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晨会小故事分享Word下载.docx
《经典晨会小故事分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晨会小故事分享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在英国伦敦的一场大火中,一名妇女竟可独自一人左手扛彩电,右手扛保险柜冲出火场。
事后,她在众人的啧啧称奇中,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从上述的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事实:
那就是人的潜能无穷。
生活中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放手去做,全力以赴,别管“能不能”。
2、我本天生赢家
回溯到生命形成的过程,在黑暗混沌中,亿万个精子奋力向上,激烈竞争,但最后只有一个能领先群伦,拔得头筹,完美地与卵子结合,成功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
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经过强烈竞争,淘汰亿万个对手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的。
圣经上说:
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换句话说,人具有上帝的形象,应该是感到荣耀,也应认识到上天赋予自己的能力,而事实上亦如此,每个人都是上帝的杰作,无价的珍宝。
因此,我们若自称为天生赢家,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既然在生命的形成过程中就已经经历了如此的竞争压力而成为赢家,那么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应该游刃有余才是。
这完全在于自己有否赢的决心,如果有,就会激发潜能,化作行动,而成为一个有“赢的习惯”的常胜将军。
你我都是可以不断赢下去的天生赢家,只要你愿意。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赢的习惯呢?
3、谁是老板
你的人生谁作主?
不管你是大人物或只是小角色,是谁对你影响最大?
是谁二十四小时与你相处?
谁能终生与你相伴?
谁能了解你心中的每一个想法?
谁能随时随地对你发生影响?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不关心你自己,谁会关心你呢?
如果你不爱惜自己,谁又会爱惜你呢?
如果你不为自己工作,谁又会为你工作呢?
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请别弃权——别将属于自己的生命主权交给别人。
切记:
你必须做自己的老板,对自己负责。
到底谁是你的老板?
请大声地对自己说:
我自己!
4、勇敢地向前迈一大步
一位主管为了帮助一位长期保持稳定,但一直不愿晋升且无法突破的同事,煞费苦心却无法改变他。
有一天主管换了一种方式,问他的那位同事说:
倘若你的独生子小学毕业时愿意继续留在原小学,而不愿升初中,理由是:
如果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的优势,而免除不及格和落后他人的顾虑。
身为人父的你,会同意吗?
他不假思索的答道:
当然不行,怎么可以为怕不及格和成绩单不好看而留级呢?
上学的目的并不在成绩单,而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考试与竞争的压力正是帮助学习与成长的最好方法。
我绝对不会同意小孩留级,这样会害了小孩一辈子的。
主管在旁边不断地点头微笑。
最后话题一转,提醒他说:
身教重于言传,你自己应该是勇于接受挑战、突破竞争的时候了,别再担心无法达成目标及在与同行竞争中落后。
如此因噎废食将使自己如同不愿升学的小孩,无形中遭到莫大的损失。
这位同仁在猛然顿悟之后果然接受忠告,以最快速度晋升作高职级,如同脱胎换骨一样。
每个人都会担心,怕定高目标后难以达到,怕晋升高职后比赛会输给人,但是唯有接受挑战与压力才能不断的突破与成长。
勇谋大事而失败,强如不谋一事而成功。
你同意你的小孩留级吗?
对于你自己的工作呢?
5、原因来自“我”
一位智者坐在城门口的大树下,一位进城的旅客也到树下休息,就请教智者,这城里居民是否友善?
智者反问他上一个城市的居民态度怎样,旅客回答说非常友好,使他觉得宾至如归,智者告诉他:
这个城市的居民亦是如此。
不久,另一位旅客也来到树下休息,同样问起居民的好坏,智者同样问他上一个城市的居民情况,只见他横眉竖目、咬牙切齿地说,那里的居民都欺负外乡旅客,他再也不要到那个鬼地方了。
智者听了摇摇头,告诉他这城里的人也是这么糟,旁边的人听到智者对同样的问题居然有不同的说法,感到非常的好奇,问智者为何如此回答。
智者笑了笑回答:
其实两城的居民都一样,差别在于旅客本身的态度,而他在此数十年都如此回答旅客,竟然次次灵验,屡试不爽。
一个玩童为了考验智者,手抓着小鸟问智者,手中的小鸟是死还是活,智者明知如答死,小孩将把小鸟捏死,若答死,他将把小鸟放飞。
智者说是死还是活都是由你自己决定。
在现实生活中,周围环境与人们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工作命脉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6、策划自己的人生
每当我们出门前总要有个目的地,想好做些什么,并且计划好该怎么做。
举例说,如果要进行一个短期旅行,是否先要详细计划呢?
无论食宿交通都要事先安排妥当,方可玩得尽兴,以免浪费时间、金钱,甚至于徒劳往返。
对于三、五天的旅游尚且要计划,对于我们的一生,数十寒暑,若想充分享受,尽情发挥,岂不更需要好好的计划吗?
这就好比画水彩画之前,必先构图一样,用铅笔打草稿,再正式上水彩,如此方能按自己的意图完成美丽的图画,而不会有任何差错,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倘若将人生比喻作水彩画,是否也该先打好草稿,才能确保顺利呢?
要想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必先做好人生的计划。
有计划的人生,将可使我们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何不试试?
你的人生计划是否已拟妥,是否可以因此节省时间、金钱与精力而尽早地达到目的地?
7、你在成功的原点与目标点之间
上数学课时,我们学到“两点之间,一条直线最短”,而在人生旅途中,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时间精力,以最短的距离达到目标,用一条直线连接出发点及目的地,而直线就是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原点和目标点;
要知道哪里是原点所在,更要了解目标是什么,否则,如果没有原点,就会让你觉得不知从何下手,无法有好的开始,若缺乏目标,就不知要何去何从,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会使你没有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所谓原点,就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与能力,以及条件具备否。
而目标就是你真正想要达到的境界、完成的理想。
并且一定要非常明确具体,可以衡量又容易追踪的。
唯有先确定原点及目标点,才能象火箭般的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目的地。
一、你的原点在哪里(优点、缺点、专长、嗜好)
二、你的目标点在哪里(短、中、长期的目标)
三、直线如何构成(怎么利用现有的一切达成目标)
8、心中的玻璃
一位业务员在体检后,被医生宣判得了癌症,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
惊慌之余,冷静地思考如何安排剩下的时日,他终于下定决心,打算不动声色,平静地过完最后的人生旅程,而留下一个好名声。
于是在公司忠于职守,不再象往日般与同事、客户争辩,反而自认来日不多,一再忍让,保持和谐,在家中,不再打骂小孩及太太,反而常常抽空与家人外出游玩。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原本人人讨厌的他变成公司领导重视、同事爱戴、客户欢迎的模范员工,不但晋了级,又加了薪,一家人更和乐融融,幸福美满。
正当面对人生的最后一站时,却接到医院的通知,原来检查报告弄错了,他的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他还是他,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因为本身态度的转变,整个人生为之改观。
所以,当你由玻璃看窗外时,若玻璃是绿色,外面的世界就是绿色的,若玻璃是红色,你看到的就是红色世界,这块玻璃就在你的心中。
因此,这个世界的好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你心中的玻璃是什么颜色?
哪一种对你最有利?
9、巧用放大镜与望远镜
有一次某位公关谈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举了一个实例,他说无论多么漂亮的小姐,如果美容师以五百倍的放大镜看她美丽的脸庞,看到的一定是坑坑洞洞,凹凸不平,使人大失所望。
同样的,当我们拿望远镜看青山时,入目的尽是如画的风景,迷人的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然后他进一步分析道:
在人际关系上,有人是永远拿着放大镜,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自己无法相信他人,交到朋友。
相反的,有的人是拿着望远镜,永远都欣赏到人美好的一面,就是这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利。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同时也告诉在座的每一位观众,这并不是说放大镜没有用,不过放大镜的焦点应该对准自己,而非别人。
如果能虚心地请教他人,自觉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放大镜便能同时发生最大的效应。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放大镜于与望远镜最好的解释。
在与人交往时,你喜欢用放大镜或望远镜,哪一种会使你更受欢迎?
10、免费大学
当我们踏入社会,为五斗米折腰的感觉常使工作成为苦差事。
如果试着想象进入一家公司就如同进入一间社会大学,那感受多好呢?
因为你不必缴任何学费,就可以学习到许多东西,做各种实验,以增长你的见识、能力,同时每个月又定期有奖学金(薪水)可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相对的,不管在学校或是各种补习班就读时,要想学习东西,我们是要付出学费才能上课。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通过工作才可以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不是吗?
让我们好好把握目前的工作,享受“免费教育”的乐趣,自然就不会烦、累了。
如何常保持工作的热忱,使自己乐此不疲。
11、永远替客户着想
有一次美国大思想家爱默生与独生子欲将牛牵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使尽所有力气,怎么样牛也不进去。
家中女佣见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徒劳无功,于是便上前帮忙,她仅拿了一些草让牛悠闲的嚼食,并一路喂它,很顺利就将牛引进了栏里,剩下两个大男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看电视、听收音机必先调好频道,否则再好的节目也因为杂音太大而影响欣赏。
猫、狗是天生就喜欢吃骨头,不喜欢吃肉?
或只是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强迫它们无奈地接受呢?
当我们向客户推销业务时,要对客户说他们想听的话,而不是您自己想说的话。
要知道客户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针对其需要,说些他们想听的建议和利益,而不是硬向客户推销您想卖出去的产品。
记住,钓鱼时用的鱼饵,不是您所喜欢吃的东西,而是鱼最喜欢吃的食物。
您与客户交谈沟通时,勿忘“投其所好”。
请问客户最关心的是什么?
您将如何满足他的需要?
12、仔细计算你工作的回报
如果您发现地上有五张钞票,在没有任何顾虑的情况下,您会捡几张?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捡五张。
但是工作的报酬上我们却常常只拿一张,、两张,很少人照单全收,这岂不可惜?
一般人只重视工作待遇,往往在斤斤计较于薪水时忽略了其它应得的报酬,比如说:
认识朋友,改善人际关系;
充实自我,开拓生活领域;
加强工作能力,提升本身附加价值;
肯定自我,享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而这些无形的报酬的价值与重要性,却往往远高于有形的收入。
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工作报酬?
对于从事业务工作的同仁而言,我们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在各项报酬上,无论是有形的收入或无形的收获,均可享受最丰硕的成果。
难怪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鼓励子女接受业务工作的挑战,认为是出人头地的捷径。
未来十年内主管将有百分之八十是由现在的业务员担任,你相信吗?
请仔细计算你工作的报酬!
13、白纸与黑点
有个女孩哭着跑着回娘家,气急败坏地向父母诉说再也无法忍受新婚的丈夫,在双亲的百般劝解下,仍然坚持非离婚不可。
这时父母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交给女儿,要求她每想到对方一个缺点就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于是她就不停地在白纸上画黑点,在她画完以后,父亲拿起白纸,问她看到了什么,女儿回答,“缺点啊,全都是他该死的缺点”父亲笑着问她还看到什么,她回答说:
“除了黑点,什么都没有看到”,在父亲一再追问下,终于想到除了黑点外,还看到白纸,于是父亲问女儿“对方是否有优点?
”女儿想了很久,终于勉强地点了点头,开始叙述对方的优点,渐渐的语气缓和了,态度开朗了,终于破啼为笑,不再想离婚了。
绝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白纸上的缺点,而忽略了黑点旁边更大的白纸空间。
由于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使得自己生活不如意,人际关系紧张,若能不执着于黑点,多欣赏黑点后的白纸,岂不是豁然开朗,而能常保持心情愉快吗?
14、心中的佛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有一次两人相对坐下看着对方,苏东坡问佛印,“你看到了什么?
”佛印回答说看到佛。
接着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回答说看到了牛粪。
当他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并把这事告诉苏小妹,满心以为这是他与佛印和尚暗中较量的一次辉煌的胜利,没想到苏小妹听了却摇头叹息道:
你输得好惨。
苏东坡不解,苏小妹解释道:
因为你心中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就是佛,而你心中……
我们心中有什么?
看到的是什么?
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充满缺点,一无是处,且慢责怪他人,也许这正是我们本身的境界。
相对地如果你看到的人,都是乐观积极,可爱可敬的人,这表示你也正是这样的人,前者将令我们陷入更消极更悲观的恶性循环,后者将可以创造更热忱、更积极的良性循环,你喜欢哪一种?
只要心中有佛,你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佛。
你经常看到的是佛还是牛粪?
15、关键性的临门一脚
亚奈斯特•西顿是以“动物记”一书闻名于世的美国博物学家。
孩提时代在加拿大内陆森林长大的他,由于成日生活在大自然中,对动物生态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立志成为一位博物学家。
当他考进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后,就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部申请阅览证,不料,却因未满二十一岁而被打了回票。
管理人员仅告以“这是规矩,恕难通融”。
西顿只好要求与馆长见面,提出同样的要求,但仍无法获得允许。
西顿还是不肯放弃,追根究底询问,谁才有权作个别处理,网开一面。
当馆长告知共有三位评议委员:
皇太子、坎特布里天主教与首相有权决定,西顿立即反应到,不如直接找这三位关键性的大人物沟通,可能更有效。
于是他分别写了三封信给这三位人士,以对自己的努力表示负责。
想不到就在第三天,他收到了三人署名的回信,有鉴于他求学的热忱,接受他的申请文件。
他顺利达到申领阅览证的目的。
这个简短的故事使我联想到日本原一平的推销轶事。
一位业务顾问帮原一平写了一封介绍信,要他去见一个生产男性用品的公司的董事长,可是无论他什么时候去拜访,那位董事长不是外出不在,就是有急事外出,说是无法见到他本人。
原一平想尽办法调查他经常外出的时间和预定回家时间,也曾在他家门前埋伏,或看准时间去敲他家的门。
但每次所见到的总是那位好象退隐在家,安度晚年的老人。
那位老人回答时总是千篇一律:
“董事长还没回来,请你改天再来。
“请问他早晨什么时候出门?
“很难说,我也搞不清楚他什么时候出门。
无论原一平如何旁敲侧击,每次都被老人敷衍应付过去,始终未能如愿见董事长一面。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敲门询问,原一平居然在四年内空跑了七十一次。
幸好有一次,他拜访另一位酒类批发商的准保户时,顺便问及有关对面那家公司的董事长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令原一平大吃一惊的回答是:
“那边有个在掏水沟的人,他就是你找了四年的董事长。
原一平气冲冲的赶回那个令他伤心欲绝的地方,准备再作一次成功的出击。
“有人在吗?
“什么事”?
“我是明治生命的原一平,请问董事长在家吗?
“喔,他今天一大早就出去了。
“你说什么,你明明就是董事长,为何老是骗我?
害我白跑了七十一趟。
“谁不知道你是来招揽保险的”
“活见鬼,要是招揽你这种已经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投保,还有今天的原一平。
“什么,你说我没有资格投保?
……”
就这样针锋相对,原一平以激将法赢得第一回合的胜利。
虽然董事长由于身体状况稍差而被拒绝投保,但他全家以及全公司的员工都予以体检,并成为原一平的客户,原一平还打破自己所保持的最高记录,超过自己以往的业绩五倍多。
以上两则故事虽然发生的地点与年份不同,但两位主角的目的与决心是一样的,即为达到目的。
克服一切困难与障碍,不气馁地向唯一目标迈进。
尤以原一平拜访七十二次才成功的实例,至今仍是一则脍至人口的好题材。
最后一击才能成功。
亚奈斯特•西顿如此,原一平亦如此。
16、先走后坐的保险营销禅学
有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当他服刑期满后,为了悟道,开始一个艰辛的苦修行程,以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的行走方式,历时数月,环岛一周,终于在万般艰辛下完成他的行程。
禅学,讲求的是先走后坐的哲理,也就是在平日活动中,体验深入浅出的佛理,从而应用于待人处事上。
禅,先走后坐是也。
保险营销员的成功之道,往往也是充分运用这个先走后坐的禅学观念。
先走指的是:
一日多访;
人际开拓;
协助他人;
倾听不满;
排忧解难;
了解被拒之因;
教学所长;
售后服务。
后坐指的是:
活动记录;
反省回顾;
检索卡片;
请教赐益;
拟定策略;
沙盘推演;
温故知新;
重新出发。
当汽车业务员苦叹业绩不佳,客户无处可觅时,业务经理命令其往楼下望去,大喝道:
“下面那些开车的人,都可能是我们的客户!
丰田汽车以行销技术闻名于世,其业务员之训练,即是在平日开车时,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如以录音机录下开车时看到的旧车的牌照号码,然后回公司后追踪、处理、过滤其资料,以完成促销的目标。
佛理有言“麻三斤”,即是平日生活,周围环境,细心品嚼,即有可观。
一位知名画家说道:
“画画不比做饭重要”
一位小说家也说道:
“扫地的价值不低于写小说。
道行高深的僧人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苦行能开智慧”。
苦行,先走是也。
开智慧,即后坐省悟,重新出发。
17、死守两个目标的绝食挑战法
一位经理从基层业务员干起,经过数年努力,才升到现在职位,其中经历了无数辛酸与挫折,业务工作永远有接踵而来的挑战,这位领导者能有今日的成就,即是秉持一项利器——死守两个目标的绝食挑战法。
第一个目标是:
设定每天的访问件数,每天抱着“不完成这个件数,当天就不吃晚饭”的决心,以这种坚毅的从业精神,自己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第二个目标是:
设定每周的业绩数字,每天抱着“今天一定做到这个业绩”的决心,给自己施加压力,刻意完成自己的目标。
做到这个地步才叫做“我尽了力”。
百丈怀海禅师年逾六十,仍无一日停下工作。
在严寒酷暑即使年轻的众僧尚且吃不消,而百丈禅师还是照常与众僧们一起下田干活,百丈年届耳顺之年,可谓年迈力衰,大家担心他体力不支,便决定把他平日用的镰刀和锄具藏起来,好让他找不着农具,就在家休息调养。
不料,隔日,百丈禅师要出去劳作,遍寻工具不着,只好歇息。
但他什么都不吃,而兀自进入坐禅三昧。
众僧看他一连多日都不思饮食,便问他原因,他答道: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以此晓喻众僧:
日常生活的种种都是学禅,没有动,即没有禅。
先走后坐的业务工作就是最佳体验。
秉持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工作哲学,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守两个绝食挑战的工作心态,用心用情,用力用命,业务目标必可如期达成,顺利超越。
18、关心别人,赢得信心
多年来未与苏联有过民间经济往来的台湾民间团体,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转变。
从曾来访的苏联莫斯科市市长、副市长、大学校长、纺织部长,可以看出台俄的经济往来,已有春江水暖之势。
而促成此事的就是在台湾企业界耳熟能详的行为科学家——陈怡安博士。
陈博士在初访苏联之前的半年时间,读了几十本有关苏联的政、经、文、史的书籍,光是与戈尔巴乔夫有关的书,他就读了七、八本。
由于美国朋友的介绍,陈博士见到了第一个苏联官方人员,凭着他过人的口才与丰富的学识背景,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与欣赏。
于是在不断的介绍推荐下,他见到了许多高级官员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为将来进一步与苏联建立经济互助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即安排该国几位重量级人物来台访问,造成相当轰动。
陈博士说,到苏联要做大生意,就得和具有决策权的部长级人士接触。
而这些高级官员多具有博士学位,并与学术界保持密切的接触,政治、文学、艺术素养都相当高。
和他们斤斤计较洽谈生意不一定有效果,反而和他们谈“普希金”“卡拉马助夫弟兄”的小说情节,更能使彼此心灵契合,有助生意的商谈。
陈博士是行为科学家,当然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往来与诚挚关怀的互助法则。
初访苏联文化部文化交流处处长伊凡•包杜时,他发现对方面露病色,知其有罹病之苦,陈博士每天亲自帮伊凡•包杜做脚底按摩,减轻其病痛,并建立彼此的信任与深交。
姑且不论苏联与台湾的贸易是否有如预期中的顺利,至少陈博士在做生意之前,所显露的是超人一等的接近能力。
这一点,也正是作为一名推销员所应具备的。
准保户有五个条件,称之为保户的锁链(CHAIN)——
一、Character:
即关心家庭的个性,亦即责任感,一个有心保护家庭的一家之主,才是购买保险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Health:
标准的健康状况。
三、Approach:
能接近晤谈的人,才有可能促成保险。
四、Income:
经济收入足够负担保费。
五、Need:
保险需要,分为保障需要与经济需要两种。
主动关心别人,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进而得到进一步接近的机会,掌握商机,无往不利。
1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台湾著名电视制作人顾英德,在多年前任中视业务组长时,为争取广告,求见铃木工业公司董事长,去了七次,留下七张名片,都无法见到要见的人,第八次拜访,王董事长才肯接见他,以后两人成为极好的朋友,使铃木工业公司成为中视的大客户。
理想陶瓷公司董事长梁清政,十多年前创立理想工业公司,为推销理想牌瓦斯炉,拜访地区经销商时常遭拒绝,曾经有一位经销售商,一共去拜访六七次,留下六七张名片,才获得对方的接见与首肯。
可见理想牌能成为台湾瓦斯炉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牌子,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