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8472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办法正规版Word下载.docx

1、主要负责具体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落实。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期间详细的水土保持措施报监理批准。

2、在施工图纸现场核对及参加设计交底时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施工图中列入的水土保持工程内容,掌握设计对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及要求。

3、编制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计划,配合地方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进行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监测和监督检查工作。

4、由于施工单位的过失、疏忽,未及时按图纸规定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完成水土保措施(永久性或临时性),导致需要另外采取保护措施而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三、控制要点

第九条严格按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确定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实施,应特别注意落实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临时场所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资。

第十条路基、站场的土石方工程尽量安排在非雨季施工;

开挖或填筑的路基土质边坡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

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避免排水不畅引起淤积和冲刷。

第十二条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应能满足暴雨时的洪水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漫流造成的水土流失。

第十三条因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致使土方工程遭受冲刷、破坏以及淤积道路、农田造成损失的,其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四条雨季填筑路堤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依次连续进行,尽量不留松土面。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第十六条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未经监理工程师的书面同意,不得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

必须占压的,应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

第十七条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方工程的弃方处理,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

应根据工程设计选择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集中堆放,统一治理、防护。

第十八条在河床内施工、采取砂砾材料,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有关规定,主要是:

“在行洪、排涝河流和航道范围内开采砂石、砂金,必须经河道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的范围和作业方式开采,涉及航道的,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航道主管部门批准。

”同时防止对河流状态造成改变,防止弃土、弃碴淤积河床、污染河流水质。

第十九条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泥浆、余土及废弃物等,严禁直接排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应在工程完工时清除干净,泥浆、余土等可以用作路基填料或集中置于弃土场。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确定的取土场应尽量选择荒丘、荒地,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并与地方政府签定正式取土协议。

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签定的取(购)土协议中,应明确取土后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方及费用来源。

第二十一条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为路基挖方及隧道出碴的弃土(碴)场,各弃土(碴)场应结合地形地貌,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

1、弃土(碴)场的设置,应符合《铁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2、弃土(碴)场应统筹安排,尽可能选择荒坡荒地,严禁占用耕地良田、河床河道,严禁破坏森林植被;

并应尽量远离河道,以防洪水冲刷;

3、弃土(碴)堆形成坡面的,应设置挡碴墙,防治堆体受冲蚀、滑塌。

挡碴墙应予留一定的超高和泻水孔。

弃土(碴)场作业应遵循“先挡后弃”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工程施工单位应尽量保护铁路用地范围之外的既有林、草植被。

若因修临时工程等原因对其造成了破坏,应在拆除临时工程时负责予以恢复。

四、主要工作方法和措施

第二十三条咨询单位要设专人负责水土保持方面的管理、协调工作。

水土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了解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重点工序和重点施工地段,进行检查,理解水土保持工程进展。

第二十四条设计文件中的水土保持项目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水土保持工程不达标的不予验收。

第二十五条工程数量清单中列有水土保持费,水土保持工程不达标的不予计价支付。

第二十六条对水土保持工作不重视或不采取有效措施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列入不良记录纳入综合考评。

五、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涉及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是各有关工程施工期间在水土保持方面应当注意和必须做到的工作,各单位应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XX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XXXX年X月X日起施行。

A.LOCATEFOR性别="

女"

settalkon

?

"

此字符串中含有的字母数为:

numa

无此学号,请重新输入。

【答案】D

GO2

exit

C.选择标准语句D.数据修改语句

A.表B.视图C.图形D.报表水保监资证甲第000号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1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项目概况

0000000000振兴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0000000000境内,行政区划隶属0000000000纳林陶亥镇。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

20′26″~110°

22′13″,北纬:

39°

23′29″~39°

24′49″。

煤矿由原来的通达煤矿、新光煤矿和一部分扩区整合而成,矿区面积3.7371km2。

煤矿地质资源储量为4.47Mt,可采储量3.66Mt,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设计服务年限5.68年。

工程设计总投资6550.81万元,方案设计施工期为2007年12月~2021年5月。

矿区交通以公路为主,汽车运输。

矿区位于0000000000原新庙镇西南,距新庙镇约5km,距包府公路约9km。

矿井距包神铁路沙圪台集装站约40km,距陕西省大柳塔镇集装站约20km,向北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约60km,交通运输条件比较方便。

煤矿工程特性见下表:

表1—1工程特性表

项目

内容

1.项目名称

0000000000振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0.60Mt/a技术改造整合工程

2.建设地点

0000000000纳林陶亥镇

3.建设单位

0000000000振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4.工程等级

Ⅱ级

5.建设性质

技改整合工程

6.开采境界

矿区面积3.7371km2,矿区由7个拐点组成,露天可采储量3.66Mt。

7.建设规模

设计生产能力0.60Mt/a。

8.开采计划

2007年12月正式开工,2021年5月移交生产。

9.开采工艺

单斗—卡车工艺。

10.开拓方式

移动坑线形式

11.排弃工艺

12.煤种及煤质

煤层属低灰分、特低硫、低磷、特高热值煤,煤质牌号为不粘煤。

13.采煤方法

机械法松煤,倾斜分层开采。

14.服务年限

5.68a,设计年工作日为330天,一日3班,每班8h。

15.采掘场(含内排土场)

占地面积202.00hm2。

16.排土场数量及规模

外排土场1处,占地面积12.43hm2。

17.工业场地

占地0.94hm2。

18.道路系统

占地4.61hm2。

19.通信线路工程

利用地方网络。

20.进度安排

2007年12月~2021年5月为建设期,设计规模0.60Mt/a。

21.总投资(万元)

项目总投资为6550.81万元。

1.2项目区概况

1.2.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地势总体为北部高,南部渐低后形成冲沟,冲沟发育,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北部,海拔1290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南部,海拔1190m,最大相对高差100m,—般相对高差35m。

矿区范围内地形起伏较大,切割剧烈,山顶和山脊多呈浑圆状。

区内植被稀少,地形复杂,属荒漠——半荒漠地区。

受毛乌素沙地影响,区内风积沙广布,沟谷纵横,多为溯源侵蚀,具有典型的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特征。

1.2.2水文气象

区内水系不发育,沟谷较深,无常年地表径流,旱季无水,雨季在暴雨过后可形成短暂的洪流,向东流入束会川后,经勃牛川向南汇入陕西省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矿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炎热,寒暑变化剧烈,风大雨少,蒸发量大。

据阿镇气象站30年观测数据,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50mm,年最大降水量642.7mm(1967年),年最小降水量100.8mm(1962年),日最大降水量为115.2mm。

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特点是暴雨多、产流快、强度大。

年蒸发量为2297.4~2883.7mm,是降水量的7~8倍。

多年平均气温为6.2℃,1月平均气温-11.5℃,7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27.9℃,大于10℃积温为3500℃。

初霜日一般为每年的9月底,无霜期127天。

最大冻土深度1.5m,平均冻土深1.2m,冻结期为10月初至翌年4月底。

冬春干旱,大风频繁,风沙危害严重,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全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扬沙日数为44天。

1.2.3土壤植被

(1)土壤

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市高原的东南部。

主要被广厚的黄土覆盖,梁峁顶部分布黄土和栗钙土,坡中部多为黄土及黄绵土覆盖,下部及部分阳坡多为流动、半流动沙地。

栗钙土、黄绵土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4%,PH值为7.8~8.7。

(2)植被

矿区植被属温带南部草原亚带,黄土高原中东部草原亚区。

由于历史上的大量开采与畜牧业的强度利用,自然植被几乎破坏无遗,植被稀疏低矮,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土地趋于沙化。

只有在黄土丘陵区坡度较大的坡顶或侵蚀沟壑内残存着少量的自然植被(典型草原)的痕迹。

同时受非地带性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种类单一。

其地带性植被为典型草原。

植被平均盖度25%,最低10%左右,最高50%,群落高度多在10cm以下,个别群落高度达60cm。

区域内植被类型单一,群落结构简单,主要植物有:

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百里香、艾蒿、本氏针茅、短花针茅、白草、达乌里胡枝子、沙葱、沙蓬、柠条锦鸡儿及蒿类等。

乔木树种主要有:

油松、杨树、柳树、榆树等;

灌木主要有:

柠条、沙棘、沙柳等;

人工牧草品种主要有草木樨、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等。

1.2.4项目区所在地社会经济情况及土地利用情况

0000000000振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行政区划隶属于0000000000纳林陶亥镇管辖。

项目建设区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牧业次之。

居民居住分散,居民点多分布于沟谷低凹处。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煤矿开采多年,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水、电设施齐全。

煤矿属0000000000纳林陶亥镇所辖,土地利用情况主要有农地、林地、草地、水域、裸地、裸岩石砾地、未利用地及其它等。

本矿区全部为荒草地,植被盖度较低。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现状

(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矿区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表1—2矿区所在旗土地利用现状表

(2)水土流失现状

①项目所在旗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结果,工程建设区所在地0000000000水土流失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1.57%,其中:

水力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23.49%,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68.08%,侵蚀模数1000~15000t/km2·

a。

0000000000水土流失现状见表1—3。

表1—30000000000水土流失现状表

②振兴煤矿水土流失现状

振兴煤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带,为侵蚀构造高原侵蚀区,井田被第四系风沙覆盖,呈现风沙地貌景观。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90-96),矿区所属土壤侵蚀类型为内蒙古高原草原风蚀水蚀区,土壤允许流失量为1000t/km2·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结合矿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确定矿区现状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风力侵蚀为辅;

土壤水力侵蚀模数为6000t/km2·

a,属强度侵蚀,风力侵蚀模数2000t/km2·

a,属中度侵蚀,矿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

2、水土保持现状及治理经验

(1)水土保持治理成果

矿区位于黄河流域的0000000000。

0000000000生态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旗完成人工造林14300hm2,飞播造林10800hm2,人工种草10000hm2,围封草牧场和幼林地12000hm2,育苗220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00hm2,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11333hm2。

(2)主要治理经验

A工程措施:

坡面治理工程有水平沟、鱼鳞坑、蓄水型沟头防护,防护设计标准为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产生的径流量。

由于该地区降雨量较少,因此鱼鳞坑可以起到较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B植物措施:

适应本地区生长的树种有新疆杨、油松、沙棘、柠条、樟子松等,适合当地的草种有冰草、披碱草、羊草、草地早熟禾等。

场区主要绿化树种采用新疆杨、油松、沙棘、柠条等,花卉主要有玫瑰、黄刺玫等。

C封禁治理:

0000000000年降雨量不足400mm,特别是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林种草成活率普遍降低。

对难治理区实施封禁,收到了投资小、见效快的成效。

1.3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水土流失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振兴煤矿技改整合工程在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场开挖、外排土场堆土、工业场地改扩建、新修运输道路等施工活动,对原地貌及地表植被进行了扰动和破坏,降低或丧失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实地调查和对气象因素的分析,影响矿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植被、下垫面物质组成等;

人为因素主要为矿区煤炭生产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矿区开发建设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比较复杂,有点状影响(排土场),也有线性影响(运煤道路)。

包括开挖、碾压、堆填、修路等,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土体结构,打破了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诱发和加速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是造成现代土壤加速侵蚀的主导因素。

这种人类在短时间内引发的现代加速侵蚀具有以下特点:

自然条件下易于产生水土流失,矿区年降水量350mm,而且70~80%集中在7~9月,降雨强度大,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使地面雨水来不及下渗,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力侵蚀。

矿区冬春季节风大,以西北风为主,全年多风,平均风速2.3m/s,大风多集中于5月,年均大风日数10~30天,大风频繁是造成风蚀的主导外力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降雨、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风、地表植被覆盖度、地质条件等,主要因素有降雨、风、土壤、地表植被。

风:

风是产生风蚀的主要外营力,其大小直接影响下垫面物质的运动和搬运过程,进而影响该地区风力侵蚀的强度。

振兴煤矿所在地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冬两季多风沙,年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为20m/s,以西北风为主。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裸露地表及疏松的土壤在大风作用下将会产生较大的风力侵蚀。

降雨:

降雨强度是产生水力侵蚀最主要的外营力。

除雨滴击溅对地表产生破坏外,超渗降雨在地表汇集产生地表径流,在重力作用下流动产生水土流失。

矿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50mm,从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上看,大多数降雨集中在7、8、9月份。

短历时、大强度的降雨过程容易使工程土建施工期裸露地表及土料堆放地产生较强的水力侵蚀。

土壤:

土壤既是抗蚀因子又是侵蚀因子。

当其它侵蚀外营力如风力、降雨等因素一定时,土壤的抗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颗粒质量越小、沙性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抗风蚀的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即工程建设期各种施工活动,如施工区场地平整、人工开挖回填、建筑材料堆放、施工机械碾压和人工践踏等,扰动地表造成植被防护能力和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或丧失,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类型及分布

振兴露天矿工程水土流失有以下特点:

①以水蚀为主,间有季节性风蚀;

②不同的防治分区其水土流失存在显著差异;

③排土场的排弃物质组成不均一,水力、风力、重力侵蚀形式多样;

④水土流失分布表现为分散型。

矿区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

采掘场区为水、风侵蚀和重力侵蚀,排土场区为风水复合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间有季节性风力侵蚀;

其它设施施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1)外排土场风、水复合侵蚀区

外排土场是人为形成的台阶式塔状巨大岩土松散堆积体,土壤结构、植被、地形地貌和组成物质同原地貌迥然不同,因此成为矿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

外排土场因其特殊的物质组成和存在形态,植被覆盖度小,排土场平台在秋冬、春季主要以风蚀为主,在夏季还易遭受水蚀,以击溅、层次面蚀和沉陷侵蚀为主;

排土场边坡主要以沟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并间有风蚀,易发生泻溜与土沙流泻、坡面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

(2)采掘场风、水侵蚀及重力侵蚀区

当采掘场剥离上覆地层过程中,形成面积较大的松散裸露面。

进入运行阶段后,则形成低于周边原地貌几十米的巨大采坑。

面蚀、沟蚀和重力侵蚀主要发生在采掘场边坡和工作平台上,以内部搬移和沉积为主,其水土流失主要存在于内部。

采掘场周边被开挖切断的原地面汇水沟系仍可能将外部大量径流汇入采掘场,这对采掘场的危害比本身的径流要大得多。

采掘场由于低于原地面,经常处于逆温和内部环流状态,以扬尘为主,风蚀比原地面要小。

(3)辅助生产区以风蚀和扬尘为主

辅助生产区所处地段地势较为平坦,草场植被覆盖度约为30~50%,原地貌以轻、微度风力侵蚀为主。

施工期由于平整场地、建筑挖方和临时堆土,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基建工程结束后,以建筑物、设备及材料占压土地和硬化为主,在原煤的储存、运输、装卸以及机械设备的维修等过程中主要造成扬尘和风蚀。

(4)线性工程区水风复合侵蚀

新建的运输道路、供排水管线和输电线路,由于工程施工期为2007年12月~2021年4月份,因此,施工期的土壤侵蚀形式表现为风水复合侵蚀。

2监测实施

2.1监测目标与原则

2.1.1监测目标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宏观目标就是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来规范建设活动,特别是弃土、弃渣行为,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防治措施;

二是通过对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掌握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布、规模,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检验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技术合理性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为项目竣工验收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理提供服务。

下表是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表2-1矿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项目

设计水平年

综合目标

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

线性工程区

扰动土地治理率(%)

95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90

土壤流失控制比

1.5

拦渣率(%)

98

林草覆盖率(%)

30

植被恢复系数(%)

97

2.1.1监测原则

考虑到该监测项目的工作安排和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客观情况,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0000000000振兴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0.60Mt/a技术改造整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以及工程建设中对原地貌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和水土流失的特征,确定如下监测原则:

(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

全面调查即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而言,包括原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施工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布局和效果等进行全面调查。

重点观测指选择能够代表整个矿区扰动区域的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的分区设地面观测设施,连续监测水土流失变化、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益。

对于本工程来讲重点监测采掘场、外排土场和工业场地。

(2)监测分区和监测指标相对应

依据防治责任分区划分成4个监测分区,即采掘场、外排土场、辅助生产区和线性工程区。

根据监测分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特点,确定相应的代表性强的监测指标。

(3)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及频率相对应

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结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内容,继而划分具体观测指标。

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观测指标,确定一套有效监测方法和合理的观测频率,使得数据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

(4)地面观测、调查与巡查相结合

通过地面观测、实地勘察和施工场地巡查等监测手段对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工程进行全方位监测,获得较为全面的监测数据,以对项目建设期防治责任范围内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全面、准备地评价。

(5)固定观测与临时观测相结合

在项目区各防治责任范围内,具备布设条件的分区内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的区域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