、挑战既定规则,言不由衷、幸灾乐祸,等着出洋相、看笑话。

当然,也有可能正是因为维护道德规范、公序良俗而被人利用,如参与谴责“地铁凤爪女”。

不管怎样,戴着“墨镜”参与网红生产,也就难免透过“有色眼镜”看网红。

社会大网络,网络小社会,社会有真善美、假丑恶,网络亦一样。

网红有“酒绿灯红”、“紫艳妖红”,也有“根正苗红”“又红又专”、充满正能量的“红”。

不可一叶障目,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比如有人默默无闻地热心公益成为网络红人,有人路见不平一声吼一战成名,有人坚持健身带动更多人健康生活,有人在疾病面前乐观积极感动人心。

再看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成一代“网红代言人”的罗玉凤,曾经披上过各色标签,被人嘲笑,但她经历整容女、明星批评家、时评员、赴美华人等身份后,悄然转身为凤凰主笔、创业者。

2015年岁末,凤姐为自己找到了现时最热的标签——天使投资人。

今时今日,再提起凤姐,你还会用当年那种轻佻的口吻、怪异的表情吗?

美不在外表,在于精气神,凤姐这一点感人至深。

只要不在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路上走得太远,恰当利用大众心理与网络游戏规则来制造网红,并无不妥。

如果还能给社会带来有益启示或正面激励——像英国一名女孩从抑郁症患者脱胎换骨成为网红,在微博上发布其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正能量激励更多人,更可称道。

【解析】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

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2018年的流行词。

什么是“燃”?

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在某种意义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或物,都可谓之为“燃”。

生活中,和万物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燃点”,即便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对于“燃”,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请结合材料所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找到自己的“燃”点“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

什么是“燃”?

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

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

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

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

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

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

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

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

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

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

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

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阐释类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材料中的“燃”首先是一种状态,如果把人比作是太阳,那“燃”就是阳光朗照;如果人比作是“油”,那“燃”就是充分燃烧;如果把人比作是“花朵”,那“燃”就是花儿的绽放。

【立意】角度一:

让自己“燃”起来;角度二:

为“燃”点赞;角度三:

大家一起“燃”。

【素材】①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②“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③“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

④一些反面的素材:

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

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

【结构】从立意的几个角度来看,都需要写出议论文。

先从材料中引出观点,①让自己“燃”起来(或者②为“燃”点赞,③大家一起“燃”)。

然后运用论据进行论证,以正面论证为主,同时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结下来联系自身实际,联系时代实际,谈自己需要“燃”起来,深化主题。

最后总结,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让自己“燃”起来。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最近“仪式感”一词流行起来,人们对“仪式感”的看法形成两个阵营。

支持方说,正是传统仪式的不断缺失,导致现在的人丢失了许多好东西,比如见到长辈老师不用再错身让路行礼,丢失了道德礼节;而反对方则说,繁文缛节不过是个形式,婚礼再隆重也不能代表爱情,也可能会离婚。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仪式的教化作用,讲求通过仪礼建构社会秩序,在仪礼中传承中华文化。

对“仪式感”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大多时候,生活的确是平淡无奇又匆匆忙忙,仪式感早就被人们轻易抛诸脑后。

每晚放学回家,从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凑合着一顿晚饭;房间里到处是随意乱丢的衣物,周末宅在家里连头发也懒得洗;节假日放个小长假只想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根本没有心思过节日……生活过得很繁忙,我们还要不停地抱怨它的无聊无趣。

  而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发现生活的乐趣。

就像一位智者说的,你千万别想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

是啊,一个敷衍了事、平淡无趣的态度怎么能期待拥有一个趣意盎然的生活呢。

  有一回,我跟着小姨去听一场小型音乐会,出发前小姨硬是要求我换上正式的礼服,我笑她小题大做。

小姨有点生气地说,“你能不能给我认真点,有点仪式感,就你这个穿破牛仔的态度能好好听一场音乐会吗?

”等到音乐会中途,我才发现小姨的话没错。

我附近好几个着装随意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东倒西歪、窃窃私语甚至小打小闹了。

而那些和小姨一样穿着礼服的人却正襟危坐,投入认真地欣赏,神采奕奕。

  你看,生活本身就摆在那里,它呈现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

仪式感能唤醒我们对于内心的尊重,因而也能去尊重生活。

因为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告知自己正式与一段过去决裂。

  我们之所以需要婚礼、毕业典礼、散伙饭、考前誓师会等等仪式,就是需要仪式感来给自己未来的开始赋予新的意义,或者让自己和过去做一个正式的告别。

其实我们都知道明天早上醒来一切还是一样,上学高峰的地铁还是会拥挤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