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详.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程标准详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培训稿(初稿)
前言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当代教育、教学思想,展示素质教育观下的地理教材新体系;不刻意追求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课标》规定的容进行整合和重组;注重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教材容的选择、结构的编排、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难易程度有层次,以利于不同教育水平地区的使用。
教材编写的背景:
以学生自身的经验为背景
编写教材的主线:
问题——情境——素材。
学生的学习空间:
思考——活动——结论
教师的教授空间:
启发——指导——评价
教材的组成:
学习行动、正文、图像和阅读四个模块组成。
教材的主要性:
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已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本教材时所处的位置,所处的角色。
教师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引导者、指点迷津者。
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引线就是把教材和学生连成一块儿,充分体现编者的思想、教材编写的意图。
如何指点引导学生在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教学的艺术。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不同的教学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不同的教学容可采用不同的引导法,有的章节抓住一个关键字或词来作文章,有的可抓住一条线索来学习,但无论那一种方法或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都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上规定的容。
绪言打开地理知识之门
课标未作具体要求
知识重点:
野外辨别方向
教法建议:
活动一:
1、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地理信息?
活动二:
2、学习地理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活动三:
3、野外如何辨方向?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课标解读: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而且一幅地球卫星照片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地球的形状。
因此,在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时,直接观察得出结论即可,不用再通过实例说明。
然而,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求索真理的历程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祖先们为摸索地球的形状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探索和实践。
“标准”将学习重心落在“过程”,重在勾画历史过程。
学生通过认识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学生在小学也已学过,到了高年级,学习此容的要求要有所提高。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
可见,知识要次要的,而培养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是主要的。
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必要像以往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地球的赤道略鼓,两极略扁,南北两极不对称”。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容──经纬线和经纬度。
本条“标准”实实在在地把地球仪当作学习的工具来看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看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没有必要介绍人们是如何划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
至于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学生在观察经纬线和经纬度划分的过程中,可顺带观察出来。
进一步,可让学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经纬网定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
本条“标准”明确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
经纬网定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前一条“标准”的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目的。
本条“标准”明确要求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之一。
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需要反复训练。
训练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
在训练过程中,可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的重要性。
教学法建议:
●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给出(40度和30度)让学生探讨能找到几个地点(地理坐标分别是什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课标解读:
1.地球的运动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这里的行为主体都是学生,是要求学生(而不是教师)能简单“演示”和“说明”,教师不能取代学生进行演示和解释(必要的示和多媒体展示是应该的)。
第一条标准: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即让学生在自己参与演示的过程中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演示地球自转、公转的教具和学具。
同时,很多地理老师摸索出一些因地制宜、即兴演示地球运动的方法。
如:
课桌为太阳老师为地球,同桌为太阳自己为地球等这都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标准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第二条标准: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明确和更为完整的理解,即如果学生分别能用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或者说学生能分别说明哪些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讲,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地理现象,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很容易理解。
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说是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现象,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解决这个难题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日出,有的地方日落,或者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
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差异,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地理现象,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等,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容,一般不作深入分析,这些概念在教学中也应设法避免。
教法建议
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太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对于地球自转,教师一定要明确地用地球仪演示指出: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
●对于地球公转,一定要利用公转示意图让学生明确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和日期。
第三节地图
课标解读: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
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
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标志的地图,其中的“判读经纬度”和前面“地球仪”中“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要一致的,所以判读经纬度应该在前面“地球仪”的研究中已经落实。
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在本节知识中,无须教给学生极地图上方向的判别,容可放在后面的分区地理中学习。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一是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二是要会进行图上距离的测量以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三是要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
尽管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习过比例尺,但是这里仍然要作为重点,而且依然会是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并不是要求只认识山地的这三个部位,像鞍部和陡崖也是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尤其像鞍部,尽管容易识别,若不给学生指明,常会被看成山谷。
这里山峰、鞍部、陡崖比较容易识别,山谷和山脊的区分则相对较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力,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是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同样需要学生能够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能对照地形模型或景观图片自己总结出规律,而不是让学生死记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关系的具体结论,这个处理不好也会是难点。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在理解概念,概念理解了,具体估算就是简单的数学加减运算了。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包括识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既要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也要在素描图上识别。
对于五种地形,学生或多或少已经了解一些。
本条“标准”学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会阅读有关区域的地形图。
教学时,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容更不必要去讲述。
“标准”只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需要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图例和注记在表达地理事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的意识和习惯。
“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需要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图例和注记在表达地理事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的意识和习惯。
至于具体的图例并不要求学生识记,因为学生在阅读各种地图的过程中自然会认识一些常见图例,刻意识记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其中,“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包括对不同主题地图的选择和不同详略地图的选择。
当然,这里并不需要我们给地图进行系统分类,只要学生能在部分常见地图中做出正确选择即可;“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是要根据需要,对照图例进行查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不是要求一节课达成,需要从现在开始,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列举电子地图(电子技术呈现的地图)、遥感图像(高空拍摄的照片)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一方面要知道电子地图与遥感图像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另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部分常见的应用实例。
教法建议:
开展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
例如,使用地图、手持定位仪等,进行“定向越野”;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等;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绘制学校的平面图.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课标解读: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说出,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运用数据说出,则是理性分析。
从用地图到用数据,隐含的是一种认知的发展。
“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即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能够记住具体数据(71%海洋,29%陆地)更好。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地图对海陆分布进行归纳所得出的具体结论。
最基本的结论是海陆分布不均匀,还可以更详细的说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海陆所站比例;第二,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陆地;第三,陆地无论在东西南北哪个半球都是海洋大大于陆地。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
为加强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可通过填绘全球海陆轮廓图的训练办法,让学生掌握。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四大洋的分布。
首先,在说出和大洋的分布之前,要给学生进行与大陆、半岛和岛屿,大洋与海、海峡的界定或区分。
其次,这个“说出”,有几个层次。
最基本的,是能够说出每个和大洋的名字;再高一点是能够说出每个和大洋的“邻居”及之间的分界线;最高层次是能够说出和大洋所在的半球或者说出重要的经纬线所穿过的和大洋。
显然,这些并不是一课时就能达成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
教法建议: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简单勾勒即可(三笔画世界:
第一笔,从纸的左上方起笔向右到北美南美,再到亚洲南部欧洲非洲.第二笔大洋州,第三笔南极洲)
●开展七、四大洋拼图游戏。
第二节海陆变迁
课标解读: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首先,只有学生明确了各种海陆变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灵活举例和说明。
也就是说,举例说明是学习成果的展现,而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才是关键。
其次,因为海陆变化的原因包括地壳的变动(海陆变迁最主要的原因)、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等方面,所以,举例说明也要关注这几个角度。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中的学说基本观点,可以简单概括为:
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说来,板块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地壳变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应该能达到逐条说出的程度,这个“说出”不是要求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对即可。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表面上看,是要知道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实际上是需要学生理解火山地震发生的基本原理。
基于这种理解,模拟演示就不能仅仅“模拟海底扩、大陆漂移”,还应该模拟演示火山、地震的发生过程。
教法建议: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讲述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自选实验材料或使用计算机,设计实验,模拟海底扩、大陆漂移。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
课标解读: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包括3条“标准”。
①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这里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具体文字定义,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生活体验,总结天气与气候的主要特征(例如,描述时间的长短和稳定性),最终能够对天气和气候进行区分并灵活运用。
简单说,就是要理解而不是死记。
本节课必须落实的是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对“气候”的理解可以在后面气候的学习中逐渐落实,也就是说,在本章容(天气与气候)结束后,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和灵活应用即可。
②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这里“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单的天气图”,是指电视、网络等媒体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图。
因为媒体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不一定会和教材中的一样。
所以,本目标,并不是要求一节课达成,而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应用中逐渐掌握。
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前,空气质量的高低,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尘土等。
这也正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这里旨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全面、详实地列举和说明。
师生可以共同收集整理尽可能多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的理解。
教法建议: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说明:
●让学生学会画常见天气符号
第二节气温与降水
课标解读: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这里“阅读”和“归纳”,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气温分布特点”是成果展现,不是具体的知识要求,所以,将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作为具体结论要求学生死记住是理解有误。
在学生运用气温分布图进行归纳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为什么”的疑问。
所以,在发现分布规律的同时,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成因解释,也就成了自然。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变化规律、海陆变化规律和随地势高低而产生的变化规律,所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也就成为研究重点。
在探究成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收获分布规律。
理解成因还可以为后面顺利达成“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会读气温分布图的前提是了解等温线图的绘制,所以,这也需要教师做必要的铺垫。
当然,有前面等高线地形图做基础,学生理解等温线图的产生并不难。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降水和气温专题一样,“阅读”和“归纳”,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降水分布特点”是成果展现,不是具体的知识要求,所以,同样不能将世界降水分布特点作为具体结论要求学生死记。
在学生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进行归纳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有“为什么”的疑问。
所以,在发现降水分布规律的同时,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成因解释,也是必须的。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变化规律、海陆变化规律和受地形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规律。
所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也同样是研究重点。
学生在探究成因的过程中,会自然收获分布规律。
理解降水成因可以为后面顺利达成“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是一项技能要求。
将气温数据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呈现会更直观,更易于“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包括日变化、月变化和年变化。
其中,日变化在进行天气预报时常用(如网络中的天气预报),年变化在研究区域气候特点的时候常用,绘制气温曲线图时,可用这两种气温曲线图作为案例。
绘制曲线图,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已经学习过,所以,这里不会是难点。
但是,学生经历了绘制的过程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很有帮助,所以,不能因为不难而将绘制过程忽视。
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时,可以先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然后再学习气候直方统计图。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先阅读后绘制两个步骤进行。
绘制时主要步骤如下: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A.绘制坐标轴,把它平分为12段,逐段标上月份。
B.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C.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D.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实际绘图时,不一定事先将绘制的办法详细介绍给学生,可在学生绘图遇到困难是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法建议:
1、在学习气温变化时一定要提到一天和一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2、在学习降水一定要提到一年不同月份的降水量变化。
3、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要让学生从分析中归纳,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节主要气候类型
课标解读: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
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其中,“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是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具体的学习成果。
理解本条课标,既要关注学习成果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
对于本条“标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
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
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做解释。
第三,对于每种气候,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起分布地区即可,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这是一部分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容,结合上条“标准”要求,可安排学生读某种气候气候直方统计图,让学生从读图中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所以应注意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归纳气候特征的能力。
描述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粗线条的描述,重在说分布规律,如,分布在热带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再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等。
另一种是具体的位置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马来群岛和南美洲的亚马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亚湾沿岸等。
注意,由于本部分知识学习时,学生尚未学习分区地理,因此在描述气候分布区域时,不要出现东南亚、南亚、西欧等分区词语,而应该用热带、温带、寒带地区和大陆东岸、西岸、部等。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通常是学习难点。
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倘若在气温和降水专题中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这里将二者进行恰当的组合即可。
这里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既可以理解为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了区域的气候特点,也可以理解为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了区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
无论哪一种理解,归根结底都是这三大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简单说,就是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了区域的气温和降水,而区域气温和降水特点又基本决定了区域的气候类型。
本条“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
例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得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