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论述类文本阅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简答。
论述中的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就是新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整合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
要对这些信息归类,理清关系,如同一、包容、从属、并列关系等等。
特别要注意隐含的信息的辨识,并能将其明示化。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掌握以下技巧:
一、要注意通读并勾画。
“通读”是读原文、读题干、读选项。
读原文时要随时注意每一段落、每一部分的概括性语句,把握好本部分的意义和写作意图,通过对每一段落的理解而达到对全篇的中心内容、写作思路的理解,从而弄明白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见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加以介绍、说明的。
“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筛选”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整合”尤为重要。
整合主要是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及题干中的关键词句。
整合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掌握全文的脉络和从中获得相关信息,答题时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二是题目选项多半与这些主干句有关,抓住了主干句就抓住了解题的钥匙。
二、筛选信息要有目标。
阅读和答题都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依据试题要求而定。
阅读的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试题的题干要求。
三、提取信息务必准确。
所谓准确,主要是指两点:
一是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二是满足试题需要,包括提取和整合的角度,归纳的要点,都要恰如其分。
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掌握以下技巧:
一、善于判断同一信息。
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
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
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二、能够把控遥远信息。
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
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
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
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三、必须深挖潜在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四、学会整合分散信息。
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
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
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
五、准确理解语言信息。
要准确理解文章语言,这是从筛选后整合信息的角度说的。
信息靠语言文字符号传递。
不能准确理解语言,就不会有准确的筛选和整合。
因此,要特别注重准确理解阐释基本概念、事物属性、,某种道理的语句。
准确理解整合文章表述的观点、作者的见解和文章所传递的新知识的语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每年必考,现行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上有不同的设题形式,主要为主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
【真题导航】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
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
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
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
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
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
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多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
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
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
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
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
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
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
正确答案是B。
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
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
【考场实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
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
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
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
“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
此即天伦;
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
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
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
父义当慈,子义当孝。
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
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
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
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
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
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
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
【答案】C
【解析】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
B项错在“一直”,原文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
D项错在“就不会”,曲解文意。
原文说的是“不主张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
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
【解析】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
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论证方法也就不能证明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
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
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
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
【答案】D
【解析】D项,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
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涌现的文艺作品数量巨大,但佳作、力作不多,尤其是值得流传的经典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文艺创作的套路化倾向存在着一定关系。
“套路”一词再度流行,更多地指向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携带着关于当前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症候和信息。
在此前提下所说的套路化写作,针对的就是一些创作者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创作风气。
这种既无创作主体性可言,又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套路化创作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创作题材跟风化,即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某种题材大受欢迎,就一拥而上;
二是创作模式低水平重复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原创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
三是创作心理浮躁化,盲目迎合市场的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四是创作理念鄙俗化,创作者不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寄寓在作品的精神内蕴上,而是寄托在所谓的娱乐明星、话题炒作等非本体的手段上。
套路化创作应和的是消费主义的逻辑,其特性是快餐性、流行性、多变性,因而一旦创作成为某种套路,恰恰也就是套路过时之日。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非两种类型,一是超级英雄片,一是合家欢动画片,一旦观众对这些套路了如指掌,就会被市场抛弃。
此前上映的《变形金刚5》口碑和票房大不如前就是很好的例证。
文艺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套路化的。
那些彪炳千古的伟大作品,诸如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无一不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这些作品构筑了人类思想史、艺术史上最为瑰丽多姿的七宝楼台。
当然,套路化创作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对于初涉创作的人来说,套路是学习前辈艺术家宝贵经验的有效手段。
辩证地吸取套路中蕴藏的创作经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因经验不足而老走弯路的试错成本。
文艺是人写的、写人的、写给人看的,我们之所以需要欣赏文艺作品,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可能的世界和可能的选择。
作品在构造了一个艺术世界的同时,也往往构造出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而套路化创作显然会导致艺术世界的“同质化”,使得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日渐单一、浅薄。
实际上,随着受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具有极高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反而更容易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
正在热映的《战狼2》就是极好的例子。
其将主流价值的表达与类型化的探索进行有机融合,用高质量视听奇观和高强度叙事节奏完成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
因此,创作者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超越前辈艺术家的勇气摆脱套路的束缚,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苏勇《套路化岂能横行市场》)
A.套路化在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流行,对经典作品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B.套路化创作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得作品缺失了创作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
C.与其他影片相比,好莱坞电影虽然更具全球竞争力,但当观众对制作套路熟悉后,便会失去市场。
D.文艺与人紧密相关,套路化创作中作品与人分离,导致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变得单一而浅薄。
【答案】A
【解析】B项,原文“这种既无创作主体性可言,又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选项“套路化创作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得作品缺失了创作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因果倒置;
C项,“好莱坞电影虽然更具全球竞争力”错误,原文“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非两种类型”;
D项,“套路化创作中作品与人分离”错误,原文“而套路化创作显然会导致艺术世界的‘同质化’”。
A.开头采用因果论证法,由现象到本质,提出了文章的论述对象——文艺创作的套路化问题。
B.文章第三段从四个方面由浅人深地分析了套路化创作的表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C.文章既论述了套路化的危害,也论及套路化的价值,并较为具体、深入地阐述了前者。
D.文章列举《战狼2》与《变形金刚5》两部影片,从正反两方面对观点进行了有力论证。
【解析】B项“四个方面由浅人深地分析了套路化创作的表现”错误,四个方面是并列的,没有“深浅”之分。
A.一些文艺创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事低水平重复创作,在社会上形成了套路化创作风气。
B.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都遵守着文艺的基本精神,是反套路化的典范。
C.热映的《战狼2》获得极好的口碑与市场,得益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影片极高的艺术性。
D.要创作优秀作品,创作者必须摆脱套路束缚,以超过前辈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和勇气投入创作之中。
【解析】D项,“要创作优秀作品,创作者必须……”过于绝对,原文“创作者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超越前辈艺术家的勇气摆脱套路的束缚,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验的丰富性,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作家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置身于这一进程之中,往往对之习焉不察,但如果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中来考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也不是从来如此的,我们的生活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在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何将个人体验与时代经验“历史化”“相对化”“艺术化”,在作品中凝聚当代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创造新的文学经典,能否攀上文艺的高峰。
而要达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以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
现实主义是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也有着曲折复杂的历史。
在历史上,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座高峰,可以说20世纪欧美的现代主义和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是试图超越批判现实主义的努力,前者将探索的触角深入人类的精神领域,后者则试图从建构而不是批判的角度,重建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由于教条化而导致了公式化、概念化,在具体实践中遭受了挫折,但无论是中国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还是西方的“无边的现实主义”,都试图在理论上对之做出纠正或扩展。
20世纪80年代,新的文艺思潮蜂拥而来,现实主义一度被视为落后、过时的创作方法,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文学”,成为当时占据主流的文艺潮流。
但时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