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157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docx

学前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云众教育祝大家学习愉快)

1.蹦蹦床属于固定性运动器械中的(c)

A.摆动类

B.旋转类

C.弹跳类

D.钻爬类

2.下列对健康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D)

A.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B.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C.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D.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常用方法中,强调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儿童经验之间、儿童的各种经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帮助儿童统整和贯通知识与经验的方法是(D)。

A.纵向组织法

B.逻辑组织法

C.心理组织法

D.横向组织法

4.所谓(B),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5.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中,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将课程评价分为(D)

A.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整体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6.课程评价中评价儿童是为了(B)

A.鉴别儿童

B.检核课程

C.评定教师

D.制定评价标准

7.皮亚杰采用(B)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

A.视崖实验

B.对偶故事

C.两难故事

D.水下击靶实验

8.幼儿有意动作发生的标志是(C)。

A.反射的建立

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

C.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

D.幼儿能够抬头

9.五指活动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是(A)

A.单元教学法

B.分科教学法

C.方案教学法

D.作业教学法

10.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D)

A.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懂得一定的道理

D.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1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C)。

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12.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

这是(B)。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13.研究表明,人们谈话时所传达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A)手段传达的。

A.非语言

B.语调

C.言语

D.声音

14.下列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

15.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C)。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16.幼儿如果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敏感性强,则他的认知风格属于(C)。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17.儿童对颜色给予高度注意,同时对绘画题材产生自由联想的反应,关注画面的局部特征,这是儿童审美的(B)

A.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

B.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C.生理性的审美感知阶段

D.主观的直接感知阶段

18.幼儿缺乏宽容、接纳伙伴的态度是由于(C)

A.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B.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

C.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D.缺乏执行规则的能力

19.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D)的水平。

A.建构形式发展

B.确定游戏主题

C.运用材料

D.社会性发展

20.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D)。

A.玩的需要

B.父母的需要

C.爷爷奶奶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二、名词解释

21.单元性音乐活动

22.性格

23.儿童期恐惧

24.参观法

25.青枝骨折

二、名词解释

21.单元性音乐活动是一种综合形式的音乐活动,但它指的不是内容的综合而是音乐本身的综合,即在某一单元时间内(例如2~3周或更长),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围绕某一音乐要素,综合听、唱、说、动、奏等音乐实践,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

环城西路21号

22.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3.儿童期恐惧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

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某个年龄本该不再怕的事,仍表现惧怕。

24.参观法是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儿童到学前教育机构外观察社会现象,让儿童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25.青枝骨折指幼儿一旦发生骨折,常会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这是由于幼儿骨骼含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盐比成人少,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

三、简答题:

1.简述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方法。

2.简述心理健康的含义。

3.简述幼儿判断的特点。

4.集体教学中应怎样抓住个别化教育的契机?

 

参考答案:

1.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方法有:

(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2)利用具体事物支持幼儿学习迁移;

(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外,其个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衡的状态下,使得个人对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能够得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进而获得快乐、满足以及产生合乎社会文化需求的行为。

 

3.

(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2)判断内容深入化;

(3)判断根据客观化;

(5)判断论据明确化。

 

4.集体教学中抓住个别化教育的契机需要:

(1)教师设问的个别化

(2)教师应答的个别化

(3)允许幼儿表现方式的个别化

(4)教师辅导、帮助的个别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