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交通运输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制定顺德区近期交通行动计划,指导顺德区交通规划建设。
1.3规划范围、年限
规划范围为顺德全区十个街镇,总面积约806km2。
规划年限2009-2020年,近期2009-2015年。
1.4指导思想
(1)战略提升-把握机遇,将顺德的发展上升到区域层面乃至国家战略层面
(2)理念更新-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为核心,支持城市布局结构
(3)突出重点-面向中心区等热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4)重在落实-强调规划的控制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
(5)协同规划-与顺德总规密切互动,实现由单向规划向双向互动规划的转变
1.5工作过程
项目工作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9年5—7月,开展顺德全区综合交通调查,涵盖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运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开展的居民出行调查范围覆盖全区200个村居,抽样约1.8万户,调查5.3万人。
第二阶段:
2009年8—9月,编制规划工作纲要,并制定交通战略、区域交通、城市道路、轨道、公交等初步方案,并与各部门及街镇进行汇报和沟通。
第三阶段:
2009年9—10月,编制完成规划中期成果,向区领导进行汇报,获充分肯定。
中期成果于2009年10月28日经专家评审通过。
第四阶段:
2009年11-2010年4月,广泛征求了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个街镇意见,根据各方意见,并协调总体规划(修编)、东部新城和西部产业园区等相关规划,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形成规划终期成果,并于2010年4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5月-8月,再次征求相关单位、各街镇意见,进一步落实道路等设施规划红线。
根据专家、部门及各街镇意见对规划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上报规委会审查。
2、目标与策略
2.1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未来顺德逐步向都市圈一体化、城市化整合、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的方向发展。
挑战一:
都市圈一体化。
随着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都市圈融合,都市圈向心化发展和区域协作关系不断加强,顺德区对外的区域性交通需求增长迅猛,仅靠目前区域交通体系难以满足要求,亟需城际轨道和区域高快速路体系来承担。
面临问题一:
城际轨道(走廊)不能满足区域客运交通的需求(都市圈向心化)。
随着区域进一步融合,区域客运逐步呈现通勤化特征,按照50%的公交分担率考虑,主要交通轴向客运交通需求将达到3万人次/h,常规公交无法满足;
而在建广珠城际轨道偏离顺德城市中心,难以适应顺德区域化发展的要求。
面临问题二:
高快速路网体系不能适应区域交通需求的增长(区域协作关系)。
未来对外和过境交通需求将增长到现在的3倍左右,现有的以国、省道承担方式严重影响城市内部交通运行,必须合理规划对外和过境专用通道,提高货运交通的运输效率,并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挑战二:
城市化整合。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整合,未来顺德中心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外围各街镇亦快速城市化,亟需构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来适应其城市化整合发展的要求。
各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不足。
预测客运需求总量由2009年的282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426万人次/日,增长51%,且镇街之间的出行比例从15%上升到20%-30%,各街镇城市化融合趋势加强,现有以国道为主的交通体系将难以适应相对融合的城市化进程,需增加相应的通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中心城区的交通体系(路网、公交)不完善。
预测中心城区交通需求由2009年的121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211万人次/日,增长74%,呈现强中心趋势,主要通道上的交通需求超过了普通公交承受的能力,亟需引进大(中)运量的公交系统。
面临问题三:
外围城镇路网体系难以支持其城市化的发展。
目前各街镇各自为政,道路交通衔接不畅,且各街镇内部的现有路网不成体系,难以支持其城市化的发展和用地开发的要求。
挑战三:
创新基地与岭南魅力水乡。
顺德将逐渐建设成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城市发展逐步向品质化方向推进。
现有交通品质无法支撑顺德创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打造岭南魅力水乡的要求。
公交系统覆盖率不高,服务水平较低。
公交站点300米、500米覆盖率仅为41%、78%,均低于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公交日客运量仅15万人次,总体规模较小;
公交方式占居民出行中比例仅占2%左右(全方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安全性较差。
顺德区现状干道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指标低于相关规范值,行人过街困难。
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根据估算,顺德区最大停车需求(含夜间、日间高峰)约23.5万个停车位,缺口达15万个。
2.2发展目标
1、都市圈交通
顺德与广州、佛山中心区之间30分钟可达;
顺德与广佛都市圈内主要区域1小时可达;
铁路(包括城际、大铁路)承担客运比例提高到20%左右。
2、城市化交通
顺德中心区与周边片区之间30分钟可达;
高峰期间干道平均车速不低于30km/h;
2020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5%以上,主要交通走廊公交分担率达60%。
3、交通服务创新
引进新型环保的交通工具,创新交通营运管理政策(推行公交TC模式),打造环保、安全、舒适的高品质交通运输体系。
2.3发展策略
(一)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发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策略1:
积极引入国家铁路系统,提升顺德区域地位
策略2:
加强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密切与区域核心城市的联系
策略3:
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支持区域一体化发展
策略4:
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二)构建支持城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策略5:
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支撑引导城市整合
策略6:
构建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
策略7:
构建一体化的城市道路网络,支持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
(三)提升交通设施及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策略8:
创新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改善公交服务水平
策略9:
完善慢行交通设施,构建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
策略10:
构筑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顺畅转换
策略11:
完善停车系统,构建平衡协调的静态交通体系
策略12:
实施积极有效的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第二部分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发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3、积极引入国家铁路系统
顺德区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但境内目前尚未有国家铁路,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区域地位不相适应。
目前广东西部沿海铁路正在筹建,顺德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铁路的引入,适应顺德区未来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要求,提升顺德区的区域地位。
3.1引入国家铁路的重要意义
(1)满足顺德区未来对外客货运交通需求,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2)成为衔接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提升顺德区域地位。
(3)便捷与珠江东岸交通联系,弥补近中期珠三角城际轨网服务不足。
3.2协调落实顺德境内国家铁路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城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设施分布情况,顺德境内国家铁路的具体布置需重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1)考虑与顺德东部新城、西部产业新城等重点发展区域结合,支持带动顺德重点策略区域的发展。
(2)尽可能考虑与顺德境内规划高速公路、快速路结合,避免铁路对城市用地、环境的产生较大影响,实现城市土地利用、交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与城际轨道、城市内部轨道、中运量公交、道路等交通方式和设施形成良好对接,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顺畅转换。
目前铁道部、广东省正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西部沿海铁路线路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下阶段顺德区应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按照上述选线原则和基本要求,协调落实国家铁路在顺德境内走向、线位方案,更好发挥国家铁路对顺德区城市发展的支持带动作用。
4、加强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
4.1规划目标
衔接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顺德区城市发展要求并协调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落实城际轨道在顺德区内线站位,并加强城市交通与城际轨道的衔接。
4.2规划方案
《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规划》、《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在顺德区境内共规划有4条城际线路:
广珠城际(在建)、广佛环线、广佛珠线、肇顺南城际线。
顺德可通过在建及规划城际轨道线路,实现与珠三角中心城市及广佛都市区内的区域交通设施建立城际轨道交通联系。
规划方案问题检讨:
(1)在建广珠城际偏离顺德中心城区,不能为顺德中心城区及沿线各街镇提供直接的区域交通服务,必须通过交通接驳才能利用城际轨道对外出行;
(2)顺德中心区向东与东莞、深圳等珠江东岸地区的轨道交通联系,需通过广珠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距离上存在较大绕行。
4.2.1建立广珠城际轨道站接驳交通体系
接驳服务范围:
主要为东部沿线各街镇及番禺临近街镇。
接驳客流需求:
包括直接利用广珠城际至中山、江门、珠海;
至广州新客运站转乘客流,预测2020年15-20万人/日。
接驳策略、沿线各站的交通接驳通道安排、接驳站场设施规模布局、周边路网完善、接驳交通组织。
4.2.2优化肇顺南城际线站位方案
协调城际轨道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根据顺德区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优化调整上层次规划中杏坛以西部分线位走向,即沿杏坛二环路和勒流、龙江龙洲路,向西北方向连接勒流、龙江中心区,之后再向南折向九江、高明至肇庆方向。
调整肇顺南城际顺德以东线位,使之与广深港客运专线东涌站衔接,通过肇顺南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实现顺德中心城区与珠江东岸东莞和深圳快速连接,避免线路绕行。
4.2.3优化广佛环线线位方案
综合线路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要求及工程拆迁等各方面情况,优化调整上层次规划中广佛环线在乐从、北滘镇内线站位布置,在325国道乐从北(平步村)及美的大道附近设置乐从站和北滘站,并与规划轨道6号线和轨道3号线进行换乘。
乐从及北滘镇中心区的城际轨道交通服务,可通过轨道6号线和3号线换乘广佛环线。
4.2.4规划方案汇总
规划4条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路,顺德境内总长约117公里,共设置车站20座。
表4-1规划城际轨道线路一览表
起终点
顺德境内途经地区
及长度(km)
布设通道
车站设置
敷设方式
广珠城际
GZ
广州-
珠海
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
29.8
在建
设碧江、北滘、顺德、顺德大学、容奇等车站5座
高架
广佛环线
GFH
广州南站-广州机场-广州南站
陈村、北滘、东平新城、
乐从
20.5
陈村横五路、荷岳路东延线、东平新城新城一路、禅西大道
设陈村、北滘、东平新城、乐从北等车站4座
在东平新城段(佛山公园-南海大道)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其它地段采用地面及高架方式
广佛珠城际GFZ
广州-
陈村、北滘、东平新城、乐从、龙江
24.2
建设大道、桂澜、一环东线、东平新城新城一路、汾江路、东华路
设谭村、东平新城、奥园、乐从市场、龙江镇中心等车站5座
在东平新城段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与广佛环线并线)
肇顺南城际ZSN
肇庆-南沙
五沙、德胜新区、马岗、杏坛、勒流、龙江
42.8
五沙大道、德胜新区新业路、德胜路、马岗大道、杏坛二环路、杏勒路、龙洲路
设顺德大学、德胜新区、马岗、杏坛镇政府、勒流镇中心、龙江镇中心等车站6座
逢沙、德胜新区段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其它地段采用地面及高架方式
合计
117.3
20座
5、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
5.1发展目标
构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高快速路体系,加强与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重要枢纽的联系,支持顺德产业经济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
实现顺德中心区与珠三角主要中心城市1小时可达,与广佛区域枢纽和广佛中心区半小时可达。
5.2规划方案
在上层次规划基础上,规划提出顺德区“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三横四纵”的快速路网络,满足顺德与珠三角中心城市、广佛城市中心区,以及与广州机场、新客站、南沙港等区域设施的快速联系要求,承担顺德与广州番禺之间、顺德与佛山中心组团及佛山其它外围组团之间的长距离联系。
规划重点对江番高速、广明高速等选线方案进行落实。
表5-1顺德区高快速路网络规划一览表
道路等级
通道
道路名称
功能
备注
高速公路
三纵
广明高速
主要承担顺德北部片区与广州新客站、广州新城、大学城的联系
设计阶段,本次根据功能要求和用地布局,对线位方案优化
珠二环高速
主要承担顺德与番禺、南沙港、珠江东岸各城市之间的客货运交通
在建,按最新施工图落实线位
江番高速
连接番禺东新高速接南沙港疏港快速路,承担顺德与番禺、南沙港之间的客货运交通
前期研究,根据初步方案,结合均安用地及地形,本次规划在顺德境内进行了初步选线
三横
佛开高速
主要承担顺德往江门、开平方向的对外交通联系
已建,在扩建
广珠西线
高速
主要承担顺德往广州机场、广州旧城区以及中山、珠海的交通联系
在建,已按施工图落实红线
东新高速
大部分位于番禺境内,通过与顺德横向干线道路衔接,主要承担顺德往南沙港、广州新客站之间的交通联系
在建,按施工图落实红线
快速路
魁奇路
作为碧桂路与佛山中心城区的连接线,同时承担陈村北部与番禺中心城及新客运站的联系
已完成施工设计及征地工作,按施工图落实线位
一环南线及其东延线
主要承担顺德与番禺次中心、广州新城之间快速联系
红线已控
红旗路-高富路-龙高路
主要承担承担九江、龙江与顺德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
红旗路与高富在建,已按施工图落实
四纵
禅西大道
主要承担龙江、乐从、中心组团、狮山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
乐从段已完成施工设计,南侧红线已控制
乐龙路
主要承担东平新城与龙江之间的联系
已完成施工设计,即将动工,按施工图线位落实,并预留与岭南大道衔接的可能
一环东线及其南延线
主要承担禅桂片区以及顺德沿线片区的客货运交通,为顺德中部重要货运通道
南延线在建,按施工方案落实红线
碧桂路及其北延线
主要承担顺德东部片区沿线主要功能分区(镇)之间快速联系
在改造,北延线控制群力路及太澳高速西侧用地红线,预留北街魁奇路的可能
6、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
6.1发展目标
顺德区现状物流货运交通存在货运方式结构不合理、道路货运交通网络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货运站场及物流设施以及货运市场行业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足等问题。
发展目标:
建立高效、快捷与城市客运交通协调发展的货运交通体系,缓解道路货运交通压力,支持顺德经济产业发展。
6.2策略及方案
6.2.1加强与南沙港等区域货运交通枢纽的联系
规划三乐路、龙洲路、五沙大道、高富路以及江番高速等高快速路与东新高速连接,通过东新高速接南沙疏港快速路至南沙港。
6.2.2加强和完善港口货运,优化货运交通方式结构,减轻道路货运压力
完善港口货运布局,协调港口与城市发展,规划搬迁现状容奇港至了哥山。
规划进一步扩大提高勒流港设计货运吞吐能力。
6.2.3建立完善货运通道及站场设施布局
依托高、快速路,建立完善三级货运交通通道。
根据主要产业园区、货运港口分布,结合对外高、快速道路网布局,规划布置“六大物流园区和六大专业货运中心”。
6.2.4加强货运行业管理,促进物流业发展
大力发展专业运输,优化货运行业结构。
加强货运市场信息化建设,成立货运服务信息中心;
规范货运代理业发展,鼓励开展多式联运代理,引导和培育货运代理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第三部分构建支持城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7、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
7.1发展目标
建立与城市布局形态相适应,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顺德城市轨道网络,促进中心城区发展,加快顺德区街镇的发展融合。
7.2规划方案
上层次规划中与顺德相关的轨道交通线路有5条,分别为轨道1、2、3、6及7号线。
为更好适应顺德城市发展要求,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地引导和带动作用,根据对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交通需求走廊分析,对既有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7.2.1轨道3号线
既有规划中轨道3号线定位为轨道快线,沿三乐路和105国道等快速干道布设,偏离顺德中心城区及沿线各街镇中心区,不能提供直接的轨道交通服务。
为支持顺德东部新城发展,更好服务于东部沿线各街镇客流需求,促进顺德东部各街镇融合发展,结合顺德东部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将原轨道3号线向东侧偏移并引入顺德东部新城,并在顺德学院站与广珠城际轨道进行衔接。
根据顺德东部城市发展轴线和客流需求主方向,规划增设沿北滘—陈村—广州新客运站方向的轨道3号线支线,形成“Y”型线路,加强顺德与广州方向的联系。
7.2.2轨道6号线
既有规划在顺德西部轴线(乐从-龙江)规划有广佛珠城际和轨道6号线2条轨道线路。
但从规划期内实际客流需求来看,西部轴线仅需一条轨道交通即可满足需求。
鉴于广佛珠城际线将先于轨道6号线建设,为充分发挥城际线功能,规划期内轨道6号线仅考虑建设乐从段,并在乐从南市场与广佛珠城际衔接,通过换乘广佛珠城际实现乐从中心区-龙江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
基于远景年交通需求发展存在一定的弹性,规划仍将预留轨道6号线,沿325国道继续南延至龙江、九江,支持顺德西部轴线发展。
7.2.3轨道2号线
既有规划轨道2号线在顺德陈村镇境内主要沿花卉大道布置,偏离陈村镇中心区。
为更好服务陈村中心城区,并充分利用广州新客站和佛山禅桂中心城区带动陈村发展,结合陈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将轨道2号线在陈村镇内走向调整为沿佛陈路及其东延线布置。
7.2.4轨道7号线
既有规划轨道交通7号线终止于大良凤翔工业区。
为支持顺德中心区西部产业新城的发展,加强西部产业新城与顺德新旧中心城区,以及产业新城内各功能片区间联系,规划考虑预留轨道7号线远景年向南延伸,经富安工业区、马岗新区至容桂西部,并在马岗与肇顺南城际形成换乘枢纽。
7.2.5规划方案汇总
顺德境内共规划市域城市轨道线路5条,即轨道1、2、3、6、7号线,其中轨道7号线为顺德-番禺之间城市轨道线路。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总长约93.6公里,共设置车站53座,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7-1顺德区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览表
线路
轨道1号线(R1)
广州沥窖-顺德乐从奥园
4.5
汾江南路
设小布、荷村、西海、奥园车站4座
地下
轨道2号线(R2)
高明西安-广州新客站
陈村
13.5
佛陈路及其东延线
设碧桂花城、谭村、花卉世界、陈村镇中心、陈村大道、陈村东车站6座
轨道3号线(R3)
狮山-容桂
乐从、北滘、伦教、大良、容桂
49.5(其中支线约5公里)
文华南路、银桂路、荷阳路、林上路、105国道、南苑东路、文秀路、清晖路、东乐路、环市东路、宝林路、民兴路以及桂州大道
设置东平新城、北滘、伦教交通中心、大良街道、东部新城、容奇等车站共29座
地下部分主要位于大良老城区内,鸡洲站至桂南路站部分,其余为高架
轨道6号线(R6)
南海平洲-乐从市场(远景延伸至九江)
乐从(远景至龙江九江)
16.2(远景23.4公里)
华阳路(南海大道)、东平新城裕和路、325国道
设谭村、东平新城、文化中心等车站共9座(远景增龙山汽车客运站等4座车站)
东平新城部分(华阳路-汾江南路段)以地下方式敷设,其余部分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
轨道7号线(R7)
广州新城-凤翔(远景至容桂)
伦教、大良(远景至富安、马岗、容桂)
9.9(远景20)
龙洲路、丹桂路、凤山路、勒良路、城中路、龙洲路
设顺德站、新桂、大良街办、凤山西、凤翔工业区5座(远景增设马岗产业园等车站4座)
伦教及大良旧城区段(广珠城际顺德站-凤山西路段)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其余地段采用地面及高架敷设方式
小计
93.6
(远景110.9)
53座(远景61座)
8、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
8.1中运量公交引入的必要性及规划定位
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BRT、有轨电车和轻轨。
引入中运量公交必要性:
顺德中心城区已形成中等规模的公交客流走廊,单纯依靠传统的地面常规公交已难以满足客流需求,需要尽快提供具有较高运能和高服务品质的骨干公交方式;
规划轨道3号线建设周期长,且覆盖范围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骨干公交服务;
广珠城际建成在即,需要尽快提供大运量的公交模式进行客流集散。
根据顺德区客流需求走廊分析,规划重点在顺德中心城区引入中运量公交模式,包括顺德中心城区(伦教-大良-容桂)和东平新城(南片区)。
中运量公交规划定位:
在轨道交通建成前,中运量公交模式将作为中心城区内公交体系的骨干,满足客流走廊需求,并可为轨道交通走廊培育客流。
轨道建成后,将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共同构建形成顺德快速公交骨干网络,提高骨干网络覆盖密度。
8.2规划方案
8.2.1方案布局
中心城区:
根据中心城区“一主两翼,两组团”的城市发展布局,按照满足大良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与在建广珠城际轨道站点的衔接、加强中心城区(德胜新城CBD)对周边的辐射的基本布局原则,结合中心城区规划轨道网络和客流需求形态分析,在中心城区共规划有4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全场约61公里。
中运量1号线,由广珠城际顺德站至广珠城际顺德学院站,连接东部新城顺德站片区、大良旧中心区、德胜新区、东部新城逢沙新区;
中运量2号线,东西贯通大良老中心区连接富安工业区,并南延连接广珠城际线顺德大学站和顺德港;
中运量3号线,连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