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038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docx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162中高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5个小题,计45分)

1.太阳风爆发时,大量带电粒子轰击地球极地地区的高层大气,产生的现象是()

A.极光B.水土流失C.沙尘暴D.地震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回答2~5题

 

2.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

3.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4.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回答6~7题。

6.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7.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读下图,回答下列8~11题。

8.关于C、D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点都在东半球

B.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有可能相同

C.C在D的东北

D,C点比D点晚6小时

9.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某地(180°,0°),从省时角度考虑其最短飞行距离约是()

A.18000kmB.12000kmC.180kmD.120km

10.若C点的区时为6月22日4点,此时全球以哪两条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

A.西经20°和东经160°B.东经120°和180°经线

C.西经160°和0°经线D.西经60°和180°经线

11.D点在地球上的对趾点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回答12~14题。

12.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B.130°E

C.180°D.170°W

13.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点20分B.8点40分

C.14点20分D.3点20分

14.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B.16小时C.6小时D.12小时

 

读图4,回答15~16题。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16.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17.埃及大金字塔高度从建成时期的146.5米降至136.5米,其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A.遭受尼罗河洪水的冲刷作用B.遭受风沙的侵蚀作用

C.遭受人为的破坏作用D.遭受强烈的地震作用

18.读“麦哲伦环球探险航线示意图”,麦哲伦环球航行回到西班牙,航员发现船只航海日志所记录的日期与岸上日期不符,最可能是()

A.多一天B.少一天C.多一年D.少一年

地热资源是由于地下水与炽热岩浆相接触形成地下热水、热汽而使热量富集而成。

回答19~21题。

19.地热的最终来源是地球内部圈层的()

A.上地幔B.下地幔C.外核D.内核

20.目前,人类利用地热的最主要形式是开采()

A.地下热水B.地下热汽C.炽热岩体D.岩浆

21.冰岛地热资源丰富,其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一现象无关?

()

A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C生长边界D消亡边界

利马是南美洲世界著名的“旱城”:

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

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22-23题。

 

22.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阴雨天气多,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23.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有选择性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是由于大气的反射作用

D.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太阳高度角大

下图为世界某三地“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三地中易发生地震的是()

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

25.③地所在海域可能位于()

A.非洲西海岸B.英国西海岸C.日本东海岸D.巴西东海岸

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干旱地区风力堆积

的地表形态。

回答26~28题:

26.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27.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

C.59

28.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下图是两条河流河口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河口两岸受到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的是()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0.图中小岛最终将与河流的()

A.甲岸和丙岸相连B.乙岸和丙岸相连

C.甲岸和丁岸相连D.乙岸和丁岸相连

右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下面五幅图是“该城市冬季

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31-33题。

31.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最合适的厂址

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32.据下图可知,该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A.50米B.75米C.100米D.150米

 

33.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

图t1——t5各图中,沙尘暴程度最重的是()

A.t1B.t2C.t3D.t4

右面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读图回答34题。

 

34.由图甲可知图乙中海风的出现时间约为()

A.6时至18时间B.8时至16时间

C.18时至次日6时间D.16时至次日8时间

35.在春秋分,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现昼长时间实际上大于12小时,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的吸收作用B.大气的反射作用

C.大气的保温作用D.大气的散射作用

读右图,回答36~39题:

 

36.图中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A.在褶皱运动之前B在断层运动之后

C.在断层运动之前D比图中⑧处岩层形成时代早

37.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A.华山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D.安第斯山脉

38.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③处不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B.汾河平原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39.图中易形成陡崖,有利于开展攀岩活动的部位是()

A.①B.②C.④D.⑤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40~41题。

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平面以下部分地质剖面图”。

回答42~43题。

42.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向斜成山D.背斜成谷

43.该地质构造()

A.便于储油B.便于储水

C.宜开凿隧道D.两侧岩层较新

44.如果右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

则()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的方向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45.下图中,反映环流形式,错误的是()

 

二、综合题(55分)

46.(8分)右图中四条折线分别代表A、B、C、D、四个地点的昼长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

 

(1)能见到极光现象和极昼现象的地点是和。

(2)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地。

(3)图中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4)当A地昼夜变化曲线正处于①处时,太阳将直射,北半球进入了季。

(5)当D地昼长变化曲线处在②处时,哈尔滨日出方。

(6)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高低排序:

47.(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农历九月十四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成功。

材料2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平均是27日7小时多;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很低;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材料3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图(见右图示)。

(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点附近时,地球公转

的速度较,这就造成了北极点极昼的

天数比南极点极昼的天数稍(多、少),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点时,北半球昼长

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2)当地球由公转轨道的A点到B点时,曾母暗沙(4°N)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

是。

(3)夏至日时,与曾母暗沙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纬度是。

(4)当月球位于运动轨道上的C点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现象(日食、月食);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月球大致位于运动轨道的点。

(5)根据材料2分析为什么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很多。

(3分)

48.(14分)读图回答。

(1)①处世界著名海峡是()(2分)

A直布罗陀海峡B麦哲伦海峡

C马六甲海峡D土耳其海峡

(2)若①图中a、b为等温线,则两条等温线中数值大的是。

a、b两条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受沿岸的影响。

(3)1月份,①海峡附近地区的气候特征是,此时,西行通过该海峡的船只速度较。

(4)①海峡以东海域未来面积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3分)

(5)我国②岛中c、d为该地区年日照时数线的分布,则两条等值线中数值大的是,其原因是。

(6)②岛屿东部进行填海造陆的最大不利条件是海水较。

(2分)

49.(23分)下图两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

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__风速。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还可以选取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

请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名称: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45各1分,计45分

1-5ABDBA6-10ACCBD11-15CBDAB16-20CBBAA21-25DABBC

26-30BCBCC31-35BCDBD36-40BADBA41-45BCBCC

二、综合题(55分)

46.(8分)

(1)AB

(2)C

(3)AB

(4)赤道秋

(5)东北

(6)ADBC

47.(10分)

(1)慢多纬度越高夜长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2)先增大后减小

(3)42°52′N

(4)日食D

(5)(3分)月球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得多,白天接收太阳辐射的时间比地球长得多,温度升得比地球高,夜间也比地球长得多,温度也比地球低得多;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晚上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此外,地球上海洋,森林等热容量大,也使温差变化小

48.(14分)

(1)A(2分)

(2)b寒流

(3)温和多雨慢

(4)变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挤压(3分)

(5)c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

(6)深(2分)

49.(23分)

(1)12.5(11.5到13.5均可)(2分)16(15到17均可)(2分)

(2)低(2分)小(2分)

(3)高(2分)小(2分)低(2分)小(2分)

(4)减小(降低)(2分)减缓(降低)(2分)

(5)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

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示例:

“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