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1907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设计及方案编制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支护、降水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支护、降水工程施工

绿色施工方案

土方工程专项方案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工具式模板工程:

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搭设高度8m及以上;

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

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承重支撑体系: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脚下手架工程专项方案

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拆除、爆破工程专项方案

拆除、爆破工程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专项方案

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方案

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

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其他

二、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序号

纲目标题

编写内容的要点

一、

工程概况

1、项目主要情况

1、项目名称、性质和建设地点;

2、项目规模、结构型式及其他专业设计概况;

3、项目的建设、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2、项目施工条件

1、项目建设地点气象及其变化状况;

2、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及其变化状况;

3、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等;

4、相邻的道路、河流、暗浜等;

5、其他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6、建筑材料、工艺设备供应状况;

7、当地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服务能力状况;

8、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讯能力状况;

9、社会劳动力和生活服务设施状况;

10、专业分包单位信誉和能力状况。

3、项目特点的描述

二、

施工部署

项目总体施工部署

1、确定工程项目实施总目标;

2、根据工程项目实施总目标的要求,确定项目分期分批施工的合理程序;

3、确定单位工程开竣工时间;

4、确定项目独立或部分交付的工作计划;

5、划分项目施工任务。

项目施工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1、确定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

2、制定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3、确定管理人员。

总体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2、物资准备;

3、现场准备;

4、人力资源准备;

5、资金计划。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做出说明

季节性施工方法

三、

总体施工方案

1、项目总体施工程序

2、项目主要施工方法

3、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四、

施工总进度计划与资源配置计划

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

1、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编制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

2绘制施工横道图并进行流水施工排序优化。

3、绘制施工网络图并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综合劳动力需要计划

1、施工阶段(期)的划分;

2、各施工阶段(期)总劳动量;

3各施工阶段(期)所需专业工种名称;

4、按照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期)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需要计划应

2、各施工阶段(期)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名称和种类;

3、按照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期)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需要量计划。

主要施工机具需要计划

2、各施工阶段(期)所需主要施工机具名称、型号和功率;

3、按照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各施工阶段(期)主要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

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平面布置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避免二次搬运,保证运输方便畅通;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各工种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筑、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占用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

6、符合环保、安全、防火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项目总体部署,绘制现场不同施工阶段(期)的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按一定的比例绘制。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应反映下列内容:

1、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位置和尺寸;

3、全部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基础设施的定位尺寸;

4、临时施工设施。

1)生产、生活设施,包括:

加工设施、运输设施、存贮设施、供水设施、供电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及办公、生活用房等;

2)施工现场必备的文明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设施。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

主要管理计划(措施)

进度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

安全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其他管理计划

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工程主要情况

应包括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

工程的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工程的承包范围;

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要求

专业设计简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设计简介:

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建筑功能、建筑特点、建筑规模、建筑耐火、防水及节能要求等,并应简单描述工程的主要装修作法。

2、结构设计简介:

应依

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情况、地基基础形式、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主要结构构件类型及要求等。

3、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工程设计简介:

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相关专业设计文件,分别描述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等各个专业系统及设备安装的设计要求。

施工条件

应包括建筑用地范围、地形、地貌、气象、地上或地下建(构)筑物,现场周围道路、交通状况;

市政基础设施状况等内容。

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

应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条件等,对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进行分析,施工难点的分析应包括工程组织与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工程目标

工程目标应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以及本企业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确定,应包括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境保护等目标。

各项目标应与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一致。

施工作业程序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作业程序应包括主要施工内容及其时间顺序等,并应符合工序逻辑关系;

2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阶段划分施工流水段,简述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选择专项工程分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可根据工程需要或建设单位要求,选择专项工程分承包单位,并应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总承包范围和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说明主要分包项目、分包单位选择条件、进场时间及管理方式等。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应根据工程需要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并宜采用框图的形式表示;

应选择和配备项目管理人员,其中主要成员的任职资格与能力应与工程规模及难度相适应;

应对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出规定。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一般性准备工作、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新技术推广计划等;

一般性准备工作应包括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施工过程所需技术资料的配备及人员培训等;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编制完成。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将要编制的各主要施工方案制订计划;

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应依据现行国家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及工程规模、进度等实际情况制定;

应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编制样板制作计划;

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制定新技术推广计划。

2施工现场准备:

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及施工机具设备。

3资金准备:

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推广计划

应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推广计划,说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技术要求及管理要点。

应根据地区气候情况和工程进度计划,优化选择季节性施工方法,并按照施工方案编制计划单独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方案

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进行项目分部、分项划分,并按专业优化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

应根据项目所包含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照施工顺序描述主要施工方法。

其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尚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指导下,按照施工方案编制计划单独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

应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并结合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总进度计划,确定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应采用网络图表示。

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劳动力需要计划

劳动力需要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划分项目施工阶段;

编制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需要计划,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工种名称、用工数量及需要时间等,并绘制劳动力分布图;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在整个施工阶段对劳动力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主要材料、设备的需要计划

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分别制定主要材料、设备的需要计划,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规格以及需要数量、进场时间等。

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对不同施工阶段所需主要施工机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及进场和退场日期等做出具体计划。

计量、测量、检测、试验器具,提出器具配置计划

应按照工程实际需要,配备计量、测量、检测、试验器具,提出器具配置计划。

其它管理计划

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工程的建设、设计、监理、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要求。

专业设计简介

专业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和承包范围编制。

工程施工条件

工程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现场供水、供电、供热等能力状况;

总承包单位服务能力状况;

施工场地及交通运输情况;

施工现场周边相关环境状况。

工程特点与难点

应根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等,对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进行简要的分析描述,施工难点的分析应包括工程组织与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工程施工目标

工程施工目标应包括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境保护等目标。

应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分工等。

施工顺序及划分施工流水段

确定施工顺序及划分施工流水段;

针对工程难点,简述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工作

应包括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要求,施工所需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关图集的配备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资格培训等;

应根据工程承包范围,在方案中提出试验检验和测试工作计划,并对试验检验和测试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及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应编制样板制作计划,包括样板制作名称、制作部位与完成时间等;

应根据工程承包范围,提出与总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接的内容、要求及完成时间等。

2、施工现场准备:

应根据现场情况,准备包括施工水源、电源、热源,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以及施工机具和工程物资等。

施工方法

项目分项划分

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进行项目分项划分,优化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

主要施工方法

应根据项目所包含的分项工程,按照施工顺序描述主要施工方法;

对易发生质量通病、易出现安全问题、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分项工程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等应作重点说明。

应根据地区气候情况和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季节性施工方法,包括冬季、雨季、台风或夏季高温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依据

应依据施工合同、协议书或招标文件,结合总承包单位的进度控制计划,确定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应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

施工进度计划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所需专业工种人员数量及需用时间;

绘制劳动力计划表;

对劳动力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应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分别制定主要材料、设备的需要计划,包括材料、设备名称、规格、使用部位、需要数量、进场时间等。

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应按照工程实际需要,确定主要施工机具的名称、型号、数量及进场和退场时间。

计量器具配置计划

六、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应按本规范第4.5.1条和第4.5.2条的规定并结合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内容

临时用水、用电、用热管路布置;

垂直运输设备定位;

材料、设备堆放位置及面积;

半成品加工区位置及面积;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用途、位置和面积;

文明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设施布置;

其他辅助性设施布置。

四、危险性较大高大模板支架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方案的名称和编制单位,方案的选择研讨、编制、审核、论证和修改情况

2、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不泛泛列出,只列确实涉及的;

2)需说明的情况;

3)用表列出依据和参考资料

1、所在工程项目概况

1)名称、位置、环境和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情况;

2)建设、设计、施工(总分包)和工程监理单位;

3)建设和施工安排

2、高大模板支架工程情况及施工安排

1)所在位置;

2)工程结构或构件情况(外形和高度、跨度、厚度等设计参数);

3)支架形式、面积、长度、高度、架型及地基和支承结构情况;

4)施工安排(所处季节、工期、相关项目施工的配合等)

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技术

1、工程特点和方案选择

1)工程特点、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

2)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3)选用方案的要点

2、支架设计的基本情况

1)支架选用的架种和材料及规格、质量和性能要求;

2)支架的平面布置设计;

3)支架及其承传载措施的结构和构造设计;

4)支架的平面图、立面(各个具有代表性侧面)图、承传载部位和节点的大样图;

5)支架不利(即验算)部位的荷载情况和验算项目;

6)基础、多层连支和附着拉结设计及验算项目;

7)专项试验和工程监测安排

3、设计安全的控制与效果

1)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一般的设计指标;

3)设计安全度;

4)支架搭设质量和偏差控制;

5)各个控制项目设计安全达到的总体效果

4、施工的程序与工艺要求

1)支架施工的程序与安排;

2)混凝土浇筑的程序和工艺;

3)支架搭设方法与安全要求;

4)多层连支的工艺要求;

5)支架的拆除规定与工艺要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安全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的相应规定

2、施工检查验收和安全监控、监护措施

1)确保支架工作安全的限控规定和保证措施;

2)材料、模板和架体质量的检查和验收控制;

3)支架搭设和拆除安全监护措施;

4)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监控和监护施

3、隐患整改和应急预案

1)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制度;

2)异常情况处置规定;

3)突发事态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

施工组织和计划

1)施工人员配备(劳动力计划和特殊作业人员培训;

2)施工进度计划;

3)材料和设备人员供应计划

计算书

1)计算部位和验算项目;

2)荷载计算和内力分析;

3)杆件强度验算;

4)立杆稳定验算;

5)基地和基础验算;

6)其他工程安全控制项目验算

附图

1)支架部位工程结构平面、立面和剖面;

2)工程监测布置图;

3)支架的施工详图

五、塔式起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1

1、绘制塔式起重机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图,需标明塔式起重机与工作对象、周围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相邻塔式起重机和其它障碍物的相对位置,应确保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非工作状态下能自由旋转。

2、选择和布置安装、拆卸辅助设备时,应列入所选用的辅助设备的型号、超重性能,每次吊装构件时辅助设备的停机位置、结构件起吊点和就位点的位置,以及装拆辅助设备的相应作业半径、吊装高度等。

装拆辅助设备停机位置的结构承载力应事先得到设计或总承包方的认可。

3、施工人员配置指的是安装、拆卸作业人员配置及分工。

4、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

2

安装位置平面和立面图

3

所选用的塔式起重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

4

基础和附着装置的设置

5

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

6

安装顺序和安全质量要求

7

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

8

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

9

电源的设置

10

施工人员配置

11

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

12

安装工艺程序

13

安全装置的调试

14

重大危险源和安全技术措施

15

应急预案

六、塔式起重机拆卸专项施工方案编写纲目与内容要点

塔式起重机位置的平面和立面图

拆卸顺序

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

拆卸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

七、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编写内容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1、施工电梯基础布置时,离建筑的距离应满足说明书要求,施工电梯扶墙的长度应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锚固点距标准节中心的距离)。

2、施工升降机的位置应在方案中附图明确标注之。

施工升降机最外侧边缘与外面架空输电线路的边线之间,应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外电线电路电(kV)

<1

1~10

35~110

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m)

3、施工升降机宜布置在塔吊大臂旋转范围之内,以便于使用塔吊装拆。

如塔吊在施工电梯前拆除,布设电梯时避开塔吊的大臂及平衡臂,不得影响拆除塔吊。

4、电梯基础布置时尚应考虑梯笼距距周边临近架体的距离应不小于20cm。

5、施工升降机基础做法及位置在方案中应能明确,并附做法详图。

为避免电梯基础积水,电梯基础表面高出自然地坪。

6、施工升降机基础地基回弹模量应相等,严禁部分使用回填土,不得一半座于回填土,一半座落于原土、地库顶板或护坡桩上,导致其不均匀沉降。

7、施工升降机基础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否则应进行加固处理。

8、施工升降机基础位于地库顶板上时应考虑顶板的承载力,在承载力不足时合理考虑顶板加固措施。

9、方案中关于电梯的性能参数应结合使用说明书叙述正确。

10、实际方案编写时应结合使用说明书对不符之处作相应的调整,如扶墙、对重等。

编制依据

作业人员组织和职责

施工升降机安装位置平面、立面图和安装作业范围平面图

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外形尺寸和重量

辅助起重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及位置安排

吊索具的配置、安装、与拆卸工具及仪器

安装、拆卸步骤与方法

安全应急预案

八、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纲目标题与编写内容的要点

工程概况、现场勘测

临时用电管理目标(确定分阶段的万元产值用电指标)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进行负荷计算

选择变压器

设计配电系统

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设计接地装置

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设计防雷装置

确定防护措施

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临时用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