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改革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
《整理改革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改革的特点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过将近20年的经济改革,拉美国家在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在社会领域中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两极化进一步扩大、贫困化程度加剧、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矛盾更加突出的问题,拉美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渐减弱。
尤其是2001年阿根廷爆发了其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之后,拉美其他一些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全面紧张的局面,拉美经济改革模式的利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拉美经济改革的主要阶段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在其初始阶段都是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开始,这与它们当时面临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密切相关。
1982年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之后,其经济调整具有短期、应急性特点。
同时,也由于这些国家的调整措施主要是为了满足债权国和债权银行的要求,基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传统主张,实行通货紧缩、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财政赤字等措施,具有被动性和明显的货币学派的特点。
这一调整主要以牺牲经济增长和削减公共开支为主,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债权银行对拉美到期债务的重新安排所提出的要求,最终达到缓解债务危机、走出经济困境的目的。
为了应付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平衡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开源节流成为这一时期拉美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
它们从削减财政赤字入手,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大幅度调整,采取了控制并削减公共部门开支的措施。
除了一些必要的政府支出之外,对一些可以停建或缓建的公共工程项目,国家暂停投资;
精简政府管理机构,压缩行政费用;
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
减少国家对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放松政府对物价的控制。
例如,墨西哥政府从1983年1月1日起,取消对5000多种商品价格的控制,允许物价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浮动。
作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调整措施有,政府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价格,调整税收政策,大幅度提高增值税。
在对外贸易方面,政府鼓励出口,抑止进口,以求实现贸易顺差。
这一时期,拉美国家除了对进口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之外,主要利用货币贬值的手段刺激出口。
从1983年至1988年,拉美国家的进口额大幅度下降,出口普遍增加,对外贸易结算出现了顺差。
拉美国家主要采取了货币贬值和浮动汇率的做法,使本国货币的汇率能够体现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但是,由于多数拉美国家的调整是从债务谈判的需要出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进行的,所以从政府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考虑较多,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拉美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的能力,并且要求出口能力有较大的增长,以应付资金短缺的局面。
结果是政府直接干预和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得以强化。
政府干预作用的不断弱化和市场导向作用的持续强化,并没有使拉美国家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迅速稳定的目标。
相反,由于物价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开,造成通货膨胀急剧拉升。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速和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陷入更加剧烈的波动之中。
拉美国家在实行本国货币贬值的同时,政府放松了对物价的管制,减少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补贴范围和补贴幅度,从而造成短时间内物价变动异常,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20世纪70年代拉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拉美国家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但由于是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有较多的外资流入,政府依靠相对充足的资金,提供财政补贴、控制物价、稳定汇率,因此通货膨胀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危及经济的稳定。
有些拉美国家甚至还将通货膨胀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但是,在债务危机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则有所不同。
它是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恶性通货膨胀,而且还是在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形成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来自资金短缺的压力,又来自内部的市场供求矛盾;
既有短期经济政策剧烈变动的因素,又有长期经济发展造成的结构性失衡的原因。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和因素的作用下,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的势头非常强劲,而且有失控的危险。
由于这一现象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出现的,社会承受能力相对较低,一旦通货膨胀失控,极易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
1982~1984年,拉美有4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位数以上,到了1985~1990年,则有5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仅超过了3位数,其中有4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了4位数,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的趋势。
在其他拉美国家,通货膨胀也都呈现出普遍加速上涨的趋势。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拉美国家不得不采取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为目标的经济调整。
这类调整逐渐摆脱了单纯以货币主义为主的做法,具有各国结合实际采取实用主义和非传统做法相结合的特点,其中比较典型的实例有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3个地区大国实行的稳定化计划。
在1986年和1987年连续两年通货膨胀率达到3位数之后,1987年底墨西哥政府、企业主和劳工界共同签署了全国团结契约,并从1988年起付诸实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有步骤地调整公共价格,控制基本产品的物价,在货币贬值的基础上稳定汇率,实行小幅浮动利率,适当控制工资的调整幅度等。
通过这种契约的形式,墨西哥政府规定了三者之间的主要责任,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为此,政府逐步推出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用进口关税取代进口许可证、降低关税、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迈出了推进经济向市场化和自由化转变、实行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这一稳定化计划实行之后,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迅速回落,宏观经济逐渐趋于稳定。
1986年巴西政府也推出了以稳定经济为主的克鲁扎多计划,其主要内容从改革本国货币、冻结物价入手,控制工资调整的幅度,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巴西的这一调整计划具有非传统做法的特点,它试图通过强行改变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经济形势的稳定。
但是,该计划的实施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
于是,巴西政府又先后推出第二和第三个克鲁扎多计划,对其中的某些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并逐步从非传统向传统做法转变,重新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但也都未能使恶性通货膨胀改变方向。
最终在1988年,巴西政府也采取了类似墨西哥的做法,由政府和劳资三方共同承担遏制通货膨胀的责任,为后来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也同时推出结构性调整的措施。
与上述两国一样,面对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政府推出了奥斯特拉尔计划。
该计划同巴西克鲁扎多计划有相似之处,也都是想通过非传统措施,遏止通货膨胀攀升的惯性,最终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
实行以新货币取代旧货币的货币改革;
价格冻结,包括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价格、私人企业的产品价格和劳动工资实行的强制性冻结;
实行稳定的汇率和财政政策,在维持原来的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税种,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
同样,这一调整措施在不触及原有的经济机制的情况下,想通过币值的重新定价和对物价的冻结,迅速遏止恶性通货膨胀惯性的形成机制,稳定经济。
尽管在短期内奥斯特拉尔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阿根廷的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在得到短暂的遏止之后,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
于是,阿根廷政府在1986年又先后两次对奥斯特拉尔计划进行调整,先是调整价格和固定汇率政策,在政府的控制下有计划地对价格进行解冻,实行浮动的爬行汇率制度。
而后,在对物价进行调整的基础上重新控制物价,并调整财政政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样,奥斯特拉尔计划从非传统的冲击性疗法开始,最终又回到了采用传统的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的老路,但都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通货膨胀在经过了短暂的遏止之后,又以更快的速度上涨,1985~1990年阿根廷的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216.2%,199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343.9%。
与这些国家相反,玻利维亚采用新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做法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债务危机期间,玻利维亚是拉美第一个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1985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位数。
为此,政府实行了具有新自由主义特点的新经济政策,对传统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其中较为主要的有:
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开放外汇市场;
全面放开物价;
放开银行利率。
尽管这一改革在短时期内一度引起了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此后玻利维亚经济便迅速摆脱了通货膨胀的困扰,逐步走向了稳定。
1991~1994年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7%,是同期拉美经委会统计的20个国家中通货膨胀率最低的3个国家之一。
在拉美国家实行的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的的稳定化计划中,玻利维亚所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在整个拉美地区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此后,拉美其他国家逐步吸收了玻利维亚的经验,将经济政策调整同控制通货膨胀的稳定化措施相结合,从而为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拉美国家逐渐从经济调整向经济改革过渡,从一般性调整向结构性改革深入,从单纯的稳定经济的调整向改变发展模式的经济改革转变。
虽然拉美国家在选择实施经济改革的时间上有所不同,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各国的做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经济改革的方向上却相对一致。
二拉美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经济调整向结构性经济改革转变的过程中,拉美国家的经济理论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色彩、吸收了多种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在内、更具实用主义特点的理论成为拉美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
它同战后在拉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主义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在选择和实践发展理论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意识形态立场出发。
无论是采用拉美经委会的发展主义理论的国家,还是曾一度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国家,一般都采取了强烈排斥其他理论的态度,反过来又赋予这两种理论以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使之相互之间处于对立状态。
然而这两种理论自身的局限性,有时还会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的误导。
经过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济发展的曲折经历,拉美国家逐渐放弃了这种完全从意识形态需要出发对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取舍的做法。
它们强调各国经济的差异,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吸收了新结构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其他经济理论的合理成分,制定符合拉美各国实际的改革措施,从而使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据此,拉美国家在经济改革中更加注重内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去的发展主义理论主要强调外部因素(特别是贸易比价恶化的趋势)对拉美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因而从克服对外部门的脆弱性出发,提出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则注重国内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市场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提出经济调整的方案。
拉美多数国家在80年代初期进行的经济调整中,曾经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要求对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但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从80年代后期开始,拉美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重视内外因素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且依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拉美国家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市场导向在拉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战之后至债务危机之前,拉美经济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发展起来的,市场的作用被大大地忽视了或者扭曲了,在价格、利率和汇率政策中国家保护主义的色彩几乎无处不在,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范围越来越大。
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拉美国家在沉重的还债压力下,不得不从减轻政府负担和恢复财政平衡入手,全面收缩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范围,最终确立市场调控的机制,使拉美经济逐渐摆脱国家的直接干预。
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政策的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拉美国家从放松对价格的控制、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和对价格补贴的幅度开始,首先开放一般消费品的价格,然后逐步放开基础商品的价格,最终实现商品价格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并比较准确地反馈市场信息,从而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结构性经济改革的目标。
在不同的拉美国家中,价格体系的改革过程是有差异的。
有些国家是通过激进的方式迅速实现向市场化的转变,有些国家则是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这一转变的。
就拉美整个地区而言,价格体系的改革是伴随经济应急性调整开始的,而后在改革过程中逐步确立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最终通过90年代的深入改革基本完成的。
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体系的建立,加快了拉美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与之结伴而行的经济自由化进程。
从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开放的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改革,从贸易壁垒向贸易自由化的改革,是拉美经济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拉美国家首先以贸易领域作为突破口,从改革出口政策入手,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继而改变传统的进口限制政策,最终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
简化税则、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的贸易自由化改革,是拉美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核心。
债务危机初期,拉美国家在实施应急性的经济调整中,为了实现对外贸易的顺差,采取了分段小步到位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从降低关税入手,减少关税种类,统一关税。
自1985年至1990年的5年内,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从40%降到15%,最高关税从83.7%下降到41%。
在此之后的贸易政策改革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是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将关税减去了一半左右,从而使拉美国家的关税政策变得更加透明。
除非与有关的贸易伙伴谈判约定外,所有关税税率都相对固定,一般都不再将关税提高到规定的限度以上。
像牙买加、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固定的税则项目比率为100%,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为99%,墨西哥超过95%。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的非关税壁垒也随着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深入,逐渐取消了对进口数量的限制及进口配额制度的规定。
到90年代后期,整个拉美地区非关税措施所涉及的进口比重已从改革前的33.8%下降到11.4%,所涉及的税则种类也从29.6%降到1.6%。
改变汇率政策是拉美国家实现经济自由化的另一项重要改革。
拉美国家将过去的多重汇率,以及在80年代初期的应急性调整中形成的双重汇率制,逐步改成统一的汇率,并且由市场的供求变化来确定汇率。
同时取消了对外汇市场的政府管制,实现外汇市场的自由化。
但是,由于拉美国家间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国进行汇率政策调整的重点有所不同,结果也有差异。
拉美地区目前形成几种不同的汇率制度。
一是实行固定汇率制。
有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等国家。
这些国家都是传统上实行自由外汇制度的国家,它们实行的固定汇率主要是出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需要。
阿根廷在90年代通过"
兑换计划"
,也实行了比索与美元等值的固定汇率,但是在2001年爆发了经济危机之后,在2002年最终废除了"
。
二是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制。
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过渡阶段,在开始时虽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但上下浮动的范围被限制在一个规定的幅度内,汇率一般都是小幅变化,以使汇率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适应国内外经济变化的需要,避免汇率浮动过大给经济稳定带来的压力。
在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之后,不少拉美国家都采取了这一做法。
但90年代后期,随着本国货币升值压力的增大,其中一些国家逐渐放弃了限制汇率浮动的做法。
目前,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已成为拉美占主导地位的汇率制度。
三是完全美元化。
在拉美国家中有历史的原因而采取美元化的国家,如巴拿马;
也有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面对国内力量难以克服的经济困难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厄瓜多尔就是其中的一例。
由于经济持续衰退,通货膨胀加剧,厄瓜多尔国不得不于2000年实行全面的美元化。
金融政策的改革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又一个重点。
在拉美国家普遍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放弃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的自由化之后,金融政策的改革成为拉美国家推进经济自由化的重点。
除智利的金融自由化实施时间早于拉美多数国家外,其余国家都是在过去的10多年中,逐步实现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方向的改革。
按照美洲开发银行对拉美26个国家的统计分析,除海地、巴拿马和苏里南外,其余国家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尤其是墨西哥和南美洲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力度要大于其他拉美国家。
同其他领域中的改革一样,拉美国家在金融领域中的改革主要以市场的作用取代政府的干预,使金融工具能够在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程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拉美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般都包括:
(1)放开利率,取消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实行自由的利率政策,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存贷款利率。
在美洲开发银行统计的26个拉美国家中,有23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由市场决定,有19个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实行自由浮动。
其中在金融改革力度较大的14个国家中全都放开了存款利率,它们之中除两个国家外还都实现了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
(2)国有银行私有化,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991~1992年,墨西哥政府对在债务危机爆发时被国有化的18家商业银行实行私有化,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
在金融改革进程较快的国家中,金融领域也同时向外国银行开放,允许设立外资独资或合资的私人商业银行。
目前,私人商业银行在拉美金融领域中占绝对优势,中央银行也都独立于政府之外,自主地制定政策。
(3)减少存款准备金。
取消在存款准备金方面的地区差异,取消定向贷款由政府补贴的低利率制度。
(4)开放资本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债务危机的爆发造成拉美国家资金严重短缺,使得它们不得不减少对资本市场的限制,对外资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随着经济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拉美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了拉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资本在拉美资本市场中的自由度和流动性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
私有化是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拉美国家在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时,通过在经济领域中建立国有企业,或对外国企业实行国有化的形式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这一模式在债务危机中受到了挑战。
面对危机,拉美国家不得不对政府的财政开支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在财力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亏损的国有企业成为拉美国家的调整重点,由此拉开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革进程。
到20世纪的最后10年,拉美国家的私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这一做法既有助于拉美国家缓解债务危机、增加财政收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但拉美国家之间在实行私有化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按照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对17个国家的11个部门(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金融服务业、交通、电讯、电力、自来水、港口、公路、石油、燃气和石油化工、农工企业、矿业)的私有化情况的分析,可以将这17个国家分成3种类型。
第一类国家私有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
在所分析的11个部门中,至少半数以上的部门已经实行了私有化,并且对其余部门也都做出了私有化的安排。
这类国家包括:
阿根廷(在10个部门中实行私有化)、秘鲁(实行私有化的部门9个)、智利(私有化部门8个)、墨西哥(私有化部门7个)和委内瑞拉(私有化部门6个)。
在1990~1995年的5年内,这一组国家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同期私有化收入的81%。
墨西哥从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90年代初进入高潮。
1991年,墨西哥私有化收入达110亿美元,占同期整个发展中地区私有化收入的一半以上。
到1994年,墨西哥的国有企业从1982年的1155家减少到不足80家。
在90年代的头5年中,通过私有化获得的收入占墨西哥政府财政开支的11.48%。
阿根廷是在1989年梅内姆上台之后推出私有化计划,并将其作为减轻债务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
1990年私有化收入占阿根廷政府财政开支的12.43%。
到1994年,阿根廷通过私有化减少了将近180亿美元的外债,相当于1994年该国外债总额的1/4左右。
在当时,私有化对阿根廷政府减少财政赤字,稳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类国家私有化进程较为谨慎,涉及的部门不足11个部门中的一半。
这类国家有:
巴西(私有化部门5个)、哥伦比亚(私有化部门5个)和洪都拉斯(私有化部门5个)。
1990~1995年间,这组国家的私有化收入占同期拉美私有化总收入的16%。
第三类国家私有化推进速度较为缓慢,涉及的领域也较少。
乌拉圭(私有化部门4个)、巴拿马(私有化部门4个)、厄瓜多尔(私有化部门3个)、萨尔瓦多(私有化部门3个)、危地马拉(私有化部门3个)、尼加拉瓜(私有化部门3个)、玻利维亚(私有化部门2个)、哥斯达黎加(私有化部门2个)和巴拉圭(私有化部门1个)。
由此可以看出,拉美小国的私有化进程要大大地落后于地区大国和中等国家,它们之间不仅在私有化推进的速度上,而且在私有化的规模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就整个拉美地区而言,1991年和1992年是私有化迅速推进时期,这两年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地区GDP的1.41%和1.15%。
在私有化进程中,拉美国家也经历了一个由一般领域向重要领域推进的过程,基础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在拉美私有化中占重要地位。
据美洲开发银行的统计,在90年代的头5年中,基础产业的私有化占拉美私有化收入的43.4%,其中电信和电、燃气占38.4%。
由于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因此,尽管这些领域中私有化交易数量不多,但是私有化收入却十分可观。
例如,1990年阿根廷国营航空公司的私有化就获得19亿美元的收入;
墨西哥电讯公司的私有化收入高达63亿美元;
整个地区金融服务业的私有化收入占拉美地区私有化收入的23.4%,其中主要为银行业(占21.9%)。
1990~1995年银行私有化收入达146.82亿美元。
拉美各国在选择私有化的重点和时机上也是有差异的,各国都是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决定私有化的重点。
例如,阿根廷在对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许多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的同时,却没有对本国的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
然而,墨西哥却在对包括银行在内的众多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时,却仍保留了在本国国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地位的国家石油公司。
在同一时期内,墨西哥金融服务业的私有化收入为129.89亿美元,其次为基础产业,收入为80.52亿美元,工业和第一产业的私有化收入相差不大,分别为15.17亿美元和14.91亿美元。
巴西则选择了工业作为本国私有化的切入点,1991年和1993年对两家大型国营钢铁公司实行私有化,工业部门的私有化收入占90年代巴西私有化收入的3/4左右。
拉美国家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打破了过去对外资限制较多的传统做法,凡是允许当地私人资本涉足的领域,同样允许外国私人资本自由进入,从而对外资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外国资本对拉美私有化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随着拉美国家的私有化不断向经济的重要领域推进,外资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意愿也相应增强,外资在拉美私有化中的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1990~1993年,来自国外的私有化收入最高占39.2%,到1994年国外私有化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71.4%,1995年继续上升到76.7%。
进入21世纪之后,拉美国家除个别国家中的个别战略部门外,基本都实行了私有化,并且也都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随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三拉美经济改革的利弊得失
经过长达近20年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拉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有些变化的特点同半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