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192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docx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

展望琼瑶爱情观视野下的女性主义

2011-3-68:

04:

07   

【摘要】在通俗文学中,琼瑶可谓是一位典型的女作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执着于书写和反映中国式的人生、人情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宣扬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构筑纯情至上的理想生活世界;追求健康、快乐、向上的人文关怀品格和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因此,琼瑶作品自出世以来至今一直引起台湾和大陆对她及其作品的持续争鸣和评论。

从琼瑶的爱情观视角解读女性主义,揭示其文本系统的女性主义意义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应有之义。

与此同时,琼瑶小说张扬了女性的主体性。

琼瑶小说塑造了叛逆的古典女性和独立坚强的现代女性两类主体性形象,努力传达女性的优越性以及女性作为残缺男性的拯救者的主体性价值,以此也表达了琼瑶的爱情观。

她的那些童话般的爱情,对当代女性的爱情观有一定的影响和征召。

就是这“爱情”的糖衣,以“美”的形式打动人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

 【关键词】琼瑶理想爱情女性主义

琼瑶的小说被称作“爱情百科全书”,表现和讴歌爱情是其作品的永恒主题。

她的小说描绘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形色各异的爱情,但对爱情忠贞不渝,有情人生死相许是不变的主题。

在琼瑶营造的颇具古典色彩的唯美氛围里,这样坚贞的爱情为奔波忙碌的现代人制造了关于纯真爱情的幻想。

媒体更是对其大事追捧,甚至在琼瑶剧的片头赫然出现过“如果没有琼瑶,这世界只剩下现实的爱情”的宣言。

然而,当我们的视线穿透这些表面感天动地,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却可以发现琼瑶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以下我二、琼瑶唯美的理想爱情

爱情是琼瑶戏中一个永远的主体,也正是这一主体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与观众。

在琼瑶的观念中:

爱情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她的小说或戏中,人物似乎就是为爱而活着。

爱情似乎成了人物的一切,至少也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人们可以从爱的空头许诺中获得一切未来的幸福。

用霍妮的话说:

“爱情就像进入天的门票,在这里一切痛苦都将终止,再也不会有失落感、负罪感和无价值感,再无需对自己负责,再无需与残酷的世界斗争。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就是爱情真的太伟大。

   既然爱情在琼瑶的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琼瑶理解中的爱情意味着什么。

在琼瑶的理解中,爱是一种激情式的浪漫,其中充满了戏剧化的情节。

琼瑶通过自己书中或戏中人物反复强调爱是极富激情的,其多部小说或戏所表现得就是两情相悦的男女如何由一见钟情而好梦成真的故事。

在这种琼瑶式的爱情观理解下,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情感。

两人从相遇到结合间如醉如痴的迷狂状态被当做双方强烈的爱的明证。

为爱死去活来,为爱而痛苦,都象征着爱的强烈程度。

    在这种关于爱的理解中,爱是占有,拥有对方的一切。

反过来,爱又是放弃,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放弃自己。

先放弃后结合在一起的两人,一同陷入到一种共生性的沉迷状态。

这种爱情游戏,从深层的分析来看,完全可归为施虐狂与受虐狂的共舞。

此外,在琼瑶的爱情观中还坚信,爱意味着你终生只爱一个。

比如作品中有这样一句:

“从此以后,我的心中只有三个字‘何慕天’”。

这正是典型的琼瑶式爱情语言。

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寻找爱的对象的问题。

爱是等待,等待着你的唯一与你相遇,爱是寻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唯一,然后你们一同“堕入爱河”的过程。

这种观念相信,只要找到了、得到了自己的“唯一”,爱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就会从此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

   或许是由于琼瑶对这种醉人的激情的爱描写拨动了读者或观众心底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强烈情感的渴望与迷恋的心弦的缘故,才使得她赢得了那么多的读者与观众吧。

但奇怪的是,在琼瑶本人作品中,却又存在着一些自我拆台的情节设置,对上述的爱情观做出了否定。

试举例:

     琼瑶相信爱的对象是唯一的。

但细心人会注意到琼瑶戏中一种矛盾场景。

女人公爱上甲,并认为自己心中只有甲,绝不会爱上别人,大量的戏围绕两者展开,却最后峰回路转,出于各种可以原谅的意外,女主人公嫁给了乙,并且后来发现自己真的又爱上了乙。

如在《几度夕阳红》女主角相信只爱一个人“何慕天”,读者或观众为此而感动不已。

但最后书中女主角却又发现自己爱上了那个本来不爱,只因一起生活了多年的丈夫。

     所以,我们明白:

在琼瑶的观念中,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那么他是否可能再爱上另外的人呢?

或者说:

爱的对象究竟是不是唯一的呢?

其实和琼瑶一样,金庸笔下的爱情都是不现实的,之所以在成年以后没有像抛弃琼瑶一样抛弃他,因为琼瑶式的爱情是为青春期无法实现的炙热的爱欲找到了燃烧的代替品,所以相信十几岁就可以恋爱的美国孩子是不会对琼瑶的小说感兴趣的。

而金庸的爱情故事都是抚慰成年人疲惫心灵的童话。

不论讲武侠,还是讲爱情,金庸都是个童话作家。

所以当万念俱灰的杨过在十六年后跳下碧水寒潭,走进别梦依稀的茅屋,对镜感叹时光易逝、华发易生的时候,一只纤纤玉手搭上他的肩头:

“不是你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读到这里,小龙女的那只手搭在了多少读者的心头,在一瞬间,我们都会相信“爱情永恒”的谎言。

这些其实也无疑不充斥着反映他们之间的爱情观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琼瑶根据自己的爱情体验以及自己作为女性的心理,她对女性而言一个理性的感情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女人魅力的模式在她的作品中实现。

 三、塑造以爱为生的美丽女性

 综观琼瑶小说和电视剧,永远都存在对女性美丽外貌的渲染,无论是富家小姐还是寒门女儿,一定是天生丽质,才情过人。

在小说中,琼瑶从来不吝啬笔墨对女主角的美貌进行描绘与赞扬,还用诸如“美得不可思议论”,“美得不可理喻”等夸张的字句来表现男性主人公对其美貌的“惊艳”。

在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重要的女性角色的选角都是由琼瑶亲自敲定,外貌自然是首要的条件。

这些美丽的女子在爱情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往往可以同时得到众多优秀男子的爱慕,如婉君之于伯健,仲康,叔豪三兄弟(《婉君》),紫菱之于楚廉,费云凡(《一帘幽梦》),新月之于努达海,骥远父子(《新月格格》)等,作者在此似乎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女性获得这种爱情的优势源自于她们的美貌和才情。

这种设置暗合了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审美标准。

这种美貌和才情不过是被称作“色”的东西,著名女性主义研究家西慧玲对此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她说:

“女性美在父权文化的背景下,本质上属于男性。

因为女性是通过婚姻关系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

父系婚姻基本上就是靠‘郎才女貌’的附属婚姻?

女性的貌美与青春对女性身份的确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1]而琼瑶对女性姿容的津津乐道的描绘,对郎才女貌式婚姻的充分肯定,则显示出琼瑶对父权社会中男女角色定位的心理认同和价值认同。

 

在琼瑶的世界里,这些美貌女子无一例外地信仰坚贞的爱情,紫薇格格与尔康“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新月格格深夜策马奔赴战地只为与身负重伤的努达海相见,白吟霜毅然为犯了欺君之罪的浩真殉情……这些桥段搬上荧幕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在这些女性身上,爱情是她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失去爱人和爱情就丧失了生存的意义,这样的设置也暗合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定位。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西蒙·波伏娃就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男人们争先恐后地宣布爱情是女人的最高成就。

”他们认为“在最佳的生活当中,男人的生活是名,女人的生活是爱。

只有在女人使她的生活成为一种不断的奉献,就似男人的生活是不断的行动的时候,她和男人才是平等的。

”但是实际上,往往她的奉献是无用的,男人并不急于接受。

“爱情是以最动人形式表现的祸根,它沉重地压在被束缚于女性世界的女人的头上,而女人则是不健全的,对自己无能为力的。

”[2]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琼瑶剧却仍然在这里编造爱情是女性生命唯一意义的谎话。

 

三、“情人”和“弃妇”

 

也许在琼瑶剧虚构的世界里,理想化的男主角也能和女主角一样坚贞地延续他们的爱情,但是这种忠贞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其它女性的牺牲和付出。

琼瑶的爱情故事多延续多角恋爱的模式,最终赢得男主人公爱情的成功者和在爱情角力中的失败者构成了琼瑶剧中一组别具深味的形象——“情人”和“弃妇”。

  从最初的成名作《窗外》女学生爱上有家庭的老师的故事开始,“情人”便是琼瑶作品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这类“情人”的角色大多被塑造成美丽善良的正面形象,她们或勇敢地爱上了比自己年长的有妇之夫,琼瑶在她的故事里为我们提供的解决方式是——“身为第三者的女性,耽于幻想,希冀得到对方妻子的宽容谅解,从而达到妻妾和平共处的境界”[3]。

这种故事常被移植到古代,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架势,比如新月格格爱上已经有妻有子的将军努达海,最终这段爱情感动了所有人,包括努达海的妻子和也深爱新月的努达海的儿子。

即使在现代故事中这样的和解也屡见不鲜,比如《一颗红豆》中早已觉察丈夫婚外恋情的妻子反倒为丈夫开脱,小说结尾还达到了一夫二妻和平相处的理想境地。

  另一类是相爱的男女最终不能结合,男主角必须另娶他人,女主角甘愿屈居为妾。

这类故事多以古代为背景。

以《梅花烙》为例,男主角浩真奉旨迎娶兰馨公主,与之相爱在先的白吟霜甘愿进府作丫鬟作妾,受尽了公主的摧残折磨却仍然痴心不改。

在作品中,琼瑶反复渲染的是吟霜为了能和他人共事一夫而进行的忍让和顺从是多么伟大,这种伟大来源于对爱情的坚定信仰,她和浩真凄美的爱情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而这场爱情悲剧里的另一位女性——兰馨公主则被塑造成一个被嫉妒心冲昏头脑的狠毒女人。

然而她虐待吟霜的种种残忍行为,实际上也是以爱情为名的。

她对浩真同样也是一见倾心,跟吟霜不同的只是她没有办法接受与他人分享爱情。

引发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专制的皇权和不合理的多妻制度,琼瑶却更多地把矛头指向原本也不过是满怀着对爱情憧憬的单纯少女的公主。

实际上,兰馨公主可以归为琼瑶所塑造的另一类典型的女性形象——弃妇形象。

在《烟雨朦朦》以及后来改编的《情深深,雨朦朦》中,陆依萍的母亲文佩和如萍、梦萍的母亲雪琴境遇的互换颇值得我们玩味。

文佩和雪琴同是退役军官陆振华的妾室——这个驰骋疆场的军官被称作“黑豹子”,而他强抢民女做妾的行为,在琼瑶笔下因为对一个叫萍萍的女人的怀念显得合情合理——文佩早年被赶出陆家,成了弃妇,可她并没有丝毫怨言,时刻惦记着陆振华对他言听计从,即使陆多年来从未到过她和依萍这里,却仍然保留着他的拖鞋与茶杯。

多年来,雪琴在陆家只手遮天,心狠手辣地陷害依萍母女,可她红杏出墙被陆振华发现后就被囚禁在地下室之中,成为弃妇,文佩重新回到了陆家。

虽然女主人公依萍被塑造成复仇女神的形象,始终在反抗父亲的权威,可是故事的另一面是原先的弃妇最终以忍让和顺从回到家庭,原来得宠的妻子因为不贞而沦为“弃妇”。

作者让雪琴这个“弃妇”来控诉“凭什么你们男人可以三妻四妾?

”看似反抗,却自始至终为她塑造了一个丑恶的形象,这让人很难相信作者批判的诚意。

不论是吟霜和兰馨的遭遇,还是文佩和雪琴的命运,都让人不得不怀疑作者想要宣扬的似乎是——是否遵从男权社会规范是决定女性是否被“弃”,是否可能拥有爱情的根本原因。

琼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因而能从写作角度上更加深切地关注女性的命运,善于以女性的视角和感受,用清新纤丽的文字,抒写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信读者从她的作品中,经常可以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

 

四、女性主义受爱情观的影响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

参考文献:

[1]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王澄霞.琼瑶言情小说创作心理初探[H].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们从琼瑶唯美的爱情观做出对女性主义的阐述及论证:

第一章 琼瑶小说中反父权意识的书写

人们一般认为琼瑶小说只是一种仅供消遣娱乐的通俗文学而已,甚至狭隘地认为她只是在爱情领域构筑想象中的“成人童话”,因而谴责她的作品缺乏对社会的深度反映和批判。

这种看法过于偏颇。

女权主义理论家认为:

“女性克服重重困难、拿起笔来进行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大一统的男性文化的冲击”;[4]“通过写作使妇女得到力量和愉悦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一种批判和颠覆主宰当今文化的菲勒斯语言的作用。

”[5]美国文化理论家詹明信(Jameson)也认为大众文化触及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冲突、矛盾、焦虑,并由此展现对完美、对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的渴求与追寻,其根源是对现实的不满与焦虑,从而发挥了其意识形态效果。

由此,林芳玫指出,“美与梦幻的背后是对社会黑暗的不满与抗议”,“琼瑶故事的第一动力都是社会的恶:

如封建礼教,专权的父亲,白金的上流社会。

”[6]因此透过那些类似“肉麻”、“煽情”的情感故事,可以看出琼瑶对压迫束缚女性发展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的直接批判和颠覆,可以看出琼瑶文本反父权意识的书写。

1.1文本彰显封建父权礼教的罪恶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父权制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女人自古至今在生理和精神上承受着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双重折磨,没有人格的独立和尊严。

中国的封建社会也可以说完全是男权制一统天下的历史演变过程,它对待女性的态度“集中表现为男尊女卑的轻视妇女的价值观和束缚妇女的道德礼教观”。

[7]中国女性一直在封建礼教的密网中苦苦挣扎,她们是男性的附庸、家庭的奴隶、家族的工具、社会的玩物。

琼瑶文本从两个层面彰显和控诉了中国封建父权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

1.1.1塑造父权制霸权者形象

   美国激进派女权主义者凯特·米莉特认为“我们这个社会一切通往权力的途径都完全掌握在男人手里”。

[8]而且在家庭中,“男权制授予父亲对妻子和孩子的绝对拥有权,包括肉体摧残的权力,甚至还常常包括杀害和出卖的权力。

”[9]在这种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社会中,男性是家庭、社会以及一切领域的主宰,是执掌礼教、束缚女性身心自由的霸权者。

  按琼瑶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代顺序来看,有以下小说就直接刻画并痛斥了这种父权制霸权者面貌。

《梅花烙》讲述了乾隆年间一个由偷龙换凤之喜剧演化成亲情爱情之悲剧的故事,这个故事诠释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皇亲贵族独尊男种的男性霸权统治是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

《望夫崖》中封建男权的代表和维护者是父亲康秉谦。

他面对生活在“五四”运动之后接受新思想的儿女辈,依然残酷行使旧家长制的特权,不仅拥有三妻四妾、丫头仆人,而且棒打鸳鸯,阻碍儿女的自由恋爱,致使眉姨自尽、儿女远走高飞。

故事背景设置在民国十五年的《青青河边草》也揭示:

小草的命运悲剧源于傅家老爷的家长制作风。

在《烟雨蒙蒙》中,琼瑶更是以对封建父权制久远历史的深刻认识,刻画出了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转型时期家庭中父权制独裁者的典型形象——陆振华。

陆振华是一个落魄的旧时军阀。

在家庭中,他是主宰一切的君王,冷酷、专制、残暴、一手遮天,从没有女人和儿女说话的权力。

他以军阀的身份拥有数不清的女人,把女人当成自己一生玩弄伤害的对象,妻子儿女对他的反抗不仅不能使他自审,反而常常会遭到他的任意毒打和裁制:

依萍因不满依赖父亲的施舍过日子而进行的反抗遭到的是这只“黑豹子”的毒打,梦萍因家庭教育的疏忽不幸怀孕,他这个当父亲的却责怪她有辱家门而叫她去自尽;妻子雪琴追求爱情的背叛行为更是使他怒气冲天,他将其禁闭甚至要以枪毙之;儿子尔豪也被他用枪逼着驱逐出家。

对于这个典型的父权制代表,作者给他设置的最终结局是人去财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悲哀和孤独中死去。

作者正是借这样一个落魄的军阀形象,批判了父权制家长对妇女、家庭的残暴统治,表达出作者对父权制必然消亡的历史规律的清醒认识。

       在琼瑶的这些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琼瑶对封建霸权家长——父权制直接代言人深刻而直接的批判。

1.1.2再现封建父权礼教对女性的摧残

中国封建男权制社会确立了无数单单针对女性的严苛的礼教规范,从“夫为妻纲”的汉代儒学到强调“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三从四德”和“贞专柔顺”一直是妇女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

男女两性双重道德的分野愈演愈烈,譬如男子可以多娶,可丧妻再娶,可嫖娼宿妓,危难时候可以卖身卖国以求苟活;而女子必须守贞,丧夫不能再嫁,危难时要守节殉烈……这种种不公平的礼教规范不仅“毒化着中国的大部分男性,也更残酷地桎梏、毒化全体女性”。

[10]“到了清代,贞节观念更达到了病狂状态和宗教化的程度……一有风吹草动,妇女们就不分青红皂白,糊里糊涂上吊跳井,这似乎成了一种本能反应”,“两千年来的贞节道德的宣传和表彰,到清代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病态宗教化的‘节烈狂’蔓延全国……‘贞节牌坊’树立在妇女的血泊之中,族人欢笑声与新鬼夜哭声混杂一片,这就是吃人的贞节道德对人的毒害与迫害”。

[11]

《烟锁重楼》就是这种封建男权社会特有现象的鲜活再现。

这部作品的构思来源于琼瑶在1992年的大陆安徽之旅。

她非常震慑于整个徽州地区的“牌坊”和“节妇”的故事,对中国封建父权礼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构思了这个发生在民国十年女性在父权制礼教下挣扎于血与泪之中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花轿上新娘梦寒听到迎面而来的丧葬队伍对夫家“血泪斑斑”的控诉和诅咒,继而在全镇老少妇孺的观看下跪拜“贞节牌坊”。

她来到这个罪恶深重的封建礼教之家,自此被锁入了这个重重森严的深楼,遭受几千年来女子道德礼教规范下的重重煎熬,直至最后接受曾氏家族“法庭”最严厉、最痛苦、最屈辱的审判和处决,又在居民们的无尽羞辱下,爬过每一道礼教牌坊,走出“人间地狱”,奔向“自由之身”的世界。

这部作品不仅通过书写女主人公在父权礼教统治压迫下的屈辱生活来控诉父权制的罪恶,而且她还刻画出了对父权礼教早已麻木不仁的群众,再现了坚不可摧的父权思想对所有人的心灵和精神的毒害和扭曲。

其中的曾家奶奶不仅是封建男权秩序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更是被男权社会所同化了的卫道士和掌权者。

她心甘情愿遵守父权礼教守寡,进而她又以尊长的身份奉行男尊女卑的一切礼教和思想。

在她的威严之下,任何人不敢跨越礼教一步。

她奉行父权思想中一切“男尊女卑”的思想,纵容唯一的男孙靖难成长为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导致靖南始乱终弃,辜负女仆秋桐并导致她含恨上吊自杀;知书达理的梦寒嫁给靖南,也是在奶奶的威严监视下只能过着忍气吞声、屈辱卑从的生活,成了寡妇的她更是不能有情、不能有爱;靖萱虽然倔强,在奶奶的宰制下,她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实际上,这个封建男权制家庭的一切都被重重地压在七道牌坊的礼仪道德准则之下,任何女性都没有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一切都只是悲哀与痛苦,毫无翻身的可能。

这部小说虽然是一个貌似久远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但它再现了历史中女性生活的真实景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的是作者对历史、时代、女性命运的关照和审思。

深谙古典文化和文学传统的琼瑶还有很多取自古典爱情故事题材的小说,同样书写了封建父权礼教规范对妇女触目惊心的残酷压制和束缚。

如《杨柳青青》叙述了古代花楼女子因地位名声卑下而不能从嫁良家的悲惨生活和命运,《青青河边草》反映了旧礼教束缚下傅家少爷与丫头的爱情悲剧以及月娘的凄惨遭遇。

《望夫崖》中也叙述了一个生活在“五·四”时期的姨娘最终在男权意识形态的统治下被迫哀苦自尽的经历。

琼瑶以现代作家的身份,深深体察到父权制对女性的禁锢、摧残和辱没,她以女性敏感的触觉和细腻的刻画,再现了历史画面中女性在父权制的重重规范和压制下的情感经历与悲惨命运。

尽管是虚构,却又不失真实。

只有深深关注女性命运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些被压抑过、挣扎过、无可奈何的女性生活,才能深深体味到那个时代女人的痛苦,才能写出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生,才能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身份代替久远时代的女性发出悲哀的号叫,发出反封建父权制的声音。

1.2文本演绎现代社会中隐性男权意识的悲剧

古代历史中男权制的罪恶在今人看来,已是昭然若揭,但是,男权制社会的消亡却并不意味着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已经完全在现代社会消失。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现代社会潜意识中仍以男人规则为中心,男权制遗留下来的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依然给女性和两性关系带来痛苦和悲剧。

笔者在此用“隐性男权意识”特指由于传统和文化的作用,依然在现当代社会生活中和人们潜意识思想中存在并带来危害的男权意识。

西方女性主义者凯特·米莉特认为,西方自启蒙运动带来了“性革命(女权主义运动——笔者注)”的向前发展以来,父权制的根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性革命的进展非常缓慢,遇到了巨大的文化方面的阻力”[12]。

因为“性革命的领域主要是人类的思想意识,而不是人类的制度。

男权制根深蒂固,它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形成的性格结构更多地反映的是一种思维定势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某种政治制度”。

[13]“它(男权制——笔者注)扎根在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深处,靠几个改革措施是不能消除它的力量的。

”[14]米莉特的这些阐述早已洞见到由于男权制思想观念已经烙刻在了人们的心灵、精神和思想深处,这将长远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琼瑶小说大量演绎了现代社会中的这种隐性男权意识的悲剧,表明了作者的批判态度。

1.2.1呈列现代社会隐性男权意识及其悲剧

自“五四”争取民主、自由运动以来,中国妇女的解放也踏上了历史征程。

中国的社会革命和解放为女性争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权力,但遗留在社会和人们心中的某些封建男权的道德礼教规范也依然或隐或现地操纵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依然阻碍着女性个体的生命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妨碍着男女和谐美满关系的建立与延续,给人类社会的两性生态平衡造成了许多悲剧。

琼瑶叙写的许多曲折动人的现代爱情故事显示,阻碍男女主人公追求幸福甚至造成悲剧结局的根源,往往就是隐性男权意识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我是一片云》这部小说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中,女性依然被传统男权偏见思想所束缚和压抑,不可能享受到“云”一般的自由。

女主角段宛露就是现代社会中被无形的父权制话语权威所扼杀的悲剧人物。

作者呈列出造成她神经失常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婚前男友母亲对女性怀有“妖女”的偏见。

这位老太太三番五次挑剔挖苦宛露的新潮、现代,说她“缺乏教养,从头到脚,都是轻浮与妖冶”,并警诫她不要“轻佻”、“不要随便对人抛媚眼”,[15]还极力阻止儿子跟她来往。

这导致宛露受不了孟母的打击而选择了与自己所爱的人分手,走进不能给她带来幸福的婚姻。

第二个原因是她面临是否离婚的痛苦和抉择时,现实给予她的沉重打击。

就如她的婆婆顾母对她说的:

“固然现在的一切都讲新潮,可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拘束力量永远存在,”“男人在外面拈花惹草还津津乐道,女人一失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

”[16]顾母责怪她儿子之死是宛露这个“贱人”(不仅有婚外恋而且还是舞女的私生女)的罪过,以致她不堪承受这些流言蜚语的侮辱而至精神完全崩溃。

这个故事的写作年代是1976年,反映的正是台湾社会七十年代女性成长经历中依然要承受的女性偏见和不公平遭遇,揭示几千年来的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虽然不像封建社会一样是严重束缚女性发展的法则,但是它已经内化为现代社会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行为准则,以一种无形的力量酿造出许多女性命运和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悲剧。

顾晓鸣在分析琼瑶小说时也指出:

“以男性为中心,大男子主义,这是数千年来社会文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令人头疼的问题。

由此在爱情方面,人类一方面倾心歌赞男女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又不可思议地强调男人对女人的权利,女人对男人的义务。

女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这个思想在今天当然没有公开市场了,但它却潜在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有时则是赤裸裸的”。

[17]譬如,男权社会流传下来的“处女情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