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9910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 后期需多练全国卷.docx

安徽高考说明公布后期需多练全国卷

2015安徽高考说明公布后期需多练“全国卷”

数学:

总体难度或微降考查更贴近生活

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董中强

变化解读:

考点要求更贴近生活

1.把“了解集合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改成“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增加“体会”二字。

2.概率要求的第3点由“随机数”变成了“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3.具体示例中所给出的题型与难度略有微调,总体难度可能会有所微降,但示例主要还是体现其“覆盖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这个关键因素,仍以稳定为主。

4.示例更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更贴近生活。

备考建议:

后期复习多关注“全国卷”试题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点、重点。

2.充分发挥和利用老师的“经验”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全力配合老师复习进度进行有效复习。

3.加强“三基”甚至是“多基”训练,要通过做题找到自己的“短板”,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4.后期复习一定要回归“教材”,充分发挥其“原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5.在研究具体高考试题时,不仅要关注安徽卷的典型试题,同时要对全国卷的相关题目加大关注力度。

 

语文学科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大变脸,各学科例题更青睐“全国卷”试题,英语学科词汇量增加了400个左右……昨天,备受关注的《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公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迎考,本报在第一时间邀请了九位高三一线教师为考生详细解读各科目的考点变化,支招考生后期如何进行更有效的复习。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增减共68篇

合肥七中苏卫兵

变化解读:

高考不会出现新的命题形式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

1.“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较去年增加51篇,删除17篇。

具体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共50篇,2014年仅选择其中8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共14篇,去年仅选择其中5篇,今年全选。

删除2014年默写范围内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10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7篇。

增减幅度前所未有,这预示今后对母语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将大幅度提升,学生在小学、初中都要更加重视对母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2.“现代文阅读”中删除“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等文字。

3.“古代诗歌鉴赏”中删除“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等文字。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部分

“考试形式”删除“试卷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文字。

整合上述变化之处,再根据《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的表述文字,预计我省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各题的命题形式和整份试卷结构将会与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相同或相似,不会出现新的命题形式。

如有变化,可能会与历年全国卷接近。

(三)“题型示例”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各考点示例均部分删除了其他省份往年的高考真题,替代为2013年、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2012年、2013年安徽卷等真题。

根据题型示例的变化,我们明显感觉到对“安徽卷”、“全国新课标卷”的高度重视,预计安徽省今年的命题会更加靠近“全国新课标卷”,为明年或后年使用全国卷统考做必要的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题型示例,特别选择了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的“名篇名句默写”题。

安徽卷一直采用两题选做一题的方式,而全国新课标卷中只是一题,没有选择;全国新课标卷采用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而安徽卷只是直接填写上下句,全国卷默写难度较安徽卷明显大一些。

两卷均是6空6分,预计安徽卷今年默写题还是6分。

备考建议:

有针对性强化训练,补缺补差

1.背诵默写附录二规定的“古代诗文篇目”64篇,理解、牢记其中的名句,纠正错别字。

2.揣摩历年安徽卷、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强化训练,补缺补差。

3.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充分使用好高考一轮复习资料中有关附录部分。

4.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并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

5.加快阅读速度,精心做好每一道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夏云霞

英语:

词汇增加试卷信息量或加大

变化解读:

词汇量增加了400个左右

英语科目的变化体现在对词汇量的要求上,词汇量比去年增加400个左右;如alternative,ample,attain,bungalow等,均属于比较高级一点的词汇,反映了今年高考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听力样题对话和独白材料比去年变长,加大了听力信息容量;单选无论怎么变都是考查词汇、语法、情景对话、特殊句式等,可忽略其变化;完型样题为去年天津卷真题,宣扬用积极乐观、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这一社会主旋律;阅读理解样题三篇,其中两篇关于文化教育类,另一篇是科普知识类;任务型读写是2013年安徽英语高考真题,话题和“幸福”相关;书面表达样题关于创意和书信,传递了创新、务实的理念。

备考建议:

每周至少要确保写一篇作文

1.考生最后三个月时间应把听力、阅读、写作作为冲刺复习阶段的主线。

考生要坚持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性训练和模拟。

即日起,应至少一周进行一次听力实战训练,模拟时一定要进入状态,不能过于放松。

2.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分值最大,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唯有每天坚持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只有长期坚持做题才能形成对完型和阅读材料题目的“题感”,再结合常用解题方法。

3.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每周至少要确保写一篇作文,适当用高级词汇,被动语态、定语从句、分词作状语等技巧以提高作文档次。

整洁很重要,分段很必要。

物理:

总体变化不大能力考查方面有所提高

合肥七中张小鹏

变化解读:

考点内容出现四点变化

从总体上看,今年物理学科变化不大,只是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在能力考查的方面有所提高,但在知识的呈现上却基本保持一个连续性。

1.增加了考点内容“光导纤维”。

2.考点“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公式”改为“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计算”,考点“洛伦兹力的公式”改为“洛伦兹力的计算”。

3.考点“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由Ⅱ类要求降为Ⅰ类要求。

4.在实验与探究的说明中删除了“只要求会使用多用电表正确进行电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

备考建议:

考试中要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

1.考生要紧抓主干,注重基础,夯实基本功。

做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物理的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并力争熟练记忆,在此基础上寻找一些思维变化与创新。

2.要加强实验。

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几方面入手,不仅要知道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景新颖的实验问题。

3.要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在对物理综合试题的求解时,要善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将复杂的物理情景分解为若干个物理过程,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各个击破”来加以求解。

4.要重视理综训练。

后期学校会组织多次理综训练,考生一定要重视,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分配方案,甚至在考试时间不足时要敢于放弃一些较难的题目,确保会做的不丢分。

化学:

内容变化不多强调能力培养

合肥七中赵俊峰

变化解读:

例题来源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的份额

1.考试范围与要求的第一部分与2014年相同,只字未改。

其对应的第二部分中: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在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中删除了“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4)项中删除了“金属晶体”。

2.题型示例中例题部分更换,应该只是内容的更新,主要涉及内容与难度几无变化,被替换的例题有:

例1(化学与日常生活)、例5(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粒子换算)、例9(反应方程式的综合应用)、例13(实验的分析与评价)、例14(粒子浓度比较)、例17(平衡移动)、例22(离子溶液的原理及应用)、例25(电化学)、例26(有机选择题)、例27(安徽主观第一大题)、例29(速率、平衡)、例36(利用基础化学反应进行综合应用考察)、例39(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总体来看,除了例题来源增加了全国新课标卷的份额,内容变化很小,和2014年相同,强调能力的培养。

备考建议:

少做无用和低效的复习

跟紧老师的复习指导,单元、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同时进行。

根据自己的实际时间松紧程度,每隔2~3周,将过去2个月左右的综合训练中的错题小结对比,找出:

1.很少犯错的内容,对应专题与单元训练取消,只在综合训练中注意回顾,防止遗忘;2.经常犯错误的内容,先自己利用笔记或者资料重新复习清理一遍,再将困难的部分向老师、同学请教后,再用相应专题训练自我检测;3.以前很少错,现在多次错的内容主要是遗忘和熟练度下降引起的,再次翻阅对应笔记或者资料,再专题训练若干题即可。

少做无用和低效的复习,紧抓热点复习,只有本来基础很好的同学才始终全面复习。

生物:

例题选择改动大覆盖面变化不多

合肥七中吴晓菲

变化解读:

例题多是考核角度新的题目

1.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有部分增减。

考查的知识内容中,必修实验部分增加了4-1(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选修部分删除了5-2“酶的应用”和5-3

(2)“蛋白质的分离”,增添了5-1(3)“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5-2

(2)“植物的组织培养”,6-1(4)“蛋白质工程”以及6-4“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变化的内容涉及必修1、选修1和选修3。

2.例题的选择有较大改动,但知识点覆盖面变化不大,主要涉及的仍然是各必修本中的核心知识,如必修1中的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2中的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及进化等。

例题多选择2014年最新的考题,考核角度较新,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如遗传定律在育种中的应用,激素调节在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等。

备考建议:

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1.精读教材,根据考试说明进行教材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主干知识的复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重视实验复习知识,掌握考试说明中所列的书本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设计、分析能力,并能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

3.训练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来说明、解释问题。

4.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注重解题规范完整,用准确科学的名词术语答题。

政治:

依法治国、民生等热点问题要重视

合肥七中瞿著平

变化解读:

题型没有出现较大调整

1.政治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与去年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时事政治中:

必修一“公司经营和公司发展”变成“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宏观调控”变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必修二删除了“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增加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政府的权威”变成“政府的威信”;必修三增加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时事政治考查内容是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改变的内容更加强调科学性以及时事性。

3.在题型示例中虽然具体的例题改变了一部分,但题型没有较大的调整,依然延续了计算题、图表题、漫画题、材料题和探究题等题型,内容上依然关注民生问题、经济转型问题、依法治国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等热点问题。

备考建议:

考生要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

1.对照《考试说明》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和归纳。

以教材为本,对照考点,夯实基础,形成知识框架。

2.积极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关心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以及在“两会”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课本知识点的结合。

3.通过典型试题训练,重视提高审题能力。

考生应加强运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答题的规范性。

考生要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

首先要注意尽可能运用学科术语表述,呈现教材的基本观点;其次要结合材料阐述,将材料和教材基本观点紧密结合起来;再次答案安排要做到重点突出,段落分明,逻辑结构明显。

历史:

非选择题注重对中西方文明交流考查

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彭善来

变化解读:

注重对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考查

1.历史《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变化明显,稳中有变,继往开来。

在考试范围上,必修部分删去了“相对论与量子论”;选修部分删去了“王安石变法”和“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2.在题型示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数量依然保持去年的18道和12道不变。

选择题在去年的基础上共更换了6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增的6道选择题有4道属于2014年全国文综卷中的题目,这样,题型示例中的选择题来自全国卷的就有了7道,加上北京文综卷的2道题,占总选择题量的50%。

3.纵观题型示例的18道选择题,都注重考查学生从各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其中图表类约占45℅,重视新材料和新情境;而非选择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尤其注重对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考查。

备考建议:

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1.注重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主干知识的掌握,注重构建通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培养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在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中适当侧重近代史。

2.加大对《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的研究,认真研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安徽卷和全国卷,把握命题趋势。

3.按照题型示例中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地理:

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升温

合肥七中王青

变化解读:

乡土地理部分考查内容被删除

1.地理Ⅰ:

(1)地球的圈层结构新增“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提到锋面之前。

2.地理Ⅲ: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提到全球定位系统之前。

3.选修:

删除“本部分分值占地理总分的10%左右”的要求。

4.世界地理:

(1)“世界海陆分布”新增“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新增“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新增“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4)新增“某国自然条件特点与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联系”;(5)新增“某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中国地理:

(1)突出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新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新增“我国交通干线分布格局”。

6.乡土地理部分考查内容删除。

备考建议:

选修内容可能会增加

1.要“稳”,不变的是核心。

自然地理仍立足基本原理,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文地理立足“区位”,重点考查区位分析、区位变化。

区域地理关注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重视“变”。

重视中国地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世界区域,系统复习。

随着社会对自然灾害防治、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升温,选修内容可能会增加。

3.遵循地理学科特征,建立答题模版、加强不同类型地图的判读,利用每一次练习强化审题,及时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