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7185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三)部门通力合作。

县扶贫办就精准扶贫工作具体部署和推进,县农业委就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农产品上行、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

县科商粮经委对电商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细化,并牵头安排统筹推进。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电商精准扶贫工作良好氛围

  

(一)深入贫困村调研。

6月6日至10日,县科商粮经委和县扶贫办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楠市镇塘泉村、土市镇新安村、舜蓝街道办事处源桐星村、祠堂圩镇新铺村、蓝屏街道办事处湖叠村等扶贫村点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调研工作。

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村的人口结构、收入情况、产业发展、建档立卡、电商基础以及在农村电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工作组每到一户就农村电商这个新兴产业的前景、惠民事项进行大力宣传,对有意向从事农村电商的待业青年进行积极引导。

6月21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有余率调研组对全县贫困村的电子商务工作进行调研。

“电商扶贫工作”这个议题于6月28日在人大常务务会议上进行了讨论,为我县电商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浓厚电商氛围。

为增强互联网思维,广泛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全民电商精准扶贫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全县通过大会宣、小会讲的形式层层召开电商工作动员会,做到宣传不留死角死面。

今年来,我县共印发宣传资料15000份,张贴标语、悬挂横幅4000余条,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牌10余块。

从县商务局直接报送或采访电子商务宣传次数就达20多次。

共举办培训班八期,培训电商青年1600余人,其中贫困创业青年400余人次。

  三、夯实电商基础,推动农村电商项目顺利开展

  

(一)阿里村淘项目。

我县已开展了7次村淘合伙人召募会议,通过村淘合人竞争淘汰制,现有村级服务站点40个,合伙人40个,淘帮手82个。

今年1-10月共完成订单万个,实现交易额1464万元,村淘合伙人人均月收入4050元,居全市第2位。

  

(二)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建设项目。

目前,我县赋码的企业有湖南三峰茶业有限公司、蓝山新顺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蓝山县志昱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蓝山县鑫旺竹业有限公司、蓝山神农有限公司、香花农场等六家,共赋码万枚。

据了解三峰茶叶、葛根已在“GO永州”平台上线售销,竹香酒、夏黑葡萄在易田平台上线网销。

同时我们通过与湖南小而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本地的葡萄、香芋等农产品网销模式被撬开,加速了我县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网络建设项目。

蓝山县16个乡镇所在地均实现光网宽带覆盖和GSM移动4G和语音全覆盖,所有乡镇均通过FTTH接入方式为用户提供高达100M以上的网络速度。

全县358个行政村,其中已通宽带的行政村有311个,覆盖率已经达到92%以上,已通宽带的行政村均通过FTTH光纤接入和光交转换铜缆方式实现宽带网络能力。

特别是我县已与深圳百米公司签定了《全县免费wifi全覆盖战略合作协议》,现该项目正有力推进。

  四、突出工作重点,提高电商精准扶贫成果

  

(一)贫困村村级服务点建设。

今年,我县甄选了6个相对成熟的的贫困村作为全县首批电商精准扶贫试点村进行重点扶持。

南平办事处湖叠村服务站(百叠岭村和湖海村合并)、所城镇所城村服务站2个(黄泥铺村和所城村合并)祠市镇蓝屏村服务站(新铺村、蓝屏村和东塘村合并)、新圩镇杨家坊村服务站(田心村和杨家坊村合并),均已开业运营,业绩均居全县前列。

  

(二)贫困户电商网店建设。

积极引导待业青年、种养大户参加电商培训,帮助村民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全县45个贫困村有20个创办了网店或电商服务站,通过淘宝、京东、易田、永州特色馆和《我是县长,我代言》大茶网、经视等知名电商平台和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多个农特产品。

帮助贫困群体销售5个特色农产品,完成脱贫4283人,其中近1500人得到了电商的帮扶。

其中有5个贫困户在电商的指导下开设的网店,有6个贫困户正在筹备开网店的事宜。

全县农村人口平均增收600元,通过电商增收近300元。

  尽管我县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工作也正在探索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模式创新发展还需要加强引导监管,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政策支持力度、产业监管机制、人才培养工作还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需要在下一步予以逐步解决。

电商扶贫工作总结

(二)  XX年,双牌县电商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科学规划,精密部署,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一、主要措施

  

(一)突出组织保障,创新电商扶贫工作机制

  县电商办对实施电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双牌县电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电商扶贫项目内容,将各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切实保障电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大电商发展扶持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到电商发展专项资金、电商扶贫专项资金共147万元,重点支持电子商务宣传、培训、物流配送以及支持电商企业村级服务站网点等。

其中,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27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宣传18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培训24万元、支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30万元、支持电子商务仓储建设24万元、支持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建设18万元、专项奖金6万元,主要奖励给服务站点。

为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一个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技术互助、加强合作的平台。

  

(二)突出提升服务,健全电商扶贫运营网络

  按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三有一能”建设目标,建立了农村淘宝运营中心,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覆盖到全县40多个行政村,优先覆盖27个贫困村,切实为农民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

同时,完善农村淘宝运营中心、村淘合伙人、农商通网点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为贫困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代购、充值、客服等专业服务。

依托电商服务中心,为贫困村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三)突出平台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是用好新农村商网平台。

在商务部举办的新农村商网夏季、冬季对接会期间,共向新农村商网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3000多条,帮助我县种养大户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宣传推介我县的生姜、茶叶、竹笋、山野菜、剁椒鱼等特色农产品,以促进农产品流通;

二是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

先后动员华茂生物、金蕊实业、键特电子、锦林农科、立群农业等企业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站,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形成实体店与网上店两条销售渠道。

  (四)突出培育主体,壮大电商扶贫发展载体

  一是培育和引进重点电商企业,积极孵化成长性较好的初创公司。

重点扶持双牌县卫英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凯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推动县内企业,加快电子商务的应用,尽快实现网上销售;

二是引导实体零售业快速“电商化”,利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同时,鼓励各实体店与本地电商企业合作,积极开展B2B营销模式,积极深入探讨、应用O2O营销模式。

目前,阿里巴巴、农商通、苏宁易购等3家大型电商企业进驻我县并正式运营。

全县新增“触电”农业企业12家、各类网店160余个,重点培育了5家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全县实现网络零售2600余万元;

三是加强对我县电商人才的培训培育,抓住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机遇,扶持一批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开办网店,切实改变农村电商主体弱小的局面。

  (五)突出打造品牌,充分挖掘电商扶贫精品资源

  抓住对接阿里电商平台和农商通平台的良好契机,积极挖掘和包装了一批适合网销的名优特商品,确定了剁椒鱼、腊肉、竹笋、雪莲果、猕猴桃、野生茶、葡萄等26个单品,确定了“乡村缘”、“七祖”、“单江”、“凯丰”、“潇水缘”等12家电子商务发展主体企业。

同时,把网销商品质量作为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地根本性工作来抓,加强质量监督监管,强化注册认证,做到了三无产品不上架,切实提高网销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突出强化培训,提供电商扶贫人才保障

  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双牌县电商培训中心,加大电子商务发展主体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整合人社、扶贫、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培训资源,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各类培训6批次,聘请农商通运营总监戴恩东、阿里集团讲师来双牌讲课3次。

培训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职校师生、残疾人和妇女主任等1100人次,其中专门为残疾人和妇女分别举办了培训班,效果非常好。

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其中聘请杰夫电商集团讲师开展专题讲座1期,传授营销基础知识等课程,培训50人。

同时,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我县特色农产品,宣传我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电商扶贫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七)突出打通农村物流,解决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

  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探索解决农村物流配送"

最后一公里"

问题。

通过和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全面铺开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打通农村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

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物流快递服务业。

通过物流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和贫困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点,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到XX年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县电商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来看,还存在很多发展问题。

一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晚,大多数企业、合作社习惯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销售产品,对新型电子商务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我县的物流配送和信息化普及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物流与信息化基础工作相对滞后;

三是当前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增加,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存在明显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以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发展重点,狠抓落实,加速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一是不断跟进投入,并强化资金管理力度,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

二是不断开拓扶贫新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和办法,拿真招、见实效;

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求整合扶贫资源,整体推进扶贫工作;

四是以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大电子商务应用管理和实际操作培训力度,XX年完成培训人员200人(次)以上,支持个体工商户、下岗职工、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等开设网店,实现创业就业;

五是加快建设农村电商网络服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