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20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docx

活性炭生产企业应急预案1

活性炭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由于作业环境、人为因素的客观存在,或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

因此,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并能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援,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其目的在于:

①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事故发展和扩大的条件,防止突发性事故、连锁事故发生。

②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和处理事故。

③尽力减轻事故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又便于灾后重建,及时恢复生产。

1.2编制依据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依据为: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

1.2.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发布)

1.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施行)

1.2.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006年11月1日施行)。

1.2.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1.2.6《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9年5月31日施行)。

1.2.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0年7月19日)

1.2.8《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冀办发〔2010〕30号)(2010年11月8日)

1.2.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

1.3适用范围

综合应急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4应急工作原则

1.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⑴技术上采取措施,使生产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的能力。

⑵管理协调,提高人和机械的技术水平,达到自身和操作保障。

⑶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控制和及时抢险救援;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

1.4.2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正确处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4.4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和指挥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主,所属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必须密切配合,负责处理事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必要时请求上级增援。

1.4.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技术和水平。

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规范、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增强应急处置方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4.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

将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做到常备不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辨识

根据活性炭企业生产特点,危险源为:

中毒窒息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高温危害事故。

2.2.2风险分析

⑴中毒窒息事故

1)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窒息。

2)危险程度分析:

①事故原因:

产生过程产生有毒气体;人员违反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②严重程度:

中毒窒息人员死亡、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等。

③发生的时间性:

事故多发生生产旺季。

④存在部位:

炭化活化炉。

⑵触电事故

1)事故类型

触电事故:

由于短路、绝缘受损造成人身伤害。

2)危险程度分析:

①事故原因:

绝缘老化、临时线路不合理、设备短路等。

②严重程度:

设备损坏或报废、经济损失、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③发生的时间性:

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

④存在部位:

各类机械设备附近。

⑶机械伤害事故

1)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事故:

由于操作不当、机械故障造成人身伤害。

2)危险程度分析:

①事故原因:

职工违章操作、处理机械故障采取安全措施不当等。

②严重程度:

设备损坏或报废、经济损失、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③发生的时间性:

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

存在部位:

各类机械设备操作岗位。

⑷高温危害事故

1)事故类型

高温危害事故:

由于操作不当、高温蒸汽泄漏造成人身伤害。

2)危险程度分析:

①事故原因:

职工违章操作、设备故障等。

②严重程度:

人员伤害,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③发生的时间性:

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

存在部位:

炭化活化炉。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指挥部、3个应急救援小组。

表3-1组织体系成员名单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

成员

应急救援小组

序号

组名

组长

职责范围

I

抢险救援组

II

后勤保障组

善后处置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总指挥

发布启动和终止事故应急预案命令,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全面负责;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体成员立即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求请上级相关部门增援;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控制事故扩大及连锁事故发生;救援行动结束后组织善后处置及工作总结。

3.2.2副总指挥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协助总指挥组织、指挥、协调各方面关系;检查、落实应急措施实施情况;做好救援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应急结束后,协助总指挥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3.2.3抢险救援组

在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下,按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及防护措施,确保救护人员和受伤人员安全,实施现场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并负责将抢险救援进展情况、事故发展和演变趋势等及时反馈现场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和措施;负责对事故现场险情进行监测监护,为现场救援人员、受伤人员提供险情预报及安全保障;负责灭火消防工作。

3.2.4后勤保障组

主要负责落实现场应急救援物资、资金、供水及生活等方面的保障及保障措施;负责保障交通运输畅通无阻,为处置事故的应急物资、应急资金、应急增援、应急救治、生活等提供可靠保障;负责保障抢险救援现场的电力供应,网电电源终断后,自备电源迅速供电。

3.2.5善后处置组

主要职责,保障通讯畅通无阻,并及时将抢险救援进展情况、事故发展和演变趋势报告给上级相关部门。

做到应急物资、应急资金、应急增援的提前联络和准备;职责根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规定,妥善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有关事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中毒窒息事故危险源监控

⑴监控方式方法

1)监控方式:

人员监控。

2)监控方法:

①监控组织:

安全员。

②安全检查:

定期、不定期、巡回安全检查及专业安全检查。

③安全评价:

定期安全评价。

⑵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炭化活化炉管理制度,并对炭化活化炉进行经常性检查。

2)严格落实炭化活化炉作业有关规定,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严格按操作规程装、出窑作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1.2触电事故危险源监控

⑴监控方式方法

1)监控方式:

人员监控。

2)监控方法:

①监控组织:

安全员。

②安全检查:

定期、不定期、巡回安全检查及专业安

全检查。

③安全评价:

定期安全评价。

⑵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并对厂内电路、电线、带电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

2)严格落实电工作业有关规定,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发生供电故障,必须专职人员处理,禁止无证人员处理。

4.1.3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监控

⑴监控方式方法

1)监控方式:

人员监控。

2)监控方法:

①监控组织:

安全员。

②安全检查:

定期、不定期、巡回安全检查及专业安

全检查。

③安全评价:

定期安全评价。

⑵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

4)机械不得带病运转。

5)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

4.1.4高温危害事故危险源监控

⑴监控方式方法

1)监控方式:

人员监控。

2)监控方法:

①监控组织:

安全员。

②安全检查:

定期、不定期、巡回安全检查及专业安

全检查。

③安全评价:

定期安全评价。

⑵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窑炉、管道不得带病运转。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⑴炭化活化炉工作不正常;

⑵电路老化、绝缘老化、临时线路不合理、设备短路等;

⑶职工违章操作、处理机械故障采取安全措施不当等;

⑷窑炉故障、管路老化,高温蒸汽泄漏等。

4.2.2预警方式、方法:

采用电话预警、当面预警或其它方式预警。

4.2.3信息发布程序

⑴事故单位或工作人员发现事故或危险,符合预警条件时,立即报告总指挥。

⑵通过确认、分析,符合预警条件,总指挥利用会议或电话发布预警通报。

⑶应急指挥部应做好各级预警记录,并在预警结束后三天内写出预警行动总结报告,办公室存档备案。

⑷预警解除由应急指挥部批准,总指挥发布。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⑴报警系统:

在各生产作业点设置报警电话,接警统一由厂值班室承担。

情况紧急时,也可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先期采取现场处置措施,立即报告总指挥。

需要撤离周边作业人员时,以最快方式通知所有人员撤离。

⑵报警内容:

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大致经过、伤害人数、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支援的请求。

⑶报警方式:

采用电话报警,值班设置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号码为。

⑷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电话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便于扩大应急时联系。

⑸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能力不足,需外部增援的,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和上级应急救援组织,请求增援,增援内容:

人力、资金、设备、物资、器材、防护用品等。

4.3.2信息上报

⑴上报单位:

县安监局、县政府。

⑵上报时限:

1小时内上报,电话报告。

⑶上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经过、伤亡、伤害人数和严重程度、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⑷信息发布部门:

应急指挥部。

4.3.3信息传递

传递方法:

采用电话传递、网络传递、人员直接传递上级相关部门。

传递程序:

信息报告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签署,专人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将各类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两级。

中毒事故:

当炭化活化炉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级响应。

触电事故:

当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级响应。

机械伤害事故:

当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级响应。

高温危害事故:

当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