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831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遗产公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东至静宁沟(约1500米);

南至下寺(约300米);

北至上寺(约2500米);

西至棠春沟(约1500米)。

一般保护区:

西至塔坪(约3000米),东至鸳鸯洞(约3000米),南至黄河(约500米),北至宋家城(约5000米)。

2.列入的理由

a.阐述意义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寺之一,依山傍水,不仅有奇峰耸立、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有原汁原味的古刹庙宇和古老质朴、精美绝伦的雕塑、绘画艺术作品,是集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它位于丝绸之路南道,是佛教艺术东渐西传的中转站,记载着佛教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历史价值:

炳灵寺石窟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169窟,此窟是一个不规则天然洞穴,据文献记载及考证,此窟始建于四世纪末,或早到晋代。

到了公元420年前后,西秦乞伏炽磐时期才出现造像高潮,窟内现存的大部分雕塑和壁画属于这一时期,塑像76尊,各壁及窟顶存有大面积或零星壁画约100平方米。

满壁生辉的塑像与壁画记录着我国佛教早期的历史与发展,这些造像以6号龛最具代表性,内塑一佛二菩萨,榜题:

主尊“无量寿佛”二胁侍菩萨“得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这是目前发现我国石窟中最早的“西方三圣”题材,其左上侧绘十方佛,均有榜题,也是我国石窟中最早的十方佛题名,左侧有一身弥勒菩萨立像,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弥勒形象之一。

此龛左侧有一方墨书题记,内容为6号龛塑像发愿文,共500余字,题尾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落款。

这是我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纪年题记,它不仅为炳灵寺石窟的开创与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也为我国早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一个标尺和线索。

10号龛画维摩诘像,还早于瓦官寺顾凯之笔下的维摩诘像之像。

12号龛壁画中出现了因缘故事画,榜题上有“阿育王为小儿/以土施佛时”字样。

这种阿育王施土的因缘故事画,也是目前我国石窟中已知最早的因缘故事画。

唐代的《灵岩寺记》、张楚金题记等不但记载了当时中原与吐蕃的关系,也记述了丝绸之路上的驿站——炳灵寺佛事活动的盛况,是我们研究唐与吐蕃关系的实物资料。

距地面10—30多米的悬崖上有多处西夏文字遗迹,153窟发现了西夏佛经残经,这些遗迹的存在为研究西夏史提供了证据。

16号窟原塑北魏释迦牟尼涅槃像,佛长8.4米,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大卧佛。

(2)艺术价值:

炳灵寺位于丝绸之路中部,是东西佛教艺术交流的中间枢纽,炳灵寺石窟的创建及造像、壁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域佛教艺术与中原佛教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受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炳灵寺石窟早期的造像、壁画受西域文化影响,造像古朴、端庄肃穆、雄伟挺拔,具有健陀罗艺术风格。

炳灵寺西秦时期的造像,偏袒右肩,结跏趺坐,作禅定印,佛面型圆润,宽额隆鼻,眉细目长,唇角微翘,表现出了一种超脱、静虑、欣然、慈爱的情绪。

佛家宣称佛禅定时需静虑、禅乐,西秦的艺术家在静虑和禅乐间寻求最适合的表现,形象是在息虑凝心间显示具足智慧,在身心适乐中流露慈心广大,因此似笑而不露,如疑神而不痴,佛禅定的神态与流畅自然的衣纹,显示了艺术家杰出的表现能力。

西秦造像中以6号龛最具代表性,内彩塑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覆莲台座上,禅定印,磨光高肉髻,面形方圆,眉间有毫光,细眉长眼,隆鼻厚唇,颈粗短,肩宽细腰,身躯呈倒三角形,躯体健硕。

佛双目平视,端庄、肃穆、威严,表现了佛超凡脱俗之态。

二胁侍菩萨高发髻,饰耳坠、项圈,面如满月,娴静含笑,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身体比例协调,表情温和,虔敬而立莲台上。

背光彩绘十身伎乐飞天,身姿活泼、轻盈,姿态各异,所持乐器均施白色,与服饰颜色红、黑色形成强烈对比,更突出了装饰效果。

背光外沿的连珠纹、火焰纹色彩搭配恰当,圆形的背项光、莲花座、与座上呈方正的造像形体相结合,比例协调,整个造像的造型与色彩融为一体,这种特意的色彩装饰亦是为力求达到佛经所称的“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脸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的效果,充分说明了造像的精湛技艺水平。

自北魏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造像、壁画开始向世俗化、民族化发展。

125龛为北魏石雕像的精品,龛内石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

二佛相向侧身而坐,相互呼应共同面向礼佛者。

佛肉髻低平,面颊瘦长,双目下视,细眉小眼,鼻小且隆,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似动非动,二佛似高谈阔论,又似窃窃私语。

双领大衣婆娑坠与台基上。

匠师们独具匠心的雕刻手法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的惟妙惟肖。

形象瘦削的夸张处理,石雕劲力的质感,凝聚着宗教的哲理,也体现了当时崇尚“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审美理想。

北周在炳灵寺佛教发展史上是一个过渡期。

隋代是一个佛教石窟艺术改革与创新的时代,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中原艺术的营养,又受西方艺术的影响,熔中西文化于一炉。

隋代造像仍有北周造像之遗风,但塑造手法和服饰的处理更趋于熟练,并富有变化。

这一时期皆泥塑造像,题材有“西方三圣”、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佛面形清秀,唇上有蝌蚪形八字胡,内着僧祗支,外披袒右肩袈裟;

菩萨束高髻,裙裾高至胸部,搭披肩,胸腰之际束带,衣褶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朴实高雅,亭亭玉立;

弟子开始出现于佛两侧,造型于菩萨相似。

壁画以8窟最具代表性,造型独特、优美,布局打破了一般传统对称的形式,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艺术形象。

佛弟子绘于佛背项光两侧及两壁最上层,戴幞头,穿圆领或交领衫;

中间菩萨赴会听法图是壁画的主题,面形丰满,眉细而直,柳叶眼,头戴花蔓冠,项圈,手镯等,缯带长垂,肌肤白皙,下着长裙。

弟子及菩萨或坐或立;

或交头接耳,回首顾盼;

或窃窃私语,闭目沉思。

前后左右交相呼应,神态自然生动,意趣别具。

供养人历代相承,绘于两壁主题画下面,上排是男供养人,幞头袍靴,双手举莲花,下排是女供养人,方脸,长袖孺裙,裙束于胸际,上窄下宽,形似喇叭。

两排整齐划一,排列有序迈步向前的供养人,显然是绕窟颂经宗教仪式的真实写照。

上层杂乱无章的弟子、菩萨与下层两排整齐有序的供养人形成显明的对比,这种布局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唐代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历时300多年的唐王朝,初唐80余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上升时期,这也是唐代佛教艺术繁荣昌盛的内在因素,炳灵寺这一时期开窟最多,大约有130多个,占总数的2/3,安史之乱后,炳灵寺沦陷于吐蕃之手,因此,炳灵寺在唐代的佛教艺术只有初唐(618——705年),盛唐(706——755年)两个时期。

唐代皆石雕造像,题材多样,有一佛、二佛、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三菩萨等,还出现了独立的菩萨像,佛像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佛等,菩萨有观音、文殊、大势、地藏等。

初唐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反映在雕塑艺术上也是欣欣向荣,开拓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最多,佛教艺术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隋代的不断民族化、世俗化的发展演变,至唐时进一步从社会生活中吸取丰富多彩的素材,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请感,活脱脱世俗人。

无论佛、菩萨、弟子均面容丰满,形体丰腴,健美。

佛多着双领下垂或敷搭双肩或袒右肩袈裟,手中多托钵,或立或坐。

菩萨多作云髻,隆鼻,嘴小唇薄,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下着贴腿长裙,裙纹作“出水式”,身体窈窕修长,腰部扭呈“s”形曲线,动感强烈,有“菩萨如宫娃”之少女形象。

弟子以一老一少形象出现,身着袈裟,下摆较紧窄。

天王束高髻,上着战甲,下着战裙,足蹬长靴,脚踏地鬼,举山石或托塔或持剑,表现了威猛的气魄。

这一时期造像多小巧玲珑,生动活泼,充满活力,雕刻技法纯熟简练,衣纹阳刻,自然流畅,一尊尊肌肤丰腴精神饱满,形神兼备,富有生命力的佛教造型,是唐代雕塑艺术家追求“以形写神”审美情趣最高境界的反映,以64龛造像最具代表性,是“形神”最完美的结合。

龛内的二菩萨,高髻云鬓,长眉凤眼,隆鼻,小嘴,容颜端丽,婀娜多姿,躯体呈“S”形,体现了宫中舞女妩媚动人的形象。

唐代的造像注重形象动态的节奏,身材的优美自然和体形的丰满,无论佛还是菩萨,都是理化的人体。

一个个优美的形象,是人体形象自然美的高度概括,尤其是匠师们高超的技艺对人体肌肤的加工,使其微妙地表现出活的生命,有血有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藏传佛教的绘画更贴近了现实生活,3号窟北壁上层绘一列藏传佛教高僧形象,其形象无疑是现实生活中满腹经纶、充满睿智和佛性,生机蓬勃的佛教高僧人物艺术化的写照。

反映辩经场面比较写实,并充满生活情趣,通过画面所体现出的动势,无不传递出各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心态。

在这里我们即能领略到印度古老的建陀罗艺术的余韵,又能欣赏到西域化佛教艺术的韵味;

即能饱眼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佛教艺术秀骨清像之遗风,又能看到唐代丰满圆润,富有弹性的肌肤,它是我国一座大乘佛教艺术的大型博物馆。

艺术价值不仅在石窟艺术本身,还在艺术形式的对外传播。

b.可能的比较分析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东传,大约在公元3世纪始在丝绸之路上勃兴。

到了公元5世纪、7世纪前后(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北方先后形成北魏和唐代两次开窟营造高峰,炳灵寺石窟就是这两次高峰的典型范例和杰作。

炳灵寺石窟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169窟,据文献记载及考证始建于四世纪末,或早到晋代,是早期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和遗存,其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与内涵,造像呈现“胡貌梵相”的特点,显然是受西域文化影响,造像古朴、端庄肃穆、雄伟挺拔,具有健陀罗艺术风格。

隋代是一个佛教石窟艺术改革与创新的时代,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中原艺术的营养,又受西方艺术的影响,造像仍有北周之遗风,但塑造手法和服饰的处理更趋于熟练并富有变化。

唐代佛教艺术繁荣昌盛,炳灵寺这一时期开窟最多,占总数的2/3,安史之乱后,炳灵寺沦陷于吐蕃之手。

初唐在雕塑艺术上也是开拓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最多,佛教艺术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和隋代的不断民族化、世俗化的发展演变,至唐时进一步从社会生活中吸取丰富多彩的素材,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无论佛、菩萨、弟子均面容丰满,形体丰腴,健美。

炳灵寺石窟对于研究石窟艺术的发展源头和丝绸之路佛教传播路线都提供了难得的重要资料。

c.真实性及完整性

炳灵寺石窟窟龛造像保存基本完好,石窟规模和遗存未遭大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

历史上曾对少数雕像的残损部分有过补塑。

1955年5月省政府临夏区专员公署成立炳灵寺石窟文物保管所,专门负责保护管理,在日常保护维修管理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在历次保护加固工程中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同时在对石窟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和风貌。

炳灵寺石窟自保护以来,虽经过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但没有受到大的损害。

炳灵寺石窟除一部分因自然、人为破坏外,大部分保存完好,仍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60%的造像、壁画保存完好,40%的造像、壁画有轻度风化、褪色、脱落等病害,需经常性小规模修复,10%的破坏较为严重,需进行大规模的保护、修复。

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还未波及到此,保护工作未曾受到大的干扰。

虽则岩石风化严重,但现存文物基本保持了原有石窟的完整性和真实面貌。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共有六条,凡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6条标准中的1条,即可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标准为: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于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

3、包含对一种文化传统或依然存在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独一无二或至少是与众不同的证明。

4、是表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一类建筑物或建筑或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典范。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因此,根据炳灵寺石窟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价值,符合以上第1、、3、5、6四条标准。

3.描述

a.遗产描述

炳灵寺石窟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王台乡小坪村东北2.5公里的小积石山大寺沟中。

现存窟龛主要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窟龛分布。

炳灵寺石窟由下寺、洞沟、上寺三部分组成,共有窟龛216个,造像800余尊,壁画1000平方米,各类塔56座,藏品345件。

下寺区,窟龛195个,雕像近800尊,壁画900平方米,大部分窟龛开凿在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这里是石窟群最集中的部分,也是精华所在。

炳灵寺的岩体为白垩纪红砂岩,易于雕刻,因此,除169、8、16、134、172窟造像为泥塑或石胎泥塑外,其余皆石雕造像。

1、16、90、133四个窟因修防护堤坝被埋没,其中16窟的睡佛搬至新修的睡佛殿内。

169窟是炳灵寺开创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千百年来,因窟内岩体渗水外流,窟底被侵蚀坍塌成漏斗形,原窟内壁面满布塑像和壁画,因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大量的造像、壁画毁坏严重,现部分编号24个。

北朝时期的壁画因明代时重绘,已不见其面貌,144、145、146窟及一些摩崖小龛的石雕像因战争、风化破坏较为严重,其余造像保存完好。

隋唐的窟龛除个别窟的雕像因鸟抓,头部残损外,其余窟龛的造像保存较完好,壁画被元明时重绘,现仅存一小部分装饰画和小龛的壁画。

元明时期的壁画大部分保存完好。

上寺区是炳灵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下寺北2.5公里处,建于唐代,现存窟龛13个,清代时这里香火非常旺盛,窟龛、佛殿、木构建筑广布,雄伟壮观,后因兵燹频繁,屡建屡毁,仅卓玛殿建了五次之多。

现在的1窟(卓玛殿),是1986年由当地群众和四方善男信女募捐修建成的仿汉建筑,内存唐代雕像、明代塑像、卓玛佛、唐卡、佛经、铜像等珍贵文物,保存完好。

2龛内雕一4米高的弥勒大佛,后经明代重修,保存完好,其余窟分散在各沟岔里,为明代壁画,现因风化脱落、烟熏、人为破坏等,残损严重。

洞沟区位于炳灵下寺和上寺之间的洞沟内,始建于明代,现存窟龛8个,石雕像一尊,壁画40平方米,2、5、7窟内造像已毁,壁画保存较完整,3、8窟仅存少量壁画,6窟雕像保存完整,其余各窟的造像和壁画遭到人为的破坏,不存在遗迹。

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

西秦时期的石窟主要有169、192和195窟。

其中,在第169窟北壁保存有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这是我国已知石窟中最早的造窟题记,为早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一把标尺。

西域佛教艺术风格在这一时期的造像上有明显的反映。

北魏时期的石窟主要以126、128、132等窟为代表,充分反映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

唐代是炳灵寺石窟发展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共开凿窟龛135个,以3、4、49-58、64、147、168、171等窟为代表。

171窟(大佛窟)高约30米,依山雕凿有高达27米的石胎泥塑弥勒大佛一尊,善跏趺坐于方形台上,虽历经修缮,但仍保存着唐代造像面形丰满、比例匀称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造像因内容比较单一,且无复杂变化,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生动活泼、小巧玲珑的特色。

约在元、明之际,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时人利用原有洞窟进行了大量的重修重绘,从而留下了在同一洞窟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佛教艺术共存的局面。

炳灵寺壁画,保存到现在的虽然数量不多,却真实地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人民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

这是炳灵寺壁画重要价值之所在。

在169窟西秦建弘元年的壁画中,可以看到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中妇女形象极为相似的女供养人。

壁画用遒劲的线条表现了云鬟叉髻、帔巾飘带、盛装打扮的妇女形象。

隋、唐的壁画,由于元、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重制,保存不多。

隋代壁画主要是8窟南北壁供养菩萨画像,姿态生动,神情各异。

元、明两代的壁画较有特色的有3窟西壁上层元代佛教故事画,南壁元代八臂观音和168窟南壁明代八臂观音,以及172窟木阁上的明代木版画涅槃。

这些以密宗为内容的壁画,其绘画技法仍然继承了唐宋传统,线条圆润严谨,使用浓重热烈的色彩。

重要洞窟内容列下:

第169窟:

在大佛右上侧,距坝面高约50米的悬崖峭壁上,俗称天桥南洞,高约15米,宽约26米,深约9米。

该窟内共编有24个小龛。

现选择其中涉及到中西交流和佛教文化艺术传播方面内容的重要的几龛介绍:

第6龛:

位于北壁中层崖壁凹龛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龛内泥塑一佛二菩萨像。

佛像高1.55米,高肉髻,绘毫光,双耳垂肩,面相方圆浑厚,高鼻梁,长眼角,唇薄。

肩宽0.60米,腰宽0.24米,体魄健壮。

内着僧祇支,外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双脚不外露,双手作禅定印。

佛之莲座覆压两侧菩萨莲座。

右侧胁侍菩萨像高1.18米,扇形发髻,在发髻之下,束成盘状,长发垂于肩。

饰圆茼形耳饰。

戴项圈,臂钏、手镯,袒右肩,斜披络腋,下穿长袍,飘带自脖颈后绕双臂垂下,右手下垂握飘带,左手上举持圆形之物,赤足立于半圆形覆莲台上。

左侧胁侍菩萨像高1.10米,发髻残,在发髻之下束成盘状,长发垂于肩。

圆筒形耳饰,戴项圈、臂钏、手镯,上身袒,下穿长裙,飘带自脖颈后绕双臂垂下,右手举于胸前,手持之物不可辨,左手下垂握飘带,赤足立于半圆形覆莲台上。

壁画内容:

佛像僧祗支,表面绘十字龟背花纹。

彩绘背项光,项光内绘小坐佛,共八身,外绘火焰纹。

背光有四重。

绘火焰纹、忍冬纹、联珠纹。

从里向外第三重宽0.10米,绘两边对称的伎乐天共10个。

西侧从上到下第一身不清,第二身长0.16米,所持乐器不清。

第三身长0.19米,双手捧排箫,作吹奏状。

第四身长0.17米,筝置于腿上双手作弹拨状。

第五身长0.15米,乐器不清。

东侧从上到下第一、二身所持乐器不清,第三、四、五身分别为细腰鼓、竖箜篌、阮咸。

伎乐天均裸上身,下穿裙,双脚外露。

所持乐器均为白色,而弦、管边为墨线。

佛顶绘伞盖。

佛东侧上方墨书题名“无量寿佛”。

右侧菩萨头发绀青色,脸部、右肩白色,络腋红色,裙绿色。

背项光彩绘火焰纹、联珠纹。

背光左上侧墨书榜题:

“口观世音菩萨”。

左侧菩萨上半身肌肤白色,裙绿色,背项光彩绘火焰纹、联珠纹。

背光右上侧墨书榜题:

“得大势志菩萨”。

“得大势至菩萨”上方绘莲花化生,高约0.15米,“无量寿佛”榜题旁绘一护法,高约0.27米,穿铠甲,有榜题,不清。

大势至菩萨上方龛壁上绘十方佛,高0.21米,上下两排,每排各五身,上排墨书题名:

“东明智佛”、“北方行智佛”、“西北习智佛”、“南方智火佛”、“东□□□□”,下排“上方伏怨智佛”、“下方梵智佛”、“西北方自在智佛”、“西南方上智佛”、“□□□□□”。

十方佛下绘一站立菩萨,高约0.67米,墨书题名“弥勒菩萨”,戴宝冠,裸上身,佩戴项圈、璎珞、臂钏、手镯。

下穿裙。

彩绘项光。

其东侧又绘一立佛,题名“释迦牟尼佛”、高约1.13米。

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下边绘男女供养人,能看出大体轮廓的共8人。

墨书题名左起第一为“凤兴弟盛兴之像”,第七为“清信女妾王之像”。

供养人或持莲花,或手拿香炉,皆穿交领宽袖襦裙。

“释迦牟尼佛”右侧为此龛造像题记。

在题记上侧绘“药王佛”,下绘一立僧人,穿半披肩袈裟,题名“沙弥僧集之像”。

题记下绘两排由僧人导引的供养人,皆侧身向佛而立。

题记:

释迦牟尼佛右侧墨书题记一方,宽0.87米、高0.47米,内容为:

□……□□□□□□□□/□□□□□□□□□□□□言□□□□□□□□以□/□□□出□□□□□□□□□□□流□□□无/□记□□□□□□□□□□□□□□□□□□□□胡/□□□□□□□□□□□□□□以□□□□□□□□以/择□□□□□□□□□指耒中□□□□□□□□日歌/□不□□之在亡第拜作□□也化之像□□□□□神/舟□乃□□□鸾跟坦步□闲□□□□□□□□□□/□子□□□□语嘿歟当以其□化□世□在□□□也则灭/□□□□□□也则神晖□炽世□□□□□□以无/之亩□之以有适□□之□□也□□□□□□□□寂/□五情台郎者遂信□□□□起像□□□□□情起悟/□□衿道味遂请妙匠容兹尊像神姿琦茂□□□□衣二/□萨量作慈氏庶欲□□□以缘四生□洪□以□□同/□□趣枋三□□至极□□主□□木来早愿□窒皈□□□/□□诣齐真境以□缘适奉□不胜咏叹□□詠□□/□全穹音灵燹闵缘像即灵舒光?

逸□察□□□铭□/理与妙来迹随化住□寄理迹变起涂□□□盲入莫混无/慈容世范停荫道枢唯钦唯尚亩□灵苻美苑情豪□□□/庶弘四弘圆机化机乃妙斑匠神仪重晖舍兹□□圣景熟追/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

建弘元年题记下供养人题名,第一排由里向外:

国大禅师坛摩毗之像

比丘道融之像

以下五人不清。

第二排由里到外:

比□□□□□

比丘慧普之像

博士南安姚庆子之像

侍生广宁邢斐之像

侍生天水梁伯熙之像

侍生金城万□之像

侍生天水杨□之像

第7龛:

第六龛东侧较高处。

西秦。

依岩壁插木桩,横竖间的树枝,然后和草拌泥而作成的莲瓣式背屏龛。

残高2.90米,宽1.65米,泥皮厚0.16米。

造像内容:

原泥塑二立佛,现只存一立佛及右侧佛的手臂。

佛像高2.30米,高肉髻,高鼻梁,薄唇,双耳垂肩,脸方圆、清秀,宽肩细腰,着通肩大衣,薄纱透体。

衣纹为阴刻U形线条。

双臂底下衣纹呈“之”字型垂下。

立佛左侧平台上现只存四只脚。

彩绘背项光,项光内绘火焰纹、联珠纹,坐佛13身及莲花、云气纹,背光内绘火焰纹,联珠纹及10身飞天。

右侧佛仅存左手臂,手曼网相。

佛东侧有一方壁画,残宽0.75米,高0.65米。

绘一小坐佛,墨书题名“阿弥陀佛”。

画面右侧原绘一佛二菩萨,现只存一菩萨,题名“大势至菩萨”。

其后绘两排供养人,上排为女供养人,双手捧博山炉,高发髻,题名“□□□像”。

后两身不清。

下排为男供养人,第一人穿半披肩大衣,手捧香炉,墨书题名漫漶不清。

第9龛:

第8龛东侧,西秦,依崖壁敷薄泥作成的莲瓣式屏龛。

高1.36米,宽0.93米,深0.11米。

龛内泥塑三身立佛。

西起第一身高1.06米,高肉髻,脸方圆,脖颈粗短,宽肩细腰,着通肩大衣,衣纹阴刻。

右手置胸前,左手在胯部握袈裟,立于覆莲台上。

第二身高1.15米,高肉髻,脸方圆,右肩半披大衣,内着僧祗支,衣纹阴刻,右手下垂握袈裟,左手置胸前,手握袈裟,立于圆台上。

第三身高1.01米,造型特点与第二身相同。

三身佛像均彩绘背项光,背光绘联珠纹、火焰纹,项光内绘火焰纹、忍冬纹、联珠纹、莲花纹等。

第10龛:

第9龛最东侧佛下,西秦。

在崖壁上敷泥绘制壁画,高0.77米,宽0.83米,内容分上下两层:

上层东半部分泥皮掉落露出底层壁画,露出部分宽0.36米,高0.70米。

上方绘一坐佛,结跏趺坐,背光内绘火焰纹,墨书题名“释迦文佛”,其下原有题记,被此题名所压不清。

东侧绘一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上,通肩大衣,墨书题名“文殊菩萨”。

下绘二供养僧人,模糊不清,榜题“沙弥众之像”“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