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8188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频率计的课程方案设计书文档格式.docx

(1)查阅资料,绘画出原理图

(2)位数:

能计4位十进制数,技术位数主要取决于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如果被测信号频率较高,可以相应的增加显示位数。

(3)测量频率量范围:

1HZ----9999HZ。

(4)显示方式:

用7段LED数码管显示读数,做到读数稳定,不跳变测量信号类型: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5)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

提高要求:

搭建硬件电路并调试通过。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1月5日

二、指导教师评语:

2013年1月5日

三、成绩

 

2013年1月5日

目录

一.数字频率计简介…………………..P3

1.1数字频率计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概况…….P3

1.2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意义…..…..P3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P4

二.数字频率设计计原理………………P3

1.1设计原理……………………………..P4

1.2整体电路图(基于protues仿真)…..P41.3各模块简介……………………………..P5

1.3.1AT89C51单片机………..……....P5

1.3.2最小系统…………………...…..P7

1.3.374LS245…………………….….P8

1.3.4六位数码管………………….…P9

1.3.5其他元件介绍…………………..P11

三.数字频率计工作原理..……….…P11

四.数字频率计的程序………….…..P12

五.运行环境…………………….…....P14

六.设计分析……………………...…..P16

1.1结果分析…………………………...P16

1.2设计提高…………………….……..P16

1.3参考文献………………….………..P16

一数字频率计简介

1.1数字频率计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概况

数字频率计是现代通信测量设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不但要求电路产生频率准确的和稳定度高的信号,而且能方便的改变频率。

数字频率计主要实现方法有直接式、锁相式、直接数字式和混合式四种。

直接式的优点是速度快、相位噪声低,但结构复杂、杂散多,一般只应用在地面雷达中。

锁相式的优点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制作频率高,功耗低,容易实现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工程化。

直接数字式的优点是电路稳定、精度高、容易实现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工程化。

随着单片锁相式数字频率计的发展,锁相式和数字式容易实现系列化、小型化、模块化和工程化,性能也越来越好,已逐步成为两种最为典型,用处最为广泛的数字频率计。

1.2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意义

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并且与许多电参量的测量方案、测量结果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频率的测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数字电路中,频率计属于时序电路,它主要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构成。

在计算机及各种数字仪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CMOS电路系列产品中,频率计是用量最大、品种很多的产品。

本课题采用的是直接数字式的频率计,设计原理简单,是全硬件电路实现,电路稳定、精度高,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

1.3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该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主要实现用数字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该设计是以51单片机作为核心,与传统频率计相比该设计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具有各种中断处理能力,并且具有丰富的数字输入输出口和通信口等。

该频率计的设计在软件上采用C51编写,并采用计数式测频方法,通过单片机外围电路中由12M晶振构成的振荡电路产生的闸门信号进行计时,并对整形后的被测信号进行脉冲计数以得到被测信号的频率值。

二数字频率计设计原理

1.1设计原理

频率信号易于传输,抗干扰性强,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精度。

因此,频率检测是电子测量领域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钟,对比测量其他信号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计算每秒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即闸门时间为1s。

闸门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取值,大于或小于1s都可以。

闸门时间越长,得到的频率值就越准确,但闸门时间越长,则每测一次频率的间隔就越长。

闸门时间越短,测得的频率值刷新就越快,但测得的频率精度就受影响。

一般取1s作为闸门时间。

数字频率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计数器、锁存器、译码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1.2整体电路图(基于protues仿真)

1.3各模块简介

1.3.1AT89C51单片机

单片机品种繁多,就应用情况看,应用最广者当属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8位机。

在Philips等公司推出新一代80C51系列单片机后,各种型号的80C51层出不穷。

MCS-51系列单片机是Intel公司在总结MCS-48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高档8位单片机。

MCS-51系列的制成及发展与HMOS工艺的发展密切相关,HMOS是高性能的NMOS工艺。

而CMOS与HMOS工艺的结合则产生了C-HMOS工艺的产品,例如80C51、80C31等。

这类产品既保持了HMOS高速和高封装密度的特点,又具有CMOS低功耗的优点。

C-HMOS工艺的单片机具有掉电保护和冻结运行两种独特的处理方式。

引脚功能

VCC:

接正极电源+5v

GND:

接地

RST:

复位信号输入引脚

XTAL1,XTAL2:

接外部晶振引脚,外部时钟电路如图1-6

P0,P1,P2,P3:

不扩展功能作双向I/O口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2,P0分别做地址总线高低8位地址。

本次设计使用的是STC89C51

1.3.2最小系统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的极性电容C1的大小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复位时间,一般采用10~30uF,51单片机最小系统容值越大需要的复位时间越短。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Y1也可以采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频率的晶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的振荡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51单片机最小系统起振电容C2、C3一般采用15~33pF,并且电容离晶振越近越好,晶振离单片机越近越好

P0口为开漏输出,作为输出口时需加上拉电阻,阻值一般为10k。

其他接口内部有上拉电阻,作为输出口时不需外加上拉电阻。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

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

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

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入计数器。

由于检测一个从1到0的下降沿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样的电平至少要维持一个机器周期。

当晶振频率为12MHz时,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1/2MHz,即计数脉冲的周期要大于2ms。

标识符号地址寄存器名称

P30B0HI/O口3寄存器TH18DH定时器1高8位

SCON98H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BUF99H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

TCON88H定时控制寄存器TL08AH定时器0低8位

TH08CH定时器0高8位TL18BH定时器1低8位

TH18DH定时器1高8位TMOD89H定时器方式选择寄存器

PCON87H电源控制及波特率选择寄存器

1.3.374LS245

DIR是H时,A→B。

74LS245是我们常用的芯片,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当8051单片机的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P0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74LS245等总线驱动器。

当片选端/CE低电平有效时,DIR=“0”,信号由B向A传输;

(接收)DIR=“1”,信号由A向B传输;

(发送)当CE为高电平时,A、B均为高阻态。

由于P2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8位,接口时74LS245的三态控制端1G和2G接地,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

P0口与74LS245输入端相连,E端接地,保证数据线畅通。

8051的/RD和/PSEN相与后接DIR,使得RD且PSEN有效时,74LS245输入(P0.1←D1),其它时间处于输(P0.1→D1)。

1.3.4六位数码管

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

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

  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

图2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

  

每一笔划都是对应一个字母表示DP是小数点.

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

a,b,c,d,e,f,g,dp"

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哪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

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

1.3.5其他元件介绍

按键蜂鸣器发光二级管排阻

三.数字频率计工作原理

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钟,对比测量其他信号的频率。

在1秒内,计算出在这段时间内,记录输入正负脉冲信号的次数,通常情况下,在按下K1键时程序启动T0定时器和T1计时器,T1计数器1秒的计数值就是信息源的频率值,如果按下K1键则启动定时器与计数器,在松开K1键后显示频率(有一个缓冲时间,1S后才会显示),本次设计,我们是记录50ms内的记录次数,然后记录20次,从而达到记录1秒的目的,此时系统所记录的数字是以16进制记录的,在通过相应的语句进行转换,将计数值转换为5伟十进制数并存入显示缓冲。

如果记录的频率值小于9999HZ,那么P3.7口将被赋予高电位,此时与P3.7口相连的绿灯(另一端为低电平)则会发光,如果记录的频率值大于9999HZ的话,那么P3.7将被赋予低电平,此时与P3.7口相连的红灯和蜂鸣器(另一端相连的为高电平)将会发光并且响应,另外每次变换输入频率时,需要重按一次K1键,将数据清零并重计。

四.频率计的程序(本课程用C语言编写,Keil调试通过)

#include<

reg52.h>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L=P3^7;

ucharcodeDSY_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Disp_Buffer[]={0,0,0,0,0};

ucharcodeDSY_BIT[]={0xfe,0xfd,0xfb,0xf7,0xef};

ucharCount=0;

sbitK1=P1^0;

//延时

voidDelay(ucharx)

{

uchari;

while(x--)

for(i=0;

i<

120;

i++);

}

//主程序

voidmain()

IE=0x8a;

//允许T0,T1中断

TMOD=0x51;

//T1为16位计数器,T1为16位定时器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while

(1)

{

if(K1==0)//如果按下K1键则启动定时器与计数器

{

Delay(10);

if(K1==0)

TR1=TR0=1;

}

else//松开K1键后显示频率(1S后才会正常显示)

for(i=0;

i<

5;

i++)

P2=DSY_BIT[i];

P0=DSY_CODE[Disp_Buffer[i]];

Delay

(2);

}

}

//中断子程序

voidINT_T0()interrupt1

uintTmp;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if(++Count==20)

{

TR1=TR0=0;

Count=0;

//将计数值转换为5位十进制数并存入显示缓冲

Tmp=TH1*256+TL1;

Disp_Buffer[4]=Tmp/10000;

Disp_Buffer[3]=Tmp/1000%10;

Disp_Buffer[2]=Tmp/100%10;

Disp_Buffer[1]=Tmp%100/10;

Disp_Buffer[0]=Tmp%10;

TH1=TL1=0;

if(Disp_Buffer[4]>

=1)

L=0;

else

L=1;

五.运行环境

利用单片机AT89C51实现频率计的设计中用到了两种软件:

PROTEUS7.5,KeiluVision4.前者在之前的学习中就有所了解,对其运行环境也比较熟悉。

图为protues仿真环境

在PROTEUS中调入单片机、数码管、LED、或门、晶振、电阻、电容等,对元器件参数进行相应设置,并进行连线工作,完成了频率计的原理图绘制,如上图。

图为KEIL集成开发环境

程序编写正确之后,通过Keil软件进行编译,生成了HEX文件。

图为当频率大于9999HZ的时候,频率计红灯亮并且蜂鸣器响应

图为当频率小于9999HZ的时候,绿灯亮

六.设计分析

1.1结果分析

在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的原理分析,设计思路整理,相关的编程,调试,软件仿真之后,通过硬件搭建实物焊接并且调试通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在不影响实际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本次设计的频率计是非常成功的。

1.2设计提高

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适应多种实际电路的需要,力求将频率计的精度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整数部分提高到6位。

1.3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高等教育出出版社

[2]《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高等教育出出版社

[3]《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张友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5]《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郭天祥电子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