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窟前木构建筑探索.docx
《北石窟寺窟前木构建筑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石窟寺窟前木构建筑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石窟寺窟前木构建筑探索
北石窟寺窟前木构建筑探索
[摘要]北石窟寺的崖面上遗留有许多凹槽、柱眼和凿孔,这些凿痕大小不一,零乱地散布于窟龛之间,是历史上修建窟前木构建筑所留痕迹。
本文根据这些遗迹对窟前建筑作简略探讨。
[关键词]北石窟寺;木构建筑;窟前建筑
[中图分类号]K87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039-05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覆钟山下,蒲、茹二河交汇之东岸二级阶地上。
始创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数朝增修和扩建,现存大小窟龛308个,石雕造像2429尊,壁画70平方米,石碑8通,阴刻和墨书题记150余方。
1988年,北石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石窟寺的崖面上至今保留着许多凿孔,这些凿孔大小不一,零乱地散布于窟龛之间。
长久以来,由于地质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覆钟山岩体发生变化,形成纵横裂隙,将山体分割成若干块,2004~2005年实施了岩体锚索加固工程,山体表面上新增了钢筋水泥混合结构,也增添了新的痕迹。
北石窟寺自北魏创建,经过历朝历代僧人们的营造扩建,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并以165窟为中心,向南北两边展开,在岩体崖面上依地势随处开龛造像。
按照保存下来遗迹推断,唐代以后寺院扩建成南、北两院,南区狭窄处用墙隔开。
窟院北区崖面窟龛分为二层,南区则分为三层,二层窟外建造前殿和廊檐等木构建筑。
据1999年出版的《北石窟寺》记载:
“清同治七年(1868),西北回汉民族矛盾激化,宁夏回民起义,战火延及董志塬,北石窟寺院建筑惨遭焚毁,佛事活动随之中断。
”可见,原有的窟前木构建筑在这次战乱中被焚之一炬,崖面上仅留痕迹。
民国九年(1920)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8.6级强烈地震,波及陇东地区,董志塬震感强烈,按当时的描述:
“树木两向交倾拍打地面,池溪之水簸扬而出,行人仰俯于道不由自主。
”北石窟寺覆钟山崖体滑坡,岩石塌落堆积寺院,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砸坏了崖体上的窟龛,窟院北区唐代的262窟、263窟、264窟、265窟及南区1窟至23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砂石掩埋了下层窟龛,可见当时地震对北石窟寺破坏之大。
1959~1963年清理窟院时,由于砂石土方量大,在当时人员少的情况下,无法人工向外拉运,就地掩埋,致使窟院地坪增高1.5~2米。
2006年重新平整窟院时,地基降低了0.6米,165窟前献殿遗址露出地面,但距地震前原来的窟院仍高出约1.4米,崖体下部有些凿痕仍深埋在地下,无法探明。
1974~1975年,为了保护文物,修建了165窟外明窗木栈道和木混结构雨棚。
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进行了北石窟寺危岩体抢险加固及渗水治理工程,消除了窟群岩体失稳和重点洞窟冒顶的险情。
这些修建和工程施工,破坏和掩埋了崖面上原来遗留下来的痕迹和信息,有些凿痕被混凝土填埋,隐约可见。
由于历史事件、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那些木结构建筑和栈道走廊已经不存在了,今天的游客和学者,如果仅从外观则无法想象出遗址的原始风貌,但是历史仍然留给我们一些思考的依据,那就是留在崖壁上的一些散乱的凹槽、柱洞以及深深的凿痕。
凭借它们,我们可以想象当年那精美的建筑和长长的走廊栈道,是多么的辉煌壮观。
现就从石窟崖壁上保存下来的结构痕迹,将它分为栈道、窟檐、走廊、殿堂四部分,对北石窟寺前的木构建筑略作探讨。
一、栈道
北石窟寺的崖面高约50米,窟龛主要集中分布在下部20米的崖面上,在此高度的崖壁上开凿窟龛,如果处于距离地面相同的高度,位置又是相邻的窟龛,就形成了组合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洞窟与窟龛之间就需要栈道,而登临这些栈道则需要木梯。
从外观考虑,当时人们为栈道装制了合理的结构并加覆了精美的仿古木构建筑。
目前,窟院的崖壁上只存在一些不规则的凿孔和凹槽,可以确定为连接窟龛之间的原有栈道。
因大型洞窟均靠近地面,没有发现单独窟龛的独立栈道,主要是洞窟之间的公用栈道。
按照凿孔布局分析,现发现165窟南北各有一条距地面6~7.5米高的组合栈道。
165窟以北发现凹槽、凿孔28个,229窟1个,248窟1个,250窟1个,252窟2个,253窟2个,254窟4个,256窟4个,257窟2个,260窟2个,261窟1个,262窟4个,264窟2个,266窟2个。
栈道方向从南向北:
沿第229窟―248窟―250窟―253窟―252窟―254窟―256窟―257窟―259窟―260窟―261窟―262窟―264窟―265窟―266窟。
在165窟以北主要分布的大型洞窟有北周240窟、唐代222窟,但距地面仅1米左右,没有必要设置栈道。
在距地面6~7.5米处,开凿有北魏时期的佛龛229窟、237窟244窟、250窟,北周的184窟、197窟、199窟、208窟及隋唐时期众多窟龛。
要观瞻这些窟龛,必须要走人行栈道。
这条栈道从229窟开始一直到窟区最北面266窟结束,长约45米,有两条木梯通向地面,便于善男信女观佛、礼佛,上下分流,而不拥挤。
从遗留的凿痕分析,一条是从261窟与260窟之间向下作一木梯,另一处是在266窟的北侧岩石凸兀处作一扶梯,此处地势宽阔,又无造像。
165窟以南发现凹槽30个。
位置是:
20窟顶1个,21窟3个,23窟3个,28窟2个,47窟1个,56窟1个,58窟1个,67窟1个,80窟3个,89窟3个,107窟1个,108窟2个,127窟4个,135窟3个140窟1个。
栈道方向由南向北:
20窟―21窟―23窟―28窟―47窟―56窟―58窟―67窟―89窟―80窟―107窟―108窟―127窟―135窟―140窟,沿20窟至140窟,栈道长约35米。
在这个区域内主要有北魏113窟,西魏135窟、70窟,北周122窟、119窟,隋代57窟、58窟、93窟、109窟、126窟、136窟、138窟,唐代68窟、69窟、78窟、79窟、90窟、92窟、110窟、139窟等。
最主要的是西魏第70窟,该窟是北石窟寺西魏时期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是每个礼佛者必去之地,距地面5.8米,平面长方形,窟内前端正中雕一通顶中心方柱,中心柱上层西、南、北三面开龛。
西面上层方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二菩萨侍立,龛下长方浅龛内雕五身伎乐人。
南面上层上龛内雕一菩萨骑怪兽,龛下浮雕一女子弯腰抚摸似躺在鱼形船上的人,旁另一人双手于胸前合十;下面一长方龛内雕六身女供养人,均宽衣长裙。
北面上方有两龛,内各雕二僧,均着通肩大衣,下方雕六身供养人。
窟门外两侧高浮雕二力士。
该窟内有一通顶中心方柱,安静宽敞,地形隐蔽,造像富有特色,是佛教信徒们的向往之所。
第70窟北侧从上向下依次在90窟、88窟、89窟、80窟、81窟、86窟、82窟7个窟之间的崖壁上发现10个20~30厘米凹槽,1个6厘米凿孔。
这些凿孔左右交错,上下重叠疑似搭建通向地面的扶梯及廊檐痕迹。
这条栈道在最南边与29窟和32窟前平台相连接,形成通道。
在20~23窟的窟壁上现存大小凹槽和凿痕11个,上下交错,从地面沿窟壁向上通29窟窟前平台,此处为一木梯,便于僧人上下通行。
栈道最北端140龛下崖壁上未见明显凿痕,应无上下通道。
现使用的165窟明窗外木栈道和木混结构的雨棚是1974~1975年修建的,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加固165窟窟顶时,因修建窟顶混凝土悬梁立柱,又对木栈道和雨棚进行了局部加固。
除以上建筑物的遮档外,现还发现165窟明窗以上位置有20~30厘米大的凹槽10个,不在同一高度。
而明窗以下有20~35厘米楔形凹槽21个,这些凹槽靠近木栈道平面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明显是不同时代工匠们修建栈道遗留的痕迹。
在窟院最南边267窟正壁一水平线上有2个方形桩眼,长约25厘米。
相邻第1窟门外左侧窟壁上有4个高度一样的20厘米大的圆形凿孔,2个斜向凿孔,因267窟左侧窟壁在地震中塌毁,无法得知其上痕迹,但仅从现遗留的凿孔分析,这些痕迹均为搭建267窟雨棚所留。
267窟窟壁上的桩眼第1窟窟门外崖壁上的桩眼
第1窟与32窟是上下关系,第1窟位于32窟左下方。
第1窟门外正面崖体现留存高度一致的楔形凿孔10个,均开口向上,水平排列,大小25~40厘米。
分析认为,这10个桩眼是搭建32窟与第1窟双层雨棚支撑架所用。
古代为了治理渗水,预防雨水浸蚀,设计了双层雨棚,前后错开,互为组合关系,32窟顶部的雨水通过上层雨棚,流到1窟的下层雨棚,再排到地面,既实用又美观。
第2窟顶与第1窟之间的崖面上现保留有30厘米大小不规则的台阶6个,依地形倾斜向上45度排列,凿孔7个,大小不一。
这些遗迹应为搭建僧侣上下窟院第二层,进入32窟的通道所留,也是前面所述165窟以南栈道的出入通道。
二、窟檐
北石窟寺的窟龛数量多,大部分为隋唐时期的小龛,均雕凿在崖面上,裸露在外,长年经受风吹日晒,冰冻雨淋,风化非常严重。
从现留存下来的位于洞窟顶部和崖体上部的凿孔位置分析,应为原来制作窟檐的痕迹。
如果没有历代僧侣们制作的窟檐防雨保护,加上北石窟寺周边气候潮湿、阴冷环境影响,崖面上的窟龛造像早已不存。
现就列举几个重点洞窟加以说明。
(一)32窟窟檐
32窟位于窟院南段二层之上,窟前有3米宽的平台,是北石窟寺唐代具有显著特色的洞窟之一。
窟高2.5米,宽10.2米,深6.6米,呈平面不规则长方形,窟内有方形中心柱。
正中开一长方形低坛大龛,龛南侧、力士的顶部壁面上,阴刻造像题记一方,130余字。
该题记非常珍贵,为研究北石窟寺窟龛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题记记载了大周如意元年(692)杨元裕任泾州临泾县令时,敬造阿弥陀像一铺。
该窟是善男信女们崇尚敬拜的重点洞窟。
32窟外崖面顶部,从上向下1.7米范围内,现分布大小凿孔17个,其中:
直径5~10厘米的7个,16~20厘米的10个;凹槽9个,估计是用来承托檐顶的。
窟前距崖面1.2米平行排列凹槽6个,每个相距2.9米,靠北边的凹槽为“十”字形,其他5个均为圆形。
据分析,北边受季风影响较多,风力大,“十”字形支柱更加牢固。
从保留下来的痕迹分析,该窟檐经过数次修建,每次修建时都留下了凿痕。
从窟前遗留凿痕分析,修建窟檐时,均采用木立柱支顶,依靠上部双横梁加斜梁嵌合而成。
因此窟顶就留下了上面一排凿孔,数量较多,向下0.6米处一排倾斜向上的凹槽,数量较少。
此办法简单实用,窟檐也比较牢固,但占用窟前空间,一直沿用至今。
(二)165窟南北窟檐
165窟以南至29窟崖体顶部有10个0.25~0.4米的楔形凹槽,每个相距3米,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很有规则。
165窟以北至263窟崖体顶部有6个0.35米的楔形凹槽和凿孔,每个相距3.8米,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在距地面高度9~10米的崖体边修建雨檐,只留一排水平凹槽,肯定需要在窟前设立支撑立柱,而且高度也在7.5米左右,上部的遮雨棚需3.5米,并向下倾斜30度,只有这样,才能将雨水成功遮档。
窟院地面因地震、战争等多种原因破坏,近年来为了游客参观方便,地面进行了平整,并用方砖铺地,原来遗留的痕迹荡然无存,也无存考证。
三、走廊
走廊和窟檐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是一个华丽美观的廊道,又是防雨的窟檐。
在窟院南区第三层,在39~40窟、40~41窟、41~42窟、42~43窟、43~44窟、44~45窟之间的窟壁上方各发现凹槽1个,共6个;这些凹槽处在在同一高度上,距地面2米。
同时在38窟至44窟的窟前地面上遗留圆形柱眼8个,直径22厘米,深20厘米,相距1~1.5米,在同一条直线上。
41窟与42窟之间地面上的柱眼,因工程施工,被混凝土填埋,原来的痕迹被覆盖。
但通过距离推测,窟前地面上还应有3个柱眼。
窟顶距地面2.3米,原来修建的走廊,顶部为斜面雨棚,窟前有支柱,形成一个长26米、宽1.3米的窟前长廊。
窟院北区二层平台与南区三层处于同一高度,未开凿窟龛,但在距地面2.1米高的崖壁上发现20~25厘米凹槽7个,每个凹槽之间距离均为3米。
此平台最宽处2米,狭窄处1.4米,是165窟明窗通向263窟、圣母宫的通道。
平台外侧沿崖体发现二处50厘米大的凹槽,其它位置已用砖块和混凝土修补过,未发现痕迹。
但从所留遗迹推测,此平台上修建过木构走廊,从165窟明窗栈道开始至263窟顶部,长约40米,可同时容纳两人平行通过。
四、窟前殿堂
(一)35窟、36窟、37窟窟前殿堂
35~37窟位于窟院南区三层台阶上,窟前有一长14.6米、宽5.5米的平台。
这三个窟的崖面比较平整,高4.1米。
其上现保留大小凿孔和凹槽25个。
其中10~20厘米的20个;在距地面1.9米以上的范围内呈不规则排列。
30~50厘米的楔形凹槽5个,位于崖面的最高处。
这些凿孔左右交错,高低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推测,在这个平台上,原有比较复杂的建筑物,且地势独特,南北贯通,与前面所述窟院三层的走廊是连接并相通的,是通往165窟明窗栈道及窟院三层窟龛的必经之道。
此建筑在清同治年间惨遭焚毁,现未发现遗留物。
35~37窟的顶上也有一平台,面积相对较小,现遗留有明显的建筑痕迹,地面上有楔形凹槽和凿孔。
2004年进行岩体加固工程时,在此平台上发现了数十块清代的方砖和瓦片,显示原来有比较复杂的建筑物,长年无人清理,已被杂草覆盖。
因无资料记载,以上建筑究竟是何等样式,无从考证。
(二)165窟前献殿
165窟外8米高的崖面上现保留楔形凹槽和凿孔51个,大小不一,无规律可循。
但在窟门外两侧6米高的天王造像上发现5~10厘米大的圆形凿孔15个,呈上圆弧排列。
窟前现存遗址为一长9.65米、宽12.5米、高0.52米的长方形平台,平台外两侧各有一方形遗迹,南侧长4.4米,宽3.6米;北侧为一个3.5米的正方形,据传为钟、鼓二楼遗迹。
2005年进行加固工程时,施工队在窟前做基岩排水盲沟和165窟顶部修造排水明渠时,无意中挖掘出大量宋代大青砖。
由此可见,165窟顶部和窟前在宋代曾建有规模宏大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据现保留在165窟内南侧,清乾隆六十年(1795)所立的功德碑《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文字记载:
“……旧有明季所增修诸庙宇,至本朝康熙年间更经重演,奈历年又久,墙倾壁圮,址颓垣覆,神若有□,难安其舍……乾隆五十年,咸发虔念,舍金捐资,庀工修理,移基换像,作庙于大佛殿前,中置观音大士,左关帝,右二郎,旁对显圣、龙王,阅数载而功告成焉……”依此碑文所述,清代曾在明代的寺院建筑遗迹上进行过两次维修,这说明了明代时165窟前就存在建筑,而乾隆六十年(1795)修建的庙宇,应为165窟前现存清代建筑遗迹,而此时的建筑“栋宇崇隆,榱桷巍峨,殿阁□□,庙貌森如,荒凉之基,焕然一新,堪为千古之胜概。
圮败之址,翻然复旧,允作邻封之异境,而潮□□□水清流□□□作镇之孤山层峦耸翠,仰灵爽而无人匪彝”。
这些建筑利用了和165窟前后相接的关系,紧密地和石窟、摩崖造像融为一起,但是由于窟院空间的限制,建筑规模较小。
天王造像上发现的呈上圆弧排列的小凿孔,应用于窟前献殿安装塑像。
其他大小不一的凹槽为历年修建和维修献殿,搭建木构建筑物所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当地村民又在165窟正前方30米处修建了一座戏楼,恢复了一年一度的乡村庙会活动。
1996年4月为了加固戏楼,在两侧修建瓦房6间。
五、结语
通过崖壁上的凹槽、凿孔痕迹以及发表并收集的现有资料,本文对窟前木构建筑作了初步探索,目的在于提醒学者们更多地注意这一现象。
因缺乏资料,多年来,很少有人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
窟前木构建筑对保护石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石窟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栈道和走廊是用于窟龛之间的连接,它的修建应与石窟开凿同期或略后;木构窟檐主要是用于防雨、防风沙,避免自然因素对石窟造成损坏,应在石窟开凿完成后修建;窟前房屋建筑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一般是此窟形制巨大,造像独特,窟前场地宽阔,同时暗示该窟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性。
北石窟寺的北朝早期洞窟,如165窟(北魏)、113窟(北魏)、135窟(西魏)、240窟(北周),均开凿于接近地面的位置或岩石坚硬、砂质均匀、崖面平整的中心位置。
当下层有利位置都被占用后,隋唐时期的洞窟只能开凿于崖壁的上部,造像丰满圆润,线条流畅,精美绝伦。
窟前古代建筑的探索对研究遗址内石窟间的关系、寺院的发展情况、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历代的宗教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参考文献]
[1]李宏雄,宋文玉.北石窟寺[M].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庆阳北石窟寺[M].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