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考试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方剂学考试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考试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可能在治疗中起相反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
如麻黄汤中,麻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
宣肺平喘,泄闭郁之肺气,用以为君药。
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
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佐助药。
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喘,又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解表剂
1麻黄汤主治症候的病机是C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外寒里饮E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D
A1:
2B2:
1C3:
2D1:
1E2:
3
3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C
A败毒散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D独活寄生汤E香苏散
4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B
A.心凉透表,清热解毒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清泄肺热,止咳平喘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5使用解表剂应注意那些问题
解表剂是用以治疗表证的一类方剂,临症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
②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
③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
④如果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6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
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同之疼痛
7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
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
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之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
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8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
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
芍药为臣,益阴敛营。
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
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
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9何谓逆流挽舟之法?
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
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泻下药
1、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B
A大黄牧丹汤B大承气汤C大柴胡汤D三物备急丸E黄龙汤
5、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属于B
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剂型更换变化
D、随证加减变化F、以上都不是
6、阳明腑实证,痞满而不燥者。
当用C
A、调胃承气汤B、大承气汤C、小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E、复方大承气汤
12、温脾汤的功用是E
A、攻下冷积,温补脾肾B、荡涤肠胃,温补脾阳C、攻下冷积,温脾暖胃D、攻下冷积,温肾暖脾E.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14、十枣汤的最佳服用时间是E
A、饭后服B、饭前服C、睡前服D、不拘时服E、清晨空腹服
1、简述大承气汤的煎法。
水煎,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
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或芒硝溶服)。
2、简要比较三承气汤(大、小、调胃承气汤)在功用、主治、用法方面的区别。
三承气汤均用大黄荡涤肠胃积热。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功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具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两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14、大承气汤,济川煎,温脾汤,黄龙汤皆可治大便秘结,其病机有何不同?
1、大承气汤证的病机是阳明热结,腑气不通;
2、济川煎证的病机是肾虚开合失司。
3、温脾汤证的病机是脾阳不足,阴虚内盛,寒积中阻。
4.黄龙汤证的病机是热结里实,气阴不足。
和解剂
2、下列除哪项均是小柴胡汤的主治病症(A)
A、伤寒少阳证B、黄疸见少阳证C、热入血室证
D、疟疾见少阳证E、瘟疫邪伏膜原
4、患者往来寒热,胸胁苦酸,默默不喜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
治当首选(B)
A、蒿芩清胆汤B、小柴胡汤C、大柴胡汤
D、柴胡枳桔汤E、逍遥散
12、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D)
A、小柴胡汤B、大柴胡汤C、逍遥散
D、蒿芩清胆汤E、半夏泻心汤
14、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C)
A、柴胡配芍药B、柴胡配甘草C、柴胡配枳实
D、芍药配甘草E、枳实配芍药
19、逍遥散中姜的用法是(C)
A、鲜生姜B、生姜汁C、煨生姜D、生姜皮E、炮姜
简答题:
7、半夏泻心汤证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答:
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清热剂
选择题
1、以“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并导热下行”为特点的方剂是D
A.八正散B.小蓟饮子C.龙胆泻肝汤D.导赤散E.五苓散
2、清胃散中升麻与下列何药相伍,使上炎之火得散,
内郁之热得降C
A.生地B.丹皮C.黄连D.生地、丹皮E.大黄
3、导赤散的君药是A
A.生地黄、木通B.竹叶C.木通D.生甘草E.木通、竹叶
4、龙胆泻肝汤中多用苦燥渗利伤阴之品,为使祛邪不伤正,故方中伍用D
A.熟地、麦冬B.熟地、当归C.生地、麦冬D.生地、当归E.熟地、生地
5、左金丸原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D
A.1:
1B.2:
1C.3:
1D.6:
1E.4:
1
6、功用为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方剂是D
A.吴茱萸汤B.泻青丸C.龙胆泻肝汤D.左金丸E.当归龙荟丸
7、患者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齿喜冷恶热,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选用B
A.玉女煎B.清胃散C.竹叶石膏汤D.黄连解毒汤E.泻黄散
8、芍药汤主治B
A.疫毒痢B.湿热痢C.虚寒痢D.寒湿痢E.休息痢
9、立法用药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方剂是B
A.败毒散B.芍药汤C.白头翁汤D.黄芩汤E.葛根芩连汤
10、青蒿鳖甲汤的组成中含有C
A.知母、石膏B.石膏、丹皮C.丹皮、生地D.生地、当归E.当归、芍药
11、具有清热燥湿,调气和血功用的方剂是B
A.犀角地黄汤B.芍药汤C.白头翁汤D.当归补血汤E.八珍汤
12、主治三焦火毒证的代表方是C
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散C.黄连解毒汤D.五味消毒饮E.泻心汤
13、普济消毒饮中配用升麻、柴胡的目的是A
A.疏散风热,引药上行B.疏肝解郁C.透疹解毒D.升举清阳E.生提中气
14、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则的一组药物是D
A.丹参、麦冬B.水牛角、生地黄C.丹皮、莲子心D.银花、连翘、竹叶E.丹参、玄参
15、竹叶石膏汤出自C
A.《温病条辨》B.《内经》C.《伤寒论》D.《伤寒直格》E.《伤寒来苏集》
16、白虎汤主治A
A.阳明气分热盛B.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C.三焦火毒炽热D.热毒充斥,气血两燔
E.以上都不是
17、白虎汤中的君药A
A.生石膏B.煅石膏C.知母D.生石膏和知母E.煅石膏和知母
18、热入营分,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宜选用C
A安宫牛黄丸B.犀角地黄汤C.清营汤
D.黄连解毒汤E.清瘟败毒饮
19、白虎汤出自C
A.《素问》B,《内经》C.《伤寒论》D.《温病条辨》E.《伤寒直格》
20、热入血分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E
A.发斑B.昏狂C.舌绛起刺D.脉数E.舌红苔黄腻
1、为什么说竹叶石膏汤是“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方中配伍半夏的意义何在?
竹叶石膏汤是由大寒的白虎汤衍化而来,即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
方中半夏虽温,但配伍于清热生津药中,其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人参、麦冬补而不滞。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
故《医宗金鉴》言: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
2、何谓“以泻代清”?
试举例说明之。
指采用泻下通便药物荡热于中,使之从下而泄,以达清泄胸膈郁热之目的,即为“以泻代清”。
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方中大黄、芒硝泻火通便,荡涤中焦内结之燥热,使上焦之热得以清解,中焦之实由下而去,其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此即“以泻代清”。
3、试比较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在组成、功用、主治等方面的异同。
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组成上都有石膏、粳米、甘草,但白虎汤配伍知母,竹叶石膏汤配伍竹叶、人参、麦冬、半夏。
在功用方面都可清热生津,但白虎汤清热之力较强,是大寒之剂,竹叶石膏汤清热之力较弱,益气养阴作用较佳,是清补之方。
二者主治均可用于阳明气分邪热伤津,但白虎汤偏于气分热盛、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之证,竹叶石膏汤偏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身热多汗、口干喜饮、气逆欲呕、舌红少苔、脉虚数之证。
祛暑剂
2、香薷散的功用是(C)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B、解表散寒,化湿和中C、祛暑解表,化湿和中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E、以上都不是
3、患者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宜用(A)
A、清暑益气汤B、竹叶石膏汤C、清络饮
D、桂苓甘露散E、六一散
4、体现辛温复辛凉治法的方剂是(B)
A、香薷散B、新加香薷散C、清暑益气汤
D、桂苓甘露散E、竹叶石膏汤
5、患者身热汗出,心烦口渴,体倦少气,小便短赤,脉虚数。
治宜选用(A)
A、清暑益气汤B、生脉散C、清络饮D、白虎加人参汤E、香薷散
6、患者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治宜选用(E)
温里剂
1.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的常用方剂是(B)
A.小建中汤B.吴茱萸汤C.理中丸D.香砂六君子汤E.温脾汤
2.吴茱萸汤的组成是(B)
A.吴茱萸、人参、干姜、大枣B.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C.吴茱萸、白术、生姜、大枣D.吴茱萸、白术、生姜、甘草
E.吴茱萸、人参、半夏、甘草
5.下列哪项不属于理中丸的主治证侯(E)
A.脘腹绵绵作痛B.畏寒肢冷C.大便溏泻D.恶心呕吐E.脉弦数
6.患者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治宜选用(C)
A.小建中汤B.吴茱萸汤C.理中丸D.补中益气汤E.参苓白术散
9.既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又可以调和阴阳,柔肝理脾的方剂是(B)
A.理中丸B.小建中汤C.逍遥散D.一贯煎E.柴胡疏肝散
13.治疗心肾阳虚寒厥证的代表方剂是(A)
A.四逆汤B.四逆散C.真武汤D.当归四逆汤E.理中丸
15.患者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治宜选用(B)
A.四逆散B.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D.理中丸E.真武汤
21.阴疽见患者出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宜选用(C)
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阳和汤D.大黄牡丹汤E.小金丹
22.阳和汤可达皮里膜外,具有温化寒痰,通络散结作用的药物是(B)
A.麻黄B.白芥子C.肉桂D.炮姜炭E.鹿角胶
6.甘草在四逆汤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甘草在四逆汤中配伍意义有三:
一是补益中气,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
二是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耗散之虞;
三是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
7.简述四逆汤的配伍意义。
四逆汤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经。
具有极强的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作用;
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炙甘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
二则缓解姜、附的峻烈之性;
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
三药共用,温壮元阳,破散阴寒之力甚强,是回阳救逆的基本方剂。
补益剂
1.四君子汤的功用是(A)
A.益气健脾B益气补中C健脾养胃D健脾和胃E益气和胃
2.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肺气虚、久咳多痰的方剂是(B)
A.四君子汤B参苓白术汤C百合固金汤D举元煎E.六君子汤
3.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是(C)
A.白虎汤B.桂枝汤C.补中益气汤D.归脾汤E.四君子汤
4.生脉散的功用(D)
A.益气养阴,敛汗止咳B.清暑益气,养阴生津C.益气养阴,生津解渴
D.益气生津,敛阴止汗E.益气生津,敛肺止咳
5.具有补血调血功用的方剂是(D)
A.当归补血汤B.归脾汤C.八珍汤D.四物汤E.胶艾汤
6.疮疡溃后,久不愈合属气血两虚者,宜用何方治疗(A)
A.当归补血汤B.四物汤C.八珍汤D.胶艾汤E.归脾汤
7.主治脾不统血证的方剂是(C)
A.四物汤B.当归补血汤C.归脾汤D.胶艾汤E.人参养荣汤
8.六味地黄丸是由何方衍化而来(C)
A.济生肾气丸B.右归饮C.肾气丸D.右归丸E.知柏地黄丸
9.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是(D)
A.体用并调B.辛开苦降C.寒热公用D.三补三泻E.散中有收
10.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辩证要点的方剂是(E)
A.左归丸B.左归饮C.右归丸D.右归饮E.大补阴丸
11.主治暗痱证的方剂是(D)
A.龟鹿二仙胶B.右归丸C.大补阴丸D.地黄饮子E.右归饮
安神剂
1.朱砂安神丸主治证的病机是(C)
A.阴血不足,肝阳上亢B心阴不足,虚火上炎C心火亢盛,阴血不足
D肾阴不足。
心肾不交E心肾阴虚,虚火上炎
2.酸枣仁堂的功用是(E)
A.滋阴安神,清热除烦B.益气宁心,清热除烦C.益阴潜阳,清热除烦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E.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3.症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
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治宜首选(A)
A.酸枣仁堂B.归脾汤C.六味地黄丸D.朱砂安神丸E.天王补心丹
4.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A)
A.滋阴清热,养血安神B.养血安神,清热除烦C.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D.益气补血,养心安神E.滋阴养血,清热除烦
5.朱砂安神丸的服法的注意事项是(D)
A.宜多服B.宜久服C.宜少服D.不宜多服,久服E.无须禁忌
6.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之意义是(B)
A.祛瘀血,止疼药B.调肝血,疏肝气C.祛风邪,止头痛
D.行气滞,化瘀血E.以上都不是
开窍剂
2、下列哪项不属于安宫牛黄丸的辩证要点C
A高热烦躁B神昏谵语C、斑疹吐衄D舌红或绛E脉数
3、紫雪的功用是B
A开窍定惊,清热化痰B、清热开窍,熄风镇痉C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D化浊开窍,清热解毒,E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4、至宝丹的功用,除化浊开窍外,尚有D
A息风止痉B化浊解毒C豁痰解毒D、清热解毒E化痰定惊
5、苏合香丸主治B
A心绞痛属痰浊气滞血瘀者B、寒闭证C暑秽D热闭证E痰热内闭心包证
理气剂
1、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C
A湿郁B火郁C、寒郁D痰郁E食郁
3、半夏厚朴汤的功用A
A、行气散结,降逆化痰B行气散结,降逆止呕C行气散结,化痰止咳
D行气散结,宽胸利隔E行气散结,止咳平喘
5、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成中含有D
A木香,香附B苍术,厚朴C木香,厚朴D、瓜蒌、厚朴E青皮,陈皮
7、天台乌药散的功用不包括E
A散寒B行气C止痛D疏肝E活血
8、暖肝煎的功用B
A温脾B温肾C温肺D温经E温胃
11、苏子降气汤的功用D
A降气定喘,清热平喘B降逆化痰,益气和胃C降气平喘,化痰润肺
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E补肺益肾,止咳平喘
12、定喘汤中清泄肺热的药物是C
A石膏,知母B桑白皮,地骨皮C、黄芩、桑白皮D地骨皮,黄芩E黄连,黄芩
13、麻黄与白果在定喘汤中的配伍关系B
A升降配伍B、散收配伍C散中寓收D收中寓散E相须为用
16、旋覆代赭汤的主治不包括D
A呃逆B呕吐C脘腹痞闷D、腹痛喜按E嗳气
20、越鞠丸的主治不包括E
A饮食不消B嗳腐吞酸C脘腹胀满D恶心恶吐E、心胸烦热
理血剂
1具有逐瘀泄泻热功用的方剂:
C
A、复元活血汤B、血府逐瘀汤C、桃核承气汤D、补阳还五汤E、生化汤
2桃核承气汤的组成不包括:
B
A、桃仁B、桃核C、大黄D、芒硝E、桂枝
3桃核承气汤的君药:
D
A、桃仁、桂枝B、大黄、桂枝C、桃仁、芒硝D、桃仁、大黄E、大黄、芒硝
4血府逐瘀汤主治的病证是:
C
A、膈下血瘀证B、少腹血瘀证C、胸中血瘀证
D、两胁血瘀证E、头部血瘀证
5血府逐瘀汤的君药是:
A、当归、川芎B、川芎、柴胡C、桃仁、红花D、柴胡、枳壳E、生地、赤芍
6由桃仁、红花、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当归、枳壳、甘草组成的方剂是;
A、少腹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通窍活血汤D、血府逐瘀汤E、膈下逐淤汤
7组成中含有地龙的方剂是:
A、血府逐瘀汤B、补阳还五汤C、复元活血汤D、温经汤E、膈下逐淤汤
8补阳还五汤的功效是:
A、补气、活血、养血B、补气、活血、通络C、补气、活血、行气
D、行气、疏肝、通络E、行气、止痛、活血
9复元活血汤对大黄的炮制要求是:
A、先煎B、后入C、酒浸D、炒炭E、生用
10温经汤主治的病机是:
C
A、脾气亏虚、冲脉不固B、肝肾两虚、冲脉不固C、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D、冲任虚损、瘀血阻滞E、寒凝血瘀、湿阻胞宫
11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功用的方剂是:
A、胶艾汤B、当归四逆汤C、生化汤D、温经汤E、复元活血汤
12生化汤的功用是:
A、活血化瘀、行气止痛B、温经散寒祛瘀养血C、养血祛瘀、温经散寒
D、活血行气、温经止痛E、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13产后血虚寒凝、淤血内阻、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者治当首选:
A、温经汤B、少腹逐瘀汤C、生化汤D、失笑散E、当归四逆汤
14失笑散的功用是;
A、活血祛瘀、行气止痛B、温经散寒、祛瘀养血C、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D、化瘀生新、温经止痛E、活血化瘀、除湿止痛
15失笑散的主治证候不包括;
E
A、心腹刺痛B、产后恶露不行C、月经不调D、少腹急痛E、胸痛头痛
16桂枝茯苓丸的功用是:
A、温经通阳、健脾益气B、健脾利水、解肌发表C、活血祛瘀、健脾利水
D、活血化瘀、缓消症块E、消症除痞、益气温阳
17桂枝茯苓丸的主治症是:
A
A、瘀阻胞宫证B、下焦蓄血证C、中风后遗症D、瘀滞脉络证E、产后血虚寒凝证
18十灰散的功用是;
A、活血凉血B、凉血补血C、补血调血D、凉血止血E、凉血清热
19十灰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血热妄行、损伤血络B、血热妄行、瘀血内停C、肝火犯肺、损伤血络D、脾阳不足、统摄失常E、冲任虚寒、血不内守
20木火刑经而致的咳血证、宜选;
A、十灰散B、四生丸C、咳血方D、槐花散E、金铃子散
21症见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宜首选:
A、八正散B、导赤丸C、小蓟饮子D、龙胆泻肝汤E、猪苓汤
22主治肠风、脏毒下血证的最佳方剂是:
A、四生丸B、十灰散C、槐花散D、小蓟饮子E、黄土汤
23黄土汤的功用是:
A、温阳健脾、益气补血B、温阳健脾、养血止血C、温中散寒、养血补血
D、温阳健脾、补气摄血E、补气养血、收摄止血
24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便血、崩漏、治应首选:
A、归脾汤B、温脾汤C、健脾丸D、理中丸E、黄土汤
1、何谓理血剂?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淤血或出血病症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2、使用活血祛瘀剂时,为什么常辅以养血益气制品?
由于逐瘀过猛或久用逐瘀,均耗血伤正,因此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3、黄土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黄土汤的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
刚药温阳而不伤阴,柔药滋阴又不损阳血府逐瘀汤的配伍特点是什么?
血府逐瘀汤的配伍特点:
①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淤滞,又解气分郁结②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而无伤阴之弊③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佐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4、简述补阳还五汤的配伍意义。
补阳还五汤主治气虚血瘀证,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妄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以为臣药。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四味,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为佐药,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