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7500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2.3.文化(广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

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

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

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

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内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内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

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

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3.3.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每个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它虽然可能暂时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例如营养不良或教育剥夺就可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但后者最终还是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3.4.先天因素:

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

3.5.后天因素: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3.6.遗传素质:

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五官、皮肤、体型、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3.7.年龄特征: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3.8.智力:

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3.9.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4.1.会堂教育时期:

在公元前586年犹太国灭亡了,犹太人开始了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希伯来文化面临着被其他文化吞并的危险。

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不仅对希伯来的历史和家乡一无所知,并甘愿让本民族的文化成为新式文明的一部分。

希伯来人的首领们意识到本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为了希伯来团结起来,使他们怀念过去和设法回到故乡,犹太人开始建立起犹太会堂。

4.2.白板说:

洛克以其“白板说”而着称于世。

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4.3.自然教育:

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方式,让儿童得不到自由的发展。

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4.4.恩物:

恩物(gift)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4.5.经验:

“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

这样,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和结合就形成了经验。

4.6.儿童中心论: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一切需要的措施都应该是为着促进儿童的生长。

4.7.做中学:

杜威认为儿童在出生后对每一件事都是要学习的,如看、听、做等,但是他们只有对真实的活动本身产生了兴趣,才会对活动中产生的一切进行观察;

然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4.8.发现式教学法:

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这就是发现式教学法。

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使儿童发挥自己的能力,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满足他们发现需要的过程。

4.9.多层智力观: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Gardener)花了数年时间分析人脑和人脑对教育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是简单但极其重要的。

加德纳指出,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其中两种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而其他五种则长期被忽略或忽视。

4.10.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

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

4.11.情商:

英文为EmotionalIntelligence。

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

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4.12.教学做合一:

包括三个方面,~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

也就是说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

三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可见,“教学做合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4.13.幼儿的完整学习:

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4.14.整个教学法:

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善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运用的教材以故事或自然为中心或出发点,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方法。

但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故事或材料都是来自于儿童的生活,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5.1.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5.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得以完整表述,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6.1.活动区:

近年来伴随幼教改革的推行而出现的新生事物。

活动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课桌椅排列小学化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儿童操作的不同的兴趣,使儿童通过游戏活动,获得认知、情感、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

6.2.活动区的界限性:

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

在划分界限时,除了考虑美观、漂亮之外,更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设计。

6.3.活动区的相容性:

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6.4.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如幼儿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活动,可能会延伸到积木区;

幼儿在自然区的活动可能会延伸到美工区,如幼儿在自然区观察了金鱼以后,可能就想把金鱼在水里游的情景画出来。

6.5.创造性游戏:

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6.6.有规则游戏:

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6.7.结构游戏:

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7.1.独立自主性:

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7.2.发展适宜性:

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7.3.综合性原则:

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7.4.启蒙性原则:

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启蒙教育,也即开发蒙昧状态的教育,俗话叫“开窍”。

7.5.活动性原则:

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是在活动中建构他们的认知结构的,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社会行为,而活动就是儿童这一主体与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8.1.直观形象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8.2.参观法:

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

8.3.教育活动游戏化: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8.4.语言法:

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

最常见的语言法有故事法和讨论法两种。

8.5.讨论法:

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认识模糊不清的、困难的、相互关系中矛盾的,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8.6.移情法:

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8.7.角色扮演法:

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8.8.环境体验法: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8.9。

行动操练法:

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8.10.发泄法:

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理的发泄,二是心理的发泄。

是使儿童生理心理得到正常发展的重要方法。

8.11.表扬鼓励法:

奖励方式的一种,是儿童教育中的一种强化方式。

表扬是对儿童行为正确性的确认、肯定或强化,并给以支持和夸奖;

鼓励则能帮助儿童明确是非,提高其学习良好行为的信心和上进心,促进儿童良性发展。

8.12.批评惩罚法:

与表扬鼓励法相反的教育方法,也是儿童教育中常用的一种强化方式(负面的)。

表扬是对儿童行为正确性的确认、肯定,而批评则是对儿童不当行为的定性、否定;

惩罚法也能像鼓励法那样帮助儿童明确是非,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儿童的自尊、自信和上进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8.13.自然后果惩罚法:

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8.14.认知提示:

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分析、讲解、组织儿童讨论、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儿童学会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儿童辨别他人情感和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8.15.情绪追忆:

运用言语提示唤醒被试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从而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辨别和区分各种情感。

8.16.情感换位:

通过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家庭一父母~老人~邻居,幼儿园一同伴一老师等),让儿童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被试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情境中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进入能力的发展。

8.17.心智技能练习:

借助于内部语言,认识事物时智力活动的技能练习,是顺利完成某些具体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方式。

9.1.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

从家庭规模来看,一般包括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扩大家庭。

从家庭的完整性来看包括完整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如单亲家庭)。

9.2.核心家庭:

由父母和子女组成,家庭关系比较密切,父母本身的价值观念、文化教养、性格等对子女产生比较直接和全面的作用。

同时由于在核心家庭中只有父母和子女,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容易使孩子出现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特征。

9.3.不完整家庭:

一般是指单亲家庭。

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孩子,只有母亲或父亲和他共同生活,一位家长担任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容易使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出现混淆和模糊,不利于人格的发展。

此外,在这类家庭生活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困扰,有时甚至面临经济的困难,家庭生活气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9.4.联合家庭:

由三代人结合而成的家庭或由两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9.5.扩大家庭:

包括叔侄、姑舅成员在内的家庭。

10.1.托儿所:

我国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

主要负责教养3岁前的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等双重特性。

10.2.保教性:

托儿所教育是保教并重的教育,是根据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使3岁前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

10.3.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这里指出个体不仅应保持身体健康,而且应保持心理健康。

10.4.睡眠:

有机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

通过睡眠使神经组织在觉醒时消耗的力量得以恢复,保护大脑皮层的细胞免于衰竭和破坏,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过程,能将人在白天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排除无用的信息。

11.1.幼儿园:

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1.2.“提前开始”计划:

美国着名的“提前开始”计划(HeadStartProgram),就是面向有色人种和贫穷的白人家庭中的孩子进行的,其宗旨就在于向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促使他们和其他家庭背景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1.3.中期目标:

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1.4.近期目标:

也称短期目标。

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几个星期、一个星期或几天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11.5.活动目标:

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

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11.6.完整儿童:

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问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11.7.幼儿园环境:

从广义而言,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12.1.分离焦虑:

“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12.2.心理断乳期: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2.3.幼儿常规:

幼儿的行为常规。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2.4.学前班:

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12.5.混合班:

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12.6.攻击性行为:

也称侵犯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

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如打人、推人、咬人、拽人、言语攻击、骂人。

13.1.家长参与:

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14.1.幼儿园的保育工作:

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14.2.保育员:

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简答题

1.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答:

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在从事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也发生着性质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关系,并形成着一定的社会习俗和风尚,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传递,这些传递的活动便是人类社会的教育。

再从人类的个体来看,作为人的个体,必然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生长,而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广泛的影响和教育,渐渐成长、成熟,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比任何动物都要漫长,这标志着人类成熟水准绝对地超过了任何动物,这使人的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

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2.广义教育包括哪几种形式?

包括四种形式:

第一种学校教育,第二种通过各种媒体

第三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培养人的活动,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通过示范、模仿、交往等方式传递信息和经验,产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种自我教育。

1.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什么?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作用发挥得当,教育者创造了使受教育者发挥自身能力的条件都将引起上述的变化,我们期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这种变化。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相对变化虽经常发生,但不能改变在总体上的教育者的地位与责任。

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受教育者变得“我要学”,而不是教育者要受教育者学,即“要你学”,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人。

受教育者的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接受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还可表现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中。

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而言所处的地位是接受者、受控制者的地位。

但绝不因此而影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是以主观能动的主体姿态参与、接受教育的过程。

总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二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相互取代,而要把握二者的不同责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1.4.如何实现人的个体发展?

现代教育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为遗传、环境与教育。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

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1.5.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3)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1.6.当今教育增长的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处于革命性的变革中,其增长的模式有以下特征:

(1)规模庞大;

(2)增长速度快;

(3)不均衡性;

(4)波动性.。

1.7.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

(1)确立培养现代人的观念。

(2)教育发展水平应有显着提高。

(3)科学技术在教育中普及和深化,教育内容科学化程度提高。

(4)教育手段方法的信息化程度提高。

(5)教师的学历与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摆脱传统教育的桎梏。

(6)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将大大增强,个人的志趣和潜能将获得更大发展。

(7)教育制度不断创新,教育结构更加丰富多样。

(8)现代教育是开放的,学校内部的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教育进入家庭、国际间教育的交流和比较研究等。

2.1.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有怎样的影响?

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的物质环境,儿童在适宜的物质环境中生活,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可获得可靠的保障。

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我国有关部门对托儿所、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