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2344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基本原理练习080615Word格式.docx

E.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构成部分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E.历史唯物主义

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D;

4.C;

5.D;

6.B;

7.A;

8.C;

9.C;

10.C;

11.C;

12.B;

13.A;

14.B;

15.C;

16.C;

17.D;

18.D;

19.D;

20.B;

21.B;

22.D;

23.A;

24.C;

25.B;

26.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E;

3.A、B、C;

4.A、B、E;

5.B、D、E;

6.A、C;

7.A、D、E;

8.A、B、D、E;

9.B、D;

10.C、D、E;

11.A、C、D;

12.B、D、E;

13.A、B;

14.B、C、D、E;

15.A、B、D;

16.A、B、C、E;

17.A、B、C、D、E;

18.A、E;

19.B、E;

 

第一章训练思考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2.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运动D.广延性

5.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存在B.它的物质性C.它的运动D.它的普遍联系

7.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A.时间和空间B.客观实在性C.广延性D.可知性

9.世界的物质性是指

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世界是运动的D.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10.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客观性B.不可逆性C.顺序性D.持续性

1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重复性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顺序性D.时间的连续性

14.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B.辩证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D.诡辩论

18.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B.是相对的C.是可知的D.是有限的

21.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2.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

A.正确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虚幻反映

23.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是纯粹自然界运动过程的产物

B.意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D.纯粹生物反映形式的产物

24.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实践的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C.实践是主观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26.科学证明,人脑是

A.意识的源泉B.意识的产物C.意识的器官D.意识的对象

3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33.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脑的形成B.文明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物质生产劳动

34.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

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物质是意识变化的根源D.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36.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纯粹的主观想象

B.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在内外刺激作用下人脑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

C.在外界刺激下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3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8.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40.“神”、“牛头马面”、“千手千眼佛”等观点的产生是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B.人脑自身的产物

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D.人脑主观想象所产生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A.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B.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C.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D.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E.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4.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

E.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6.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有

A.山脉河流和日月星辰B.党的方针政策C.引力场

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E.社会生产关系

7.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A.世界的统一性是单纯的统一

B.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C.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世界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E.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8.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社会的产物

D.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E.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反映特性

9.下列活动中,属于人的意识活动的有

A.工人生产零件B.学生学习知识C.作曲家创作乐曲

D.遇到强光眨眼E.听到巨响把头转向刺激声源

13.下列说法中,表示了时间一维性的有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C.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E.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

14.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能动作用

B.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它的能动性就越大

15.鲁迅说过: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

E.可以从客观世界找到它的原型

22.根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C.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D.志不强者智不达

E.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3.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A.从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生物刺激感应性

B.从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

C.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E.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5.下列现象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的是

A.三思而后行B.渴了就要喝水

C.趋利避害的本能D.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E.肌体接触火立即缩回来

2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有

A.意识是人类思维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实体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E.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

29.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A.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过程

C.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活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E.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

31.下列见解中,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的有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C.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D.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E.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自由的活动

思考题参考答案

1.A;

2.B;

3.B;

5.A;

8.D;

9.B;

10.B;

11.B;

13.B;

15.B;

16.A;

18.B;

21.D;

22.C;

23.C;

24.D;

25.A;

26.C;

27.B;

28.B;

29.C;

30.D;

31.B;

32.C;

33.D;

34.B;

35.A;

36.B;

37.B;

38.B;

39.D;

40.A;

1.A、B、C、E;

2.A、B、C;

3.A、B、C、E;

4.A、B、C、D、E;

5.B、C、D;

6.A、C、E;

7.B、C、D;

8.A、B、C、D;

9.A、B、C;

10.A、B、C、D;

11.A、C、D、E;

12.A、C、E;

13.A、B、C、D、E;

14.C、D、E;

15.B、D、E;

16.A、B、C;

18.A、B、C、D、E;

19.A、B、C、D;

20.C、E;

21.A、B;

22.A、B、C、D;

23.A、B、C;

24.A、C、D、E;

25.A、D;

26.B、D;

27.A、B、E;

28.B、C、D、E;

29.A、B、C、D、E;

30.A、C、D、E;

31.B、C、E;

32.C、E;

33.A、B、C、D、E。

第一章训练思考题

(二)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B.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C.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3.“做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4.运动是物质的

A.唯一特性B.根本属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

5.“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存在方式B.运动的承担者和基础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7.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联系和发展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8.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认为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是

A.辩证法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10.揭示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的是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和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意识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C.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2.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

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现实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1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

1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1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16.“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B.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点

C.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D.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点

1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句话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

18.“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1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1.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

A.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的关系B.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

C.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22.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25.《坛经》中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是运动的主体D.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26.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句话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

27.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B.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出现时间的先后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9.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C.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D.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30.质和量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相互依存的关系

31.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33.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34.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D.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5.事物内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A.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B.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C.事物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方面D.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4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注意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这种做法体现了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41.“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B.主观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

45.在工作中要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

A.确定事物的质B.认识事物的量

C.把握事物的度D.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46.对消极腐朽的东西,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C.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0.“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A.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B.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C.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D.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存在方式

D.实在基础E.外部表现

4.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B.区分事物的前提

C.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5.物质和运动内在的不可分性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运动的客观性

E.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6.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C.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8.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E.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9.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消极的东西

C.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E.新事物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11.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C.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D.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E.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13.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14.下列选项中,属于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有

A.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的不同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的不同

C.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不同D.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不同

E.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的不同

1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E.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17.下列选项中,属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的有

A.人到中年B.从古猿到人

C.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

D.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E.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