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876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58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8页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秋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X和Y可能处于相邻周期

C.X和Y可能处于同一主族

D.X和Y可能处于相邻主族

短周期包括前三个周期,其中第二、第三周期均有8种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7,显然可以处在同一周期,A正确;

同一主族上下相邻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为2或8,故C项错误;

X、Y可以处于相邻周期,也可以处于相邻主族,故B、D项正确。

7.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2号和10号稀有气体元素应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端,3号元素应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左端,即可排除A、B、C选项。

三、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推断

8.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X只能是氦元素,则Y是氟元素,Z是硫元素。

(1)He 

(2)2Na+S

Na2S

(建议用时:

30分钟)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

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史的知识,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族

B.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Ⅷ族

C.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D.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ⅡB族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两块阴影中间的3列属于同一族。

有关阴影部分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主族元素

B.都是副族元素

C.有5种副族元素和2种主族元素

D.有5种主族元素和2种副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自左向右各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第ⅠA族、第ⅡA族、第ⅢB族~第ⅦB族、第Ⅷ族、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A族~第ⅦA族、0族。

特别要注意的是第ⅡA族右边的是第ⅢB族,而第ⅡB族右边的是第ⅢA族。

5.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

A.第七周期0族

B.第六周期第ⅡA族

C.第八周期第ⅠA族

D.第七周期第ⅦA族

按现有的元素周期表排满前七周期共118种元素,则119号元素应位于第八周期第ⅠA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从1逐渐增加到8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

D.第七周期排满后只有23种元素

第一周期元素是从氢开始的,但是氢并不是碱金属元素,A错;

短周期元素中,同一周期(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向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加到8;

第七周期如果排满,则有32种元素。

7.以下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即是碱金属元素

B.第ⅦA族元素即是卤族元素

C.短周期元素全部为主族元素

D.元素周期表每个纵行即是一族

第ⅠA族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A项错误。

短周期元素包括主族元素和部分0族元素,C项错误。

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D项错误。

8.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三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

A.C、N、SiB.N、P、O

C.N、O、SD.C、Si、S

31-17=14,因此三者的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4,即A、B是次外层电子数为2的第二周期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为8的第三周期元素。

再根据B、C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9.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

把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

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B.每一列都有非金属元素

C.从上到下第1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

D.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A

10.(2015江苏化学,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

Y、X、W、Z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W、Z、Y、X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Z、W、X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X、Y、W

由题意推断,X、Y、Z、W分别是O、F、Al、Si。

最外层电子数:

F>

O>

Si>

Al,A项正确;

半径:

Al>

F,B项错误;

元素非金属性:

Al,C项错误;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H2O>

SiH4,D项错误。

1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包含主族元素的纵行是        (填字母)。

(2)K、L分别属于第   族、第   族。

(3)第Ⅷ族元素含   纵行(填字母)。

(4)S所在的格内包括   种元素,称为   元素。

(5)请在表中将过渡元素区用粗线框出。

(1)第ⅠA族~ⅦA族所处的纵行分别为A、B、M、N、O、P、Q。

(2)K、L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ⅠB族、第ⅡB族。

(3)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即H、I、J)统称为第Ⅷ族。

(4)S所在的格内包括15种元素,称为镧系元素。

(5)第3~12纵行为过渡元素。

(1)A、B、M、N、O、P、Q 

(2)ⅠB ⅡB (3)H、I、J (4)15 镧系

(5)

课时训练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化学性质均很活泼

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

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g·

cm-3

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

碱金属元素单质中,Rb、Cs的密度均大于1g·

cm-3,所以C错误。

2.关于钾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 ③它的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它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原子相同

⑤它可以用作还原剂

A.①B.③⑤C.②③D.②④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自上而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

在化学反应中碱金属都是还原剂,碱金属的氧化物都容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加,氧化性渐弱而还原性渐强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其单质还原性越强

C.随核电荷数增多,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渐低,密度一定渐大

D.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

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无还原性,A项错,B项正确。

碱金属元素从上至下,熔点渐低,密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小),所以C项错。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碱金属单质大多与N2不反应,D项错。

二、卤族元素

4.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HI和HClOB.HCl和HIO

C.HClO3和HIOD.HClO和HIO

ICl中氯元素呈-1价,碘元素呈+1价,因此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Cl和HIO。

5.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四氯化碳 ③淀粉、KI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6.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固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硝酸

砹的性质可根据其他卤族元素的性质进行推测,结合溴、碘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可推测:

砹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常温下为固体,砹化氢稳定性较差,砹化银的溶解度很小。

7.下列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颜色深浅:

I2>

Br2>

Cl2>

F2

②单质的氧化性:

I2<

Br2<

Cl2<

③熔、沸点:

HI>

HBr>

HCl

④还原性:

HCl>

HF

⑤稳定性:

⑥酸性:

HI<

HBr<

HCl<

⑦酸性:

HIO4<

HBrO4<

HClO4

A.③⑤B.⑤⑥C.①⑦D.②⑤

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变深,①正确;

单质的氧化性减弱,②正确;

氢化物(HF除外)的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③正确;

接着可推出④正确、⑤错误;

要注意无氧酸的酸性与非金属性强弱不一致,⑥错误;

⑦正确。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8.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金属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足量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比1molB从足量酸中置换出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Li<

Ba,金属性:

Ba,A项不正确;

电子层数:

Li,金属性:

Al<

Li,B项不正确;

1mol金属单质与足量酸反应置换出H2的量:

Na,金属性:

Na,C项不正确。

9.X、Y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因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元素,若X的电子层数多,则说明X比Y的非金属性弱,A项错误;

B项事实说明Y比X更活泼;

X的单质与H2化合更容易,说明非金属性:

X>

Y,C项正确;

D项判断依据错误,应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化合价相同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2.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

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降低

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有区别的:

Li燃烧生成Li2O;

Na燃烧生成Na2O2;

K燃烧生成KO2。

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

A.液体呈紫红色

B.液体为无色

C.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

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氯水注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

Cl2+2KI

2KCl+I2,再注入CCl4,振荡、静置,由于CCl4和水互不相溶,故静置后的液体分为两层,CCl4位于下层;

由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故I2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

这个实验是检验I-存在的方法之一。

4.下列关于铯(Cs)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易溶于水

B.碳酸铯加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

C.铯的氧化物不止一种

D.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Cs与Na同主族,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相似,所以A项正确,B项错(碱金属的碳酸盐受热不易分解),D项正确。

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随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的增强而变得越来越复杂,钠的氧化物有Na2O、Na2O2,铯的氧化物的种类会更多,C项正确。

5.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能证明下面四点性质中的(  )

①钾比水轻 ②钾的熔点较低 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A.①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钾投入水中的实验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类似。

由钾浮在水面上,推知①;

由钾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推知②③;

由溶液变红,可推知④。

6.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层颜色不变浅的是(  )

①KCl晶体 ②KI晶体 ③CCl4 ④Mg

A.①②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溴水中加入KCl晶体不发生反应,颜色无明显变化,①符合题意;

加入KI晶体后,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溶液颜色加深,②符合题意;

加入CCl4后Br2被萃取到下层,水层颜色变浅,③不符合题意;

加入金属Mg后金属与溴反应,消耗Br2,溴水层颜色变浅,④不符合题意。

7.为实现中国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可和I-发生反应:

I+5I-+6H+

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自来水 ②蓝色石蕊试纸 ③淀粉碘化钾试纸 ④淀粉 ⑤食糖

⑥食醋 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B.③⑥

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结合题目信息可知,可在食盐中加入I-和H+,是否生成I2可用淀粉进行检验。

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提供I-和淀粉,H+可由食醋来提供。

8.下列有关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含Na+的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K与H2O的反应不是最剧烈的;

Rb的金属性比钠的强,能与H2O反应而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Na+;

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其氧化性很弱。

9.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已知硒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下列对硒元素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硒化氢不稳定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

C.硒与铁反应可生成FeSe

D.酸性强弱顺序:

H2SO4<

H2SeO4

硒与氧、硫同主族,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其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A项正确、D项不正确;

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6价,因此最高价氧化物为SeO3,B项正确;

由于硫为弱氧化剂,与Fe反应只生成低价态化合物,而硒的氧化性弱于硫,因此与Fe反应也只能生成低价态化合物FeSe,C项正确。

10.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具有放射性。

它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不停地放热,1g镭放出的热量可把29t冰融化成水。

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镭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11.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顺序变化:

①无色

②棕黄色

③蓝色

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2)写出①→②的离子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写出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I2生成,氯水和KI溶液反应生成I2,而氯水显浅黄绿色,故①为KI溶液,②为加入氯水;

溶液显蓝色是淀粉遇I2形成的,故③为加入淀粉溶液;

又由于I2+2NaOH

NaI+NaIO+H2O,加入NaOH溶液后I2逐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④为加入NaOH溶液。

(1)A、D、B、C

(2)

(3)I2+2NaOH

NaI+NaIO+H2O

12.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4)应该把C中生成的Br2滴入D中,因为试管底部有CCl4,所以还需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5)确认C中没有过量氯气,可以排除Cl2与KI溶液反应。

(1)16HCl(浓)+2KMnO4

2MnCl2+2KCl+5Cl2↑+8H2O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

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KI溶液中碘的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课时训练3 核素

一、原子结构 质量数

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原子A,其阳离子An+核外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为(  )

A.2(x+n)B.2(x-n)+1

C.2(x+n)+1D.n+2

An+的质子数为x+n,中子数为x+n+1,质量数为2(x+n)+1。

2.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

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

3.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Be2+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BH原子中的中子数和质子数

CAr原子中的质量数和中子数

DMg2+中的中子数和电子数

Be2+的质子数是4,电子数是2H的中子数是1,质子数是1Ar的质量数是40,中子数是22;

Mg2+的中子数是14,电子数是10。

4.若有某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  )

A.大于B.小于

C.等于D.不能确定

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的关系可得: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72-161=111,因此质子数小于中子数,即原子序数小于中子数。

5.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N+8)mol

B.(A-N+10)mol

C.(A-N+Z)mol

D.(A-N+6)mol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摩尔质量、质量数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化学变化中质子、中子均不变,故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N,则R原子的质量数也为A,中子数也为N,故R原子的质子数为A-N,R2+的氧化物为RO,摩尔质量为(A+16)g·

mol-1,ngRO的物质的量为mol。

1molRO中含质子(A-N+8)mol,故ngRO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N+8)mol,A项正确。

二、核素

6.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