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0374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详与和谐文档格式.docx

因此,我们对自己始终一无所知。

我们不了解无明(avijja)对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也不知道,我们一直都被自己内在未觉知的力量所奴役。

要领悟真理,必须将这内在的黑暗驱走。

我们必须洞察自身的本质,才能了解存在的本质。

因此,佛陀所指出的,是一条向内观照、自我觉察的道路。

佛陀曾说:

“就在这具有心识的六尺之躯,揭示了宇宙、宇宙的升起、寂灭、以及走向寂灭之道。

整个宇宙及其运作的自然法则,都必须在我们自身体验。

也唯有在我们自身内部,才能体验。

这条正道也是一条清静之道。

我们探究内在的真理,不是出于知性的好奇,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透过对自身的观察,我们第一次觉察到那些受制约的习性反映、那些遮蔽了我们的心眼、隐藏了实相、制造痛苦的种种偏见。

我们看清累积在内、令我们一直焦躁不安、痛苦烦恼的紧张压力;

而且我们也体认到,它们是可以去除的。

渐渐地,我们学会如何让它们分解消融,而我们的心就变得清静、祥和、快乐。

这条正道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认真修持的过程。

我们并不是心存企盼地走上这条道路,寄望累计一些只有来世才可享用的福德;

或是渴望死后能进到人们所想象的天堂。

修持的益处应该是具体的、有助于己、而且可以在当下体验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导必须靠实修。

仅仅对佛陀或是他的教导充满信心,是不能够帮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的。

对这条正道只有知性上的了解,也同样无济于事。

只有当信心与知性上的了解,能激励我们开始步上实修之路时,它们才有意义。

唯有实修佛陀的教导,才会有具体的结果,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只有实际被运用的正法,才有效用。

如果这真是一条从痛苦走向安乐的道路,那么随着我们不断精进练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变得愈来愈快乐、和谐、与自己无所求。

同时,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应该会变得愈来愈安详和谐。

我们不仅不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反而应该能够产生正面的作用,促进众人的快乐和福址。

要步上解脱之道,我们必须过正法的生活,过真理、清静的生活。

这才是实践佛陀教导的最佳方法。

当正法被正确地实践时,它就是生活的艺术。

 

问题与回答

问:

你谈到习性(制约)。

这种训练会不会也是一种对心的制约,虽然它是一种正面的制约?

答:

恰好相反,它是一种去除习性(制约)的过程。

不是勉强任何东西加诸于我们的心上,而是自自然然地除去不净的杂质,留下善的、正面的品质。

透过负面情绪的清除,呈现正面的品质,而正面的品质就是纯净的心的本来面目。

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以特定的姿势打坐,而且用某种方式引导注意力,就是一种制约啊!

如果你把它当作游戏,或是一种机械化的仪式,那么没错——你是在制约你的心。

但这样是错用了内观。

正确的内观,它就能使你直接亲证真理,而由于这种亲身的验证,了悟就自然而然地开展,而能将所有过去的习性拔除。

像这样不问世事,只是整天坐在那儿禅修,不是很自私吗?

如果最终的目标是这样,那的确很自私。

但是禅修只是一个方法,帮助我们达到一个绝不自私自利的目标:

一个真正健康的心。

当你生病了,你住院以复原,你不是到医院待一辈子,你只是在那儿调养身体,然后才能健健康康地来面对日常生活。

同样地,你参加内观课程,以得到心灵上的健康,然后以健康的心灵,在日常生活当中,为自己及众生谋福利。

即使面对他人的痛苦,仍然保持快乐和安详——这岂不是完全麻木不仁吗?

对于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不是说你自己必须得伤心难过。

相反地,你应该保持冷静和平稳,如此一来,你才能采取行动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如果你也跟着伤心难过,徒然增加你周遭的不快乐,既帮不了别人,也帮不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不能活在安详之中?

因为缺乏智慧。

没有智慧的生活,是一个充满错觉的生活,它焦躁不安,充满痛苦。

我们的首要责任,是过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对自己以及他人都有益的生活。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我们察觉自身、察觉真理的能力。

为什么非要参加十天课程来学这个方法?

如果你能参加更长的课程,那就更好了!

但是要掌握这个方法的纲领,至少要十天的时间。

为什么在十天当中,我们必须留在上课的场地内?

因为你们是在这里动一项心灵的手术。

身体的手术必须在医院里进行、在一个不会受到感染的手术室里。

在这课程的场地内,你能够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地进行心灵的手术。

当课程结束,手术完成的时候,你就可以再一次面对外在的世界了。

这个方法能治愈身体上的不舒服吗?

可以,但那是副产品。

当心理压力消失时,许多受心理影响的身体疾病,自然不药而愈。

如果心情激动,会发生身体上的疾病。

当内心变得平和清静,身体上的疾病就自然而然地清除了。

但是如果你把目标定在治病,而不是净化内心,那就两样都得不到。

你认为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

生而为人,有殊胜的能力,能够深入内在、观察实相,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不去运用这个能力,就是浪费生命。

好好运用它,过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生活!

您谈到充满负面情绪。

如果是充满正面的东西呢:

比如说,爱!

你所说的“正面的东西”,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当心中没有了烦恼习气,就时时充满爱——纯净的爱——你会体会到安详和快乐。

如果将负面情绪除去,剩下的就是正面的东西、就是清静。

愿全世界都沉浸在这清静之中!

第二章起点

痛苦的原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间。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实相,就可以体认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所有的智者都告诉我们:

“认识自己”。

我们必须从认识自身的本质着手,否则就永远不可能解决自己的烦恼,或是这个世界的种种问题。

但是我们究竟对自己了解多少呢?

我们每个人都深信自己很重要、很独特,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都只是浮面的。

在较深入的层次上,我们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

佛陀透过对其自身本质的研究,来研究人的现象。

他摈弃所有的成见,探讨内在的实相,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身(物质)

让我们从身体的层面开始。

这是最显而易见、最清楚明白的部分,很容易就能由感官觉察到。

但是我们对它真正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

表面上看起来,人可以随着他的意志控制身体的行动。

但是就另一个层面而言,所有体内的器官都不受我们的控制,它们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运作。

就更细微的层面而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不断发生的生化反应,我们完全没有体验、一无所知。

然而这个层次还不是物资现象的最终实相。

追究到最后,这个看似坚固实在的身体,是由许多次原子微粒和空间所构成的。

更有甚者,即使这些次原子微粒,也不是具坚实性。

一个次原子微粒存在的时间,比一兆分之一秒还要短暂。

这些粒子持续不断地生起、灭去,存在又逝去,就像一股振动之流。

这就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所发现关于身体以及所有物资的最终实相。

现代科学家经由亲自研究,已经认同并且接受这个有关物资世界的最终实相。

佛陀发现整个物资世界是有许多粒子组成。

这些粒子以不断的变化,呈现出物资的特性:

软硬的性质(地)、粘着的性质(水)、冷热的性质(火)、和动的性质(风)。

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结构,似乎有某些恒常性,但事实上,都是有极其微小的“极微”组合而成,它们不断地生起又灭去。

这就是物质的最终实相:

波动或粒子的持续之流。

而这就是每个人自称为“我”的这个血肉之躯。

身体的运作过程之外,还有心理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心”。

虽然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心”与我们的关联似乎比“身”还要密切:

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在没有了血肉之后,心仍有可能存在,但我们却难以想象,没有了心,该如何存在下去。

然而,我们对心的了解,何其有限;

对心的控制力,又是何其薄弱。

它常常违背我们的意愿,做些我们不想要做的事。

我们对意识表层的掌控力是微乎其微;

至于潜意识,则似乎完全超乎我们的掌握或了解,其中充满了各种我们可能不认同、或并未察觉的力量。

就像审视他的身体一样,佛陀检查他的心。

他发现以广泛、全面地来看,心是由四种运作过程所组成的:

认知(识蕴),辨别(想蕴),感受(受蕴),以及习性反应(行蕴)。

第一种运作过程是认知(识蕴),是心接收的部分,是一种未辨别的觉察或认知的作用。

纯粹只将身心上所发生的任何现象及接受到的任何讯息予以接收。

它只记载各种经验的原始资料,而不加以辨别名目,或做价值判断。

第二个心理运作过程是辨别(想蕴),是一种辨别的作用,这个部分是辨别识蕴所接收下来的任何东西。

它将输入的原始资料,予以分辩、命名、归类,并且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接下来的部分是感受(受蕴)。

事实上,每当接收到任何讯息,感受立刻生起。

它是一个讯号,表示某件事情正在发生。

只要不对讯息加以评价,感受就会保持中性。

但是,一旦对输入的资料赋予价值判断,感受就随之变得愉悦或不愉悦。

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会期待这愉悦的体验能够延长或强化;

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就一心想将它排除终止。

结果心就会生起喜欢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其他的感官接收到讯息后,也生起同样的运作过程:

识(认知)→想(辨别)→受(感受)→行(习性反应)。

这四种心的运作,远比组成物资实相的粒子,变化的更快。

当感官接触到任何物质的瞬间,这四种心理运作过程就如电光火石般,迅速地发生。

随着接下来每一接触的瞬间,这四个过程都一再重复。

然而,这过程发生的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正在发生的实相。

只有当某种特定的习性反应,一再重复地发生了好一段,形成明显、强烈的心态时,我们才能在意识的层次,觉察它。

"

觉悟者已舍弃所有理论,因为他已亲见物资、感受、辨别、习性反应、认知(色、受、想、行、识)的真相,以及它们的生起和灭去"

.佛陀发现,不管表相如何,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连串前后不同但相互关联的事件。

每个事件都是前一个事件的结果,而且毫无间断地连续下去。

这些密不可分的事件接连地发生,表面上看来是连续不变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人,但这只是表面的实相,不是最终的真理。

我们或许可以给一条河取个(固定的)名字,但事实上,它只是不断流动的水,从未在河道中稍作停留。

我们可能会视烛火为持续不变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细看就会了解,事实上,它只是灯芯燃烧的瞬间火焰,然后立刻就会被新的火焰所取代,片刻不停。

我们谈及电灯的光,却从来没有停下来想想,它实在就像河流一样不停的流动,一股能量因极高频率的振动,而流过灯丝。

每一瞬间有新的东西生起,它是过去的产物,而在下一刻又被另一个新的东西所取代。

这些事件的连续是如此地迅速无间断,以至于很难加以分辨。

对整个过程中的某个片段,我们不能说,现在这个片段和之前的片段是完全相同的;

也不能说,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流动的过程的确发生了。

同样的道理,佛陀了悟到,人并不是已经成型的、永恒不变的实体,而只是时时刻刻不停流动的过程。

没有真正的“众生”,只是不断的流动,不断形成的过程。

当然,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必须与人相处,彼此将对方或多或少视为有既定的、不变的本质。

我们必须接受外在的、表面的实相,否则的话,就完全无法过日子了。

外在的实相是一种实相,但只是表面的实相。

就更深层来说,真正的实相是,整个有生命、无生命的宇宙,都处在一种持续的变化状态之中——不断地生灭、生灭。

每个人事实上都是瞬息万变的次原子微粒之流,加上认知、辨别、感受、以及习性反应(识、想、受、行)的心理运作过程,这些心理的运作过程比身体色)过程的变化还要迅速。

这就是每个人念念不忘的“自我”的最终实相:

这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身心连续事件。

如果我们能直接体验、而正确地了解,就可以找到离苦之道。

我不太确定您所说的“心”是什么意思。

我找不到心。

心在身上无处不在,在每一个原子之中。

每当你感觉到什么,心就在那里。

心能够感觉。

那么您所说的“心”不是“头脑”罗?

哦!

不,不,不。

在西方,你们认为心只存在头脑里。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心是存在整个身体吗?

是的,整个身体都包含了心(注:

根尘接触产生六识,六识都属于心)

你都是用否定面来谈这个“我”。

难道它没有肯定面的部分吗?

难道没有任何“我”的体验,是令人充满愉悦、祥和、和喜乐吗?

透过内观,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感官上的享乐都不持久,它们来了又去。

如果这个“我”真的很能享受到感官上的快乐,如果这些都是“我的”快乐,那么“我”一定对这些快乐多少有些主控权。

但是它们只是生起又灭去,完全不受“我”的控制。

哪里有“我”呢?

我所指的不是感官上的享乐,而是处在一个很深的层面。

在那个层面,“我”已经毫不重要了。

当你到达了那个层次,自我就消融了,只有喜悦。

这个有关“我”的问题,到那时就不存在了。

好吧,我们不要说“我”,就说有个“人”在体验吧。

是感觉本身在感觉。

没有一个“人”在感觉。

万事万物就这样发生,就是如此而已。

现在你们觉得,似乎一定要有个“我”在感觉,但是如果你开始练习,你会达到“自我”消融的阶段,到时你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我来这里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来这里。

是的!

相当正确。

平常为了方便,我们无法避免这个“我”或是“我的”。

但是执着于“我”或“我的”,把它们当成究竟的实相,那样只会带来痛苦。

我在想,是不是有人造成我们的痛苦?

没有人令你痛苦,是因为你在自己心中产生了紧张才造成自己的痛苦。

如果你知道如何不这样,那么在任何情况下就容易保持安详和快乐。

我可以了解内观对身心失调、不快乐的人有帮助,但是对那些生活很满意,原来就很快乐的人呢?

一直对生活的浮面享受感到满意的人,是对心深处的烦恼茫然无知的人。

他自以为是快乐的人,但是他的快乐并不持久,在潜意识里产生的压力会不断地增加,迟早会在意识的表面呈现出来。

一旦如此,这个所谓快乐的人,就变得痛苦不堪。

所以何不立即开始努力,来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呢?

佛陀与科学家

身体(物资)的实相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是佛陀由检视自身而体验到的。

他以高度专注的心,深入自身的本质,发现整个身体(物资)的架构是由很小的次原子微粒组成的;

而且这些微细的次原子微粒不断地生灭变化。

佛陀说,在一弹指或一眨眼间,每个次原子微粒已经生灭几百万兆次了。

许多年前,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并做了许多实验以了解组成物资宇宙的次原子微粒。

原先只知道这些次原子微粒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生灭变化。

这位科学家决定要发明一种可以测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中生灭多少次的仪器,他很适切地把所发明的仪器命名为气泡室,而且测量出次原子微粒一秒之内生灭了十的二十二次方。

这位科学家所发现的真相和佛陀一样,但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这位科学家并没有成为觉悟者,没有从烦恼中解脱,因为他没有亲身体证真理。

他所获得的只是知性上的智慧,他相信这个真理,是由于他对自己所发明的仪器有信心,但他并没有亲身体验这个实相。

我并不是反对这个人或现代科学,但我们每个人应该不只是外在世界的科学家,我们也应该是内在世界的科学家,就像佛陀一样,亲身体证真理。

亲身体证真理的人,回自然地改变心的习性模式,开始依照真理过日子,所做的每个行为都对自己和别人有益。

如果缺乏这样的内在体验,科学容易被误用为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但如果我们成为内在实相的科学家,我们会正确地利用科学来造福全人类

第三章苦的直接起因

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完全是两回事,没有人能够“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我们无法避免生命的真相——生命是不完满、不圆满、不如人意——这就是苦的真理(苦谛)。

既然真相是如此,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痛苦是否有起因;

如果有的话,是否能够去除苦因,以止息痛苦。

佛陀体悟到,我们的痛苦并不是偶然形成的。

就如同所有现象皆是其来有自,痛苦的背后也有原因。

对所有的存在而言,这因果的法则——业(kamma)——是普遍而基本的。

而且,痛苦的起因也不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只要我们能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应该为造成自己痛苦的行为负责;

每个人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止息痛苦。

“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好像是没有学过开车、却蒙着眼睛,在繁忙的公路上开车行驶,这样想平安抵达目的地也难。

他以为是自己在开车,但事实上,是车子驾驭了他。

姑且不论他是否能到达目的地,只要他不想发生意外,就应该先除去眼罩,学会开车,并且尽快驶离危险。

同样地,我们必须清楚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学会奉行正当的行为,才能够到达我们真正想去的地方。

三种行为

行为(业)有三种:

身体的行为(身业)、言语的行为(语业)、意念的行为(意业)/通常我们最重视身体的行为,其次是言语的行为,最后才是意念的行为。

但是,根据“法”——自然的法则——意念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身体和言语的行为,会因为意念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果报。

言语和身体的行为、以及它们表现在外的后果,都是意念行为的结果。

言行的善恶,要有意念的性质来判断。

所有意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业”,才是会在未来产生果报的原因。

佛陀了解这个真理,他说:

“万事万物,因心而生;

至要为心;

万法唯心造。

若言谈举止出于不净之心,痛苦则如影随形,如车轮紧随与拖车牲口之足后。

若言谈举止出于纯净之心,快乐则如影随形,须臾不离。

苦的起因然而,究竟是何种意念的行为在决定我们的命运?

如果心是由识、想、受、行四蕴所组成,那么是其中哪一个部分使苦生起的呢?

在痛苦形成的过程中,四蕴或多或少都与痛苦的生起有关,不过前面三者基本上是被动的。

识蕴(认知)只是接受经验的原始资料;

想蕴(辨别)是将资料加以归类;

受蕴(感受)展现出前面两个步骤的发生。

这三者的任务只是将输入的讯息加以吸收。

但是一旦心开始生起习性反应(行蕴),就有被动转变成喜爱或厌恶了。

心的习性反应带动新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的开始生起,就是“习性反应”,所以佛陀才说:

“任何痛苦的生起,都起于习性反应。

如果所有的习性反应止息了,所有的痛苦也就止息了。

真正的“业”——也就是痛苦的真正起因——是心的习性反应。

一闪即逝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可能不是非常强烈,也没有显著的果,但是它却会有累积的效果。

每分每秒习性反应、重复不断地发生,每重复一次就更加强烈,最后就形成贪爱或是嗔恨。

贪求和不满愈强烈,对我们的想法、言语、以及行为的影响就愈深——也因此制造更多的痛苦。

想要从如此强烈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第一步就是接受苦的事实,不要把苦当作哲学概念或是一种信条,而是接受它存在的事实,它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如此接受并对苦及苦的起因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学会了直接体认自己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步上离苦的正道。

第四章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障碍、我们的无知是:

我们不在意栽植何种种子,因而我们经常种植了苦树的种子,但是,到了收成果实的时候,我们突然警觉,我们想要的是甜芒果。

于是,我们开始哀求,盼望能得到芒果。

当知这是行不通的。

苦佛陀清楚地看见,痛苦确实存在。

无论它令人感到多么的不愉快,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

随着生命的开始,痛苦也就开始了。

出生是极大的创痛。

既然生命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生病和年老的痛苦。

然而,无论我们病得多重,无论我们如何老迈、衰弱,没有哪个人想死,因为死亡是极大的痛苦。

一切众生都必须面对所有这些痛苦。

我们在生命历程中,都一定会经历其他的痛苦,各种身体的或心灵的痛苦。

我们在痛苦中煎熬,而得不到快乐。

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不想要的却反而降临到我们身上。

所有这些情形都是痛苦。

佛陀向自身内在探求,去体会痛苦的真正本质。

他发现:

“对五蕴的执着是苦”。

就非常深的层面而言,痛苦是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身(色蕴)和心(识蕴、想蕴、受蕴、行蕴)的过度执着。

人们对自己这个个体——身和心——有强烈的执取;

而事实上,这个个体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

这种对自身的不实想法的执取,对一种事实上不断生灭变化的东西的执取,就是苦。

执取执取有好几种。

第一种就是习于追求感官享乐的执取。

上了毒瘾的人之所以会吸毒,是因为他想体会毒品在他身上造出来的愉快感受;

虽然他知道吸毒只会加深他的毒瘾。

同样的,我们对于贪爱这个习性,也上了瘾。

一旦某个欲望满足了,我们就生起下一个欲望。

所执取对象其实是次要的,事情的真相是,我们渴求这种贪爱的状态能不断地持续,贪爱本身又会在我们身上制造出愉悦的感受,而我们希望这愉悦的感受能不断延续。

结果,贪爱成为我们无法打破的习惯,一种瘾。

就如同上了毒瘾的人,会渐渐对他所吸的毒品麻木,因而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过瘾一般,我们的贪爱如果愈去满足就愈强烈。

像这样,我们永远无法止息贪爱。

而只要我们有贪爱,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快乐。

另一个很大的执着,就是对“我”的执着,这个自我、这个我们认同的自我形象。

对每个人而言,“我”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

我们像是周围满布铁屑的磁铁;

自动地将铁屑以自己的中心排成图形;

我们不假思索全都本能地想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这个世界、祈求吸引愉快的事物、排除不愉快的事物。

但是没有任何人是独自存在在这个世上的;

某个“我”一定会和另一个“我”起冲突。

每个人所制造出来毒瘾图形,都会被别人的磁场所干扰,而我们自己也会被吸引或排斥。

其结果只有不快乐与痛苦。

我们的执取,也并非仅限于“我”:

我们还将执取延伸到“我的”,任何属于我们的东西。

每个人都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很大的执取,因为它与我们有关,这些东西增强了“自我”的形象。

如果这个所谓“我的”,是永恒不变的,而且这个“我”可以万古常存,永远享有“我的”。

那么这种执取就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但是事实上,“我”和“我的”迟早会分道扬镳。

离别的时刻一定会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