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6241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伦理思想发展简史文档格式.docx

第一次把朴素辩证法引起了伦理学的范畴,认为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

2、普罗塔戈拉的伦理思想(前481~约前411):

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

认为有欲望和追求私利的个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也是判断道德善恶的标准。

这是古代世界第一个典型的个人主义命题,是一种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2)德行可学可教。

他非常强调政治制度等环境对人的道德的决定性作用。

只有民主制度才是最合乎道德的制度,只有民主制度这种社会环境才能使人变得有道德。

从道德上为民主制寻找了理论根据。

3、德谟克里特(前460~前370)

马克思说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继承和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幸福论。

认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幸福高于物质生活幸福。

他并不否认物质生活享受,不排斥肉体感官的快乐,“生活而无宴饮,就好象长途跋涉而无旅店一样,”感官的快乐应该满足。

但感官的快乐只是粗糙原子剧烈运动的结果,因而是暂时的,如果过度,还会带来痛苦。

而构成精神幸福的精致原子的柔和运动,才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宁静、持久的幸福。

可见,他更重视精神上的愉快和宁静。

人要追求幸福,就必须对享乐有所“节制”和“适度”。

“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

(2)关于善。

“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

”一个人要有道德的行为,就必须了解善。

善是行为的准则,是当然的道德要求。

所谓“行善”,就是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

尊重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就是德性或正义。

他强调要从利益上,特别是公共利益上看待善,认为国家的利益应放在超乎一切的地位上才是有德。

当然,他所说的“公共”、“国家”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和统治秩序,所说的“利益”也只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他强调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服从国家利益,对于抵制奴隶主贵族只顾享乐的衰败德风有一定积极意义。

(3)关于义务。

德谟克里特在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把义务概念纳入伦理思想体系,全面考察了义务概念的各个方面,把义务与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的行为的内在动机联系起来。

他认为,义务就是按公正的原则去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

4、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苏格拉底(前468~前400),述而不作。

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贵族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拥护贵族制,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代表作:

《理想国》。

其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1)关于道德的来源:

反对智者观点,发展了苏格拉底绝对善本体的思想,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

善本体作为理念,是具体事物善的本原,它不仅是道德和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也是万物的本原。

善的本体的理念高于一切真理和知识,是道德的基础。

(2)关于四德:

他对希腊传统的“四德”即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作了系统的归纳和论证。

他在理想国里把人分成三种,三种人是神用不同的质料所造,有不同的本性,承担不同的职能,要求不同的品德。

质料

本性

品德

统治者

金子

理性

智慧

统治者的辅助者

银子

意志

勇敢

农民和工艺人

铜、铁

情欲

节制

“正义”就是“做你自己的事,不要干涉别人的事。

可见,柏拉图的四德说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等级制。

5、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其伦理思想的代表作,《政治学》也是一部重要的伦理学著作。

他的伦理思想,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最高成就,是他以前的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

(1)关于幸福和至善。

幸福和至善是其伦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他认为,人生追求的目的是至善,至善就是幸福,一方面,他认为,幸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他又是理性主义者,认为人之不同于动物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生的幸福要具备三个条件:

身体、财富和德行。

三个条件都是必要的,但在三个条件中,他特别强调德行。

(2)提出“中道”原则。

所谓中道,就是人在处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时要适度,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度。

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初步揭示了道德范畴超过一定量的限度会引起质变,善会变成恶,他说,“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

”只有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才是唯一正确的道德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并不是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他的中道是一种相对的中道,是“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或状态”。

(3)道德的起源:

他不同意道德天赋观,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训练完善起来,而且只有良好的政治制度才能使人的道德完善起来,同时,他认为社会政治生活也要靠道德调节人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主要靠公正和友爱两个道德规范来解决,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能克制自己不要过分,这样社会就能和谐,矛盾就能缓和。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在古希腊及整个西方伦理思想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总结概括了古希腊各派伦理思想的成果,第一个把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且开始把辩证法引进伦理学,在伦理思想发展上有巨大功绩。

但是,亚里士多德想用他的道德改革方案来挽救社会危机,却无济于事,因为希腊城邦奴隶制由于自身内部矛盾,崩溃的命运已不可挽回了。

(二)中世纪封建时期的伦理思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伦理思想的斗争主要围绕知识和信仰、自由意志论与神学预定论、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等问题展开。

基督教道德占统治地位,其核心是神道主义和禁欲主义,信仰、仁爱和希望基督教道德的三主德。

中世纪伦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五至十一世纪):

接受和移植了罗马帝国末期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和奥古斯丁的教父伦理思想,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伦理学。

封建制度发达时期(十一至十四世纪):

出现了阿柏拉尔和安瑟伦的关于自由意志和救赎论的争论,邓斯·

司各脱和托马斯·

阿奎那关于自由意志和预定论的争论。

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封建制度衰亡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孕育发展起来,市民阶级(后来发展为资产阶级)强大起来。

在伦理思想领域,人道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道主义,批判封建制度,从道德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这一时期,德国和法国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宗教外衣下,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新道德观。

1、《圣经》中的伦理思想:

《圣经》中宣扬的基督教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爱,勿抗恶,禁欲主义和信仰。

奥古斯丁把《圣经》中的基督教道德原则系统化和理论化,概括为信仰、仁爱、希望三主德,成为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基本规范。

总之,基督教用来世的幸福补偿现世的苦难,为封建君王和教会的统治服务,同时,也是对苦难群众的一种精神安慰。

2、托马斯·

阿奎那:

与奥古斯丁并称为神学大师。

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

他通过阉割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唯物主义成分和伦理学中的合理因素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经院哲学体系和神学伦理思想体系。

认为道德分为两种,一是尘世的德性,一是神学的德性。

尘世的德性是人在理性支配下,多次重复行为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在尘世德性范围内,人有作恶或从善的选择能力,是有自由意志的。

他又认为,人有灵魂,分有神性,因而人有可能具有神学的德性,但这种德性以上帝为对象,包括信仰、仁爱和希望,这些德性,只有靠上帝的指引和恩赐,使人的理智和意志活动指向超自然的目的,才能获得。

神学的德性使人与上帝无限接近而达到超自然的至善,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根本目的。

托马斯·

阿奎那的伦理思想是更为精致、更有欺骗性的禁欲主义,它虽然承认人有尘世的德性和幸福,有一定的选择作恶或从善的自由,但这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神学的德性和来世的幸福,为此就要靠上帝来拯救,具体来说就要靠教会来指导。

3、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的伦理思想:

14~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在伦理思想领域,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集中反对神学道德观,以享乐主义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道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等级统治,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资产阶级新道德观提倡人性至上、个人至上、理性至上。

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是新道德观的基础和核心。

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薄伽丘、皮科、布鲁诺,芬兰的爱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蒙台涅,英国的莎士比亚等人。

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者的总口号是: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

(三)近代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

近代西方伦理思想派别基本上分为两大派别:

一派是英、法两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以英国的霍布斯、边沁、约翰·

穆勒和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为代表,他们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人性都是利己的。

直接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另一派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伦理思想,以康德和黑格尔为等人为代表,把人的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看作人的本质,并以此说明道德的来源和本质,以抽象思辨的形式,间接曲折地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1、爱尔维修(1715~1771):

法国著名的唯物主义者,伦理学著作:

《论精神》、《论人》

(1)关于道德起源:

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性。

人的本性是自爱。

他从感觉主义原则出发,论证自爱是人的本性,是永恒的,普遍的。

利已不仅符合道德,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同时,他还批判了天赋道德观和宗教道德观。

认为道德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道德是后天环境的产物。

(2)关于道德判断标准:

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道德判断标准是利益。

利益决定道德观念,决定对行为的道德评价。

“无论在道德问题或认识问题上,都只是利益宰制着我们的一切判断。

”他认为,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道德的。

但是,人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所以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妨碍他人的利益,从而使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

他强调,真正的美德是“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很紧密地联系起来。

但他又说,就象河水不会倒流一样,“人们也不会朝着自己的利益这股急流逆水前进。

2、边沁、穆勒(又译密尔)

耶利米·

边沁(1748~1832)和约翰·

穆勒(1806~1873)是英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占统治地位的伦理学派功利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边沁的伦理学著作《道德与立法的原则》,穆勒的伦理学著作有《功利主义》。

(1)功利原则:

道德上的善恶要根据行为对人造成快乐还是痛苦的效用来定,边沁把这种原则称为功利原则,他说:

“功利原则指的就是:

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

换句话说,就是看该行为增进或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

(2)关于“至善”。

他们提出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至善,反之则是最大的恶。

社会利益不过是组成社会的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的总和。

对功利主义,马恩一方面肯定它的合理因素,“功利主义至少有一个优点,即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有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但另一方面,也指出这种学说是以利他主义面貌出现的利己主义。

3、康德(1724~1804):

近代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伦理学著作主要有: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实践理性批判》。

(1)道德起源问题:

认为道德起源于理性。

这个理性就是善良意志。

只有先天的善良意志才是至善的,判断一个人行为善恶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善良意志。

善良意志就是对道德规律的尊重,或者说是一种义务感,也就是按绝对命令行事。

(2)道德评价上的动机论:

道德来自先天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判断一个人善恶的最重要根据。

这种善良意志的“善良”之所以善良,不在于它产生什么效果,而在于它本身,是无条件的。

根据这种无条件的行为原则(康德称为“绝对命令”)去行事,才是道德的行为。

如果是有条件的行为原则,即根据“假言命令”去行事,即使行为结果合乎道德,也不能说是道德的。

(3)道德本质上,他是“人性论”者。

认为最高的善是德行与幸福的统一。

每个人自身就是一个目的,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

每个人都不应该把别人当作工具和手段,人的道德意志是独立自主的,绝对自由的,幸福必须服从德性。

4、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又是伟大的辩证法家。

主要伦理学著作:

《法哲学原理》、《精神现象学》中有关“社会伦理”、“良心道德”等部分。

黑格尔伦理思想一个很大特点是把辩证法引入伦理思想中。

(1)善与恶的关系:

认为人的意志是道德的来源,善和恶都来自人的意志,因为意志概念本身既包含肯定的东西,也包含否定的东西,善和恶作为对立双方不可避免地统一在一起。

“唯有人是善的,只因为他也可能是恶的。

善与恶是不可分割的,……”(《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144页)而且在人的意志的两个方面中,他更强调恶,认为人性恶比人性善的说法,说出了一种更为伟大的思想。

(2)动机效果统一论。

在道德评价上,主张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但是,他不认为人的正确动机应当来自社会的实践,而认为应当符合理念。

二、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1、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

在古希腊,就强调人的心灵与形体的统一,提出了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幸福,人道主义不仅成为世界观原则,也成为伦理道德原则。

2、重视个性,重视个人的发展,提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在古希腊,就有了个人主义命题,把个人的私利放在一切之上。

近代资产阶级则从理论上、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系统地论证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3、道德和政治紧密结合,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社会革命的手段。

古希腊道德的中心问题是解决个人和城邦、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把道德同现实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近代资产阶级则更鲜明和公正地运用道德去批判封建制度,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4、重视道德理论的研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家,一般都力求建立一个真善美的思想体系,把知识和道德结合起来,声称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伦理学是给人以幸福的学问。

然而,从整个趋势来看,西方较注重道德理论研究,而不太重视个人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的研究。

 

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几个时期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发端于奴隶社会时期,商代,“尚鬼”、“尊神”、讲“天命”,伦理思想没有从宗教意识中分离出来,处于从属地位。

西周时,提出要“以德配天”,认识到道德的作用,但并否定天的作用,没有形成系统的伦理学说,只是发端期。

中国伦理思想的奠基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伦理思想奠基期,也是封建伦理思想初建期

主要涉及到人性善恶与道德关系、道德起源和本质、道德作用和教育、义利之辩、道德评价和修养等,主要派别有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

1、孔子(前551~前479):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仁爱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

在孔子那里,“仁”有二重含义:

(1)“仁者,爱人”。

(2)忠恕之道。

忠要求“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是“爱人”的具体化,是“为仁”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要推已之心以爱人,要诚恳待人。

孔子的伦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道德理论的基础。

2、孟子和荀子

孟子(约前390~前305)发挥了孔子的“仁学”。

认为人性本善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萌芽)”,“四端”扩而充之,便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

具体提出了“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道德规范。

强调道德修养和情操,承认环境的影响,但更强调“反省内求”。

荀子(约前340~前245):

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在人性问题上,折中告、孟之争,主张“性恶论”。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道德规范上,孔子讲仁,侧重于道德感情,孟子讲仁义,侧重于人的道德行为和意志;

荀子则讲礼,侧重于封建等级伦理秩序。

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要“化性起伪”。

3、墨子(约前468~前376),墨子的伦理思想重要特点是讲功利,“义,利也。

”义之可贵,在于“义可利人”,利人和利天下是判断是非和道德的标准,“兼相爱,交互利”是“义”的集中体现。

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

4、老子、庄子

老子,道家创始人,研究老子思想,主要依据《老子》(《道德经》)。

庄子(约前369~前286),曾作过短时间的管理漆园的小吏,后来隐居不仕,靠打草鞋为生。

道家以超时空、超人的“道”为万物的本源,“道法自然”,因此,崇尚自然是老庄道德观的最高原则。

老子提出要无欲、无为、无争,理想的道德境界是“反朴归真”,“复归于婴儿”,由此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道家竭力提倡通过齐物、齐生死、齐是非以达到是非不辩、万物一齐、死生一条,最终人与道合一,达到一种“无待”境界。

在道德修养上,庄子主张通过“心斋”、“坐忘”以求精神上的超脱。

庄子思想具有九个方面的现代价值:

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张扬个性,和谐精神,不为物役,生态智慧,返朴归真,宽容精神,批判精神。

道家的伦理思想主张人顺应自然本性生活,尤其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当今的生态伦理研究有启发。

但道德虚无主义则应批判。

5、韩非(约前280~前233)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个非道德主义者。

他强调法治,轻视道德的作用,认为“仁义丧国”,“慈惠乱政”,要用法律来代替道德,认为人人都自私,人性中不存在道德因素,道德教化无济于事,严刑酷法才解决问题,“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显子》)反对儒家的德治观点。

总之,这个时期以孔孟的伦理思想为主流,但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封建伦理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演变发展期(或称封建伦理思想系统化、宗教化时期)

这个时期,儒家伦理思想占据正统地位,并系统化、神学化,随着道家的复兴和佛教的传播逐渐形成儒、佛、道鼎立合流局面。

秦始皇于前221年统一全国,以法治天下,实行残暴统治,14年就灭亡。

汉统治者要从亡秦中接受教训,认识到必须文武、德法并用,才能长久。

在这种形势下,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地位,而唯物主义者王充反对董仲舒的学说,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冲击了董仲舒的神学伦理思想。

到魏晋时期,尚清谈,搞玄学,实行儒道合流,伦理思想上出现“才性之辩”和名教与自然之争。

南北朝隋唐时期,兴起佛教,到唐中叶,一些思想家开始反对佛教,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精致的唯心主义哲学及宗教修养的理论、方法,来补充儒家的思想。

儒家仍旧占据了主导地位。

董仲舒(前179~前104):

把儒学系统化、宗教化,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道德定型了。

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三品说”,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依据这种天赋道德观,又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把它说成是天意的表现。

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为大一统的政治服务,为封建等级制作理论上的辩护。

三、宋至明代中叶时期——封建伦理思想成熟、完备并走向僵化

这个时期的思想:

理学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此外,有事功派。

程朱理学代表:

程颐(1033~1107)、程颢(1032~1085)、朱熹(1130~1200)。

陆王心学:

陆九渊(1139~1193)、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

事功派:

陈亮(1143~1194)、叶适(1150~1223)。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把“理”作为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本质上都是为了扶植纲常名教,但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在程朱看来,万物包括人在内归根到底由“理”派生,二程说:

“理即礼也。

”朱子: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人间的纲常伦理是“天理”的体现,道德的源泉是“天理”,因而是神圣的,人必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宣传要“窒欲”。

在道德修养问题上,程朱主张“格物致知”,属于理性主义道德修养论。

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心即理,不需外求,内求本心即可,属于直觉主义道德修养论。

事功派陈亮、叶适代表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反对程朱理学把理与欲、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和功利不可分。

永嘉学派的陈傅良把陈亮的功利思想概括为: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

事到济处,便是有理。

四、明代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封建伦理思想衰落期,也是中国具有早期启蒙意义的伦理思想产生、初步发展并转向沉寂时期。

明代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出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程朱理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本身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于是,一些进步思想家便起而反对封建礼教,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

明代的李贽(号卓吾,1527~1602)提出: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认为人的道德和物质欲求密不可分,反对程朱理学把道德与物质生活对立起来的禁欲主义,有进步性,但是他又把道德与物质生活混淆起来,是其时代局限性。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颜元(1635~1704)等也都反对程朱理学的反功利主义思想,颜元说:

“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

”王夫之,说:

“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据此对禁欲主义展开批判。

清代中期的戴震(1723~1777)把反道学的斗争推向深入,他进一步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误,深刻揭示了封建道德“以理杀人”的社会作用。

他还论证了人的物质生活欲求的合理性,指出人性就是人的“气质之性”,没有什么与此对立的“义理之性”。

认为道德关系是人伦日常生活中的必然关系的反映。

他的伦理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封建时代反道学伦理思想斗争的终结,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的环节,对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发展、衰落期

鸦片战争前后,封建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来一批具有初步资本主义倾向的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龚自珍、魏源等,忧国忧民,要求个性解放,龚自珍认为道德伦常不是什么圣人创造的,也不是“天理”的体现,而是“始于饮食”,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相联系,是众人自造的。

太平天国革命中,洪秀全、洪仁玕等对封建等级伦常秩序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抨击。

后者还试图把农民的朴素的道德观念同西方资产阶级某些伦理思想结合起来,使这种农民的伦理思想具有一定资产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