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8011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江北去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下长河Word文档格式.docx

三是沟通江淮河汉水系,为构建西线京广运河打基础;

四是汉江中下游采取复兴两沙运河、渠化航道、引长江水北调进行生态补偿;

五是以长江干流为后续水源,从三峡坝下引江补丹江口引汉水源不足,并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推进搞好黄河下游综合治理。

显然,这是南北共同繁荣的基础,既现实可行又长期具有实效。

党的十六大作出英明决定:

“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然而,张继尧、矫勇、蔡其华等人好大喜功,指望把南水北调建成“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调水工程”,以诠释社会主义能够集中人财物力,搞大工程建设、办大事的“优越性”炫耀政绩,竟以长官意识操纵工程的规划设计和专家的无责评审,秉持“引汉水源不足”的谬误,擅改一代伟人谋划“丹江口引汉济黄”为“一渠清水送北京”。

实施十多年,让汉江北去纵跨四大水系,成了“一条伟大而可咀咒的地上长河!

”凸显悖离“节约、环保、惠民”的宗旨而铸成错及永久的十大失误。

1.背弃毛主席引汉济黄谋略

早在60年前毛主席视察黄河,就认知了黄河难治的症结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极不平衡,预见了西北、华北未来会水资源短缺,与王化云探讨“借长江水济黄”,并在林一山的协助下找到了最可能也是最好的引水线路。

在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上,毛主席说:

“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

”构划了南水北调先引汉后引江的宏伟蓝图。

这次会议,党中央批准丹江口水利枢纽动工兴建,确定为根治汉江水患和引汉济黄的控制性工程,启动了南水北调。

遵照毛主席的指点,新中国1959年和1990年二部《长江流域规划》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上游(西线)、中游(中线)、下游(东线)调水,解决我国西北、华北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方案。

张继尧等人明知丹江口引汉有长江水源做后盾,中线调水入黄河水源有可靠保证,却宣扬“引汉可调水量潜在不足,难以直接向黄河流域大范围供水,对解决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难有裨益”的谬误,忽悠西线调水进入黄河干流河道“规模宏大、立意高远”,而背弃毛主席“丹江口引汉济黄”的谋略,偏要斥巨资修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道工程,弄成引汉穿黄不入黄,与诸多引黄工程重复建设,至今形成不了我国水资源可以通过黄河进行优化配置的水网布局,而且倒序实施,不先建河南一段,由南而北,建成一段,发挥效益一段。

由于中线“穿黄不入黄”,西线又被长期搁置,导致在时隔60年后,实现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嘱托和“借长江水济黄”的夙愿仍遥不可及,难道不感到有愧吗?

2.砍掉周总理所定通航目标

在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上,周总理报告了为我国未来的水上交通描绘更加美好蓝图的“南北运河计划”:

对长江干支流天然航道进行整治和梯级开发,完成京杭运河——赣粤运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湘桂运河的规划,使之与东西向的长江航道相沟通。

周总理将开发通航功能列为引汉调水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并指导新中国第一部《长江流域规划》完成“汉江上联黄河,下走两沙运河捷径入长江,从松虎河进洞庭湖构建南北水运干线”的规划方案,基本上按一千年前北宋以疏浚荆襄河、蔡河,开凿襄汉漕渠(方城运河)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尝试南水北调的线路,选取了“黄河至唐白河段利用引汉总干渠,总干渠至汉水段以走唐白河线最为经济合理,唐白河口至沙洋段,结合碾盘山水库的兴建辅以一级渠化梯级,两沙运河利用原路线取直,中间经过长湖。

”河南省交通部门也要求:

“淮干通航到信阳,沙河通航到叶县,利用引汉总干渠沟通黄、淮、汉三大河道的航运。

”并指出“自白河与中线工程平交处至襄樊入汉江,比走总干渠线入丹江水库,过丹江大坝,再进入汉江至襄樊,可缩短航程100km,并避免了丹江口大坝升船机能力不够而带来的一些难题。

1986年时任交通部长钱永昌和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带队考察汉江、湘江航运,提出了“从湘江可经洞庭湖、松虎河,规划中建议重新开挖的两沙运河,接汉江,形成我国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水运通路。

将来引江济汉、引汉济黄灌溉工程实现和开通湘桂运河、珠江、长江、黄河三大水系还可连通”的决策咨询意见。

1995年时任交通部长黄镇东考虑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决定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重点建设江汉航线。

从“九五”到“十五”,从汉江荆门市沙洋新城至长江荆州市洪湖螺山,利用南北向的内荆河复航,开通了汉江中游通往湘江的最直捷的水道,长174公里,成为我国中部南北水运的纽带,朝着建设丹江口至衡阳千公里高等级航道迈出了一大步。

可是,张继尧等人竟以“引汉总干渠按通航要求建设将增加工程难度和投资,且不利于水质保护”为借口,砍掉了在我国中部建设第二条贯通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步入“十二五”,中央重新认识水运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战略目标,时任副总理张德江强调:

“内河航道建设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改善通航条件,形成畅通高效的航道网。

”但因受张继尧等人的误导,交通部门至今仍未认知南水北调中线可为京广运河打基础,仍未认知只要后续推进从三峡坝下引江入汉济黄,在建成丹江口至衡阳千公里千吨级航道后,向北开挖鄂豫运河和河南运河沟通黄淮汉,就可在我国中原腹地率先形成一条与京广线大致平行、沟通南北的水运大通道,未来上由黄河下游连通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至京津,下由湘桂运河连通珠江到广州,完成拟议了半个多世纪的西线京广大运河。

3.引汉不进黄河缓解水危机

黄河是华北平原纵贯东西的巨川大河,是华北人民的生命之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引黄灌溉、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诸多引黄工程“过度”用水也给黄河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今就面临水资源短缺、小水大灾、生态环境退化三个重大问题。

1998年163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联名发出“行动起来。

拯救黄河”的呼唤!

因此,缓解黄河水危机理应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首要任务。

可是,张继尧等人却误导中央在“引汉水进黄河”这个核心问题上乱了分寸。

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和李殿魁等专家研究治黄方略,认为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需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建议南水北调中线在黄河以南建成与汉江水系、淮河水系平交的运河,将洪水直接调入黄河冲沙减淤、以洪治黄。

然而,张继尧等人好大喜功,执意修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道工程,弄成引汉穿黄不入黄。

后来尽管黄河水利委员会从严格水量分配制度入手,实行水量统一调度,“紧缩”中上游用水,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缓解黄河断流,维护生态环境,但黄河下游的不断流依然是脆弱的。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预测,在强化节水、实行全河水资源统一调度情况下,黄河2030年缺水将达到110亿立方米,而且输沙入海水量将被进一步挤占,水少沙多和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缺水将成为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为此,张红武在2007年“两会”上又建议“利用黄河以南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直达丹江口水库,把汉江、沙颍河上游可引之水尤其是洪水在郑州附近汇入黄河,冲沙、灌溉及生态环境用水,同时发展航运,促进中部相关地区经济发展。

引汉入黄水源不足,但有从长江干流引水作后盾。

我也向国家发改委建议,南水北调中线扩建引江水源,应考虑从三峡水库下游抽江至崔家营水库,由唐河东岸扩挖引唐干渠三级提水到枣阳吉河水库,再开挖曾经规划过的桐柏干渠自流到方城入引汉总干渠,构成鄂豫运河“引江补引汉”,然后接通张红武建议的河南运河引长江水入黄河。

这样,既能推进汉江中下游航电开发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又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但是,张继尧等人却倒行逆施,策划从黄河上的西霞院水库开挖60km的连接渠,引水到引汉总干渠作应急备用水源,图谋“引黄济京”挤占黄河下游用水加剧水危机,催促西线上马。

中线三峡引江方案未定是西线长期被搁置的直接原因。

因为能否利用中线引江对黄河下游引黄水量进行调配,让黄河水源尽量用于上中游缺水地区,是影响西线工程规模和必要性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

从自然条件分析,要解决我国西北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六省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缺水问题,无疑应依靠西线引江调水。

水利部应通过制订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案做好上下游协调尽早实施。

陕西不等引江济渭,率先实施引汉济渭就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西线地理位置偏辟、施工地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巨大,对川渝湘鄂都有负面影响。

因此,要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向下游补水,尤其用于冲沙是不适宜的。

给黄河下游补充生态水量与引黄用水、冲沙减淤的作用,无疑应充分发挥中线的地域优势,由三峡坝下构建南北运河引江济黄代替西线承担。

这样,西线就可适当缩小规模,降低实施的难度和对川渝湘鄂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成西线早日开工建设。

4.不连通江淮河汉构建水网

一代伟人指点江山,“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强调指出:

“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应加速制定。

”这是党中央对南水北调作出的最早的重大决策,首次提出了建立全国范围的大水网的理念。

进入新世纪,水利部又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作理论基础编制总体规划,强调“南水北调不仅要解决西北、华北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四横三纵’的水网”。

然而,张继尧等人不从推进搞好黄河下游综合治理考虑,却以保护水质为借口,搞“一渠清水送北京”,逼中央举全国之力,冒防洪和地质灾害的风险压力,修建与沿线大小近千条河流全部立交的地上长河纵跨四大水系,不济黄、不通航、不灌溉、不直接为引黄河渠生态补水。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重申“南水北调联通江、淮、河、海四大江河,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定作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之一。

张红武、张俊华再次建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直达丹江口水库,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洪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

我也在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上,发表《从荆江引江与丹库引汉“双线并举”优化中线工程》论文,提议先于西线,采取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以崔家营水库作中转调节库的开发方式,从三峡坝下构建南北运河联通江、淮、河、汉四大江河,形成黄淮海平原可以通过黄河优化调配水量的水网布局,补齐一期工程留下的“短板”。

步入“十二五”,中央决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强调“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的战略目标。

但是,张继尧等人仍僵持从三峡库区高扬程提水,让三峡丹江口双库串联,以丹江口水库作中转调节库引江补汉,仍不考虑中线从三峡坝下构建南北运河扩展引江济黄,对大范围引黄水量进行统一调配,岂能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5.不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在水资源开发中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可是,张继尧等人不对中线先引汉后引江作统筹规划,偏执引汉水源不足的错误,渲染“丹江口水库的水量没有保证,只能以供给城市为主,难以直接向农业供水”,而要中央投巨资修建地上长河单一为沿线主要城市补水,丧失了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一不让引汉江水进黄河下游补足生态水量,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二不构建现代水网,直接给引黄工程补充水源抗大旱,偏要重复建设枉费钱财;

三不考虑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引淮河、汉江上游洪水入黄河冲沙减淤,缓解下游悬河危害,推进搞好黄河下游综合治理;

四不兼顾通航,斥巨资修建了一条宽阔的长河,竟不沟通黄淮汉三大河道藉水行舟,延误构建地跨中原、纵贯南北的水运主干线。

引汉总干渠修成地上长河,在中原大地上形成隔离带,线路长,建筑物多、征占耕地多、工程投资大、供水成本高,必然导致城市供水水价飚升。

从长距离为城市供水来讲,也宜采取管道输水,既有效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容易合理调配,既保证水量,又输水安全性好。

而开挖地上明渠长距离输水,将城市的生命线置于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恐惧之下,人为破坏也可能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难题。

6.汉江中下游不引江水北调

汉江中下游重要城市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南水北调引汉调水后,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减少,大坝下游水位降低,中水期有所缩短,对汉江中下游各种取水、航运和维持河流生态水量都有不利影响。

尤其鄂北岗地水资源匮乏,襄阳河段又是汉江水体接纳污染负荷最重的河段,生态环境很脆弱,而且首当其冲受到引汉调水的不利影响,因引汉调水后中水流量减少,梯级开发形成河道型水库,水环境恶化的威胁最大。

《长江流域规划》指出:

因引汉造成的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将采用修建下游渠化梯级、两沙运河和引长江水等措施进行补偿。

原规划需要在丹江口以下的汉江上修建7级渠化梯级和江汉运河工程,湖北省政府曾要求先兴建碾盘山水利枢纽,再滚动开发兴隆等4个梯级,获得了以邹家华副总理为主任的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的同意。

可是,张继尧等人后来却擅改为建设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改扩建部分闸站、局部航道整治等四项补偿工程。

要国家安排了100多亿元补偿投资,却搁置对汉江中下游渠化,使之不能有效解决调水后河道水位下降不能维持灌溉引水位和航道水深的问题,使汉江航道不能摆脱自然状态成为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未考虑引江水北调而补偿不了襄阳河段的水环境容量损失,以及仍指望鄂北唐东和府北地区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明显与引汉济渭、引汉济华北争抢水源,供水难以保障;

而引江济汉无偿投资83亿元,又不复兴两沙运河提水入兴降水库,偏要修高渠只向汉江兴隆以下迂迥调水31亿m3。

后来又叫喊丹江口大坝至兴隆378公里河段没有安排补偿工程,而找陕西引汉济渭的岔子,要求“以调抵调”,紧逼中央再投资400亿元建设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由三峡库区提水55亿m3到丹江口水库迂迥向襄阳补水,图谋在三峡上下搞双重跨区域调水,侵占中央水利投资。

过去对搁置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有三个借口:

第一,湖北水利部门主张先建碾盘山水利枢纽,而水运部门要求兴建兴隆、华家湾两个低水头航运梯级。

第二,碾盘山水利枢纽有引水式与坝后式两种开发方式,涉及出现脱水段的环境问题;

第三,担心梯级开发淹没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场,以及形成河道型水库,水流趋缓,在引汉调水后中水流量减少,从而诱发“水华”发生,反而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据研究,只要碾盘山水利枢纽采取一级二站抽水蓄能开发,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由我据理力争,兴隆水利枢纽增加发电功能解决运行维护费来源,正常蓄水位比原规划抬高了1.5m,回水已到塘港,如果碾盘山在沿山头建坝后式电站生态补水,在塘港建引水式抽水蓄能电站引江水北调,既可避免出现脱水段,取消华家湾航运梯级,又可保留恰好是四大家鱼重要产卵场的27km自然河段,缩短航程10公里,并且从长湖提引长江水入库,可加速水库换水周期,控制水库富营养化,消除梯级渠化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还可以抽水蓄能提高发电效益。

然而,湖北水利部门受张继尧等人的愚弄,长期搁置建设碾盘山水利枢纽,不积极推进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使湖北白白失掉经济增长点。

7.引江济汉不复兴两沙运河

引江济汉是江汉间跨区域的调水工程,结合通航工程建设,担负着汉江中下游及江汉平原水网的水量调配以及改善通航条件。

历次规划都是复兴历史悠久的两沙运河。

可是,张继尧等人却另有所图,让国务院批准斥巨资沿长湖北缘按全封闭高速公路标准修建全立交、全衬砌的孤立航道,引长江水迂迥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大搞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

(1)不连通长湖失掉综合效益

开工前,时任水利部长汪恕诚要求“要防洪、灌溉、发电、景观等多重功能综合考虑。

”为此,水利部水规总院环评专家还在设计督查意见中明确指出:

“从水环境角度,渠线工程宜采取与长湖相通的方案”。

可是,在实施中却不利用现有河渠等水利设施,另行全线挖新河不通长湖,丧失综合利用功能。

①不引长江水直接入长湖,长湖不能成为清水畅流的过水湖泊修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

不能向洪湖生态补水,消除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刷深河床造成水源水位下降的不利影响。

2011年大旱洪湖从长江引不进水,而酿成生态灾难就是实证。

②不利用长湖航线建成生态航道,非要增加新开挖占全长一半的渠道搞全断面衬砌。

不仅违法填湖、还不能结合建设生态防洪堤进行运河护岸,导致挖压耕地多、立交建筑物多、工程量大、投资大,破坏荆门市两型社会建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而且开辟江汉水运捷径,竟为了新开挖一条孤立航道,而舍弃复兴两沙运河,让江汉航线成为摆设,又不顺势开通荆州武汉内河航线,妨碍江汉腹地利用四湖总干渠构建300公里的黄金水道,成为沟通陕豫川湘赣之间的水运捷径,实际作贱湖北内河水运的优势。

③偏要引江济汉渠与太湖港总渠立交,不利于荆州连通河湖建设城市生态水系。

因其不能将太湖港水库的泄洪直接撇入长湖,不能缩短荆州城区内河防洪堤线,不能将太湖港总渠建成不承担泄洪的生态航道,不能阻断钉螺随洪水泛滥向荆州城区传播扩散。

④进口不上移至沮漳河出口建双向挡洪闸形成高位水库,不能实施沮漳河下游滩地蓄水灭螺、故道沉沙冲沙防止泥沙入长湖和以抽水蓄能方式调水发电。

⑤不考虑扩挖江汉航线提水入兴隆水库调蓄,既不能兼作长湖和沮漳河洪水的外排通道,又不能统筹江水北调解决兴隆以上因水流减缓发生“水华”的问题。

(2)浪费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

水利部曾发文强调“重视前期工作中的土地移民问题,从规划布局、工程方案比选论证、建筑物用地控制标准等方面从严把关,优选工程占地少、经济合理的工程方案”。

开工前,黄伯明、刘崇熙就对引江济汉挖新河提出过严正批评,指出“工程量,移民,占地都是很大的问题。

这个方案对于汉江下游,江汉平原的开发不利,对南水北调、济黄并无直接效益,还增加很大的长期负担。

”当时若采纳张红武教授“引江济汉工程经过长湖,入兴隆水库调蓄”的建议,就可“以电代渠”节省沿长湖北缘新开挖占全长一半的航道,使荆门市355户1591人免于毁家迁移,减少损毁2.45万亩耕地。

可是,张继尧等人根本不把节约耕地当回事,不在丹江口水源保护区搞生态移民,而在江汉水乡打着“改变千百年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幌子毁掉美好家园,大量损毁耕地,又要国家以高于丹江口库区移民的标准补偿,让少数人拆迁暴富,人为制造矛盾,以致引发在潜江广华安置点数千库区移民2010年11月26日连续三天堵公路,抗议安置房豆腐渣以及移民安置款不到位的事件,给中央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抹黑。

(3)搞花架子不崇尚自然和谐

江汉运河为恢复被截断的水系交通修建众多交叉建筑物,哪有科技含量和投资效益可言?

还要靠财政长期负担维护费用,居然冠以“水利工程露天陈列馆”、“桥梁博物馆”、“世界罕见的湖中渠”、“独特的水上立交”愚弄公众。

这些只能成摆设的“花架子”,难道比得上号称“世界最大人造缩微景观群”的湖北宜昌“三峡集锦”景区,和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显眼,不会同样成为“羞耻碑”。

搞水利如此浮夸与瞎指挥,对党的危害、对国计民生的危害,比贪污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

(4)谎称能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为忽悠国务院批准开工建设,湖北省调水局与某些社科学者泡制了一份科研成果《引江济汉工程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泛泛而谈引江济汉“开发航运功能,增加武汉城市圈的水环境容量,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腾飞意义重大”。

然而,文不对题。

引江济汉并非要论证立项的必要性,而是要因地制宜优选线路,使调水通航浪费资源最小,而公共利益最大化;

要探寻更聪明、更智慧的办法,使水利水运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惠及民生。

可是,这些社科学者不是对航道技术政策进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战略思考,而是两眼朝上,绞尽脑汁揣摩“长官”的心意,将工程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

在他们的“智力”支持下,某些高官以扩大内需为幌子,忽悠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特事特办”批准作为“现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工,指使葛洲坝集团二公司在江汉水乡毁地挖新河干破坏资源环境的蠢事。

如此脱离实际的理论指导完全丧失了科学性。

有良知的社科专家指出,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浪费,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比贪污受贿等腐败更严重,还直截了当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腐败。

(5)不弘扬荆楚历史水利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初),楚相孙叔敖主持在江汉平原上开凿了一条从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到汉水沙洋一带的水道——杨水,沟通了汉水和长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经西晋、北宋、明清不断疏竣整治演变为两沙运河,成为江汉平原经济开发的活力。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称颂其为江汉水乡沟通川湘水系的主要通道,产生年代早,设计路线佳、航运效益大。

毛主席称孙叔敖为“历史上第一清官”、“一位了不起的水利专家”。

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等地都建有称颂和纪念孙叔敖“治水安邦”历史功绩的公园。

高中语文教学还以《激孙叔敖》为文言文范文。

可是,如今荆楚大地部分主政的高官,居然完全遗忘了贤相孙叔敖践行民本主义,履行“爵益高、志益下;

官益大,心益小;

禄益厚,施益博。

”三言治楚的为官之道和勤政爱民的情怀。

甚至刻意抵毁,视为“寡廉鲜耻”并不为过。

8.舍弃江汉水乡的黄金水道

从振兴湖北水运讲,必须充分发挥地域、资源、货源与货运量需求、市场开放、环保等内河水运的五大优势,在江汉水乡打造三条黄金水道:

一是复兴两沙运河经过长湖,并实施汉北河航道改造升级与汉江下游形成水运环线,避开汉江下游九曲回肠般的汉川段缩短航程70多公里,成为武汉至沙市以上的水运捷径;

二是渠化汉江中下游干流航道和改造升级江汉航线,跟上湖南渠化湘江航道的步伐,建成丹江口至衡阳千公里千吨级航道,成为百舸争流的“东方的莱茵河”;

未来上联黄河,下经湘桂运河通珠江,实现周总理构建西线京广运河的夙愿;

三是改造升级下内荆河航道建成荆州——武汉内河航线,缩短绕道九曲回肠的下荆江航程176公里,成为东西向的另一条水运捷径。

这样,江汉水乡便可形成沟通陕豫渝湘赣五省之间水运捷径的高等级航道网,推进湖北水运现代化。

可是,如今依托南水北调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