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1对1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12Word格式.docx
《中考1对1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1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1对1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强化训练12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
”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
“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
”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
”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
”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文有删改)
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通读全文,将主要事件——“坐车”,目的——“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等内容概括出来。
分析时,要结合重点段落来分析。
注意做到语言筒洁。
课时讲解题型
2.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作用:
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
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
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
④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作了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
结合第①段的内容不难判断出描写方法。
在分析作用时,应结合后面的内容,从结构、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具体分析。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几天来”说明“他”为此努力了好些天,表现出“他”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境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句中加点的“几天来”与“第一个”形成对比,说明“他”为了要坐车,已经努力了很多天。
再结合这位父亲的言行及全文的中心来体会他的精神与性格即可。
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悬念举例:
“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
“他”为什么对“我”“油嘴滑舌”?
“他”为什么要坐“我”的车,而且只坐一会儿?
为什么“他”的孩子出来“他”就“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利用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有波澜。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把握能力。
题干很鲜明地告诉考生,考查的是“设置悬念”。
只要弄清楚悬念的概念,就能找出例子。
分析悬念的作用,可从读者的角度、情节发展这些方面展开。
5.“一寸长的暖!
”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这位父亲认为自己为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
但是他想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伟大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
分析时,可结合全文内容,指出父亲为了孩子,只能用坐一坐别人的车的方法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虽然这位父亲认为为孩子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他执着努力地去做,这份爱又是很深沉的,给孩子、给“我”以温暖。
二、(2015·
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
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
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
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
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
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
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
“您到哪儿?
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
“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
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
“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
“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
“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
“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
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我的年纪一点儿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
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
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
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
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
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
②衬托“我”内心的孤寂。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等,本文多次描写寒冷,首先是衬托“我”的孤寂,此外还衬托了小车夫谋生的艰难。
2.“我还是换一辆吧!
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示例:
我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
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省略号在这里语意未尽,“我”看到小车夫那么瘦小,身体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自然会想到自己坐他的车会伤害他的身体,万一他在半路病倒了,自己也不好回家。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
画线句是对小车夫的神态描写。
因为“我”拒绝坐他的车并且施舍给他钱,他的眼里冒出了“愤怒的光”,表达的是对“我”的所作所为的不满。
4.结合选文中加着重号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注意,感受、感悟等需要源自原文,不能脱离原文,但是也不能照抄原文,要能结合文章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容要积极向上。
三、(2015·
海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特殊的圣诞礼物
[美]赛珍珠
①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
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
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
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②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
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
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③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
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
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
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
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④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⑤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
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
“你好早啊!
⑥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
他开始干起来:
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⑦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五分钟了。
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
这时,房门开了。
⑧“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⑨“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⑩“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⑪门关上了。
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⑫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⑬“鲍勃!
⑭“嗯,爸爸——”
⑮“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⑯“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
我爱您!
⑰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⑱“我也爱你!
孩子,我真谢谢你!
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⑲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赛珍珠,美国作家,
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章信息。
题目要求“摘录原文语句回答”,故首先应该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
通读全文,从第②段的内容可以看出鲍勃想给父亲一份与众不同的圣诞礼物。
第③段中,“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用设问句引出答案。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不觉得意地笑了。
“得意”就是感到非常满意(称心如意)。
写出了鲍勃终于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的圣诞礼物时的自豪(兴奋、骄傲、喜悦)心理。
(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紧紧”形容动作的程度,写出了父亲看到特殊礼物时的惊喜(激动、兴奋)之情,表明儿子的礼物得到了父亲的赞许(认可、肯定)(或写出了鲍勃的用心、懂事感动了父亲)。
解析 本题属于词语赏析题,作答时应结合语境仔细推敲。
第
(1)题中,“得意”是指“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用在此处写出了鲍勃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圣诞礼物时的高兴、骄傲、喜悦、自豪等心情。
第
(2)题中,“紧紧”有“牢固,不放松”“严密”“事物呈现紧张状态”等意思,句中指父亲把儿子抱得很牢固,不放松,表现出了父亲的激动、惊喜和感动。
3.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鲍勃的爱,并简述理由。
父亲意识到了他的爱。
从文章第⑥段中的“紧紧地搂”“抚摸着”等动作及第⑱段中“我也爱你……”等语言中可以看出。
解析 首先要点明父亲是否意识到了鲍勃的爱,然后再阐述理由。
在看到鲍勃送给自己的圣诞礼物后,父亲紧紧地搂住他,抚摸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对他说“我也爱你”。
这些都体现出父亲意识到了鲍勃对自己的爱。
4.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示例一:
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鲍勃完成礼物后既兴奋又激动,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理(刻画出鲍勃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示例二: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鲍勃动作的敏捷。
写出他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
题干中明确指出“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对照语句,由“脱掉”“跳”“钻”“捂”“控制”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然后任选其一,写出运用此方法所起到的作用即可。
比如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鲍勃完成这件特殊的圣诞礼物后的兴奋激动和紧张期待的心理。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
结构上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明“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段的表达作用。
题目要求“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结构上与前文“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相呼应,且是对鲍勃送父亲特殊的圣诞礼物的一个总结;
内容上点明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一中心,深化了主题。
四、(2015·
潍坊)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冰 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
”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
“大鱼!
爹,上了一条大的!
”“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
”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
”他看着儿子说。
“不!
”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
他忙招呼儿子起网。
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
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
不好,封湖了,封湖了!
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
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
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
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
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
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
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
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
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
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
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
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
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
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
”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
”“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
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
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
——砸冰行船——
——看到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文章第①~③段写的是“父子俩遛网打鱼”,第⑦⑧段写父子俩“砸冰行船”,第⑫段写“看到希望”。
要求填写的情节可从第④⑤⑥段和第⑨⑩⑪段概括,语言要简洁,最好用四字短语概括。
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砸冰、扒冰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
从第⑦段中找出关键词,如“可怕的寂静”“瞬间就凝住”“冻结”等,分析可知渲染的环境是寒冷、可怕、恶劣、紧张的,同时还要联系上下文,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去理解,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和对中心的作用。
另外,在叙述时,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3.笫⑪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急;
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父亲奋力扒冰拖船的情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能力。
可以从句式和词语运用两个方面来回答。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同时这句话还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抓”“扒”“蹬”“扑”“压”“拉”“挪”等,这些动词都是对父亲的描写。
另外,在分析句式和动词时,一定要有表现效果的描述。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
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
③关心孩子成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人物的形象。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知道父亲是一位常年在水上打鱼的老渔夫,他有着所有渔夫的共性,即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同时他还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希望孩子回去上学。
在表述时,语言要简洁,不要遗漏要点,最好分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