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066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安徽省无为英博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

考试范围为必修五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饕餮纹的艺术特征

陈锟

  ①作为殷周时代青铜器的主纹而在器物表面占统治地位的饕餮纹,具有一见之下难以把握和形容的形态,与其名称一样是难以捉摸和理解的存在。

  ②何谓“饕餮”?

“饕”是贪财之意,“餮”则是贪食之意,二字常连用。

关于饕餮,在《春秋左氏传》“文公18年”条目中有这样的记载:

缙云氏有不才之子,不施惠与人,而专事贪饮食,夺财货,人因称之为“饕餮”,并将其与浑敦、穷奇、梼杌等三凶合称为“四凶”。

奉仕尧的舜,为除四凶之害,遂将彼等驱至天涯海角,以为防御魑魅之用。

关于饕餮的外貌,《神异经》中的记载是,身躯如牛,颜面似人,腋下有目,能吃人。

关于这则尧舜与四凶的神话,有人认为它是太阳神和黑暗神争斗的故事,也有人认为饕餮即边远地区的异族,这则故事讲述的是先民与他们的斗争。

人们之所以要在青铜器上表现饕餮,是因为希望以此为此器招来饕餮的神力,或者是希望以此来借助饕餮抵御魑魅的力量守护祭神的酒食。

③由于汉代以后不少的著作已经将饕餮纹称为兽面纹了,因此后世兽面纹这个称谓比之饕餮更胜,因为它指出了这种纹饰的构图形式,而饕餮一词的含义似乎仅限于“有首无身”,绝大多数纹饰却并非如此。

④饕餮纹有自己的形式特征。

它由以鼻棱为中心的眼、耳、角、牙、口和左右伸展的双眮以及肢足而构成,但其中仅有颜面而眮足俱阙的情况也较多。

如此看来则饕餮的由来中含有与虎发生关系的部分;如进一步设想,则或许在饕餮的形象中也参杂有虎的某些印象。

饕餮纹一直被沿用至西周、春秋时期,从殷代前期起持续约千年,形式上不断变迁。

其主要特征是概括与夸张,通过器物表面的阴阳纹线装饰,辅以突出的点和块状的面,圆中见方、浑厚而有力,构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而其狰狞、威严的形象恰好符合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渴望获得神秘力量的审美追求。

  ⑤在中国以饕餮为代表的纹样中,很清楚地看到曾使人亲身感受到其存在的诸神不断与人间世界拉开距离而渐行渐远的过程。

古人们虽表现出对所谓神仙世界的怀疑,但同时,人们并未放弃对接近神界的努力。

然而在经过了不断的战乱,朝代的更迭以及屡次的政治上的改头换面和思想意识形态上强制性的统一过程之后,由于传说的不可知性和人心的不安定,又因为与神对话“占卜”最为频繁密切的殷周时代的漫长岁月的时间距离,神界在后来已渐渐成为远在天之彼方、遥不可及、但堪思慕的所在。

⑥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艺术形态除了受社会共奉的道德观念与审美心理的影响之外,同民族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在这漫长历史长河里通达社会各个阶层的思维活动。

反观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耕种与收获,大自然既是衣食父母,又是可以左右生死的神圣力量。

如何顺其自然,与天地和谐共处,共生共存,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观人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个整体的“天人合一”。

传统图案正式承载和记录下了先民们的这一朴素社会观,而且,古代社会家和国的本质结构相同,这种一致的家国关系,也是古人看待事物,分析自我的思维整体性的表现。

(选自《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5期,原题为《饕餮纹的审美特征分析》有删节)

1.下列关于饕餮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饕餮纹是出现在殷周时代青铜器上的主纹,其外形和名称都让人难以把握和理解。

B.兽面纹的称谓比之饕餮更胜,因为汉代以后不少著作已经将饕餮纹称之为兽面纹。

C.饕餮纹具有自己的外形特征,或许参杂虎的某些印象,饕餮的由来或许与虎相关。

D.以饕餮为代表的独特纹样,表现了远古人们并未放弃接近遥不可及的神界的努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两段引用《春秋左氏传》和《神异经》中的有关记载“饕餮”的历史资料,旨在说明“饕餮”贪财、贪食的具体含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紧承第②段,先简述饕餮纹称为兽面纹的历史演变,后说明绝大多数纹饰与之构图形式的不同,从而引出下文对饕餮纹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C.④⑤两段先从饕餮纹的形式特征谈起,后揭示饕餮纹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渴望获得神秘力量的审美追求以及反映神界与人渐行渐远的现实。

D.第⑥段总结全文,由饕餮纹的艺术特征推导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形态与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与审美心理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先民们的朴素社会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青铜器上表现饕餮,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先民所受到的诸神的影响,表现了他们以此器招来饕餮神力的愿望。

B.饕餮外表狰狞、威严,古人们于是借助饕餮抵御魑魅的力量来守护祭神的酒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崇敬之情。

C.中国历史战乱频繁,朝代更迭,政治经常改头换面,加上思想意识形态强制统一,使得人们与神界距离渐远。

D.人与天地自然融为整体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它的形成与中国漫长的农耕生活方式密切关联。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

祖瑾,安平太守。

父芘,琅玡内史。

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

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

太始中,武帝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

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寻转怀令。

岳频宰二邑,勤于政绩。

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以公事免。

杨骏辅政,高选吏佐,引岳为太傅主簿。

骏诛,除名。

初,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客田于河阳,善鼓琴,颇属文。

岳之为河阳令,爱其才艺,待之甚厚。

至是,宏为楚王玮长史,专杀生之政。

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硃振己就戮。

岳其夕取急在外,宏之言玮,谓之假吏,故得免。

未几,选为长安令。

作《西征赋》,述所经人物山水,文清旨诣。

征补博士,未召,以母疾辄去,官免。

寻为著作郎,转散骑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

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

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

其母数诮之曰:

“尔当知足,而干没不已乎?

”而岳终不能改。

既仕宦不达,乃作《闲居赋》。

初,芘为琅玡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

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

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

岳于省内谓秀曰:

“孙令犹忆畴昔周旋不?

”答曰: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岳于是自知不免。

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

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

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

(选自《晋书·潘岳传》,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辟司空太尉府辟:

开辟

B.谯人公孙宏少孤贫孤:

丧父

C.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构:

设计陷害

D.而干没不已乎干:

求,贪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作《闲居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岳之为河阳令蚓无爪牙之利

C.以母疾辄去,官免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

D.岳恶其为人则或咎其欲出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潘岳出身官宦之家,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邑之人称他为奇童,说他是汉之终军、贾谊一类的人。

B.杨骏被诛,潘岳本也难逃厄运,因当初任怀县县令时有恩于公孙宏,在公孙宏搭救下,才幸免一死。

C.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侍奉权臣贾谧,望尘而拜,可见其卑躬屈膝谄媚之态。

D.潘岳因当初与孙秀结怨,孙秀得势后不久,便诬告潘岳密谋参与作乱,潘岳被杀,并诛连三族。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5分)

(2)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华清宫①(其三)

崔橹②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注:

①华清宫,唐朝行宫,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行乐处。

②崔橹:

晚唐诗人。

8.诗的前三句,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9.这首诗的结句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园日涉以成趣,①_,②_,③_,④。

⑤,⑥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乙:

①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_?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说起梅花

苏菲

  

(1)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2)记得第一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3)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就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

“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4)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5)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6)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花是可以结果子的。

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花两者具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7)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

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

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的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

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

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子。

那人睁大了眼睛问:

“真的吗?

”“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

“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

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8)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耐,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

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

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9)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

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

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

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

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10)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樱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

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11)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

在中国人的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作为民族精神今天又一次在世界的西方高高扬起。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2月2日)

11.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2)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12.第

(1)自然段记叙了我取名“梅”字的往事,请简要分析文章这样开篇的作用。

(6分)

13.请结合全文,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

(6分)

14.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梅魂”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轻飏(yáo) 媵嫱(yìng)揽茝(chǎi)杞子(qǐ)

B.酒馔(zhuàn)怂恿(yǒng)变徵(zhǐ)罪愆(qiān)

C.皮辊(gǔn)优渥(wò)祚(zhà)薄拔擢(zhuó)

D.精髓(suǐ)迷惑(huò)潦(liáo)水纶巾(guān)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玷污伸张肖像画出奇制胜咬文嚼字

B.痉挛宵汉起搏器雕梁画栋提纲挈领

C.匮乏颠簸发贴子荒诞不经苦口婆心

D.张皇喋血老两口要言不烦信而有证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面对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用35分钟才讲完了的励志报告,大批后排学生竟然趴在桌子上睡去,这情景真让人不可理喻。

B.得知32岁的网坛名将李娜因为伤病于9月19日正式宣布退役的消息后,正在备战亚运的林丹通过微博表达了自己的惺惺相惜之情。

C.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近日研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第一代冰箱用直流变频控制器的消息让安徽家电行业大快朵颐。

D.迈克尔·戈德温于1990年发现,随着在线讨论的帖子不断增多,网友将对方的言行与法西斯或希特勒相提并论的概率就会接近100%。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走上梁山的过程中,高俅等人的“一逼再逼”和林冲的“一忍再忍”这样的关系体现了深远的思想意义,他们使我们认识到宋代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和官逼民反。

B.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市首届“五王”大赛举办期间,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互动,累计参与人次高达598万人次左右,称得上是一场真正的基层文化生活大联欢。

C.《说“木叶”》一文旨在阐明一则艰深的文艺理论,可作者并没有以大家的架式条分缕析,而是将它渗透在一些古诗句的玩赏之中,引领我们轻易地走进了“木叶”的殿堂。

D.分析人士认为,2015年2月12日上午结束的旨在化解乌克兰危机的明斯克四方首脑会谈之所以命中注定如此艰难,其根本原因是“美国因素从中作怪”所造成的。

18.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4分)

①从设计风格上,合肥高铁南站融入了皖南建筑“四水归堂,五岳朝天”的寓意。

②“四水归堂”原来指的是四方雨水流人夫井,这里象征四方旅客汇聚到车站换乘。

③“五岳朝天”则体现在屋顶向上翘起的封火墙、以及南北立面向内倾斜的板型柱上。

④可以说,它最好地诠释了悠久厚重的徽文化,展示了安徽崛起的蓬勃活力。

⑤同时,高铁南站大体量地采用玻璃幕墙,其中包括国内首创的悬挂式幕墙更是独一无二。

⑥外观上首先显得简洁大气,看上去干净清爽;其次是通透,即使是傍晚或者阴天,室内也能获得很好的自然采光。

序号

修改

 

 

 

 

 

 

 

 

19.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幅漫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6字;

  ②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所寓含的哲理,不超过20字。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2)题。

(6分)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以形似利剑,满披白亳而得名。

①经杀青、做形、提毫、烘焙四道手工工序制成。

②每年清明谷雨前后按一芽一叶标准进行分期采摘,鲜叶分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开展,一芽二叶初展三个等级。

③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④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

具有消食去腻,止渴生津,益思少卧,利尿解毒等药理功能。

(1)材料中画线句子的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

(只写序号)(2分)

答:

(2)请以“天柱剑毫”开头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4分)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新约全书》中说:

“给予比接受更为有福。

”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姆也说:

“爱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

”可台湾作家林文月说:

“一个人能坦然接受别人的关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给予和接受同样都是需要宽大的胸怀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二语文试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15

16

17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1)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的前三句,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的结句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园日涉以成趣,①_,②_,③_,④。

⑤,⑥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乙:

①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_?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11.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

(1)自然段记叙了我取名“梅”字的往事,请简要分析文章这样开篇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