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904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2.docx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2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一、热点透视

1.倡简务本求实有度…………………………………………2

2.“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5

二、名师谈课

3.好课的基本要求………………………………………………10

4.好课三味………………………………………………………11

5.简约之美………………………………………………………12

6.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13

7.让课堂充满活力………………………………………………13

8.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14

三、板块教学

9.识字教学要则…………………………………………………15

10.阅读教学要则………………………………………………16

11.习作教学要则………………………………………………20

12.口语交际教学要则…………………………………………21

13.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23

四、教学技能

14.怎样听课……………………………………………………24

15.怎样评课……………………………………………………28

16.怎样说课……………………………………………………31

17.怎样朗读好寓言、童话、故事……………………………34

 

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张庆

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还缺乏经验,难免会处置不当,乃至出现一些偏差:

——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但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淹没了语文的本体。

课堂上“语文”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

——有的语文课还是老路子,课文掰得比较碎,仍有“牵”的痕迹。

——有的地区学生负担仍比较重。

老师普遍对考试比较担心。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习惯势力使然,二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工作滞后,三是对“课标”的理解不够全面。

有人把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比作“似雾,似风,似雨”,可见还有不少困惑或疑虑。

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呢?

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倡简。

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复杂的呀!

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实践是什么?

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

“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课标”里还说: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

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

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这就好比是新买的钢精锅,铮亮铮亮的。

放在灶上煮饭,经过三五个月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

再过个年把二年,又进而变成褐色。

几年后,锅底甚至变成黑色的了。

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底”的情形差不多。

大家经常说“某人的语文修养如何如何”,这“修养”二字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庄子》里有个寓言,讲的是“儵”和“忽”要在“混沌”的头上给他凿“七窍”。

他们每天在他的头上凿一个“窍”。

到了第七天,“七窍”凿好了,可是“混沌”也一命呜呼了。

毫无疑问,“儵”和“忽”的用心是好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混沌”就是自然的状态,是不该有“七窍”的。

硬是给他凿出“七窍”,反而害了他。

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综合的,你硬是要像数理化那样,构建一个知识点、能力点的网,进行线性的训练,这不啻是在“混沌”的头上凿七窍。

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一、知识能力,二、方法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就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

须知:

“课标”里面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

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举例来说,教学生写字,好像是纯知识技能问题。

其实不然,在写字的时候,要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从内心里喜欢汉字。

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还要教给孩子怎么把一个字写好,比如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相接的部位要收敛,要避让;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自己动脑筋,自己体会怎么才能把字写得漂亮。

这就是方法与过程。

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简简单单地上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头绪简化,目标单纯;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二、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

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

叶老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

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

事实是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

因为语文教科书是根据“课标”的精神来编写的,是对“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

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

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超越文本的提法固然不错,但要超越文本,首先必须研读文本,了解文本。

如若对文本一知半解,何谈超越?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举一反三,如果“一”都没有举好,怎么能够反出“三”来呢?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

如果教师对文本就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而至于南其辕而北其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

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其中还应包括编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

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

“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

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

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冒出来?

所以我以为,老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语文课上,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不能以老师的讲解或学生的集体讨论来取代学生个人的阅读。

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

要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

提倡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怎么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

我觉得有两点要引起注意:

一是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二是阅读感悟要忌琐碎。

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

比如孙双金老师教《三顾茅庐》,就抓住“诚心诚意”这个带有纲领性的词语来切入,使学生领悟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纲举起来了,目(网眼)就张开了。

还要鼓励多读,熟读成诵,以形成积累。

并通过适当的迁移,引导运用。

三、求实。

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真实、朴实、扎实。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

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

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

明明自己朗读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

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

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

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

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

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

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

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学术性”,食“洋”不化,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我认为,上公开课,应提倡以平常心上常态课。

搞课题研究也要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的风气。

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即是研究的课题,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是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即是研究的成果。

提倡迈开自己的双脚,走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做研究,或者写文章,才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于人有用,于己有益。

对于“训练”,在“课标”中似乎有点淡化了。

其实“课标”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

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我们还是看看“课标”上是怎么说的吧: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可见,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

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

“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

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

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

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

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

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我们强调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

这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的设计可以看出来。

这些练习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是鼓励探究的,是有实用价值的,是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

四、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我们应当把着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

要实现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从而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随着变革的逐步深入,和经过不断的调整,又建立起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前进。

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

通过学习“课标”,认识提高了,理念更新了,便试图打破课堂旧模式,建立教学新秩序。

当此破旧立新之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

这就需要我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学习文本,适当地作一些拓展是必要的。

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

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

有个老师教《秦兵马俑》,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老师却用了大半堂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资料,并节外生枝地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得有些过了头。

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运用多媒体、表演要把握好一个“助”字。

有的老师上《蘑菇应该奖给谁》,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

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

什么是阅读能力?

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

学生看多媒体虽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是看多媒体“看懂”的,却不是读课文“读懂”的。

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

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吉春亚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推陈出新”的绝招也令人眩目。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与综合结太深的缘。

如有老师处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忽略了这篇课文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的,而是详细讲解了关于地球的知识和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再如,《将相和》一文的阅读重点是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依据评价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复述课文和学习课文布局谋篇的思路,但有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介绍当前的时代背景上,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至于语文课被“异化”为音乐、美术等大杂烩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文理沟通”的潜台词是“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这样的所谓“综合”,实在是令人堪忧:

学完一节课后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而已。

这,还有语文味吗?

与人文攀太近的亲。

如教一篇主题是“诚实守信”的文章,仅致力于如何懂一个诚实人的大讨论,充实理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上《落花生》仅努力于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的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仅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读

《山泉流过的地方》,深刻地体会年轻的女教师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重要原由是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跳水》《称象》等课文时,仅着力于引导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称象的办法,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上课时,漠视那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言语”,于是,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更不用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细细品来,与“人文”

攀得这么近的课,还有多少语文味?

与多媒体贴过密的心。

我们会看到不恰当的多媒体的课件充斥着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也殃及日常的语文教学。

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于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日薄西山”。

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思维时空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为了追求所谓的多媒体展示的视觉效果,而使言语的欣赏、积累、运用等本色的“语文学习”退出了语文课堂的舞台的做法,岂不是与有“语文昧”南辕北辙之嫌?

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已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非“语文味”的教学与语文教学有多少补益呢?

删繁就简一树花

有人问一位着名的雕塑家:

“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

雕塑家答道:

“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

”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

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我们还是从叶老的话中来领悟“语文”的内涵吧。

“什么是语文?

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

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

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

“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

那么按照“语言”和“言语”的理论,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即是与“语言”

既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言语”,这么说来,“语文”的内涵是“言语”才合适。

于是,我还这样思考:

①“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

诚然,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

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在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语文本身。

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言语学习言语的内容,如数学课以数学原理即数学公式定理(一门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历史课则把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教学的内容……它们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言语内容为教学本体,唯独语文以言语形式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这里的“人品与文品”的优化组合不妨认为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即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境界。

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

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

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

由此来推断,“语文昧”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定位呢?

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否则就是机械死板的训练),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各种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的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以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学习与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我:

如果这样来定位“语文味”的话,又如何去理解语文素养的目标呢?

我的回答是——

语文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

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都属于这一范畴;过程和方法,是知识和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的手段、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不是语文课的本质目标)同时又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动力或激励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被赋予了新鲜内容,它指向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高层次目标。

在这三维目标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专职)任务。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实现的。

换句话说,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能力的训练达到对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语文课就没有开设的必要。

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为了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昧儿”呢?

“以内养外”“补血养颜”——腹有诗书气自雄。

“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咏,楚辞世界巫风神话的幽怨对话,魏晋士子的生命自觉,盛唐之音的气度恢弘,宋元山水的迷我忘我之境,明清之时的纷繁世俗图景……我们需认真品味。

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世俗风情,鲁迅的文字是木刻,力透纸背;余秋雨的文字是水墨,意蕴深刻;张承志的文字是油画,色彩浓烈……我们该细心欣赏。

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之笔昭示给世人美所能达到的程度,巴尔扎克构筑一座座语言及命运的迷宫,艾略特打开了一片意象与文明的荒原……我们应默默体会。

“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让读书,这剂心灵的鸡汤,不断地滋养着曾经“气虚”的自己。

“腹有诗书气自雄”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

“望闻问切”“调整良方”——探求庐山真面目。

教无定法,这儿只是向大家说明一般的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以一斑见全豹:

第—,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

(1)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

按照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就应该让学生先直接接触课文,而且应是整篇课文。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习课文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这就是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总体印象,以利于下一步学生居高临下对各部分进行品读、领悟。

(2)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接受其负载的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

即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

入选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特别是他们的言语更具鉴赏性。

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一篇作品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体会运用——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词性、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的神奇效果。

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是句式上的有意变化,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凝聚着作者的心血的言浯。

品味的方法常用的是比较法,增删补换,和原文对比,显出优劣,再结合感情朗读,“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之心”,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

那么言语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自然就能够充分地内化为品读主体的语感图式之中。

(3)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语言,重在吸取和积累语言,熟读背诵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也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功经验。

人们常以满腹诗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来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质。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写能力,就是因为语言积累丰富。

否则,说写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语言积累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

(4)练习迁移,形成言语能力

积累的言语若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这些言语也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

因而,应不断地促其成为动态,即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活力。

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让学生把生字新词抄写数篇还不如改成“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练习,既掌握的生字的音形义,又化静态的积累为积极的运用,一举多得;又如,我们可以仿照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现象让学生进行模仿——旧瓶装新酒;还如,“摘抄好词佳旬”是我们经常布置的作业,如何利用这些词句可能很少考虑,不妨让学生用造段的形式将摘抄的内容运用于新的语境中。

如古诗句的运用:

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你的身于骨比年轻人还壮实。

”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

“就你会耍贫嘴!

第二,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把选文当作一个“例子”,只是将课堂教学局限于选文之内,即使完成了训练的项目,达到了训练的要求,也不一定就能在现实世界里通畅地交往,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因此,还须超越“例子”——以选文里的言语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