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117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如果不满十四

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

A、收容教养

B、进行惩罚

C、予以监禁

D、予以训诫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如果不满

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故选D。

2、“触类旁通”所反映的学习迁移类型是()。

A、特殊迁移

B、普遍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答案】D

【解析】“触类旁通”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

进作用。

所以“触类旁通”指的就是正迁移。

故选D。

3、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刘老师的做法

()。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

C、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D、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

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平等既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也是学生之间的平等,同时,也指教师在处理学生关

系时,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对待每一位学生。

公正既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行为,

也指教师对学生

4、“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答案】A

【解析】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示我们:

掌握经验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掌握

经验的重要条件。

故选A。

5、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答案】A

【解析】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故选A。

6、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信任感

【答案】D

【解析】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

度。

故选D。

7、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它视为课程,它应属于()。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C

【解析】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

“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故选C。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

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

A、应该引咎辞职

B、应被就地免职

C、应承担刑事责任

D、应受行政训诫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

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应引咎辞职。

故选A。

9、个体把已经学到的经验用到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其他情境中。

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也称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而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

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似的两种情境之间的迁移

属于横向迁移。

故选B。

10、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答案】D

【解析】古希腊智者派创造了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等科目,称为“三艺”或“三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

“三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称为“四学”。

故选D。

11、智育中的“智”是指()。

A、智力

B、知识

C、知识技能和智力

D、技能

【答案】C

【解析】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

育。

故选C。

12、思维的重要特征是()。

A、抽象性和创造性

B、深刻性和观念性

C、上升性和决策性

D、间接性和概括性

【答案】D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所以,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

性。

故选D。

13、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

()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D

【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

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

在从实践中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故选D。

14、课程标准是()。

A、教与学的内容纲要

B、学生学习结果纲要

C、教育管理纲要

D、教学管理纲要

【答案】B

【解析】最早使用“教学大纲”的德、法等国,现在还在沿用,只是这一词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

“教与学的内容纲要”,到现在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纲要”。

尽管我国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还是用“教学大纲”,

但对中小学教育来说,现在主张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原来的“教学大纲”。

从而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核

心价值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并把原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转向关注学生

1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故选B。

16、小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其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

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他经常产生有创意的想法。

小王的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沉思型

D、辐合型

【答案】B

【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即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

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

见的新颖观念。

小王的这种认知方式就属于发散型。

故选B。

17、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当适当高出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使得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这样做的

主要理论依据是()。

A、最近发展区

B、学习定势

C、身心发展规律

D、效果律

【答案】A

【解析】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故选A。

18、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知识观属于()。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故选C。

19、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知识观属于()。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故选C。

20、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哪一个概念

反应的内容()。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A

【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这里老师担心第二次测试成绩不一

致,实际上担心的是信度。

故选A。

21、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答案】D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

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故选D。

22、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

点,即()。

A、自主性、针对性、权威性

B、集体性、统一性、学习性

C、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D、统一性、科学性、自愿性

【答案】C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

个特点:

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故选C。

23、“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

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

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

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

【答案】B

【解析】马克思的这段话出自《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经典论述。

这段话

集中说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故选B。

2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答案】C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

故选C。

25、学习系列材料时,首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不易记住,这种现象是()。

A、遗忘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答案】D

【解析】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

前面材料容易记住是首因效应,结尾材料容易记住是近因效应。

故选D。

26、明确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是()。

A、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案】D

【解析】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的把“关爱学生”作为一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

为规范。

故选D。

27、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

A、相同要素

B、共同原理

C、顿悟

D、转换

【答案】C

【解析】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

故选C。

2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