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06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0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三是县域经济差异大、模式多,应充分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化和多样性,采用综合评价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改进的方向,我们将在综合评价的前提下,进行以特色经济为主导的分类评价,突出“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这一主题。

报告得到了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安徽财经大学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安徽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办公室重点委托项目的一部分,是安徽城市经济学会的集体研究成果。

敬请各位专家、县(市)领导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更加完善!

——编者语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1)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1)

(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

(1)

(三)县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1)

(四)县域进出品贸易与投资攀高

(1)

(五)县域民生不断改善

(2)

(六)县域环境保护效果显著

(2)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2009

(2)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3)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2009(5)

(三)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排名2009(7)

(四)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2009(9)

(五)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排名2009(11)

(六)安徽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2009(14)

(七)安徽省县域人才优势竞争力排名2009(16)

(八)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排名2009(18)

(九)安徽省县域环境保护能力竞争力排名2009(20)

(十)安徽省县域政府能动性竞争力排名2009(22)

(十一)安徽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2009(24)

(十二)安徽省县域投资环境优势竞争力排名2009(26)

三、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2009(28)

(一)县域经济总量增加,但总体水平落后(28)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9)

(三)县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有待进一步优化(30)

(四)进出口及投资增长较快,但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30)

(五)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但县域财力不足(30)

(六)节能减排初有成效,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31)

四、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2004-2009动态评价(31)

(一)六年来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动态变化及评价(31)

(二)六年来安徽省县域基本竞争力前十位的动态变化及评价(40)

(三)六年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竞争力前十位的动态变化及评价(41)

五、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政策措施(41)

(一)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2)

(二)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45)

(三)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47)

(四)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结构升级(48)

(五)加大城镇化战略和城乡统筹力度,加快扩权强镇战略(50)

(六)完善体制改革,加速扩权强县战略(54)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08年,全省县域全年完成GDP的值是4239.6亿元,占全省的份额由上年的47.5%提高到47.8%;

县均GDP为69.5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

GDP超百亿县(市)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8个。

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资金及外贸出口占全省的份额分别由上年的24.0%、36.8%、22.8%、32.8%和16.1%提高到24.3%、39.9%、23.3%、40.1%和19%。

(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全省县域GDP比上年增长了13.9%,增幅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增速快于全省的态势,其中一、二产及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21.2%和24.5%,增幅比全省高1.3、4.8和6.2个百分点;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11.4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增23%,高2.8个百分点;

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2.3%,高33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增长51.9%,高23.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30.2%,高2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高0.9个百分点;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6%,高0.7个百分点。

(三)县域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008年,全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7:

39.0:

33.3调整为26.6:

42.2:

31.2。

农业实现增加值1128亿元,粮、棉、油产量分别为3010.1万吨、31.5万吨和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1.6%、3.5%和18.3%。

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4799户增加到6370户,增长32.7%,其中有20个县(市)当年新增企业达到或超过30户;

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上年的1096.3亿元增加到1499.4亿元,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2%提高到35.4%,有6个县工业化率超过50%,比上年增加2个。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2亿元,增长10.9%。

(四)县域进出品贸易与投资攀高

2008年,全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9.6亿美元,增长23%,有14个县(市)

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个;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92.7亿元,增长82.3%,有15个县(市)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个;

外贸出口21.6亿美元,增长51.9%,有30个县(市)的增幅超过50%,比上年增加4个;

有13个县(市)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个。

2008年,全省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93.3亿元,增长46%,有32个县(市)投资额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个。

(五)县域民生不断改善

2008年,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093元,有17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上年增加11个。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有44个县(市)超过2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个。

2008年,全省县域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差额为125元,增长35.6%,61县(市)人均月补差额均超过100元,比上年增加49个;

增幅超过40%的县(市)由上年的6个增加到17个,有40个县(市)增幅高于上年。

社会福利床位数8.3万张,增长22.3%;

医院、卫生院床位数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1万人,分别增长14%和7.5%。

(六)县域环境保护效果显著

2008年,全省县域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电量689千瓦时,下降10.7%,其中来安、旌德、铜陵、长丰、广德、郎溪、东至、南陵、繁昌和蒙城10县下降20%以上;

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为100%的县(市)由上年的49个增加到56个。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通过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和评价,定量的表现县域经济竞争力所包含的主要方面,进而比较和分析不同县域的竞争力变化情况。

指标选取主要遵循针对性、变动性、适用性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选取的指标能科学全面的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内涵;

变动性原则是指在县域的不同发展时期,竞争力指标体系应作相应的调整;

适用性原则即指标的数据必须能易于搜集和计算,以减少主观臆断的误差。

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2009在以往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主要包括:

(1)在政府能动性评价项目中增加机构完整性指标,即公务员占政府机构人员的比重,以此来表征政府的工作效率;

(2)在社会发展水平评价项目中增加新增就业率指标,以更好地表征金融危机对全省的就

业状况的影响;

(3)考虑评价结果的时效性与定量性,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删除了2个三级指标,指标总数仍为124个。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考查的是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代表性指标,共涉及基本竞争力、发展速度、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产业竞争力、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潜力、环境保护能力、政府能动力、社会发展水平、投资环境优势等11个二级指标,124个三级指标。

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2009具体评价结果见表1。

表1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

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

肥西县、当涂县、无为县、肥东县、凤台县、宁国市、濉溪县、天长市、涡阳县、萧县,上年的前十位为:

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天长市、当涂县、桐城市、肥西县、肥东县、芜湖县、广德县。

与上一年比较,不仅排名先后发生了变化,而且,新进入前十名的凤台县、濉溪县、涡阳县和萧县代替了上年的繁昌县、桐城市、五河县和广德县。

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十位的规模:

总人口964.2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19.7%;

地区生产总值1184.4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27.9%;

地方财政收入58.2亿元,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31.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735.8亿元,占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0.7%;

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为290.2亿元,占全省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22.9%。

人均GDP的均值为*****.9

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值平均值*****.0高出了405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69.3元,比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384.2高出了785.1元;

GDP发展速度均值为12.5%,比全省61个县域GDP发展速度均值10.7%快1.8个百分点。

县内高速公路里程数为420.9千米,占全省县域高速公路里程数的26.4%。

县域平均森林蓄积量为268.0万立方米,比全省县域森林平均蓄积量179.6高出了88.4万立方米。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0.6%,比全省61个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6%低6.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2%,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42.2%高出9.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2%,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31.2%高出3.0个百分点。

平均专利申请与授权数分别为135.2、46.3件,分别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61.4、19.2高出73.8、27.1件。

出口总额均值为8032.4万美元,比全省61个县域出口总额平均值3542.6高出了4489.8万美元。

平均城市化率为15.8%,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14.7%高出1.1%。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平均为573.7元,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563.3仅高出10.4元。

但平均万元GDP能耗为427.0千瓦时,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值331.5高出95.5千瓦时。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十强主要集中在安徽中南部,县域经济南北发展不均衡,虽然十强的规模占全省县域的规模很大,但规模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同时十强在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及万元GDP能耗等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主要考查县域经济基本指标完成情况,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县域经济总量、人均和速度三个方面共31个三级指标。

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009具体评价结果见表2。

表2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2009

县(市)得分排名

肥西县0.98671

当涂县0.92382

肥东县0.72973

宁国市0.72034

天长市0.62425

萧县0.54756

凤台县0.*****

繁昌县0.*****

芜湖县0.*****

广德县0.*****

无为县0.*****

长丰县0.*****

铜陵县0.*****

和县0.*****桐城市0.*****霍邱县0.*****庐江县0.*****南陵县0.*****颍上县0.0*****蒙城县0.0*****霍山县0.0*****怀宁县0.0*****绩溪县0.0*****濉溪县0.0*****来安县-0.006225含山县-0.006326怀远县-0.0*****寿县-0.0*****涡阳县-0.0*****郎溪县-0.0*****歙县-0.0*****太和县-0.0*****凤阳县-0.*****望江县-0.*****全椒县-0.*****界首市-0.*****休宁县-0.*****东至县-0.*****灵璧县-0.*****舒城县-0.*****定远县-0.*****利辛县-0.*****泗县-0.*****宿松县-0.*****固镇县-0.*****五河县-0.*****青阳县-0.*****祁门县-0.*****泾县-0.*****潜山县-0.*****阜南县-0.*****黟县-0.*****枞阳县-0.*****旌德县-0.*****明光市-0.*****临泉县-0.*****金寨县-0.*****

太湖县-0.*****

石台县-0.*****

砀山县-0.*****

岳西县-0.*****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

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宁国市、天长市、萧县、凤台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

而上年的前十位是:

无为县、宁国市、肥东县、肥西县、当涂县、凤台县、桐城市、繁昌县、天长市、颖上县。

与上一年比较,不仅排名先后发生了变化,而且新进入前十名的萧县、芜湖县与广德县代替了上年的无为县、桐城市与颍上县。

安徽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009前十位县域的规模:

人口为687.8万人,只占全省总人口的14.4%,低于综合竞争力十强的19.7%;

地区生产总值1062.0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25.1%,低于综合竞争力十强的27.9%;

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32.3%,高于综合竞争力十强的31.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805.4亿元,占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33.6%,高于综合竞争力十强的30.7%;

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为233.5亿元,占全省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18.4%,低于综合竞争力十强的22.9%。

人均GDP的均值为*****.1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值平均值*****.0高出了6924.1元,比综合竞争力十强的人均GDP均值高2873.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68.4元,比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384.2高出了1384.2元,比综合竞争力十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高599.1元;

GDP发展速度均值为11.0%,比全省61个县域GDP发展速度均值10.7%快0.3个百分点,比综合竞争力十强相应值低1.5%。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考查县域经济总量、人均及速度方面的基本竞争力的前十强同样分布于安徽的中南部,南北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而且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波动较大,如宁国市虽然人均GDP全省第一,但GDP总量只列全省第10位,上年列第9位,增幅只列全省第22位,上年列第11位。

(三)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主要考查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速,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指标共10个。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评价2009的具体结果见表3。

表3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排名2009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

萧县、霍邱县、庐江县、芜湖县、绩溪县、蒙城县、望江县、和县、铜陵县、寿县。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2009前十位的平均规模:

总人口为89.9万人,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18.8%;

地区生产总值为68.6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16.2%;

人均GDP的均值为9677.2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值平均值*****.0低756.8元。

GDP发展速度均值为9.2%,比全省61个县域GDP发展速度均值10.7%慢1.5个百分点;

但财政收入增长率均值为40.2%,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31.3%高8.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值为58.6%,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47.6%高11.0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值为19.7%,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9.2%高0.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及城市化增长率与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基本持平;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均值为168.2%,是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57.6%近3倍。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竞争力前十强的相关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霍邱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为823.1%,但其GDP的增长率仅为7.5%,这固然与其外资总量不高(外资总额为1080万美元,仅列全省第32位)有关,低于全省县域的平均值10.7%,而望江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为57.5%,外资总额为638万美元(仅列全省第39位),但其GDP的增长率为13.9%,“做好招商引资就可以搞活经济”的说法在此并不成立。

应当看到,除了要做好招商引资,如何利用好引来的外资才是关键所在。

(四)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经济基础设施竞争力主要考查县域基础设设的完善程度,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交通、通信等方面共10个三级指标。

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评价2009具体结果见表4。

表4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2009

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的是:

肥东县、肥西县、凤阳县、歙县、萧县、怀宁县、长丰县、舒城县、太和县、当涂县。

安徽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2009前十位的规模:

总人口为943.9万人,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19.7%;

地区生产总值为975.8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23.0%;

人均GDP的均值为*****.3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值平均值*****.0高943.3元。

GDP发展速度均值为13.2%,比全省61个县域GDP发展速度均值10.7%快2.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均值为30.6%,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31.3%低0.7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增长率均值为33.4%,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37.8%低4.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均值为61.2%,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47.6%高13.8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值为19.8%,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9.2%高0.8个百分点。

县内高速公路里程数平均为36.7千米,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26.1高出10.7千米;

县内国道公路数平均为72.7千米,是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26.2的近3倍。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起到了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但需要看到还有21个县域没有高速公路通过,32个县域没有国道通过,这对于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肯定会有所制约。

(五)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主要考查的县域人口规模、资源规模与城市区位状况,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口规模、资源规模与城市区位方面共10个三级指标。

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2009的具体评价结果见表5。

表5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排名2009

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排名2009前十位为:

无为县、涡阳县、利辛县、蒙城县、濉溪县、东至县、庐江县、怀远县、广德县、宁国市。

安徽省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2009前十位的规模:

总人口为1075.2万人,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22.4%;

地区生产总值为896.6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21.2%;

人均GDP的均值为9976.1元,比全省县域人均GDP值平均值*****.0低457.9元。

GDP发展速度均值为9.4%,比全省61个县域GDP发展速度均值10.7%慢1.3个百分点;

农民纯收入均值4529.0元,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4384.2高144.8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值为20.6%,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9.2%高1.4个百分点。

县域国土面积平均为2320.0平方千米,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789.3高出530.7平方千米;

人均耕地面积平均为0.21公顷,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0.01高0.2公顷;

距中心城市距离平均为181.9公里,比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60.1高21.8公里;

森林蓄积量平均为537.8万立方米,是全省61个县域相应均值179.6的3倍多。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县域资源禀赋竞争力前十位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全省对应均值高0.2公顷(21倍),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只高出了3.3%,这一方面说明耕地面积的扩大并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说明全省农业生产的产值率较低。

此外,全省61县域的森林蓄积量存在极大差异,无为县最多为722.0万立方米,全椒县最少为3.8万立方米,考虑到森林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保健事业及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尽快消除这种极端差异势在必行。

(六)安徽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2009

县域产业竞争力主要考查的县域产业规模、产业贡献和产业结构状况,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产业规模、产业贡献和产业结构方面共15个三级指标。

安徽省县域产业竞争力2009的具体评价结果见表6。

表6安徽省县域产业竞争力排名2009

安徽省县域产业竞争力2009排名前十位为:

肥西县、当涂县、无为县、肥东县、繁昌县、天长市、凤台县、宁国市、芜湖县、铜陵县。

而上年的前十位为:

繁昌县、肥西县、霍山县、当涂县、天长市、宁国市、无为县、桐城市、芜湖县、南陵县。

与上一年比较,不仅排名先后发生了变化,而且,新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