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1992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规教言论第二课讲记Word格式.docx

是故凡自知事始,悉为美名而奔走,

哎呀美名虽悦意,然愈追逐愈远离。

凡夫人从懂事开始,各个为了追求美名而四处奔走。

美名虽然是人们极其向往的,但如果自己没有福报和功德,再怎么样拼命追求,也像孩童追逐彩虹一样,越追越遥远。

这个道理,从我们的亲身体会也可以了解:

小时候上幼儿园,小朋友都想得到小红花和老师表扬;

上了学以后,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都希望自己表现突出,博得老师同学的认可,一听到赞美之辞就喜不自禁;

到了工作岗位、组织家庭以后,所做的一切也渴望得到别人的首肯,若没有达成所愿,就会愤愤不平、痛苦难当……。

不仅世人对美名赞誉如此执著,有时候出家人也不例外,但作者在这里说:

倘若没有前世的福报,光是想也不一定能得到。

其实,自己没有德行的话,有地位名声也不见得是好事。

前不久某城市里有个有钱人,他为了当国土局的局长,给政府捐了一座高楼大厦,后来政府也予以方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没过几天,他就因受贿过多被判无期徒刑,在铁窗囚牢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如今“权钱交易”相当严重,有钱人拼命想把名声搞上去,有名声的人盼望一朝大权在手,有权的人又想要招财进宝,钱、名、权之间的关系犹如三角形,要互相观待而安立。

许多人自以为聪明,为了权而追求名声,或者为了钱而追求名声,但最终又获得什么呢?

今年全国县级干部换届,在此过程中,局长想当副县级干部,副县级干部想当正县级干部,科长想当副局长……,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路,自己使劲地向前奔。

可在奔跑的过程中,有些不但不成功,反而掉了下去,最后伤心欲绝。

好听的名声,除了看破世间的出家人和修行人以外,大多数人可能都乐此不疲。

现在通过各种宣传也看得出来,有些人本来没什么功德,但添枝加叶地渲染夸张,在过失方面相当严重,却竭尽全力地加以掩饰。

这些行为非常不道德,真正讲道义、有正直品行的人,唯一追求的就是真理,对非法所得的名声、财产、地位根本不屑一顾。

当然,若能无勤当中得到名声,这也是自己的福报所感,随意享用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前世的福报不具足,或今生的行为不如法,没有获得所希求的名声也不要过于伤心。

彼之理由此宣说,往昔福报浅薄故,

犹如汉茶过滤器,留住垢秽漏精华。

为什么世人拼命地追求,却始终得不到所期盼的名声呢?

原因在此作了分析:

因为自己往昔积累的福报不够,再加上今生的行为不如法,有了这两种原因之后,所求的一切不能如愿以偿,中间常有泼冷水造违缘的情况。

犹如汉茶过滤器,通过滤网之后,茶的精华全部漏光,只剩下一些渣滓和不清净的叶子。

现在很多人该希求的真理道义不希求,经常为了一己私利而造作恶业。

从反腐败整顿也可以了知,多数人表面上说“我要为人民服务”,佛教徒也是“我要度化众生”,但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真正的利他之心早就漏完了,而坏的一些形象,从他们的言行中处处可见。

比如有些国家公务员,古代人文道德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而现代不如法的行为,如抽烟、喝酒、打麻将、看碟片,他们非常有经验,不用勤作也可以从语言行为中流露出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有时候感觉: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日新月异,但若没有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物质越发达,人们的欲望就越强烈,违法乱纪层出不穷。

在古代的时候,虽然物质比较落后,但对道德修养极为重视,起心动念有一定的约束,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安宁,生活也过得十分自在。

可是现在呢,包括修行人也是这样,老一代的修行作风,在年轻人的身上很难发现,精华差不多都漏完了,释尊传下来的教规教义,真正能传递给众生、自己也每天修持的修行人如凤毛麟角,而串习修炼跟修行无关乱七八糟的做法行为、垃圾知识,这类现象占大多数。

所以,此颂可谓麦彭仁波切对未来的一种预言,现在大多数人的行为,的确越来越破烂不堪!

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

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

有些人所做之事极易承办,而有些人却违缘重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后者忘恩负义,护法圣众不愿意帮助他。

做任何一件事情,既需要人的帮助,也需要非人的护持。

我们每个人身上,与生俱来有一些护神,若想承办所做之事业,必须得到他们和护法天神的帮助。

而如今的人分别念比较多,明白真相的比较少,凡有所作皆随心所欲,以致失去了天众的推助,如同一具尸体一样,任何众生都不愿意理。

大家都希望自己修行圆满,或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但要真正实现的话,离不开诸天的鼎力相助。

而获得他们的帮助,必须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懂得知恩报恩、孝顺父母师长,恭敬具功德智慧的长老等。

要知道,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可谓恩深似海;

上师慈悲摄受,以佛法甘露滋润我们的法身慧命,使自相续中的智慧得以开发,这种恩德,即使父母老师也无法与之相比;

从小到大我们有不同的老师,他们教授各种知识,指示正道、明辨取舍,恩德也非常大;

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人以财物、智慧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刚到学院时借住处,没有学佛时给法本、示佛理,引导我们进入佛门;

在工作、家庭中,我们遇到一些麻烦时,也有人施以援手,解决燃眉之急……。

这些恩德,尽量不要忘记。

有些忘恩负义之徒,对别人的深恩厚德不但不报答,反而嗤之以鼻,连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这样的人,护法天尊也会嫌弃,生起极大的厌烦心,最后就像尸体一样,人们都觉得他特别脏,谁都不愿意接近。

当然,自己的福报、能力如果不够,暂时虽不一定能报恩,但至少也要知恩。

上师如意宝曾说:

“在报恩这个问题上,能够衡量一个人的人格好坏。

有些人好像牛粪一样,对他作利益无所谓,作损害也无所谓,他并非证得了大菩萨利害无二的境界,而是根本不知利害取舍。

别人供养他黄金和说他坏话,对他而言没什么差别,这种人有没有生命也不太清楚。

”有的人觉得出家人用不着这样斤斤计较、利害分明,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出家人以嗔心报仇,这是大乘佛教不允许的,但了知取舍、辨别是非,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以前上师也特别强调这方面的教言。

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把自己变成尸体,而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父母,若将他们引入佛门、修持佛法,这就是最好的报恩。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引用佛经说:

“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双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

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禅宗中也有公案讲道,黄檗禅师通过给母亲讲佛陀传记种下善根,最终让她转生善趣。

黄檗禅师出家后,远离家乡,一直在寂静的地方过禅堂生活,30年中没有回家,但在他内心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

50岁时,有一次在参访途中,他不自觉地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多年来,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地哭泣,把眼睛都哭瞎了。

为了以示思子之心,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专门招待过往的云游僧,并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儿子。

(父母对儿女的执著,真是胜过一切!

我们在座的人,如果父母仍然健在,应尽心尽力地孝顺侍奉;

如果已经过世,开法会或遇到佛塔佛像时,则应提一提他们的名字,念《普贤行愿品》作一些回向。

在我们藏地,有些子女特别孝顺,父母死了以后,每次遇到僧团或上师时,就把父母的名字交给他们。

我们小的时候,知道好多人的父母叫什么,因为他们的子女天天回向。

所以,身为子女的人,今生中要尽量以佛法来报父母的恩德。

黄檗禅师当时也很想念母亲,但害怕母亲对他特别执著,若回家探望,对今后修行恐有障碍。

后来得知母亲双目失明,依靠“司茶亭”来为僧众服务,他返回过两次家,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

洗脚的时候,他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

一别三十多年,口音基本上已改变了,为了给母亲种下善根,他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

当他离开时,邻居们实在忍不住,将事实说了出来:

“刚才给你讲佛陀故事的人,就是你日夜盼望的儿子!

”母亲听后,几近疯狂般地追赶,跌跌撞撞地朝码头方向狂奔。

在奔跑过程中,因为看不见路,她不幸掉到水里淹死了。

此时黄檗禅师已上船,且船也开动了,看到母亲失足落水,返回来救也来不及了。

他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说完之后,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亲,并说了一首偈颂。

在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他母亲终于获得了善趣,但有没有往生,历史上并不明确。

我们现在有些人,不要说30年不跟家人联系,出家三四年就忍不住了,又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哪里,就借别人的手机偷偷打,这种境界跟黄檗禅师有点差别。

但不管怎么样,对于父母和上师,终生都要有一份感恩之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鲜廉寡耻且轻视,今生来世之因果,

言谈发誓难足信,见证智者心生厌。

如果做事情寡廉鲜耻,并轻视因果,说话不可靠,经常信口开河,对于这种人,一切“见证智者”——上师、长老、护法神、诸佛菩萨等,都会生起厌离心。

有些人对恶业不以为耻,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诽谤,无动于衷就像石头一样,觉得根本无所谓;

有些人对业因果、前生后世一点都不信,没有任何理由,就是矢口否认这些存在;

有些人说话没有可信度,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详细观察时全部是妄语,一句真话都没有,甚至在三宝面前发誓赌咒,也无所顾忌地背弃誓言。

这些人如同畜生般无惭无愧,令一切智者心生厌烦。

我们做人必须知惭有愧,且要相信今生来世的因果。

有些人以前做过坏事,现在学了一些论典以后,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与人交往,尽量痛改前非,忏悔以往的过咎。

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什么因果都不信,所作所为就会无恶不作,前景堪可担忧。

另外,平时说话一定要可信,假如经常说妄语骗别人,等流果会使自己生生世世变成虚伪之人。

我们不要像有些世间人那样,张口就说些漂亮话,骗别人还认为了不起,而应变成如黄金般的人,说话一是一、二是二,不掺杂任何水分,也不说无实义的废话。

尤其是在三宝面前发誓,或在他人面前赌咒,宁舍生命也不能背弃誓言。

若能具备这些品德,诸佛菩萨、上师智者都会来帮助你,单位里的领导也会对你信任有加。

所以,我们应该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人。

《二规教言论》文字上没什么不懂的,关键要把它当作镜子对照自己,看自己具不具足这些功德、是不是无惭无愧者。

有些人今天信誓旦旦,发誓从今永不再犯,犯了就如何如何,明天这些承诺就消于法界了。

我以前在川医看病时,有个老年人做胃镜,医生说他的胃全部糜烂了,切片都没办法,这种人也像他的胃一样,已经糜烂了,无可救药了,刚才还说得好好的,一转脸就什么都不承认,那这种人不是真正的人。

这些小小的问题,假如你们一生能做到,对证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人一开口就是空性,像青蛙一样嘴巴张得大大的,但肚子里全是泡泡,这种人好高骛远,成天说自己证悟了空性、现前了光明,但实际上不要说出世间的境界,就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经常肆无忌惮地违背誓言,不信前后世、业因果的存在,这样的人比青蛙还差!

颠倒利害随意行,得势诸天亦役使,

失势恭敬怨敌故,守神战神皆不悦。

有些人利害颠倒,不知道谁是恩人、谁是仇人,对恩人不但不报恩,反而平常视之,而仇人经常危害自己,却天天帮助他。

如果有能力,把供养的天尊都当仆人来役使,而一旦势力消尽,即便是怨恨的仇敌,也视之如根本上师般恭敬。

对于这种人,守神战神皆不高兴,把他甩得远远的,若被这些天尊舍弃,一切所作都不吉祥,人们也把他当尸体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坏人不管到哪里,大家都对他不满,什么行为都看不惯,但若是一个好人,无论在哪个团体、哪个场合,每个人都会歌功颂德,把他当作如意宝来对待。

好人能将别人的点滴之恩永记在心,即使有人伤害他,作为大乘行人,虽不能报仇,但按照高僧大德的传统,也一定要利害分明。

现在有些坏人,并没有到达亲怨平等的境界,但对别人的帮助不感恩、对别人的违害不知道,就像牛粪一样没有感觉。

前段时间,我家来了一位我们寺院的喇嘛,他母亲去年死的时候,有人给了他500块钱、30斤酥油,他觉得这个人的恩德很大,所以这次那家有人死了,他主动发愿给念四十九天经。

要知道,给亡人念经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一直念到晚上天黑之前,天天如此,特别辛苦。

但是他觉得受人之恩,所以这次情愿来报答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