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3981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高考临考复习讲义木羊资料演示版0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世界、中国主要水陆交通线,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中国铁路网,中国文化遗产与人与生物圈计划内容

△聚落形式、发展的一般区位因素,世界、中国主要城市带/群发展的区位因素

△城市化特征,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人口增长类型,人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世界、中国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与措施

△世界主要国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分析

△世界热点区域范围、轮廓、气候、地形、资源、经济、城市等分析

△中国的重要地理界线,各自然区划地理特征,三个经济地带范围优劣势、区位因素比较分析

△判断:

时间与二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比例尺大小、二点间距离、方向、二分二至日、近日点与远日点、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关系、北极星高度与北半球某观察地纬度关系、东/西半球、五带范围、太阳日变长变短?

、大气垂直温度计算、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雪线问题、文化扩散

△注意图像阅读

日照图、等值线/面图、等高线图与地形剖面图、区域图、统计图

三.等值线/面图的判读:

1.要点

等值线向高值凸出为低值区(比较两侧)--凸高低值

1高低规律:

等值线向低值凸出为高值区(比较两侧)--凸低高值

a

b

c

设a>

b>

c,可判断相关知识。

 

△本规律反映了地理事象的性质、状态。

△等压面也可用

△可用“拉线法”验证

等高线

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

等压线

等水温线

等盐度线

等太阳辐射量线

2等值距一致规律:

任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或相同,或差一个等值距

30

20

10

左图中a、b、c三个

闭合等值线中,不合理的是?

密——变化大/温差大、坡度大、气压梯度力大……

③等值线的疏密反映变化的大小

疏——变化小/与上反

④等值线的走向和形状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特点:

等值线平直——影响因素单一,性质均一

等值线弯曲——影响因素复杂,变化大

如等温线

平直,与纬线平行

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大体与山脉(等高线)平行

呈闭合状

受太阳辐射强弱/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

受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海洋因素的影响

受地形起伏/山脉走向的影响

受下垫面中地形(山峰/盆地)洋流、城市等影响

⑤闭合等值线区域内数值判断

极值区:

递增/递减

“大于大,小于小”

非极值区:

处于大、小数值之间

判断A、B、C、D、E的数值范围?

判断A与C之间的最大差值可达多少?

★也可有“反推法”

★极值与相邻等值线差值小于一个等值距

2.注意:

1等高线山脊/山谷的判读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2陡崖或某二点间垂直距离的判断,利用“转图法”、“情景模拟法”

、“图解法”

陆地上往往与地形有关

3等温线弯曲

海洋上往往与洋流性质、流向有关

4利用等高线图(多有“看得见,看不见题目”)作相应剖面图时定点要准,垂直比例尺要合适,极点表示要准确(上去还是下来/可设辅助点)河流部位要合理。

四.地球运动及地图知识相关内容总结:

★解题方法:

1.慎重审题,看懂题意

2.正确运用知识、原理、规律

3.抓关键点、线、面

4.情景模拟,化抽象为具体,作图法,转图法

△方向“顺推法”,东西方向按经度差<180°

来判断

△两条相对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经度数之和为180°

△赤道长度=经线圈长度=2倍经线长度≈4万千米(地球为正圆球体情况下),

△某条纬线长=赤道长×

COS(纬度数),南北纬60°

的纬线长为赤道的一半。

纬度越高,跨相同经度的纬线长度越短;

相同长度的纬线,纬度越高跨经度数越大。

△赤道上每隔1°

经度=经线上每隔1°

纬度≈111千米

△地球上二点间最短距离为通过该二点的大圆(圆心在地心)的劣弧

△某一时刻,地球上只有在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

,以直射点为中心,太阳高度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最外与地球相切的一圈,太阳高度为0°

,即为晨昏线。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各地均为正午太阳高度。

△地球上回归线上有一次直射,回归线之间有二次直射(北移过程中一次,南移过程中一次),回归线之外无直射。

△太阳高度取值范围在-90°

~+90°

之间,昼半球>

夜半球<

晨昏线上=0°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某地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即该地所在经线被太阳直射时的太阳高度(角)。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为正午时太阳光线与某地地面的夹角(线面角),正午太阳高度与二地纬度差呈反比关系。

公式为:

H=90°

-(某地与直射点二地纬度差)

其中二地位于同半球时二地纬度相减(大减小),异半球(一个北半球,一个南半球)二地纬度相加。

△某地太阳高度=90°

-(二地所跨大圆弧度数)

[在同一经线圈上即为所跨纬度数]

△物体日影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直射时影长0,晨昏线上影长最大。

某地一天内正午太阳上中天时影长最短,日出、日落最长。

△日影方向位于直射点与某地连线的延长方向上,与某地太阳方位相反,正午时太阳影子呈正北、正南,二分日各地日出日影在正西,日落日影在正东。

△夏至日(默认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范围在北回归线及以北,最小在赤道试及以南,冬至日反之。

△同一纬线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时间相同,季节、自转速度、偏向力相同。

△昼长=t日落-t日出=昼弧度数/15°

直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产生极昼。

直射在北半球,昼长自南向北递增,北极点附近产生极昼,南极点附近产生极夜。

南半球反之。

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南北半球相同纬度数的某二地一地的昼长为另一地的夜长。

△二分日各地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某地夏半年时,太阳早出晚落,冬半年时晚出早落。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日出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日落点)为18时。

△二至日,北/南极圈内产生极昼或极夜,其中极圈的极昼或极夜时间为一天,约每增4°

日期增1个月,至极点达到6个月。

△相同经线地方时相同

△太阳光线⊥晨昏线/圈/面(晨昏圈/面一年中随直射点南北移动有南北摆动,一天中随地球自西向东有自东向西的移动。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直射点纬度数,二至日此交角为23°

26′,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为二分日,此时晨昏圈通过极点。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处于产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此纬度数与直射纬度之和为90°

,此交点的移动范围为66°

34′—90°

之间。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经线的主体在昼半球的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此经线即为直射经线,其地方时为12时,反之主体在夜半球的,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0时。

△两极在其夏半年时,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且所见周日太阳视运动为恒值。

两极自转速度=0,偏向力达最大,极点影子、风向等方向均与其本身方向正好相反。

△时区判断:

东(西经)X度/15,所得值经四舍五入后取整数,即为所在东(西)时区数。

△时区中央经线的判断:

东(西)经所在时区数×

15°

△时间计算:

1.求东加,求西减

6.经度每相差15°

,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相差1°

时间相差4分钟。

7.注意当时间值<

0或>

0小时及遇闰年闰月、大小月时,需调正之。

8.过180°

日界线要注意日期:

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9.到达地到达时间=出发时到达地时间+路上时间

△二个日期及其界线:

180°

经线

地方时为0点钟经线

相同点

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不同点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位置固定不变

位置不固定,可以是任一经线

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

钟点固定,为新一天0时(即旧一天24时)

东侧日期晚一天,西侧日期早一天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期晚一天

(区别:

晨昏线可与经线重合或斜交,日界线则与经线重合。

△注意下列诸点:

1.近/远日点与二至日的区分

2.180°

经线与实际日界线(固定)的区分

3.“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的区分

4.生活中时间的早晚与区时中的早晚的区分

5.东西半球的范围,以20°

W为参照经线,“东东西西”。

6.南北半球季节与节气相反

区域

日影

一年

直射点上

热带(回归线之间):

二次直射

回归线上:

一次直射

回归线——极圈

极圈内(除极点)

极点

有时朝北,有时朝南,直射时无

除一次直射时无,都朝北或朝南

都朝北或朝南

极昼时朝北或朝南,极夜时无

极昼时朝相反方向

一天

东方日出h=0

二分日

北半球西方日落h=0

(赤道至东北方日出

北极圈)夏半年

西北方日落

东南方日出

冬半年

西南方日落

北半球夏季正好北边日出

(北极圈在极昼现正午在南面

至北极)象日落在北方

北极点

★南半球情况相反

日影朝西

日影朝东

日影朝西南

日影朝东南

日影朝西北

日落朝东北

日出朝南

正午朝北

日落朝北

日影朝南

五.区域图(经纬网线图)的判读:

1.前提:

△熟悉掌握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地物,形成“形成定位经纬网图”

△熟练掌握各地地形、水文、气候、洋流、板块及人文状况图

△掌握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成因

△较强的审题能力,信息获取、处理能力,较好的答题能力

2.要点:

1熟练掌握重要经纬线经过地物,从经纬线范围确定大致所在位置(大洲、国家、海域)

2重视轮廓识记,通过岛、半岛、海、海峡、海陆轮廓、国家、省区轮廓确定所在位置。

3利用图中点(山峰、城市、矿产点、水电站)、线(轮廓线、等值线、交通线、河流等)、面(海、湖、植被、沙漠等)

4重视图中文字、数字(如等值线分布形状与极值可反映地表地理特征)信息的利用,文字有重大参考价值

5重视图例阅读,往往有有效信息(相应的植被提示,咸水湖、淡水湖、绿洲等)

6注意排除干扰信息

3.注意:

△积极提取题干文字与图像中隐含信息

△抓住三个要素进行思考:

时间季节天气

地点南北半球,下垫面特征

事件规律、原理、成因、关系

△抓关键词:

审题要抓

答题要抓

4.注意以下区域的复习:

(可利用空白图复习——“空白图法”)

里海/黑海周边、地中海周边、波斯湾周边、克什米尔周边、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至孟加拉湾沿海、南海周边、黄海--朝鲜海峡周边、天山周边、澳大利亚、非洲赤道附近、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地区、北海周边(西欧、中欧、北欧地区)、30°

N、40°

N通过区域、30°

E/90°

E/120°

EW/60°

W通过区域、南北回归线通过区域、美国东北部区域、美国西海岸区域、南美北部—巴拿马地区、南极洲、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

△形成热点区域的前提(答题思路):

1优越的地理区位:

A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古代“丝绸之路”经过之地,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成为世界战略要地。

B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近代发展成为世界海空运输的一个枢纽之地,马六甲海峡成为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是东西之间的海上交通要冲,日本海上运输有3/4通过此航线,被誉为“日本经济生命线”。

C中美洲是又一个“十字路口”

D地中海沟通“三洲二洋”

E南非开普敦航线称为“西欧、北美海上生命线”

F台湾海峡是东海、南海航运要冲,扼守西太平洋航道,是牭东南沿海的一条有力的战略防线和天然屏障,是中国走向海洋大国有着重大要冲。

2丰富的自然资源:

A里海石油、天然气丰富,各大石油消费国为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日益采取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战略,使里海地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竞相追逐的热点地区。

多个国家插手其中。

B拉丁美洲有大量石油、铁矿等资源、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历史上是殖民主义国家主要资源掠夺地。

委内瑞拉政局动荡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密切相关。

C西亚石油宝库

D东南亚有许多丰富的家矿资源、石油、天然气,锡储产出量丰富。

E南部非洲有丰富的矿产

★资源短缺也可能导致动荡:

如中东以巴等地的水资源短缺引发相关矛盾。

3复杂的领土、民族、宗教纷争:

A克什米尔成为印巴矛盾的焦点,涉及领土、民族、宗教。

B中东两伊之间,伊科之间,以阿之间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矛盾由来已久。

C朝鲜半岛

D东南亚

E高加索地区(车臣问题)

F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

4大国或集团的介入:

A中东地区矛盾不断激化,阿以冲突步步等级与美国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维持力量平衡密切相关。

B美国推翻伊拉克原政权,推行西方价值观。

C中美洲、前苏联的政治、军事渗透,加强了中美洲政治对立程度,美国与古巴矛盾尖锐

D美国在东亚朝鲜半岛、台湾地区的政治、军事介入。

E中亚成为俄、美二大势力又一个争夺的热点。

六.地理定位(全球定位经纬网图的建立)

谐音记忆法,(下划线上各文字为谐音对应之文字)

1.经线每隔30°

(各地物按由北向南排列)

为(挪威海)人(伦敦)应(英吉利海峡)不(直布罗陀海峡)急(几内亚湾)

30°

E

圣(圣比得堡)土(土耳其海峡)开(开罗)你(坦噶尼喀湖)德(德拉肯斯山)

60°

无(乌拉尔山)限(咸海)依(伊朗高原)霍侠(霍尔木兹海峡)

90°

你(叶尼塞河)勿(乌鲁木齐)杀(拉萨)孟(孟加拉湾)达(达卡)(三国人物)

120°

皇(秦皇岛)亲(青岛)航(杭州)珀斯(珀斯)

150°

千岛(千岛群岛)悉(悉尼)陪(堪培拉)之

白领(白令海)下(指去南面,北岛在白令海的“下面”)北岛(北岛)

W

阿拉(阿拉斯加州)中(谓阿拉斯加州中间通过)下怀(夏威夷群岛)

金山(旧金山)有(动词)山鸡(落杉矶)

密(密西西比河河口)信(新奥尔良)中美侠(中美地峡)

牛(纽芬兰岛)马(亚马孙流域中部)布(布宜诺斯艾利斯)长城(长城站)

格林(格陵兰岛)三十(30°

)死(指西经/宁波音)

2.纬线主要有下列各条:

(各地物按由东向西排列)

N

死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必得宝(圣彼得堡)

白(白令海)得(哈得孙湾)格陵兰(格陵兰岛南缘)

40°

一(伊比利亚半岛)把(巴尔干半岛)土(土耳其海峡)少呀(小亚细亚半岛,少与小音近)

铝(里海)帕(帕米尔高原)拾(喀什)塔里(塔里木盆地)

酒(酒泉)保(包头)背(北京)本州(本州岛)

金山(旧金山)加(动词)盛(华盛顿)约(纽约)(盛情邀约)

N

摩(摩洛哥)洛(开罗)哥(科威特,“科”与“哥”音近)一(伊朗高原)新(新德里)

拉(拉萨)陈(成都)冲(重庆)海(武汉)杭(杭州)

周(九州岛南面)末(墨西哥北部)来(动词)休(休斯敦)噢(新奥尔良)

23°

26′N

拉(撒哈拉沙漠)拉(阿拉伯半岛)和(连词)卡(卡拉奇)卡(达卡)

横(恒河三角洲)晒(汕头)台布袋(台湾布袋盐场)

享(檀香山)福(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国家/湾)

刚果(刚果盆地)东非(东非高原)呀(维多利亚湖)

马(马六甲海峡)新(新加坡)多(基多)哑马(亚马孙河河口)

26′S

南非(南非高原)去(动词)牧(莫桑比克海峡)马(马达加斯加岛)

澳洲(澳大利亚)拜(动词)保罗(圣保罗)

中国重要经线谐音

勿(乌鲁木齐)吐(吐鲁番盆地)拉(拉萨)

100°

就(酒泉)青(青海湖)藤(腾冲)

110°

保(包头)安(西安)无(巫山)憾(海口)

皇(秦皇岛)亲(青岛)航(杭州)台(台湾)

中国重要纬线谐音

客(喀什)救(酒泉)保(包头)京(北京)皇(秦皇岛)

35°

日(卡日曲)来(兰州)爱(西安)镇(郑州)江(连云港/宁波音)

拉(拉萨)陈(成都)冲(重庆)海(武汉)航(杭州)

个(个旧)人(南宁)广(广州)晒(汕头)布(布袋盐场)

4.重要定点参考城市:

达卡(90°

E、23°

26′N),秦皇岛(120°

E、40°

N),杭州(120°

E、30°

N),

海口(110°

E、20°

N),拉萨(90°

N),开罗(30°

伊斯坦布尔(30°

N),圣彼得堡(60°

N),新奥尔良(90°

W、

N),费城(75°

W、40°

N),包头(110°

N)

七、气候与影响气候的因素

1、利用气候类型模式图掌握:

主要气候的分布、特征、判断,各气候的典型分布与特殊分布

2、重视地中海气候分布的地区及城市

3、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

4、夏威夷高原、夏季风与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5、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山地对水汽的阻挡造成迎风多雨,背风少雨

  

  山脉走向模拟图:

山地对水汽的阻挡造成迎风多雨,背风少雨: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如上图中1,?

侧多雨)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山地(如上图中6,?

△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大致如上图中7、6、5,?

△美国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如上图中2,?

△南美安第斯山(大致如上图中2,?

△中美洲山地(如上图中7,?

△巴西高原东部沿海(如上图中5,?

△英国奔宁山脉(如上图中3,?

△印度西高止山(如上图中3,?

△台湾山脉(如上图中5,?

△大兴安岭(如上图中5,?

△贺兰山(如上图中6,?

△天山(如上图中5,?

△秦岭(如上图中4,?

△阿尔卑斯山(相当如上图中8,?

△祁连山(如上图中7,?

 ②高原造成降温少雨   大陆性气候,如:

△东非高原

△安纳托利亚高原

△伊朗高原

△伊比利亚半岛

△巴西高原东北部

    ③平原造成气流的畅通,利于水汽进入与冷暖气团交换,如:

△欧洲中部平原地区

△北美中部低地

△亚马孙河平原

△中亚、天山得到北冰洋、大西洋水汽(过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

 ④盆地对气温、降水的影响,一般使热量增加,在大陆性显著地区使降水减少,在大气环流复杂与经常受低压控制区域降水较多。

6、掌握重要城市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雅加达、基多、巴拿马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墨西哥城

△热带季风气候——新德里、乞拉朋齐、加尔各答、孟买、科伦坡、班加罗尔、仰光、河内、万象、金边、曼谷、海口、高雄、景洪

△热带沙漠气候——巴格达、利雅得、卡拉奇、利雅得、麦加、麦地那、利马

△地中海气候——珀斯、开普敦、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伊斯坦布尔、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威尼斯、马赛、旧金山、洛杉矶、塔兰托、罗马、雅典、巴塞罗那、里斯本、耶路撤冷

△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悉尼、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釜山、休斯敦、广州、上海、成都

△温带季风气候——平壤、哈尔滨、沈阳、西安、北京、包头、汉城、符拉迪沃斯托克

△温带海洋性气候——堪培拉、鹿特丹、伦敦、巴黎、雷克雅未克、汉堡、温哥华、西雅图、柏林、(新西兰的首都)

△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柏林、慕尼黑、圣彼得堡、德黑兰、纽约、华盛顿、乌鲁木齐、兰州、芝加哥

△苔原气候——摩尔曼斯克

△高山气候——拉萨

八、洋流与板块

洋流注意:

1、风海流补偿流的分布

2、主要密度流流向(注意:

土耳其海峡——黑海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4、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海、盐度等的影响

5、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板块注意

1、界线类型及其具体通过情况: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大致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安纳托利亚高原及伊朗高原南缘至东南缘-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安达曼群岛西缘-马来群岛南缘-新几内亚岛。

九、季节与现象

★如何判断季节?

△根据日照图(抓住?

极圈内有极?

现象)

△根据海、陆等温线弯曲情况

△根据海、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