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4562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地球题库2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圣多里尼火山位于B西拉岛

27

摩西出埃及记中关于海水变化的描述,应是下列哪种地质现象的直接结果?

D海啸

28

“牛眼模式”下,溶解物蒸发析出的先后顺序是D碳酸盐、石膏、石盐

31

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

B随着衰变的继续,半衰期越来越长,最终趋于无限

C化学反应会改变元素的半衰期

D衰变过程中,每个半衰期内,元素衰变的质量都不一样

32

大气污染的危害有

A形成酸雨B温室效应C形成厄尔尼诺现象D加大臭氧层空洞

3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循环主要是物理过程,也包含有化学过程

B水循环中,降落到地面的水分全部成为地表径流

C水循环中,重力起着主要的作用

D水循环可以不断调整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

34

下列哪些属于大气污染物?

A尘埃BO3CCO2DCH4

35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同时流经的国家有?

A伊朗B伊拉克C土耳其D叙利亚

36

石油一般集中在哪些古地质环境中?

A陆地边缘上的陆坡B古裂谷C大型稳定地块D山前褶皱带

37

湖底沉积的淤泥称为纹泥,关于纹泥,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纹泥是层状分布的

B纹泥能反映当时的水深

C纹泥能反映当时的雨量

D纹泥颜色越深,含氧量越高

38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的争论和谈判主要是关于

A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灾害

B全球生态系统的连锁影响

C全球气候变化原因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9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B冰的密度比水小

C宇宙中氦元素的丰度最大

D化学元素能够人工合成

40

下面关于雪球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雪球地球结束后,地表温度趋于正常

B雪球地球结束后,生物种类缓慢增加

C雪球地球结束后,生物种类迅速增加

D雪球地球结束后,地表变得非常炎热

41

下列有关《物种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作者为达尔文B出版于1859年C解开恐龙灭绝之谜D提出进化论

42

埃迪卡拉动物群的动物所属的3个门为

A腔肠动物门B环节动物门C节肢动物门

43

关于中华龙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研究恐龙灭绝意义重大

B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

C对研究鸟类起源意义重大

D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44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陨石的年龄与地球一样老,成分和太阳一样原始

B分异的陨石有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和铁陨石两种

C落在地球上的陨石,80%都是铁陨石

D球粒陨石是一类未分异的陨石,其中铁与硅酸盐的比值接近于地核、地幔中的铁与硅酸盐的比值

45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地震仪是记录地震波的仪器

B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的工作真正开始于对各类地震波的研究

C地震发生后,横波(S波)最先到达震中

D横波(S波)的传播方向与地壳振动方向是一致的

46

下列哪些特性符合构成地幔的岩石属性

A地震波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为8.1公里/秒

B密度为3.2g/cm3

C经过熔融可形成玄武质岩浆

D具有高压下可压缩的物理性质

47

A用压缩铁来验证地核的成分,是地球物理的一项重大发现

B温压实验说明地幔是一种富硅的介质,而地核是富铁的介质

C最早利用高压物理实验研究地震波的人是伯奇

D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核是由铁镍合金组成的

48

赫斯的海底扩张假说建立在下列哪些测量结果之上?

A海底火山及深海沉积

B海底热量

C地震分布

D海底地形

49

海底热流的能量来自于

A海洋底部温暖的海水

B海底火山喷发

C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热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50

通过复原拟合后的“泛大陆”是由以下哪些大陆构成?

A盘古大陆B劳亚古陆C冈瓦纳古陆D西伯利亚古陆

51

请将下列四项描述按时间先后排序

1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3埃德温·

哈勃发现“星系红移现象”

4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52

根据陨石的“冷凝模式”,请将下列化合物按照其冷凝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

1铝、钙、钛的氧化物

2铁镍合金

3铁氧化物

4冰

53

将下列生物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1笔石2有颔鱼3鱼石螈4库克逊蕨

54

下列事件的先后排序

1最古老的大陆岩石出现2液态水出现3大气中渐渐聚积氧气4有核细胞开始发育

55

请将下列四个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排列

1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时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弧形阴影判断地球为球体

2厄拉多塞用简单的几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一行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测量

4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6

将下列四个理论按照提出的时间先后排序

1大陆漂移理论2海底扩张假说3海底磁异常4板块构造理论

57

美国人费雷尔发现了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圈,故名为费雷尔环流圈。

59

石油具有触发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因其在全球经济中有着决定性作用。

60

宇宙大爆炸始于一个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的奇点。

61

全球变化研究的产生,主要来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63

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是两栖类动物,它们由鱼类进化而来。

64

发现于中国云南澄江县的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初期小壳化石的代表。

65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又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其中能造成较大损害的是纵波(P波)。

66

卡文迪许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并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密度为5.45g/cm3,这个结果十分接近于现在公认的地球密度。

67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了新的全球学说,将大量杂乱的发现协调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领域。

68

离洋中脊越近,深海沉积物年龄越老。

1

测定地球质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B万有引力

2

太平洋赤道附近温暖的海水沿表层向( 

 

)流动,进入大西洋后( 

),至冰岛、格陵兰岛附近,再沿深层向( 

)流动,最后受热上升,形成大洋环流。

A西、北上、赤道

3

下面关于科里奥利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半球、北半球都存在B来自于物体运动的惯性C与地球自转有关D由空气的流动引起

4

有关现在大气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在大气中约有21%B大气中最多的是氮C大气中含有少量的甲烷D二氧化碳含量仅次于氮和氧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A四分之一

7

按照目前世界对石油的需求计算,石油枯竭将在( 

)发生。

C2040年

新仙女木事件可能是一次大洋热盐传送带中断的异常现象,其形成原因是A气温升高

地球的年龄有C46亿年

15

首先发现放射性现象的科学家是D贝克勒尔

16

下面关于鱼石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鱼石螈是最早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B鱼石螈化石在格陵兰岛发现C鱼石螈同时具有鱼类和两栖动物的骨骼特征D鱼石螈有肺和鳃两套呼吸系统

第一枚“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于1929年

18

下面关于蕨类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古生代蕨类植物比现生蕨类植物种类多得多B蕨类植物已能完成脱离水生环境生活

C蕨类植物是最早的陆生维管植物D蕨类植物以孢子进行繁殖

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在D前寒武纪晚期

20

KT界线是指C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地核密度最大,地幔次之,地壳密度最小

25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地球各层旋转速度的理想比值为A0.6:

0.7:

1.06:

3.27

27

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个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推进挤压形成的?

C印度板块

28

大陆漂移思想源起于A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对应性

29

造成米诺斯文明突然消失的原因是A火山爆发

30

下列表述中,符合事实的是D魏格纳认为陆壳能在洋壳上移动

31

地球之所以成为人类唯一的家园,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

A有液态水B表面温度适宜C有土壤D有大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多种B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是甲烷

C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最强,所以最受关注D温室气体能保持地表温度

空气中水汽可能以下列哪些方式落至地表?

A雹B霾C雨D雪

通过对外海沉积物性质的研究,可以了解A海底深度B陆地元素构成C大陆地形D海水温度

石油产地的高度集中会带来哪些严重问题?

A全球石油供给受制于少数几个国家B石油从源地转移时安全运输的问题

C石油运输成本高昂D石油储量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的重点是哪些?

A盐碱地改良B土地沙漠化防治C水土保持D土地多种利用

下面哪些信息是研究古气候的主要资料来源?

A树木生长纹B南极冰芯C历史记录D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

全球变暖的直接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B夏天更热C极地冰盖面积减小D极端气候频发

39

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光波频率会红移。

B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声波频率会变低。

C当物体向我们高速离开时,光波频率会蓝移。

D当物体向我们高速接近时,声波频率会变高。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较为流行的观点的是

A异常寒冷的冬季B长年的沙尘暴天气C小行星撞击地球D大规模火山活动

生命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更新性B特异性C无双性D复制性

物质文明对人类演化可能造成以下哪些负面影响?

A人类机体抗病能力减弱B个体增大C人的攻击性增强D人类物种演化速度加快

下列关于地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幔占地球体积的60%B地幔大部分由榴辉岩组成

C地幔自浅而深分为三部分D地幔顶部大规模的物质对流造成了板块运动

46

地球外核呈液态的原因为

A含有熔点较低的元素B温度很高C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所致D压力很大

48

关于M—反射层,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是古地中海干涸时的表面B位于地中海几百米深处

C其几何形态与地中海的海底基本一致D1969年由“格洛玛·

挑战者”号发现

海底地磁条带的形成说明

A大陆在漂移B海底在扩张C地磁场出现异常D板块在条带处碰撞

请将下列四项描述按时间先后排列

1天王星发现2海王星发现3发现塞德娜天体4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

52

1铝、钙、钛的氧化物2铁镍合金3铁氧化物4冰

54

将下列古人类按照进化的先后顺序排列。

1南方古猿2能人3直立人4智人

55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请将下列四个发现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

1奥尔德海姆发现地球是由地幔和地核两种介质构成

2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莫霍面”

3古登堡发现地幔与地核之间存在“古登堡面”

4勒曼发现地核分为固态的内核和液态的外核两部分

60

地球上的锌元素是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

61

气候系统的演变是地球系统的四个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63

随着火山不断爆发,大气中CO2气体的浓度日益增加,形成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冰层融化。

66

地磁场主要由地球内外核的差异运动造成。

67

大陆漂移导致现在各大洲岩石磁记录不一致现象。

1公元79年,哪座火山的爆发淹没了古罗马的庞贝城。

维苏威火山

2火山不仅是一种自然灾害,它还能带来矿产资源、肥沃土地的矿物质、地热资源

3接近岸边时,海啸的波长变短,波高变高

4火山喷发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可能有气温下降、火灾、酸雨、海啸

6地震多分布于板块的边界区域

7暴发型自然灾害:

龙卷风;

迁延型自然灾害:

旱灾;

过度型自然灾害:

水灾

8天文灾害:

磁暴;

生物灾害:

病变;

地标运动灾害:

雪崩;

地质灾害:

地震

9非洲尼奥斯火山湖导致的灾难,祸首是气体

10火山爆发的产物有碎屑流、气体、灰尘、熔岩流

12地震被列为天灾之首,只要有以下原因:

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可引发许多次生灾害,灾害范围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3地球上,每年发生的人们能感觉的地震次数约有10万次

14最早提到地球曾被大面积冰川所覆盖的是瑞士人克罗尔。

错误

16江南地区“夏六月夜雪”的事件发生在我国古代哪个朝代?

明代

17地球现在处于间冰期

20距离现在最近的超大陆是潘基亚超大陆

21通过对珊瑚化石生长线的研究,发现4亿年前地球一年有400多天

22新仙女木事件是一次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

正确

23关于中国古代气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两宋都处于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

24全球变化的空间尺度包括区域尺度、地方尺度、全球尺度、局部尺度

25通过测定海底有孔虫壳体中18O和16O的比值,可以得出远古时期海水的温度。

26根据地质资料,人们发现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4)次较大的冰期。

27如果地表温度持续上升的话,会造成哪些后果?

传染病肆虐、物种灭绝、缺水断粮、大洋热盐循环中断

28冰期事件属于下列哪个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

几十万年到几千年

29路易斯·

阿加西斯:

提出地球曾被大面积冰川覆盖;

詹姆斯·

克罗尔:

提出冰期旋回与地球运动状态有关;

米卢廷·

米兰科维奇:

将地球轨道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相结合

30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

没10万年发生一次;

地球黄赤交角变化:

每4.1万年发生一次;

地球自转轴的旋转:

每2.3万年发生一次

31《增长的极限》一文中,对人类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除人口和污染外,还有工业发展、不可再生的资源、粮食

32大气圈中的水循环主要表现为水汽和降水,陆地部分则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分支,流向不同的终点。

331990年,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源于对基尔库克油田的争夺。

3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产量

35联合国有关组织预测,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36森林面积真正开始锐减始于20世纪50年代

37里海沿岸共有几个国家?

39下面关于尼罗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尼罗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40南中国海的能源冲突目前体现在对南海群岛主权的争夺。

42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

正确的是煤炭储量丰富,种类齐全,优值能源储量较低

44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有:

城镇建设、气候变化、过度开采地下水

45人类利用气候资源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下列哪些属于直接利用?

风能发电、空气制氧、太阳能供暖

46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是在哪一年?

1957年

47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风及大气成分。

48中东地区石油储量巨大的原因有:

有良好的石膏、盐类封盖层、有巨厚的优质生油岩层、有疏松多孔的砂岩、碳酸盐岩做储集层、有使石油富集成藏的大型地层褶皱

49土地质量的特点是多面性

50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的重点是哪些?

土地沙漠化防治、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

52植物资源通常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它的种类较多。

54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包括大气、水、自然风光

55我国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变异性大,不易把握。

57风能的特点是可再生、能量巨大、不稳定

58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设想源于中国哪位地质学家?

翁文灏

59有关现在大气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仅次于氮气和氧气

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循环中,重力起着主要的作用、水循环可以不断调整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

61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

64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运动形态的物理过程。

65水在水圈中的主要储层是海洋正确

68厄尔尼诺最早指赤道海面的异常增温

71臭氧层位于平流层

72高纬度地区,洋流进入深层的原因是海水密度大、海水结冰、海水盐度增大

73全球洋流系统贯穿所有大洋,使热量、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全球海域间循环。

7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臭氧分子由自由氧原子和氧气分子结合而成,臭氧层位于海拔20~30公里高处

76太阳辐射中,绝大部分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不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

79热层:

氧原子较多,可吸收短波长紫外辐射;

中层:

氧分子较多,可吸收中波长紫外辐射;

平流层:

臭氧分子较多,可吸收长波长紫外线辐射

82陆地河流搬运的物质入海后均呈带状分布。

83《蒙特利尔协定》规定,到( 

2010 

)年必须完全停止使用氟氯烃等有害物质。

84岩石圈由( 

)三类岩石构成。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86对流层:

受地表温度影响,空气不断流动;

臭氧集中,尘埃很少,透明度很高;

大气在其中进行强烈的化学反应;

热层:

即电离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

87下列关于地球表面系统能量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从理论上讲,表面系统与太阳辐射之间的能量转换是平衡的;

地表存在水平方向上的能量输送;

不同地理位置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各不相同

88大洋传送带是一个闭合的环流,由低纬度地区的低温高盐深层洋流和高纬度地区的较暖低盐表层洋流组成。

89大气圈的作用包括保持地表热量不散失;

保护地表生命不被紫外辐射伤害;

调节地表温度;

保证地表液态水的存在

90泥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页岩;

沙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砂岩;

砾石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砾岩;

有机物在压力作用下可形成煤

91水分子在大气圈中的停留时间11天;

水分子在大陆的停留时间100年;

水分子在海洋的停留时间40000年

92迄今为止,南极“臭氧洞”最大的年份是1987

93统计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呈正比。

9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原始大气成分的改变包括使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

使甲烷变成水汽和二氧化碳;

使氨变成水和氮;

从二氧化碳中分异出氧气

95臭氧层的作用有吸收太阳紫外线;

维持大气圈的圈层结构

96达尔文认为,人类应该起源于南亚。

97非洲纳米比亚海岸一处悬崖峭壁,是雪球地球曾经存在的证据之一,依据是地层中有很厚的碳酸盐岩;

地层中有典型的冰川沉积物

98下面关于叠层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叠层石出现在距今7亿年前

99寒武纪初期的小壳动物化石以中国淮南动物群为代表。

100地球诞生约5亿年后,地表就已出现了岩石。

2生物学演化开始的标志是生物体器官的出现。

3最新发现表明,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2亿年前

5目前全球进入了又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期,灭绝速度为自然条件下的千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6被认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是克罗马农人

7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发的原因可能是海水中磷酸盐含量增加;

大气圈氧含量的增加;

超级大陆解体

8地球生命分为三大类:

真菌、植物、动物。

9火山热泉中可能形成生命,原因在于热泉中熔接了各种化学物质;

高温导致各种化学反应容易进行;

热泉中有水的存在

10有着人类“祖母”美誉的“露西”化石属于南方古猿

11关于中华龙鸟的描述,正确的是最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

对研究鸟类的起源意义重大

14距今7亿~6亿年间,海洋生物中的统治者是软躯体动物

15随着火山不断爆发,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日益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冰层得以融化。

181860年,首先在德国巴伐利亚发现了一具始祖鸟骨骼化石,次年又发现了一根羽毛的化石。

20恐龙灭绝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这次灾难的证据主要保存在K-T界线粘土层中,这些证据包括玄武质小球粒、变形石英颗粒;

化学元素异常

21生命中最基本的划分并不在植物与动物之间,而是在单细胞之间。

22恐龙灭绝之后,(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陆生动物。

哺乳动物

23中生代时期,恐龙居于统治地位,当时的哺乳动物种类很少、体形很小

2419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其标志就是真核生物的出现

25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球生命距今约( 

)年。

37亿

26阿卡斯卡片麻岩:

39.6亿年;

格陵兰岛西部的片麻岩:

近39亿年;

中国冀东的花岗质片麻岩:

35亿年;

加拿大哈得孙湾东北岸的岩石:

42.8亿年

27泥盆纪至二叠纪时期大量的蕨类植物,形成了今天的煤

28将下列古人类按照进化的先后顺序排列。

南方古猿、能力、直立人、智人

29方解石能把左旋氨基酸和右旋氨基酸吸引到不同的晶面上,而只有右旋氨基酸是与生命有关的。

30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尤卡坦半岛

31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澄江动物群?

钵水母

34最早在天空飞翔的脊椎动物是翼龙

35夏威夷群岛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火山喷发,海底扩张,地幔热点

36“格洛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成果:

发现地中海曾是一片荒漠,验证了瓦因-马修斯的磁异常模型,验证了版块构造理论,证实了大陆漂移学说

37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版块积压速度,岩石的风化作用,山脉下部岩浆房的抬升

38下列关于全球地震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有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版块俯冲带上,围绕太平洋边缘分布着大量的深源地震

41威尔逊:

发现和研究转换断层,赫斯:

提出海底扩张假说,魏格纳:

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瓦因、马修斯:

发现和解释海底磁异常

42下列关于亚特兰蒂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亚特兰蒂斯相当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