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185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docx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

有关依恋的小组讨论

学生一: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是指儿童与养育之间的感情联结,它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始,也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依恋的研究可追溯至弗洛伊德,他认为童年早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儿童在这一时期活的的对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体验,多半会影响其后的发展,因为他的理论建立在对精神病人的观察之上,缺乏具体的测量,受到人们的质疑。

到了1969年,依恋理论的创始人英国生态学家John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并且提出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以后依恋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在维持婴儿的安全和生存方面具有直接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控制饮食和繁殖的行为系统。

二、儿童依恋的类型

根据Ainsworth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大类八个亚类:

A类为焦虑-回避型。

这类儿童人际关系比较冷淡和疏远,游戏活动缺乏热情。

抚养者离开时无特别的焦虑,抚养者回来时忽视或回避,在人际交际中有退缩倾向。

A1:

尤其对重新见到母亲和与母亲接触不感兴趣,忽视她的回来。

A2:

当母亲回来时,对接触表现出一些兴趣,但同时还可能转身走开,或不看母亲。

B类为安全型。

这类儿童的人际关系表现为舒适和安全。

他们愿意与抚养者相互作用,但不特别地渴望身体接触,分离时渴望重聚,却没有过分强烈的分离焦虑,与抚养者重逢时能够表现出较大热情,对陌生人也能表现出积极的兴趣。

B1:

愿意与母亲相互作用,但不特别地表现出身体接触,分离时不太悲伤。

B2:

母亲离开后寻找母亲,渴望重聚,分离阶段不太悲伤。

B3:

努力获得和保持与母亲的接触,分离时非常悲伤。

B4:

重聚时尤其想接触母亲,好像完全沉湎其中,一直感到焦虑。

C类是焦虑-反抗型。

这是一种矛盾的类型,这类儿童探索活动很少,似乎离不开抚养者,分离时高度焦虑,与抚养者重逢时有明显的亲近与拒绝的矛盾行为。

C1:

对母亲有明显的矛盾行为,抗拒陌生人,对母亲和陌生人都有气愤地攻击行为。

C2:

对母亲也有明显的矛盾行为,但他们显得被动和退缩。

D型是以上述三种依恋类型为基础,在1990年被Main和Solomon提出的一种新的依恋类型,即无组织无定向依恋。

它被认为是一种最不安全的类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组织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动作刻板异常,行为互相矛

盾。

对抚养者表现出恐惧、过分任性。

这种依恋类型是由A、B、C三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的类型。

三、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抚养者(家长)因素

1.抚养质量

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社会抚养环境中,主要抚养者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亲子依恋的关键因素。

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如反应敏感性等品质直接影响着儿童自身认知模式尤其是内部加工模型的建构,制约着儿童个性发展的趋向。

大量研究显示:

儿童依恋类型与特定的抚养品质相对应。

从中不难看出,母亲的养育质量与婴儿依恋质量的密不可分。

2.母爱缺失与剥夺

婴儿与抚养者情感纽带的重要性在这种纽带关系缺失时表现最为明显。

有关母婴依恋的研究,就是从母婴分离的严重后果开始的。

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母婴剥夺对婴儿成长的危害。

哈洛的实验就证实:

在早期缺乏真实母亲养护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幼猴缺少群体性行为,不合群,富于侵犯性,不能适应未来的环境。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爱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语言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还往往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坏、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者特征。

(二)被抚养者(儿童)因素

成熟因素在决定选择性依恋何时发生上是较重要的,这不仅包括儿童需有较好的区分熟悉与不熟悉人物的能力,而且有与依恋物体保持亲近的能力,如观看、发声、笑、哭、依偎等,婴儿的这些行为被认为是吸引母亲关心注意的信号,只有在此基础上,选择性依恋才能发展。

依恋的发展是个双向的过程,因而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不只是与母亲养育、家庭环境有关,还可能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卡根认为儿童的气质是依恋类型的决定因素,但许多研究者反对把气质作为决定依恋模式的首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1)家庭婚姻质量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依恋安全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其一,婚姻质量通过影响母亲的依恋工作模型间接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抚养质量;其二,婚姻质量直接关系到父母双方的心理状态和应激水平,进而影响父母和子女的互动过程;其三,不同水平的婚姻关系产生不同的家庭氛围,由此影响子女依恋安全感的建立。

2)家庭情绪气氛由每位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共同创造,温暖、互助、和谐或冷漠、疏远、拒绝,都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也会对儿童的依恋产生影响,经济困难的家庭生活压力重重,父母抚养孩子的敏感性、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形成不安全依恋的风险增大。

2.社会环境

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和推崇的社会文化规范,每一个置身其间受其习染的个体,其行为表现必然会带上该种文化的烙印。

在不同的文化下,父母的抚养期望是不同的。

抚养期望必然会指导父母实际的抚养行为,因而使抚养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

四、依恋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作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都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是受性本能的驱使与支配的。

根据利比多投射的部位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儿童需要的阶段性差异,他把儿童成长过程分为一些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是最初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利比多能量相对集中于口唇上,因而饮、吮吸等口唇需要成为支配儿童行为的主导性动力,口腔的经验成为儿童最基本的快乐源。

而母亲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为儿童提供快乐。

这就使母亲在儿童早期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成为儿童利比多的投射对象和最主要的爱的对象。

弗洛伊德认为,母亲是儿童生活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儿童与母亲建立起来的这种依恋关系也成为其“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

在以后的两年,力比多能量的投射转移到肛门,儿童由此进入肛门期,排泄需要占据主导地位。

这在客观上要求父母提供指导、照料与看护,这就为儿童对父母尤其是母亲依恋情感的巩固创造了条件。

到了3-4岁即生殖器期,儿童出现了恋父或恋母情结,男孩在情感上强烈地依恋母亲而排斥父亲,女孩则对父亲有之中强烈的情感占有欲。

由自居作用产生的心理崇拜和行为模仿强化了儿童这种对异性父母的依恋。

而在此以后的岁月里,儿童对同龄伙伴的依恋逐渐发展起来。

(二)习性学理论

在所有关于依恋的解释中,习性学理论是影响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理论系统。

以鲍尔贝为例,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

系统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剖析。

在1969年,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前依恋期(0-2岁)

婴儿最初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机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咿呀语等信号行为与衣服、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

这种未分化的行为在生物机能的驱使下统和起来,用来促进婴儿于父母及其他看护者的亲近,以此来获取慰藉和安全感。

这一时期,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这一时期的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或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依恋关系明确其(7-24个月)

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名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地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

儿童这是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喜关系。

他们学会为了到达特定目的而有意地行动,并注意考虑他人的情感与目标。

此时的儿童已完成了由自动激活的反应(如由体内不适引起的哭喊)向指向特定个体的复杂的目标调节系统的转换。

(三)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

社会生物学家力图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现象。

他们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是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

这种理论假定,女性为生殖作出的牺牲是巨大的,她每次生育孩子的数量极其有限,在分娩后,其付出的代价已相当高了(如长时间的怀孕、分娩的不适等)。

为了使自己的心血不致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Kenrick,1994)。

五、依恋的测量

(一)陌生情境测验(SS,StrangeSituation)

陌生情境法是Ainsworth与她的合作者在其开创性的研究中提出的评价亲子依恋的一个标准化程序,在过去几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依恋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安全基地行为”。

一个安全的婴儿能够把依恋对象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在恐惧、焦虑时作为安全的避难所,他们相信依恋对象能够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相信依恋对象有能力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

这种安全基地的现象最好是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跨时间的直接观察进行评价。

陌生情境是针对12-18个月的婴儿设计的,包括一系列3分钟的压力逐渐递增的八个情节:

母亲与儿童自由游戏(情节1,2,3),实验者与婴儿自由游戏(情节3,7),婴儿与母亲分离(情节4,6),婴儿与母亲重聚(情节5,8)。

对整个情境进行录像。

使用四个7点量表评价婴儿的寻求亲近和接触行为、维持接触行为、反抗行为和回避行为。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观察到的是反映婴儿关于依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的外显行为。

根据这些外显行为来对婴儿的依恋进行分类是因为婴儿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准确地描述他们关于依恋关系的心理表征。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主要是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抚养者的行为模式把母婴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A:

安全型、B:

回避型、C:

反抗型。

(二)依恋Q-set(AQS,AttachmentQset)

第二个使用比较普遍的测量依恋的方法是依恋Q-set。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境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儿童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

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

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个项目,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90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九类。

最符合儿童特点的项目被归为最后几类(第9,8,7类),那些不符合儿童特

征的项目被放在另一个极端(第3,2,1类)。

在家访中不能进行评分的项目或不是儿童特征的项目被放在中间的类别中。

一个项目在归类中的位置决定它的分数。

因此,最符合儿童特征的项目得9分,最不符合的项目得1分。

这些项目的分数就代表了家庭环境中儿童与母亲依恋安全性的程度。

Waters和Deane从安全性、依赖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对依恋Q-set的资料进行评分。

这种方法的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它是从一个连续变量的角度来评价依恋安全性的。

也就是说,能够更有效地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婴儿得到的分数越高,而不能有效地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儿童得分越低。

Waters通过收集和对这一领域的专家归类进行平均,为依恋安全性结构和几个其它结构(依赖性、社会性)提出了标准化的分类。

儿童的安全性分数是观察者归类与标准归类之间的相关系数。

它代表了儿童在一个线性的关于安全性的连续体上的位置。

(三)成人依恋访谈(AAI,AdultAttachmentInterview)

Main等人的成人依恋访谈是测量青少年和成人依恋表征的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考察一种泛化的依恋表征,MaryMain及其合作者提出了关于儿童期依恋关系和意义的半结构访谈(AAI)。

这个访谈要求被试描述他们的父母,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解释和支持这些描述,描述父母对痛苦的典型的反应,讨论目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

也让被试描述他们在童年时对他们影响重大的死亡或受虐待的经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描述方式被认为反映了个体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

主要是根据被试对早期经历的记忆,以及他们描述的一致性和可信性、合理性来进行评分。

安全-自主型:

描述自己的父母是充满感情的,而且能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这种描述,表现出描述的一致性。

即使在童年时曾被父母忽视、拒绝甚至虐待,他们也能诚恳地表示出他们对父母这种行为的谅解。

不安全-冷漠型:

否定或贬低依恋关系的影响,对事件的回忆有困难,经常坚持说自己不记得早期的经历,经常把早期经历理想化。

他们回忆的早期经历的事例经常与他们对早期与父母之间关系理想化的描述相冲突,不能支持这些理想化的描述。

不安全-专注型:

对过去的经历感到困惑,对早期的经历耿耿于怀。

他们在回忆早期经历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却难以连贯地、简洁地报告童年的经历,讨论与父母的关系时表现出愤怒。

不安全-为确定型:

在依恋关系中有创伤性的情感体验,兼具不安全-冷漠型和不安全-专注型的特征。

六、对儿童依恋问题研究的未来展望

依恋的研究一直是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婴儿在很多方面能力有限,是否可以利用如ERP、fMRI等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对儿童依恋进行研究,并且不断拓展儿童依恋的研究领域,如进行儿童依恋的跨文化发展等等,这将会使儿童依恋问题的研究得以不断发展、深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学生二:

哈罗(HarryF.Harlow)在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婴儿依恋因素的研究,他指出接触安慰(contactcomfort)是婴儿对母亲依恋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通过严密的实验程序证实了这一假说的正确。

实验采用新生恒河猴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他设计了两个人造母猴作为材料,两个人造母猴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不够舒适的金属母猴,一个是舒适的用棉布包裹的木质母猴,其余在温度,喂奶供给量上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匹配,4只幼猴让金属母猴喂养,4只让绒布母猴喂养,这8只幼猴都可以接触到两只人造母猴。

实验结果是,除了在喂奶的时候被金属母猴喂养的幼猴会回到金属母猴身上,其余的时候都选择趴在绒布母猴身上。

这一实验结果反驳了学习理论的爱是建立在喂养基础上的观点,也证实了哈罗的假设是正确的。

生活中的确也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可以证明哈罗的假设,最有力的证明莫过于婴儿的衣服的材质都要比成人衣服的材质要求更加严格,要做到十分舒适柔软。

究其背后的原因哈罗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也许和生物机制有关系,当与婴儿接触的物品不够舒适时,对婴儿皮肤的刺激信号过大,超过了婴儿能承受的最大阈限,导致不舒适感引起婴儿啼哭反射。

可你是否发现,对接触舒适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婴儿阶段?

在成人中,有的人特别喜欢绒毛玩具,有的人对舒适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穿衣服一定要穿全棉质的,不然会引起过敏,而一般人并没有如此强烈的要求。

弗洛伊德曾提出过"力比多"这个概念,并将儿童成长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力比多的投放区域不同,而当某个阶段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将来成长后就会产生对这个欲望满足的需求,甚至达到一种病态。

那么是否可以将弗洛伊德的理论运用在此,将这些对肌肤接触有强烈要求的成人归因于婴儿期的肌肤接触没有得到满足呢,即是否可以追溯到哈罗研究的婴儿期的接触安慰问题上来呢?

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假说,并没有实证研究,为了研究这个问题,需要设计一个实验,实验对象可以采用小白鼠,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采用猴子,因为猴子更贴近人类。

采用动物实验的优势在于实验难度大大降低,因为动物成长要比人类快的多,这个研究课题的时间跨度很长,是要研究婴儿期对成人后的影响,如果用人做被试,这是一个纵向研究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动物却不需要。

但是用动物做实验的实验结果是否可以完全应用于人身上又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只能肯定的是,从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启示,而非一定会对人一样适用的实验结果。

实验要

本着这个原则,既不绝对悲观的认为不现实就放弃研究,也不能极端的认为一定正确,抱着探索的态度,但要十分严谨的设计实验。

实验程序如下:

说明:

在幼儿期和成人期的划分尚有余白鼠和猴子种族的不同有不一样的时间,

白鼠生长的要更快一点,所以这个划分时间要按照他们种族特性分别划分,两组被试的数量应该一样。

在幼儿期,选择人工喂养考虑到如果让幼仔接触自己的母亲就污染了实验变量,它已经有了一定的肌肤接触,所以选择隔离似的实验室人工喂养,除了肌肤接触这一变量水平不同外,其余光线、温度、食物供给量(成分、时间)都保持一致,并且在人工饲养阶段要保证一定的存活率,让幼仔顺利成长进入成人期,对发生疾病的幼仔选择放弃,重新进行实验,两组被试组要同时进行饲养。

在成人期的实验中,实验组的猴子第一次给与绒毛玩具,并始终放置在有垫子的区域上。

根据理论假设,逾期的结果是控制组的动物在两个区域上所待的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则有显著差异,且在有舒适垫子上所待的时间远远超过没有舒适垫子的差异。

还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在没有垫子的空地上放一些吸引他的刺激看他是否愿意离开舒适的垫子去空白的空地上。

最好还需要在多个物种身上进行该实验,不同物种的结果越一致,将结果推广的可能性越大。

以上是一个动物实验,其优缺点在上文已经讨论过,对人进行实验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选用其他研究方法在人类身上实行,下面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中小学、高中、大学分别进行大规模调查问卷,问卷的目的是搜

集一定数量的对绒毛玩具十分有兴趣,或者对衣服材质要求十分高的那些人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问卷采用评定等级的方式,内容如下:

非常否定非常肯定

1.你是否热衷于绒毛玩具1——2——3——4——5

2.你是否对自己的衣服质量要求过高,例如一定要穿棉质的衣服

1——2——3——4——5

3.你是否在谈恋爱的时候非常喜欢拥抱的感觉,并经常对对方提出这个要求

1——2——3——4——5

4.你是否喜欢睡舒适的软床,要比一般的席梦思软,否则会不舒服

1——2——3——4——5

„„

将问卷平均分数大于等于4的那一部分人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问卷之前需要对方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第二步:

对这些人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察看他们在当年照顾自己的孩子(即上一步选下来的那些对接触安慰有需求的被试)时是否有充分满足孩子的接触需要。

问卷采用评定等级的方式,内容如下:

非常否定非常肯定

1您的孩子是否当年以奶瓶喂养居多,没有足够的母乳喂养

1——2——3——4——5

2您的孩子是否当年经常哭闹,将其抱在怀里就不再哭闹

1——2——3——4——5

3在孩子小时候您是否没有过多关注他的床是否舒适这类问题

1——2——3——4——5

„„

第三步:

统计分析两次问卷结果是否有高度相关,即反应父母在照料婴儿时没有充分满足孩子接触需要是否与孩童成长后对这方面依然有很大需求有关联。

说明:

这个研究模式可行,但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

第一,量表中的问题是否能

有很高的效度,反应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对孩子的问卷能否就说明选出来的人就是对肌肤接触有需求的人,而对家长的问卷内容是否就反映了他们当年对照顾婴儿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肌肤接触这一点而没有让婴

儿在这方面得到满足,效度问题可以通过一些量表的制定方法,通过专家评定等环节提高,但是仍然不能与实验中的效度相比;第二,将心理问题放诸社会中研究将变得十分复杂,例如这个问题涉及性别因素,社会因素,比如对男孩的养育是要求他们变得阳刚,认为男孩子玩绒毛玩具是不恰当的,很可能幼年即使没有得到肌肤接触满足的那些男孩在后来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渐渐的压抑了自己的需要;第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只能分析到二者是否相关的层面,但是相关分析并不能决定因果关系,即使二者有高度的相关,也不能就说明成长之后对肌肤接触的需要是由于父母在婴儿期没有给与充分的满足所致。

对于这个问题,这两种研究方式各有优劣,两者并用,弗洛伊德的假说在这个问题上依然还是个假说,究竟是否正确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才有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婴儿对接触安慰是有需求的,contactcomfort的确是母婴依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三:

1从依恋的研究引出课题

对依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早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儿童在这一时期获得的对环境中的人、事、物的体验,多半会影响日后的生活方式。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童年早期中的亲子关系在个体个性发展中的意义,他认为亲子关系将会是长大后各种人际交往中的原型。

而“依恋”这一词最初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在对住院的儿童进行分离焦虑研究中提出的,用以描述抚养者与婴儿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的联结。

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肢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这里的抚养者大多都是母亲。

之后不久,Ainsworth通过对26对母子长达一年的家庭观察发现,不同孩子与母亲分离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不同,于是就有了“陌生人情境”的实验研究。

他通过这个研究把依恋模式分为三类,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

但也有婴儿不表现出以上的三种类型,所以Main和Solman(1990)在此后又提出第四类型--混乱型。

有研究表明,婴儿期影响依恋关系的

因素与母亲和婴儿双方的特点有关。

对母亲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母亲的敏感性、合作性和接受度等特点对婴儿依恋关系的影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母亲参与照顾婴儿的质量和态度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婴儿本身的特点,如气质也对依恋有重要影响。

有研究发现:

婴儿的气质,如规律性和反应阈等气质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母亲与婴儿相互作用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性最高的母婴依恋关系,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吻合度最高的行为方式。

【1】

可以看出,上面的实验研究都是围绕着母亲这一抚养者进行的。

谢弗和埃默森等人对依恋概念表示质疑,描述儿童的分离焦虑不免有些局限性。

他们认为儿童不只是由母亲一个人抚养,必然有其他人参与,那么儿童对其他人的依恋又是怎样的呢?

分离焦虑的性质是否也有所不同?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起父亲在儿童行为和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我国传统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抚养孩子似乎是母亲的事情。

但其实亲子关系中父亲角色的成功与否,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比母亲更有影响。

2父亲对儿童的众多影响

2.1父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重要社会关系,是一个个体获得最基本安全感的过程,当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才可能对自我和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索。

安全依恋的儿童由于获得了必要的安全感,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更多的潜在优势。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亲能积极地参与抚养活动,许多婴儿在一岁末都能与父亲形成安全依恋。

兰博Lamb1981年关于父亲作用的经典研究发现,父母在婴儿的生活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母亲可能比父亲更多地拥抱、抚慰婴儿,和婴儿玩一些传统的游戏,更关注婴儿的需要;父亲则更可能提供一些好玩的、强度较大的身体刺激,发起儿童喜欢的不同寻常的游戏。

尽管大多数婴儿伤心或害怕时需要母亲的陪伴和安抚,但父亲仍是他们喜欢的玩伴。

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