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银行混业经营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银行混业经营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银行混业经营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品银行混业经营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
2016年4月
目录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主动迎接混业时代4
1、大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外在原因4
(1)市场需求正发生改变4
(2)营收依赖息差不再可行5
(3)信息技术进步加剧市场化竞争5
(4)企业的全球扩张推动金融服务综合化和全球化6
2、大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内在原因7
(1)拓宽利润收入来源7
(2)稳健经营,抵御周期性风险8
(3)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支持,交叉销售8
(4)追求更高的信用评级9
3、混业格局已展开盈利贡献还不明显10
(1)全国股份制银行混业经营的内生动力相对最强10
(2)国有大行混业经营布局完善,但利润贡献少12
(3)全国股份制银行混业经营布局各家差异大12
(4)城商行中北京银行的混业布局最积极13
二、海外银行混业发展模式借鉴14
1、海外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14
(1)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美国)14
(2)全能银行模式(德国)14
(3)银行母公司模式(英国)15
2、全能银行发展模式将成为主流16
三、相关企业简况17
1、招商银行:
员工持股增活力大零售利转型17
2、兴业银行:
创新与混业双轮驱动估值提升17
四、主要风险18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主动迎接混业时代
金融服务业的宗旨是为经济发展服务。
当经济发展模式改变,经济发展进入到不同历史阶段,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就经历了三大阶段:
财政金融时代、银行金融时代,如今正走向资本金融时代。
随着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明显下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依靠放贷迅速扩张的盈利增长模式遭遇挑战。
我们已经看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末期,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步伐开始加快。
1、大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外在原因
(1)市场需求正发生改变
受到政策监管影响,2014年以来银行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同时,暂停一年半的证券市场IPO重启,直接融资比重(债券和股票)明显上升,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趋势显现。
由于直接融资方式的兴起,大企业减少了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转向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的信贷客户定位被迫下沉,并且开始探索投资银行业务。
个人金融方面,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个人的投资意识和消费意识觉醒,对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亦产生要求。
只提供简单的传统银行产品,而不进行创新和服务升级,将难以粘着客户。
(2)营收依赖息差不再可行
从量的角度考虑: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存量法)就超过了60%,目前接近70%的水平。
对比我国,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我国的直接融资占比(存量法1)约为50%。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底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增量法2)达到15%以上的发展目标。
2015年3月末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增量法)为1562%,4月末升至2045%。
未来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重会继续缩减。
从价的角度考虑:
央行半年内三次降息,首次贷款端降幅超存款端,后两次为对称式降息。
同时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提高至基础利率的15倍。
一方面,贷款利率下移趋势确定,另一方面,负债端成本由于竞争激烈,而受降息影响较小,银行业息差空间已明显压缩。
(3)信息技术进步加剧市场化竞争
信息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帮助银行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截至2014年末,全国个人网上银行客户数已超665亿,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546亿,电子渠道对物理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超过80%。
电子支付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种方式(Anytime、Anywhere、Anyhow)。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进步,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使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爆发。
银行业遭遇外敌入侵,包括互联网企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4年10月,阿里集团成立了蚂蚁金融,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与普通消费者,并成功将业务的触角延伸向各个金融领域,较早完成了全牌照布局,领先众多金融机构。
在非银金融机构中,综合金融步伐最快也最成熟的当属中国平安,投资者熟知,此处不赘述。
但是2004年才起家的安邦保险,2014年在资本市场大举扩张,业务除了全保险牌照,还涉及到银行、券商、基金、金融租赁、房地产等,疆土范围更是迅速全球化,金控架构已经完成。
(4)企业的全球扩张推动金融服务综合化和全球化
伴随着经济转型和发展,通讯和交通设施的便利,人民币国际化与政策鼓励,我国更多的非金融类企业正在走出国门。
企业的国际化,需要金融服务配套也能跟上步伐,否则更多的业务机会只能流向外资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过程中,业务范围已经不能局限在原有简单的传统国际结算、贸易贷款、担保、存款、汇兑等业务,而更要应客户需求,关注自身的投资银行业务能力,了解当地市场,成为客户的债权和股权融资顾问、财务管理顾问、兼并收购金融专家等。
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与沿线国家的金融深化合作,将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带来巨大发展契机。
2、大型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内在原因
(1)拓宽利润收入来源
银行脱媒大势已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将结束。
银行过去稳定而可观的利息收入来源不断被挤压,未来传统信贷业务的微薄利润空间将依靠于各家银行自己的贷款定价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负债成本的管理能力。
我们列举了2014年欧美部分大型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比情况,其中瑞士联合银行只有2311%,花旗银行占比最高,但也只有6242%。
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也将走向非息收入为主,净利息收入为辅的结构。
过去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是依靠信贷规模的扩张所带来的手续费和佣金增长,未来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混业经营将成为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依赖模式。
(2)稳健经营,抵御周期性风险
传统信贷收入的周期性表现较强。
经济萧条期,信贷需求不旺,不良资产快速增长,拨贷比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如图表4,当前经济便处于萧条期),信贷收入增长乏力。
经济复苏和繁荣期,信贷需求增长,不良资产生成率下降,不良余额逐渐减少,拨贷比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信贷收入快速提升。
因此,为了平抑信贷收入大幅波动对银行产生的危害,银行必须拓展其他非信贷类业务,在混业经营方面加快建设。
通过混业经营,银行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产品种类,满足他们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粘着性,降低经济萧条期的客户流失风险。
(3)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支持,交叉销售
金融机构通过内部子公司之间或者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竞争优势。
子公司或部门之间关系越紧密,公司的技术、经验和资源越容易分享,协同效应就越好。
混业经营后,公司或集团通过一个业务窗口或平台就可以为不同地域和部门的客户提供公司全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大大降低了客户信息的搜集成本和销售成本。
Berger(1999)研究表明,银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
无论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商业银行,当资产规模上升到500亿美元以后,净资产收益率都有明显的提升。
(4)追求更高的信用评级
银行通过混业经营,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平滑收入的周期性波动,还可以壮大自己的规模,产生规模效益、范围经济,从而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率。
收入的增加、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效益的增长、以及服务客户基础的拓展,对于银行来说还可以获取评级机构更高的信用评价,最后又返过来促进银行业务的顺利发展和扩张。
比如,具备较高信用评级的银行更容易获取客户的信任和业务资源,其从外界融资,补充资本的能力也就更强。
3、混业格局已展开盈利贡献还不明显
截止目前,我国16家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已通过各种形式,比如事业部制、全资子公司、参股或控股子公司等,进行了混业经营的尝试。
按照业内惯用的分类标准,我们将这16家大型商业银行分为3组:
国有大行、全国股份制和城商行。
再用两项指标(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和非息收入增速)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
(1)全国股份制银行混业经营的内生动力相对最强
通过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的区间统计分析,我们观察到
(1)国有大行的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仍在50%以上。
从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间,贷款比重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2)全国股份制和城商行的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下降,全国股份制下降最为明显,开始呈现资产多元化趋势。
通过非息收入增速的区间统计分析,我们观察到
(1)国有大行的非息收入增速波动较大。
(2)全国股份制和城商行的非息收入增速虽有波动,但趋势性上涨。
其中,全国股份制银行的非息收入增速最为明显,2014年约为2010年的2倍多。
基于以上观察,我们认为国有大型银行在混业经营上的动力上是弱于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国有大行的盈利模型仍然依赖于传统信贷业务扩张,这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相关,包括信贷资源、网点资源和客户基础。
全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由于缺少以上资源,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传统信贷业务收入不稳定,危机感较大,因此发展其他非信贷类业务具有更大的内生动力。
从图表14来看,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最高,达到30%以上。
其他多数非息收入占比多数在20%-25%区间。
较我们之前研究的欧美国家情况依然具有显著的差距(见图表10),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2)国有大行混业经营布局完善,但利润贡献少
截止目前,五家国有大行均开展了混业经营,全部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但并未普遍开展信托、财务公司、期货和消费金融等。
不过,虽然布局较早,混业种类较多,但是混业经营利润贡献尚不明显。
从净利润占比看,交通银行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利润贡献比最高,但也仅为305%。
从股权结构来看,五家国有大行一般以全资子公司设立证券和租赁子公司,以控股公司形式经营保险、基金和信托等非银业务。
证券业务全部以在香港建立全资子公司形式存在,业务类型包括投行业务和证券经纪等;保险业务多以控股公司形式经营,除了中国银行既有财险又有寿险外,其他四家均为寿险类;基金公司中除了中银基金为全资子公司外,其他四家均为控股公司形式;租赁全部以全资子公司形式经营,多数涉及了航空、船舶金融租赁业务,但各家也会有自己的特色业务;信托业务目前仅有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涉及。
“其他”指消费金融、期货、财务公司等
(3)全国股份制银行混业经营布局各家差异大
全国股份制银行在混业经营布局方面各家差异较大。
与国有大行一样,租赁业被最广泛覆盖,其次为证券业和基金业。
招商银行除了信托业尚没牌照,其他都有涉足,并且是目前唯一布局保险业务(招商信诺)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的非银净利润占比为343%,但并非最高。
兴业银行的非银净利润占比最高(454%),但利润集中来源于租赁业和信托业,除了还没有保险牌照,兴业银行通过参股和控股的方式布局了大多数非银板块。
对比而言,华夏银行和光大银行在混业经营中步伐缓慢。
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
(4)城商行中北京银行的混业布局最积极
北京银行通过控股、合营、联营等形式涉足了较多非银业务,由于这些业务都刚起步不久,目前对于公司的净利润贡献并不明显。
南京银行近年来也加快布局了非银板块,目前拥有投行、基金、租赁和资管等业务种类,但只有租赁业务产生利润贡献。
二、海外银行混业发展模式借鉴
1、海外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不同类型金融业务在公司或集团内相互渗透,交叉销售。
目前海外银行参与的混业发展模式有三大类:
(1)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美国)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80年代后期,商业银行通过建立证券子公司形式尝试了混业经营。
1998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布正式废除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管理制度。
(2)全能银行模式(德国)
德国商业银行一开始就为企业提供了各阶段发展所需的全套融资服务产品,也造就了它的全能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处于主导和强势地位,证券业务只是银行总部下属的一个部门,自主经营权限有限,因此发展受到约束。
(3)银行母公司模式(英国)
上世纪80年代英国商业银行开始经营商人银行(即投资银行),90年代开始涉足保险业务,标志着英国全能银行的兴起。
与德国相似,英国的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也采用了银行作为母公司的形式,但区别在于商业银行作为母公司只能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并不涉足投行等非银业务。
其他非银类金融业务均已子公司形式经营。
对于以上三种银行参与混业经营的模式而言,我们认为如果从风险隔离角度看,当然是美国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最优,因为各类金融业务以子公司形式分立,具有财务和经营决策上的独立性,风险传播减弱。
但是,从协同经营效率角度看,又以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为最优,凭借银行的强势地位,它可以充分调动投行部门和其他金融子公司为自己的业务服务。
因此,这三种模式很难分清优劣,商业银行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客观条件来做决定。
2、全能银行发展模式将成为主流
前文提到,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成为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
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混业经营选择的是美国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但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多数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我们认为选择德式或者英式的全能银行发展模式将成为主流趋势。
2005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试点设立基金公司;2009年,商业银行试点投资保险公司股权;今年3月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监会正在研究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方案,以落实“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9日资本市场对于银行的混业经营趋势以银行股的集体暴涨来回应。
受经济衰弱、接连降息、外围竞争、监管放松和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集中影响,2015年国有大行的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预期都大幅下调至个位数。
全国股份制银行也同样正遭受着宏观环境的挑战,但在股权结构和市场竞争意识方面却已明显优于国有大行,因此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资产类型并不严重依赖于信贷资产,而是更加多元化分布;它们的非息收入也在加速增长,非银业务贡献出更多的利润来源。
可以说经营困境已经倒逼着银行不得不改,混业经营时代全面到来。
三、相关企业简况
1、招商银行:
员工持股增活力大零售利转型
近日,招商银行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
与以往多次股权激励方案比较,此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范围广,约占全部员工总数的11%。
公司早在2013年已完成高层换届,通过三年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可以有效稳定公司中高层员工队伍,提升雇员工作的积极性。
招商银行的大零售传统业务优势帮助它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维持了低负债成本的竞争优势,而且为混业经营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2、兴业银行:
创新与混业双轮驱动估值提升
混业经营方面,除了还没有保险牌照,公司通过全资设立、控股、参股等形式布局了金融租赁、信托、基金、资管、消费金融、期货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
今年3月兴业银行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间接持有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435%的股权,并称将积极跟踪监管部门对银行持有券商牌照的政策,切实推动公司综合化发展战略。
由于股权结构分散,最大的国有股东福建省财政厅持股仅1786%,兴业银行具有较好的市场化发展基础和创新基因。
公司的“银银平台”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是同业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牌。
通过整合兴业银行自身资源,银银平台为广大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全面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涵盖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科技管理输出服务、资本及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服务、代理国际结算等八大领域。
截至2014年12月末,银银平台签约合作银行达到575家,联网上线银行达到474家。
兴业银行已经成为众多中小银行的服务平台。
银银平台年内分拆独立的可能性很大,成为兴业银行估值提升的有利催化剂。
四、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社会融资信用风险大幅上升给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增长和资产质量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
来自互联网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部竞争,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承压;
外国货币政策变动,导致人民币兑主要外币汇率风险提升,国内资金面流动性风险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