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780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

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

也就是说,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

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

也就是说,某一事物行为对他事物或周转的人或社会行为的波及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

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5.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1)计划。

计划就是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首先,计划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

其次,计划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最后,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序等的制定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决策。

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

决策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3)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主要内容是:

根据组织目标,在任务分工的基础上设置组织部门;

根据各部门的任务性质和管理要求,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

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4)人事。

是指组织根据任务需要,通过选拔、培训、开发等活动为组织各部门、各岗位配备合适人选的活动。

(5)领导。

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信息,增强相互理解,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一门艺术,它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中。

(6)激励。

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从而使人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科学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确定各种科学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础。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根据这些基本出发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

(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2.为什么称法约尔为经营管理之父?

享利?

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

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该书成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早的全面论述。

法约尔由此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3.霍桑实验指的是什么事情?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

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

4.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为科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进入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

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包含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5.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约法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这五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不同。

6.何谓企业文化?

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2)制度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

(3)物质文化。

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7.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

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2)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

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

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

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

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

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

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

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

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

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

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

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

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

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

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进行动态控制。

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交错的完整目标连锁体系。

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是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考核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

(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的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充分协调,让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管理的民主化。

(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目标管理中,对目标要达到的标准,成果评定的方法都规定得非常具体,明确。

按照成果优劣分成等级,反映到人事考核中,作为晋级,升职,加薪的依据。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目标建立。

这目标管理实施的第一阶段,主要指企业的目标制定、分解过程。

这一阶段是保证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

第二,目标要保证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确性。

第三,目标期限要适中。

第四,目标数量要适中。

(2)目标分解。

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并且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目标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目标体系的逻辑要严密,纵横成网络,体现出由上到下越来越具体的特点。

第二,目标要突出重点,与企业总目标无关的其他工作不必列入各级分目标。

第三,要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尽可能把目标分解工作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第四,目标分解完毕,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3)目标控制。

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民主管理,同时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目标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职工自我控制的能力必须将领导的充分信任与完善的自检制度相结合。

第二,建立目标控制中心,结合企业均衡生产的特点保证企业生产的动态平衡。

第三,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目标做出必要的修正。

第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在目标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形成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

(4)目标评定与考核。

通过评议,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奖优罚劣,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此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

目标评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进行自我评定。

第二,上级评定要全面、公正。

第三,目标评定与人事管理相结合。

第四,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目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5.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

(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第5章 预测

1.预测的作用有哪些?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

(1)为企业计划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

(3)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

(4)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2.预测的类型是怎么样划分的?

(1)按预测范围的不同分为:

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经济预测。

(2)按预测内容的不同分为:

市场预测;

技术预测;

收入预测或经营绩效预测;

经济形势预测(3)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分为:

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4)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

长期预测;

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

3.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2)要注意预测的经济性。

(3)要考虑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

(4)对准确度的要求。

第6章决策

1.决策具有哪些特征?

(1)超前性。

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要求决策者具有超前意识,思想敏锐,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2)目标性。

决策目标就是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无目标的决策或目标性不明确的决策,往往会导致决策无效甚至失误。

(3)选择性。

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

(4)可行性。

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

(5)过程性。

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分析判断过程。

(6)科学性。

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2.决策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决策根据其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

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

为了正确进行决策,必须对决策进行科学分类。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划分,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分类,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三种。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满意原则。

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

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客观要求。

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供下级单位的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理。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4.决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决策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个组织管理工作成效大小,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

决策正确,可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决策失误,则一切工作都会徒劳无功,甚至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2)决策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贯穿于组织各个管理职能之中,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每个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决策。

无论是计划、组织职能还是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其实现过程都需要做出决策的。

第7章组织概述

1.组织有哪些作用?

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组织是帮助人类社会超越自身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

(2)组织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3)组织是连接企业领导与职工、企业与环境的桥梁。

2.企业一般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企业一般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1)一些不适于通过正式组织解决的问题,通过非正式组织比较容易解决;

(2)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情感交流渠道,维持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团结;

(3)尊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使职工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工作中减少厌烦感,加强协作关系。

3.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4.如何处理分工协作与精干高效的关系?

企业在设置管理组织结构时,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作,既要保持组织精干又要使组织高效,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分工的合理性,即分工要符合精干的原则;

(2)要注意发挥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的作用;

(3)要加强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5.如何理解统一指挥与权力制衡的组织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是指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

权力制衡是指,无论哪一级领导人,其权力运用必须受到监督,一旦发现某个机构或者职务有严重损害组织的行为,可以通过合法程序,制止其权力的运用。

统一指挥可以说是组织设计原则中最古老的原则了。

任何人如果接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命令时,都将无所适从。

同样,如果对权力没有任何制衡措施,一旦某个领导人做出错误决策或出现作风腐败时,整个组织就容易被搞垮。

因此,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应处理好统一指挥与权力制衡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处理直线经理与职能经理的关系。

对直线经理管辖范围内的某项业务,因职能经理承担部分管理责任,必然拥有部分管理权,这时很可能出现双重指挥。

因此,为避免多头指挥或无人负责的现象,应实行首脑负责制。

即:

一个部门必须确定一个人总负责并实行全权指挥。

(2)在同一层次的领导班子中,必须明确主辅关系,副职必须服从正职,正副职之间是上下级关系。

(3)一级管一级。

即“指挥链”的原则。

各个管理层次应实行逐级指挥和逐级负责,一般情况下不应越级指挥,否则会影响下级领导人的威信,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企业高层领导,一定要保证行政指挥权的统一。

此外,在企业高层组织中还必须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因为在组织的中下层,其上级自然形成权力制衡。

但企业最高层没有上层,因此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例如公司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6.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或调整时,既要有必要的权力集中,又要有必要的权力分散,两者不可偏废。

集权是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而分权则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

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决策,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抓大问题。

因此,集权与分权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

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

一般来讲,企业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规模的大小。

企业规模小,决策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权力都集中在公司总部,中下层管理机构和生产经营单位只有执行权。

企业规模大,尤其是现代大企业一般更多采用适当分权模式,有的甚至采取分权的模式。

(2)公司产品种类。

公司在权力的划分上采取什么模式,还要看产品种类的多少。

如果是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如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等企业,尽管企业的规模很大,但集权模式对它仍然是适用的。

相反,如果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即采用的是多样化经营,即使公司规模不太大,也要采用适度分权或分权的模式。

(3)公司经营单位的数量、区域分布和产品的市场范围。

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的数量少,而且集中在某一区域或几个区域,就有可能采取集权模式管理;

反之,就应当采取适度分权的模式。

同样,区域产品的市场范围比较小,公司对产品的销售比较容易管理,总部集中的权限就可以多些;

相反,公司的产品市场范围比较大,特别是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应采取分权模式。

所以,跨国公司多采取分权的模式。

(4)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组织模式的选择也有很多关系。

一般来说,采取多种经营领域扩张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分权的模式。

7.企业组织工作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

组织结构的全部设计工作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为此,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及其每一部分的构成,都应当有特定任务和目标,并且这些任务和目标应当服从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要求。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权力是责任的基础,有了权力才可能负起责任;

责任是权力的约束,有了责任,权力拥有者在运用权力时就必须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不至于滥用权力;

利益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愿意担负责任以及接受权力的程度。

(3)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

企业目标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各专业部门又必须加强协作和配合,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以达到组织的整体目标。

企业在设置管理组织结构时,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