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7435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初探Word文件下载.docx

地主、豪绅则凭借其政治和经济势力,巧取豪夺,霸占土地,无数农民被盘剥得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只得给地主当佃农,扛长工,处于半奴隶状态,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土匪又遍布伏牛山各地,兵匪勾结,烧杀抢掠,滋扰百姓,使广大劳动人民经常处于一夕数惊之境地。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深,必然引起被压迫人民的反抗。

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的白朗农民起义就是爆发在伏牛山东麓,这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一个典型佐证,从侧面可以看出平顶山人民革命精神,但是由于没有先进的政党和先进理论的指导,平顶山人民不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时代呼唤着革命政党和科学理论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的波及和新思想的传播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先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这一运动在平顶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平顶山后,叶县、宝丰、鲁山等地许多师生积极响应。

5月9日,叶县高等小学师生召开“国耻日”纪念大会。

在大会上发言的师生痛斥北洋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和卖国行径,通电声援北京学生运动,要求北京政府释放被铺学生。

会后师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打到帝国主义”、“坚决抵制日货”等口号,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影响。

以此为契机,广大师生关心国家大事,争相阅读《时事新报》、《新青年》、《觉悟》和《学生杂志》等报刊。

5月下旬叶县师生在京城和省城回乡学生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段语禅、陈继尧为首的叶县第一个学生组织——“叶县高等小学堂学生会”。

广大师生在学生会的领导下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活动。

在叶县高等小学的影响下叶县女子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冲破阻力,加入到抵制日货活动中去。

5月7日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宝丰后,这个偏僻的小城也沸腾起来。

宝丰高等小学的青年教师何恩霈倡导并组织了宝丰“新民社”。

组织进步学生胡昌灵、张建业、董世铨等走上街头讲演、贴标语,宣传五四学生运动的起因、内容和意义,声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罪行。

县城的革命活动很快波及滍阳、商酒务、闹店和石桥等集镇,使得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受到程度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五四时期,平顶山知识界的视野逐渐开阔,更多的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事。

这次学生运动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用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为新文化、新思想开辟了道路。

五四运动成为平顶山历史上反帝反封建,传播新思想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这是平顶山早期党组织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中共豫陕区委和河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与指导

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孕育着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日至8月初,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建党任务的完成。

为了推进北方革命活动,党中央成立了以李大钊、罗章龙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

在北方区委的领导下,河南洛阳、郑州、开封的党组织相继成立。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决定 

 

“为着扩大吾党的数量,除上海、广东之外,……同时在尚未有我们组织的其他工业区及大都市,如东三省、河南……等均应努力开始党的组织”。

1923年2月25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冯品毅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建立了河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成为河南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

[3]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习的平顶山籍青年娄葆青在1924年春与刘明佛、韩沅波等进步同学发起成立开封青年学社,组织学生研究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5年6月王若飞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来到河南负责河南、陕西等省的建党工作。

王若飞将郑州、开封、信阳三个支部扩展成为三个地委。

1925年10月,以王若飞为书记的中共豫陕区委成立。

中共豫陕区委的建立,标志着河南党组织的壮大、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成功。

1925年萧楚女来到河南担任中共豫陕区委宣传部长,主编党的机关报《中州评论》。

他和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等一起工作,帮助各界青年组织了“河南青年协社”等进步团体。

这个时期在开封上学的平顶山籍青年娄葆青、李亚先、艾峙生、王子和在王若飞、萧楚女等人的教育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样在开封求学的平顶山籍青年成为平顶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批人。

1926年8月,以汪泽楷为书记的中共豫区执委会成立后,致力于河南省各地的建党和推动农民运动来响应北伐战争。

正是中共豫陕区委和开封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成立使得包括平顶山在内的河南省各地党的筹建得以迅速地展开,这是平顶山早期党组织产生的组织基础。

(三)五卅运动的影响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1924年国共合作以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工农运动、反帝爱国斗争、反军阀民主运动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1925年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卅运动消息传到平顶山后,宝丰、郏县、叶县的进步人士和学校师生纷纷组织起来开展反帝斗争。

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开封一中就读的宝丰青年李文定受学生会委派,回家乡动员各界捐款五万元。

支援受伤和遇难工人学生。

6月初,郏县第一小学、模范小学、培英小学师生组织学生联合会,他们抬着横幅标语,手举小旗,臂戴黑纱,高呼“打到帝国主义、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

”“救我同胞、雪耻报仇、誓死救国!

”等口号。

中旬再次进行巡回演讲,宣传抵制日货,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等。

推选牛子龙为郏县学生代表赴省城参与赴沪慰问团,慰问受害学生和顾正红家属。

五卅惨案、武汉惨案等消息传到叶县后,叶县人民迅速组织起来,声援全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他们组织了各界救国联合会,学生们组织学生会。

通过7月13日《晨报》致电各省军民长官、各报馆和各法团,强烈谴责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督促中国政府进行交涉,不可退让,原意区区三十万民众为全国人民的后盾。

电文这样写道:

“沪、汉、渝、粤惨案迭生,英、日蛮横、四海四愤。

务恳当局严重交涉,勿稍退让。

各界奋起力争,同纾国难。

叶虽下邑,吾三十万民众,暂作后盾,区区然诚,伏维垂察。

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也发表声明强烈抗议英日帝国主义枪杀我国同胞,还派人到上海慰问并捐款接济失业工人,并且将惨案和民众抗争写成讲话向士兵宣传,唤起军人的爱国思想。

1925年7月18日,又邀请北京救国团军界宣传队到郏县宝丰等地进行五卅运动演讲。

在郏县宣传队员夏葵如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取消不平等条约,林德懿讲解各国对华政策。

听了这些演讲,数万人的各界国民大会会场一片严肃而激昂。

虽然烈日炎炎,但人们都不知疲倦,听到感人处,人们潸然泪下。

五卅运动声援上海学生和五四运动声援北京学生这两次活动,显示了平顶山地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广泛的宣传活动也使人民群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为早期党组织的产生奠定了群众基础。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与河南农民运动的推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谁赢得农民,谁就能赢得中国。

特别是北伐战争开始前后,毛泽东和彭湃就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形式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自然是党关注的一个重要地区。

1925年3月,李大钊提出要重视河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准备将来接应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王若飞、萧楚女和肖人鹤深入河南农村,开展对中原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在党的领导下,河南省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肖人鹤创造了农民运动的荥阳模式,马沛毅、吴芝圃等创造了杞县模式,王克新、刘少猷在信阳也发展农民协会。

[6]在这些活动的影响下一时之间,各种青年进步团体纷纷成立,如开封成立了青年学社、青年干社、青年评论社、青年协社、青年救国团、光明少年团等。

这些进步青年在认真学习之余,还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节假日及课余时间,深入群众,走向工厂、农村、街道,向广大工农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

娄葆青就是在这个时候随马尚德(杨靖宇)来到驻马店确山发展农民运动。

除了进步青年学生积极投身这一运动外,河南一些党的领导干部也深入农村,在农村创办农民夜校,一方面向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对农村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占有情况、农村阶级状况、军阀官僚横行霸道和豪强劣绅欺压剥削农民的情况等,同时向农民宣传民主革命的道理。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要求在北伐即将经过的省份如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应发动农民群众,配合北伐战争。

1926年初以汪泽楷、王克新、肖人鹤为领导的中共豫陕区委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决定河南党组织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即建立秘密组织、加强农民运动、注意军事工作。

北伐战争开始后,在开封上学的艾峙生、李亚先、娄葆青、王子和(他们与段当时都是双重党籍)及国民党员田子祥在暑假期间回叶县同在叶县的段语禅秘密筹建国民党叶县党部,响应北伐军。

因同黄埔军校联络的信件被叶县北洋军阀陈文钊部查获,段语禅等3人被捕。

同年秋天,为了推动北伐军的胜利前进,党中央派遣26名干部来河南加强农运工作,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河南学员也陆续回省,这就加强了河南农运的力量。

在河南农民运动的高潮中,平顶山地区的党员和青年受到锻炼。

宝丰的中共党员余自修受河南省党组织的委派,到南阳和湖北随县开展农民运动。

鲁山青年吴镜堂在信阳一带深受农民运动影响,同年冬天在武汉加入中共。

舞阳县尚店区青年张祥卿参加中共领导的“舞阳学友会”,被党组织派回尚店一带,组织“舞阳学友会尚店分会”和农民协会,到冬季,王店、尚店、尹集、武功区乡普遍建立农民协会,发展会员5000余人。

10月中共豫区执委会决定从开封派遣中共党员和青年团员到驻马店一带开展农运,迎接北伐军进入河南。

艾峙生到驻马店后前往武汉,后受中共中央武汉办事处派遣回到叶县开展青年运动,组织青年读书社,对青年进行革命教育,培养入党对象。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河南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平顶山有了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正式建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平顶山地区中共组织的创建

平顶山中共党组织是在北伐战争第二阶段进军河南,河南省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北洋军阀统治在河南土崩瓦解的时候的正式创建的。

1927年3月16日,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河南省45个县的农民协会代表参加。

毛泽东、李立三等做了农民和工人运动的报告,毛泽东的报告就是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大会通过了宣言和十多个议决案,成立河南省农民自卫军临时执委会,在省农民协会成立之前领导农民运动,肖人鹤当选为委员长。

大会决定加强全省农运的联合,地点就是选择在豫中一带。

段语禅就是此后不久在武昌加入中共并进入“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为了响应北伐战争、推进平顶山乃至河南省的的革命活动,建立党的正式组织的任务就迫在眉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些共产党人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北伐战争期间,回到平顶山积极进行革命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平顶山的发展壮大及其领导的工农武装斗争的广泛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7年6月中旬,为了策应北伐战争,已是中共党员的段语禅被北伐军总政治部派往战区担任农民运动特派员,带领唐河泌阳籍国共党员韩念增、李怀玉、乔国良(以上四位双重党籍)、赵绍廉(国民党员)来到叶县开辟工作。

7月初建立起国民党叶县执委会。

段语禅等在积极发展国民党党员,筹建国民党叶县执委会的同时,秘密发展共产党员。

他们首先发展了同来叶县工作的国民党员赵绍廉为中共党员。

而后把发展共产党员的重心放到贫困农民和进步青年之中。

他们通过宣传,使得贫苦农民受到很大教育,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斗争,推翻反动统治,打倒剥削者,才能过上好日子,从而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启发了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

党组织从中培养发展了一批贫苦农民积极分子入党,壮大了革命力量。

先后发展贫困农民段永胜、段风和入党。

不久他们联合在叶县活动的中共党员娄葆青、李亚先、艾峙生在7月上旬在国民党叶县执委会中建立了叶县最初的党组织——中共叶县党小组,段语禅任组长。

党小组成立后,又吸收从开封回叶县的陆宝堂等四名党员,这样党员的总数达到13人,党小组改建为中共叶县支部,段语禅任书记,隶属中共河南省委。

中共叶县党小组和党支部分别是平顶山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和第一个支部,也是河南省较早建立中共组组织的县市之一。

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叶县党组织也多次遭到破坏。

1928年春,叶县还建立的中共叶县独立支部,隶属于河南省委下辖段庄村党支部,该村党支部是平顶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30年秋中共叶县县委成立,这是平顶山第一个县级中共组织,先后隶属于豫中特委和中共许昌中心县委。

1935年段永健发起建立中共叶县工作委员会,1936年隶属中共颚豫边省委。

平顶山其他各县的党组织建立情况如下:

1929年3月,吴镜堂、乔文宣、李玉峰建立中共鲁山小组,7月后又发展刘贞桐、孟宪彬等6人入党,9月份改建为中共鲁山特别支部,党小组和党支部隶属于信阳中心县委。

1930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第二次会议决议将中共鲁山特别支部改隶属于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只是此时乔文宣和吴镜堂先后牺牲,党组织陷于停滞状态,没有能够与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取得联系。

1928年,舞阳县中共党员王伟民在武功发展党员,10月建立起王五麻庄、大李庄两个党小组,归中共舞阳县特别支部领导。

1931年7月,两个党小组从最初9名党员发展到20多名,改建为3个党支部。

1932年建立舞南区委,王伟民任书记。

1935年4月与上级失去联系,党的活动中止。

1932年10月,临汝第一个中共党员张有奇根据中共洛阳中心县委的指示,在河南省立临汝初级中学通过传播革命书籍、交流思想认识等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到1933年春,先后发展王朝俊、王振东、刘继光等6名同学入党,同年5月成立中共河南省立临汝初级中学支部委员会,张有奇任书记,受中共洛阳中心县委领导。

1934年失去上级领导和学生毕业,支部活动停止。

宝丰和郏县的党组织的活动开展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了。

自从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平顶山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此,平顶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展开了争生存、争民主、争自由、求解放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三、平顶山地区早期党组织活动

平顶山地区党组织成立后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主要的活动如下:

1、宣传教育活动

中共叶县支部成立后,在北伐军政治部和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秘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由艾峙生主持成立“青年读书社”作为党的外围组织,吸收青年学生阅读进步刊物,接受革命教育,培养入党对象。

通过“青年读书社”把青年学生吸引到党的周围,扩大了党在青年中的影响,团结和教育青年为革命而奋斗。

创办《晨鸡》周刊,大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报道北伐军胜利消息和各地农民运动开展的情况,鼓励叶县人民为革命而英勇斗争。

1929年,郏县青年牛子龙在郏县高寺小学团结进步师生,以中共许昌党组织印发的秘密小报《赤旗》为武器,与国民党土豪劣绅展开斗争。

牛子龙在《赤旗》上发表《破晓》号召人们组织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1932年春牛子龙在外地加入中共,在许昌中心县委领导下,与党组织派来的关春林在郏县师范学校任教期间大力宣传红军在苏区胜利消息,并开展党的秘密工作。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斗争的革命军队,一些先进分子开始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党组织,扩大了中共在平顶山地区的影响。

2、健全党的各级组织

第二次北伐中,河南的革命形势走向高潮,全省包括叶县在内的27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八个县建立了临时治安委员会,50个县建立了国民党党部,多数在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领导之下,50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达100万人。

但到1927年宁汉合流后,冯玉祥也在河南清党,压制工农运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但是中共并没有被吓倒,擦干身上的鲜血,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开展了新的革命征程。

1927年9月,以周以栗为首的河南省委成立后不足两个月便决定设立豫南、豫北和豫中三个特别委员会,领导党的活动,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豫中特委设在许昌,书记是张景曾,叶县党支部归许昌特委领导。

9月许昌特委派人来到叶县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和“取消跨党”的通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叶县党支部召开会议决定在农村建立武装,继续在叶县开展对敌斗争,除王子和脱离中共外,其余党员脱离国民党党籍。

10月,土匪王泰袭城,支部停止活动。

1928年3月,中共叶县段庄党支部成立,段风和任党支书,这是平顶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它表明平顶山地区党组织已经在实践中转入农村进行斗争。

1928年春,中共叶县独立支部在县城附近的苗铺成立,段语禅任支部书记,董锡芝、艾峙生为委员,独立支部以“发动群众,组织暴动”为中心工作,开展党的秘密活动。

9月,段语禅领导了“摩天岭夺枪”,从国民党散兵手中夺得长短枪支八支,依靠这些枪支,党支部建立了由党组织掌握的武装。

11月,段语禅、艾峙生、董锡芝先后被捕,独立党支部遭到破坏。

1929年12月,段、艾、董先后获释回叶恢复叶县党组织的活动,成立常村党支部。

1930年秋,中共叶县县委宣告成立,董锡芝任县委书记,张式旭、冯宸斋、兰德修、陈继尧、石嘉云任委员,中共叶县县委成立后,各项工作都得到很大发展,许多村庄建立了党组织,共计有两个支部,六个小组,党的各级组织得以健全。

到1933年秋为止,叶县又新增6个党支部。

1928年10月,在舞钢农民协会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在中共舞阳县特别支部的领导下,武功的王五麻庄和大李庄建立了两个党小组,到1931年7月发展成为三个党支部,1932年舞阳县委在王五麻庄建立舞南区委,党的活动在舞钢境内得到发展,舞钢党的活动归豫南特委领导。

在鲁山,中共党员吴镜堂经过考察培养,吸收乔文宣、李玉峰二人入党,1928年3月,组建以吴镜堂任组长的中共鲁山小组,后又发展刘贞桐、孟宪彬等6人入党,9月发展成为中共鲁山县特别支部,隶属信阳中心县委。

不幸的是同年12月吴镜堂牺牲后鲁山县特别支部停止活动。

3、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叶县党支部是在国民党叶县执行委员会内部形成的,中共党员段语禅与国民党党员李奇峰、刘骥生为常务执行委员,第一届叶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有三人是中共党员,5名候补执行委员中有2名是中共党员,可以说叶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是国共合作的机构。

执委会农运部由李怀玉、乔国良、韩念增负责,青运会由艾峙生负责,妇运部由段步云负责,财务部由陈继尧负责,这是中共党员掌握的部门。

叶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

时代特征又决定了它是一个准政权组织,集党政大权于一身。

在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a)设立“妇孺收容所”、“难民收容所”救济难民。

b)发动群众,筹建农民协会,宣传“耕者有其田”。

c)结合农民运动,重新选举区乡政权组织,从土豪劣绅手中夺回基层政权。

d)收编北洋军佘念慈部,把武装掌握起来。

e)委派周子君、刘桂芳、郑心卢去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接受干部培训。

f)组织群众进行声讨新军阀蒋介石的示威活动和驱逐英国传教士的斗争。

由于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结成了比较牢固的统一战线,保证了民主革命的健康发展,虽说叶县国民党执委会只存在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它的成绩还是明显的。

4、领导农民运动

中共平顶山党组织是在北伐战争进入高潮、农民运动蓬勃开展的情况下为推动农民运动、响应北伐战争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叶县党支部非常重视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叶县独立支部下辖的段庄党支部就是平顶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9年民国十八年年馑,豫中农民普遍存在经济破产,叶县情况尤为突出,土地荒芜过半,地主趁机侵夺农田,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再加上土匪横行,农民生活濒于绝境,中共许昌中心县委派县常委杨宗白来叶县指导农民运动,开展“夺粮抗债”的春荒斗争。

叶县党组织在杨宗白的领导下与1931年春在廉村报恩寺成立“光蛋会”,胡营任会长。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农民组织“光蛋会”在党的领导下纷纷进行抗春荒斗争,哄抢大地主粮仓、痛打恶霸、吃大户等。

此后又相继开展了麦收斗争、秋收斗争、年关斗争,持续掀起农民运动的高潮。

后来“光蛋会”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地下党和农民斗争却在叶县东部扎下了根,很多青年农民如胡雪、姚元生和胡改等人加入中共,一些村庄建立了中心团支部并培养了一大批积极分子,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33年冬,中共在叶县东部建立了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姚王党支部。

大革命失败后,党在舞阳县建立了农民协会,委派张鸿宾和张祥卿深入西南部今舞钢境内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反封建斗争。

到同年秋天尚店、尹集、武功等区乡农民协会纷纷成立,会员达5000多人。

农民协会一成立就提出“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发动农民与地霸进行斗争。

1928年春尹集农民展开反对土豪区长史玉亭的斗争取得胜利,受此影响,尚店、王庄农民协会也掀起反对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的斗争高潮并取得胜利。

共产党领导的这些农民运动引起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的警觉,指示舞阳县清洗县党部的中共党员并解散县农民协会。

舞钢境内的农民运动受到严重挫折。

但它唤起了广大人民的思想觉悟,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1930年初,中共河南工委决定在豫西豫南发动农民暴动,郏县人李书乾奉命回到郏县发动农民武装来参与豫西暴动。

李书乾先后秘密联络青年农民,组建了暴动领导核心,建立了孙集等三处地下交通站,还把国民党薛店区长和东南乡民团团长等吸引到暴动组织中来,形成了骨干力量。

以布店为中心推动农民暴动向五区东南和宝丰闹店一带迅速扩展。

到1931年春共建农民队伍十个营,统一制作了旗帜、袖标和印章,计划在暴动成功后开进太岳山区建立根据地,因消息走漏遭到国民党当局的疯狂镇压,李书乾被捕牺牲。

5、青年妇女运动

在领导农民运动之外,平顶山地区党组织还成立青年团组织,领导青年和妇女运动,以掀起革命高潮。

1928年初,青年团员胡耀华在叶县老鸦村办农民夜校,建立共青团组织,领导青年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

30年代初叶县东部的农民运动逐步兴起,青年农民广泛参与革命斗争,中共叶县县委抓住时机,大量发展共青团员,于1932年1月在农民运动中心牛王庄建立共青团叶县县委,张式旭担任书记,下辖4个团支部,5个团小组,团员达70多名,隶属共青团许昌中心县委。

九一八事变后,叶县党组织领导掀起了全县抗日救亡高潮,叶县青年界、知识界游行示威,散发印刷品,宣传抗日。

救亡团体“教职员联合会”、“赤色共济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