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6685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小黑板)①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做什么?

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这段讲了什么事?

(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

(爪……嘴……)

(3)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

(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

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看第三幅图。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

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怎样做?

(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

(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

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四幅图。

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鸭子怎样做的?

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忽然听见、飞快、背上)③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5.读第5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五幅图,说说这段话讲的是什么事?

(1)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①感谢小鸭子;

②承认错误)

6..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抄写词语。

识字、写字。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学会6个生字。

1.虫,ch$ng,拼读音节,读词语:

虫子。

(1)识记字形。

自学后讨论发言。

(虫,ch4ng,独体字,按部件加笔画记字形,“ 

”加第4笔竖“中”,第5笔提“ 

”,第6笔点,“虫”。

一共6笔,虫子的“虫”)

(2)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

扁口“ 

”,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压竖中线。

第五笔提和第六笔点在下半格的上半格里。

②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

2.河,h6,拼读音节,读词语:

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

(河,h6,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

一共8笔。

河水的“河”)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

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3.弟,d@,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教师边板书边口述笔顺笔画,一笔点“丶”,二笔小撇“ 

”,三笔横折“ 

”,四笔横“ 

”,五笔竖折折钩“ 

”,六笔竖“ 

”,七笔斜撇“弟”。

(2)书空练习,口述笔顺笔画。

(3)指导书写。

①找准笔画位置。

“弓”中“ 

”横压横中线,几横之间距离相等。

第六笔竖压竖中线。

第七笔撇,斜分左下格。

②教师一笔一笔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4.面,mi4n,拼读音节,读词语:

后面。

(1)识记字形,独体字,按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

笔顺是 

一共9笔。

(3)口头组词语。

后面  

面前  

脸面  

河面  

面条

(4)指导书写。

让学生自己看准笔画位置,写字头,教师巡视,辅导订正。

5.正,zh8ng,拼读音节,读词语:

正在。

(1)识记字形,教师范写,学生口述笔顺笔画,笔顺是:

一丅 

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

正在 

正好 

端正 

正午 

正方形

6.哥,g5,拼读音节,读词语:

哥哥。

(1)识记字形:

自学,同桌互相讨论。

(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

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

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三)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虫子 

哥哥 

河边 

后面 

弟弟 

小公鸡和小鸭子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会认识“她、棵、拾、扔、玩、村”六个生字,知道后面六个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形声字的字义

  教具  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会认“她、棵、拾、扔”四个生字,理解词的意义。

  2、能用所学的生字组词,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3、进一步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一特点识字。

  教学过程

  1、复习熟字以及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

  2、学习第一组生字。

   

(1)精读左边的熟字,正音。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指出“他”的形旁和声旁。

   

(2)根据拼音拼读右边的生字,老师正音;

进一步提问“他”和“她”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提示可以从音、形、义方面思考)。

   (3)进一步发问:

“我们知道单人旁的他是用来指代男的,那么女字旁的她的用来指代男的还是女的?

”教师揭示“他”用来指代男人。

   (4)提问。

叫一个男生,然后提问其它同学“他”应该用“女”字旁的“她”还是用“单人”旁的他。

学习后面的词组并让学生用生字和词语说话。

   (5)书写指导。

教师边写边分析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临摹。

老师下来巡视一周发现学生书写错误给予及时的指导。

  3、学习第二组生字学生自读第二组生字词,然后指2-3个同学读。

教师正音,齐读。

   

(1)说说“课”字的形旁和声旁,并指出它与其字义和字音有何联系。

   

(2)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两个字。

”(课和棵字的声旁都是“果”,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要发言所以课字用言字旁;

而“棵”是指一棵树等植物所以用“木”字旁)

   (3)用“棵”组词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给”和“扔”两个生字。

  5、随机抽学生读,然后学生齐读。

  6、书写指导。

               第二课时

  1、会识“玩”、“村”两个生字。

  2、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完成课后练习。

  1、复习生字,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自学。

   

(1)学生利用拼音自读右边的生字词。

   

(2)指2-3人读,老师正音。

男女生轮流领读。

   (3)让学生说说左右两边的字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过”要用“走”字底,那么“村”为什么用“木”字旁呢?

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让学生懂得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一组生字

  4、看图说话。

   

(1)提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有哪个小朋友能给这幅图画编一个故事?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5、复习本堂课上的生字。

  6、作业。

抄写生字和句子老师指导书写。

4《换偏旁 认一认》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解读新课标

浅谈口语交际中的“学会倾听”

西华师大附小 

彭 

贇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学会倾听”虽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

在生活中,能言者凭如簧巧舌雄辩滔滔令人欣赏,长写者借生花妙笔洋洋洒洒让人折服,擅读者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使人陶醉,谁曾想背后沉默无私的功臣——听。

据专家统计,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比例大约是:

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

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其间构成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

而在听读活动中,听能保持记忆的内容比读远远超出一倍。

由此可见,听在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呀!

健康人都有听力,但能听不一定会听,常常有听而不专,注意不集中,对老师或同学所讲内容置若罔闻;

听而不记,不用笔记也不用心记,任你磨破嘴皮他仍不知所云;

听而不思,不能边听边想,更不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

这样的课堂,教者筋疲力尽,一筹莫展,学生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提高教学魅力,激发倾听兴趣

谁都有过这种体会:

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

生动灵活、睿智诙谐的语言却令人如沐春风,是至高享受。

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说”的艺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是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情操,都离不开口语。

说得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方能听有所获。

很难想象,一个孤陋寡闻、学识浅薄、在课堂上纳纳不成言的教师,他的学生如何专心听课。

因而提高教学魅力,就必须加强教师各项能力培养,只有重视“说”的艺术,才能唤起孩子听的兴趣。

首先,要练就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老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语音,只有发音清晰,字正腔圆,才能使说(或读)更好地表情达意,更具感染力,才能给学生以好的语言示范,才能使他们听清听准听懂。

南腔北调,阴阳怪气的语调,往往会适得其反,令人捧腹,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次,要加强自身各种素质培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唯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广泛涉猎各种有益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熟知教学动态,深谙教材教法,才能走在时代与教改的前沿,接受新课标对教师的挑战,才能为自己准备一池清新的源头活水,随时更新自己的语言,才能说的精彩,说的生动,使学生爱听愿听。

第三,能灵活运用教学辅助手段。

孩子是生龙活虎的个体,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一味的讲解产生厌倦,再优美的语言也会变得苍白。

因此,教学《翠鸟》一文时,我选择轻快舒缓的《绿袖子》引入,当讲到由于大肆捕杀,各种珍禽濒临灭绝时,又配以悲怆低沉的《飞逝的雄鹰》,总结全文,祈盼美好的绿色家园又伴之欢快优美的《重归苏莲坡》,在一曲曲动人的旋律中,学生的心情随老师的讲述时喜时悲,喜时欢欣鼓舞,悲时激昂难抑。

此外,还上网查找了许多有关翠鸟的图片、资料,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使翠鸟漂亮的外形一览无余,翠鸟叼鱼时的神速也一一再现,加上师生有序的解说,激情的范读,在强烈的视听刺激下,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学习劲头很高,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讨论高潮,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发言,学习目标于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

巧用各种辅助手段,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视听,优化课堂教学,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二、增加课堂活力,培养倾听习惯

新课程要求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已无立锥之地,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者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生动语文课堂,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

在低、中年级,可将猜谜语、听儿歌、改换词语听读比较、听故事评述、成语接龙等活动请进课堂,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活动,不失为训练听力的良好方式,也是执教者经常采用的形式,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单就中高年级的训练方式写一些尝试体会,祈望同行指正:

1、听记训练。

在听的活动中,如何记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北京市顺义区李桥中学关秀伟老师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思路是:

让老师或学生说故事,其余听记,要求记得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以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积累信息。

根据小四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尽量选用短小生动、浅显易懂的话语(大约二三十字),此后再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作适当增减,还引导学生运用刚学过的缩句和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来进行听记,也可试着写听后感。

我们将每节课前三分钟定为“听记时间”,单元检测时也常会加入一道特殊试题——听记。

孩子们对此兴趣十分浓厚,他们的听记笔记,时常让人忍俊不禁。

例如:

“天气非常寒冷,河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连泥土也冻得硬邦邦的。

”被简缩成“天冷,河结冰,土冻僵”。

有的加上自己的感受:

“我的牙不停地打架,腿脚已经冻得麻木,不能移动半步”“哈哈!

我又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去滑冰比赛啦!

”……

实践证明,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的速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课堂笔记自然不在话下,而且极大的训练了孩子们听的注意力,培养了高度的概括力和迅速选用恰当词语遣词造句的能力。

2、给学生读书听。

美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了培养学生自觉自愿想去阅读的方法——给学生读书听,实际上它对学生听力的训练也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此法高明在延长了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了词汇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读书的兴趣。

我喜欢给孩子读书听,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喜欢又适合学生的文章、书籍介绍给孩子们。

最初我还没想到此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了解吉姆的教育观以后,我便更坚定了自己的作法,将偶尔的一时兴起变成长期的不懈坚持。

因而每周星期五,我都要挤一节课来给学生读书听,取名为“读书课”或“文学鉴赏课”,有时候是“短篇欣赏”,有时候是“长篇续播”。

每逢上那一节课,孩子们正襟危坐,兴趣盎然。

读书课成了纪律最好,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

通过调查,本班孩子读书兴致高,内容涉及面广,他们还经常把喜欢的书借给同学读,也拿来与我分享。

每次看到他们对书中情节津津乐道,娓娓道来,我都会打心眼里感到欣慰。

3、走出教室“听”作文。

通常都是“写”作文,怎么”听”作文?

一点没错,跳出语文学语文,语文的外沿就是生活的外沿,广阔的生活环境就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课堂:

莺啼蝉鸣、草长花谢、潮汐的涨落、小鸟的啁啾……善于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才会写出好文章。

听,不光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感受体会。

用心灵去倾听,就会听出一份率真、一份执著。

看一看“听”出来的作文,就会知道此举是多么有必要:

“花草在呻吟,它们在呼唤尊重,反对践踏;

溪流在呜咽,它们在渴望洁净,拒绝污染;

森林在怒吼,它们在向往葱郁,抗议砍伐;

鸟兽在哀号,它们在祈求和平,控诉杀戮……大自然以各种方式告诫世人:

要保护环境,否则人类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学习着就是快乐着,”我们坚信:

只要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收获,享受到了快乐,他就会心甘情愿的主动去参与,以至受益终生。

同时,谁都不能否认,“听”并非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必须贯穿于说、读、写、思种种教学活动中。

因此,执教者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

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精彩的人生。

相信这也是新课标的修定者的真正意图吧!

文字

  dtnl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

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

(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

(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

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

māmù

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

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

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最好,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

图上画了什么?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说话:

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

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

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

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

领读,齐读,正音。

  (4)记:

马蹄声响ddd

  像个反6ddd

  左下半圆ddd

  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

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

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ì

,韵母是→ì

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

,直呼→dì

  

(2)开火车读di的四声,组词读。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

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

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

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t的区别。

(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

)p、t一样。

  

(2)读、记:

领读、轮读、正音。

顺口溜记:

伞柄朝下tt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ī---tī谁会读?

t---ū---tū?

  

(2)拼读tatetitu及四声连读。

  六、巩固复习。

  1、卡片读dt.

  2、对比读:

b---p---d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nl两个声母,能记清形,读准音。

  2、学会nl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1、复习字母:

bpdtmfa

  2、拼读音节:

di、māma、bà

ba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

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

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

齐复习,两个门洞mmm.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

(一个门洞nnn,一扇小门nnn,像只小凳nnn,倒放茶杯nn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

的拼音。

  板书:

n---á

---ná

,请同学自己试着拼读。

(指名读)声母n,韵母á

,直呼ná

进行na的四声练习。

  4、指导书写。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赶猪,乐得哈哈笑。

)”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

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

(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

一根小棒lll.

  (3)教学l和í

l---lí

---lí

(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

  (4)指导书写:

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

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

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

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

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

我请xx找朋友。

(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

我来找个好朋友。

(边说边上台)

声母d,ddd.

  一学生:

d是我的好朋友。

(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

对对对!

d是我们的好朋友。

(如错)错错错!

请你仔细找朋友。

  第三课时

  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tnl的字形。

  1、比较区分:

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

(伞柄朝下ttt,伞柄朝上ff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

(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

mǐ、tǔdì

、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

读词语要连读。

(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

(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