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035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循环经济Word文件下载.docx

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

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

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3、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人们因此而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似乎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由于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认识,人类在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这些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是这一新发展观形成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

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

循环经济的术语虽然近年来才进入中央决策层视野,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古今中外皆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政府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资源环境压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因为,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建设和谐社会中均含有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

形成于我国先秦的天人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老庄的顺应自然、不可对自然无节制地采取行动的思想;

孔子的性与天道之说,以及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重主体、仁学、自修之天人关系说;

管子的将天视作为自然本体意义的“人与天调”的思想,以及荀子的制天、用天的思想等。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

荀子早在2000多年就提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此外,东南沿海地区早就出现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以及甘蔗渣用作为造纸原料的生态工业雏形,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

可见,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最早在我国是1994年出现的,是《再生资源》杂志一位作者提到了废旧物质的循环利用问题。

1997年在《环境导报》上有一位专家把德国的法律翻译成《循环经济法》。

在国家层面上,应该说是从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和当时的辽宁省长薄熙来同志一起讨论,准备在辽宁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循环经济,这是国家在部级层次上最早提出的。

在97、98、99年前后,有很多人发表文章讨论循环经济,介绍循环经济的内容。

真正到中央层次是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二届全球环境基金(GEF)大会上,讲了“中国要发展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这个提法,应该是中央最早提出的时间。

而后胡书记、温总理在很多会议和场合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

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又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这是循环经济的概念在我国从提出到成熟的过程。

以上我们了解了循环经济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下面我们讲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随着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推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从宏观建设规划到具体行业发展的各层面正被广泛推行。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要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最根本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摒弃传统的资源高度依赖型发展模式,重视和发展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

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与传统经济相比,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他的优势主要在于: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单向流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

循环经济则根据“3R”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

而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第三,循环经济可以把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

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

循环经济则可以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两者都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

通过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较得出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

我们所说的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

  长期以来,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

当然,一切生存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物种都有“为我”的特性,“利己”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事物进化的基本机制。

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形成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

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界不仅仅是为人类准备的,它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资源。

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的资源的意义,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

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新型工业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

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

第三种就是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我国近20多年的工业发展,幸运的是汲取了第一种模式的教训,遗憾的是没有跳出第二种模式,大多数地方都是先污染后治理。

我国经济从1985年到2005年是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均增长率达8.7%,而且至今发展势头不减。

这是值得骄傲的,但也留下了两大遗憾:

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二是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人口众多的国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仍然突出和严峻。

从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相当粗放。

那就是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一国人均GDP处于500一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

按照现在的增长方式,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长。

我国并不是资源富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

所以,只有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以上三方面,我们了解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将就如何

三、运用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构建秀美和谐山亭

(一)山亭区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我们山亭区是1983年区划的,建区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经过这23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农业经济,农民形成了46万亩的优质林果基地;

工业有了煤炭、造纸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另外把潜在的旅游资源也逐步的开发显现出来,目前的市场空间较大。

全区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但是现在山亭经济依然欠发达,发展依然处于落后位置,财力增加与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还有较大差距,群众生活整体上还不富裕。

2006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7903元,仅是全市人均水平的一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0元,不到全市人均水平的五分之四。

省市提出的“十一五”时期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山亭区四年内实现这个目标,任务艰巨,困难很大。

目前我们山亭的发展劣势主要是农业经济仍然存在特色农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增收困难;

工业仍然以传统的资源型企业为主体,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导,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等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的生态和资源约束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环境质量的矛盾日益显现,建设富裕、秀美、和谐的新山亭,依然任重道远。

(二)主要对策

面对上面不利因素,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我们将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发展我区循环经济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本人的多次实地调研,认为今后山亭发展循环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筑山区绿色生态经济。

农业是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因此,农业循环经济框架可以从“四个方面”为主线来形成,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

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加工企业要采取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

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一书,总结了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以及障碍与对策,认为目前农村循环经济主要呈现四大产业发展模式: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生产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生产模式、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循环模式、区域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基塘”符合系统模式,江南地区的“鸭稻共生”系统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系统模式,都是我国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比较具体而典型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山亭区作为一个农业区,农业是百业之基,而“三农问题”是困扰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生态区建设,成为山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为构筑山区绿色生态经济要求从四个子系统来着力构建:

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主要涵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大产业,它要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办好生态旅游、绿色饭店和各种绿色服务业。

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

一方面,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

另一方面,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二是村镇基础设施体系。

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

要解决水量不均、水质不高的问题,积极治理和预防水、旱灾害,做好做足“水文章”;

要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行可再生能源,如发展沼气、太阳能、小水电、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

要完善农村道路布局工作;

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省地治污技术,使用新型环保建材,体现地方特色建筑风格。

三是生态环保体系。

要精心挑选搭配绿化树种,有效治污和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垃圾等。

四是社会事业体系。

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2、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已开始融入我们山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就工业而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

企业之间实现了“循环链”的延伸和对接。

如“山亭造纸模式”呈现循环经济特色,已将产业链延伸到新型建材行业、生物有机肥料,并具有区域集中性、产品产业相联度高的特点。

该产业以华润为龙头,由华峰、华澳达、北新建材、华玉板业、亿丰源等企业相关联,企业之间是一种互为原料的市场化行为。

华峰纸业以分捡废纸为主,打包后销售给华润;

华润制纸浆,并自建2.4万千瓦的热电,满足自身的电、热能需求,生产石膏护面纸,则供应北新建材公司作为生产石膏板的原料;

华澳达化工厂生产的化工原料,用于造纸过程中的漂浆和定型;

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又成为华玉板业和亿丰源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

这一产业链既把投入的资源吃光用尽,又保护了环境。

通过华润以商招商,引来华峰纸业等造纸和相关企业,3年时间造纸规模达到100万吨,成为我区重要的造纸产业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亭经济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具备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

今后我们应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是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引导。

根据山亭区资源及产业特点,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之中。

对产业循环体系、重点项目投资、基础设施规划及政府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等进行总体思考,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鼓励和引导,逐步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让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围绕工业兴区战略,以构造区域经济特色为方向,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培育产业链,形成一批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煤化工、建材、造纸、纺织服装4大产业链。

二是创建循环型企业。

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行业、示范园区建设。

选择规模较大的煤化工类、资源开发类、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企业及工业废弃物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推进清洁生产,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促进原料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级利用。

在产业产品关联度大的企业之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网络,把不同的工厂联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资源。

(举例:

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实践表明,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

丹麦凯隆堡是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

电厂是该园区产业链的核心。

电厂给制药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

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

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

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

同样,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

该园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节水。

炼油厂每年节水120万立方米,药厂废水处理后的90万立方米也可用来替代淡水。

二是节约矿产资源。

电厂用炼油厂排出的空气每年节煤30000吨(约占物料投入的2%),节油19000吨。

制药厂的残渣用来制造有机肥料节约氮800吨,磷400吨。

电厂和炼油厂的废弃物资源化,每年节约2800吨硫和80000吨石膏原料。

三是减少废弃物排放。

电厂20万吨的粉煤灰和80000吨除尘渣不再填埋;

炼油厂2800吨的硫不再排到空气中;

制药厂100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废渣不用填埋或填海而制造成有机肥料,供附近的农场使用。

此外,还避免了约2000吨二氧化硫和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链。

目前,我区的产业链仍然较短,链条扩容空间小,而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则集中在以汽车制造、信息电子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其特点是产业链长,规模大,链条价值大。

因此,我们要在发展好既有产业链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链。

下一步要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进一步拓展电子产业链,以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点,选择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仪一体化等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实现重大突破。

 

四是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废旧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而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必须用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

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以此推动山亭区的循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渐进的庞大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后应立足山亭实际,结合区情摸索一套适合山亭实际的循环经济之路,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

(1)

3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

(2)

4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

6常纪文.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借鉴,2004(8)

7陈昌清.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新农村重要途径[N].农村报,2005-11-21

摘自《中国建设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