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1369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

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

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B)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A)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B.科学本位C.社会本位D.个人本位

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D)。

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D)。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

(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

(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

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

12.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A)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

13.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B)。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14.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D)。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

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

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1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6.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17.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B)。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8.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B)。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D.游戏疗法

侧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的基本观点是:

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

包括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

19.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D)。

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

20.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C)。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ABCDE)。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D.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E.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2.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BCD)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

教师考核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ABCD)。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D.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E.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4.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这样一些内容(ABCDE)。

A.对人性的理解B.对集体的看法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5.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所建立的现代学制较之以往的有质的飞跃,表现在(ABCDE)。

A.实行义务教育B.创办实科中学和工科大学

C.建立并发展职业技术学校D.建立各类成人教育机构

E.创办现代大学,形成完整的学制系统

6.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ABCD)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7.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ACD)。

A.严格要求B.培养舆论C.耐心引导

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E.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8.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CE)。

A.主题B.练习题C.任务

D.教科书E.评价标准

9.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ABC)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BCE)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学

答: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生主体性

对于学生主体性这个根本概念,不同的教育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结构出发,认为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之一,它是人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反应。

有的学者则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主体性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发挥主体性,外界刺激才能转化为主体自身认识结构的一部分。

从主体性的结构上看,一般认为,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

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

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班主任

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5.教育国家化

教育国家化指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家教育制度。

这样一种趋势,在教育学上称做教育的国家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你是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的?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它源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影响颇大的教学理论流派——范例教学,倡导者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

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独立学习,而不是要学生复述式地掌握知识,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进一步发展所学的知识,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动的能力。

2.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方法一:

帮助家长组成家庭教育合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方法二:

帮助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超过实际的目标。

方法三:

帮助家长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方法四:

帮助家长更新成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方法五:

帮助家长把积极健康的社会信息纳入家庭教育轨道。

3.良好测验的标准。

选择、编制测验以及测验结果的分析都必须考虑测验本身的质量如何。

如果测验不能测到要测的知识和能力,或评分花时费力,同时又不客观,那么这种测验就存在问题。

不管测验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4.为什么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授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教学活动是二者通过一定的中介因素的有机结合;

二者在教学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所以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

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

(3)形成学生创造美韵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

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

(1)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2)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学校和教师签订和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3)聘任制的功能

第一,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国家在教师职务条例中,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明确规定。

没有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高水平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由于实行的聘任制,采用的是评审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既要评审教师的学术水平,又要考核教师任现职期间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并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的原则,因而,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实行聘任制,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这主要体现在岗位结构比例、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三个方面。

岗位设置是教师职务聘任的基础。

《教师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确要求,这是教师聘任制在学历条件上的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仍应有相应提高,以便与国际接轨。

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聘任制来促进教师提高学历,否则就不具备聘任资格。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未来趋向。

学校可以通过聘任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实现高级职务教师年轻化,增强队伍活力,使教师队伍在各个年龄段上呈有序分布状态,保持教师队伍的持续后劲。

第三,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这是关于教师考核结果效力的法律规定。

应当说,教师聘任制促进了考核制度的实行。

2.试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l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问题被后来的许多课程学者们认为是课程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它们代表了课程设计所包含的四个重要部分:

课程目标的选择、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评价。

而在泰勒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目标在整个课程设计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

所以,以泰勒模式为主要代表的一系列课程设计模式,可以看做是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入门和探索的基本原理。

它为课程理论领域奠定了基础,这是大家普遍公认的。

事实上,它一直被用来指导大多数课程研究的设计。

教师上岗考试试卷汇编及答案

(一)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b、c、e。

a.传统思想因素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c.科学文化因素d.生产力因素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b、c、d。

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e.问题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e。

a.教材b.教学辅导书c.综合练习册d.教学目标e.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a、b、c、d、e。

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规定培养目标d.学科顺序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6.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b、d。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讨论法e.实验法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复式教学b.班级授课制c.问题教学d.个别教学e.分组教学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a、b、d。

a.投影器b.录音机c.模型d.录像机e.挂图

二、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狭义):

广义的课程:

课业及进程。

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

狭义的课程:

指一门学科。

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

2.学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活动课程:

它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4.教学大纲:

它是对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5.教学:

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6.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

8.启发式:

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注入式:

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三、简答题

1.活动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区别。

答:

①活动课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它与课外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②两者的区别在于:

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活动课程是学校正规课程的一种类型,课外活动不是正式课程。

对教育效果的要求程度不同。

活动课程有自身的目标体系,对课外活动所作的规定则笼统、模糊。

管理力度不同。

活动课的管理较严格,课外活动的管理较宽松、随意。

对参加者的要求不同。

活动课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自愿参加。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是:

①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②课程内容综合化;

③课程形式多样化;

④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⑤重视个别差异。

3.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①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学只是在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等多种途径。

②教学与智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把两者等同。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相并列。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除教学外,智育还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教学既要完成智育任务,同时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

4.教学实质和任务是什么

①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②教学的实质: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

教学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③教学的任务是: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德,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②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⑤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6.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①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②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联系是:

教学原则的规定必须依据教学规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

区别是: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结果;

教学原则是人们主观制定的,是反映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

7.全面发展方向性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发展方向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学生全面发展。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教学中要把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

教学要把身心的发展统一起来。

8.循序渐进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

要了解学科知识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

要坚持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工作;

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9.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①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

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③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

④与教师特点相符合;

⑤教学条件。

10.课内外学法指导的内容

①预习;

其基本要求是:

提出预习要求,反复阅读新教材;

查阅必要的参考书、工具书;

对预习时遇到的不懂问题记录等。

②听课;

其要求是:

明确听课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