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658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文档格式.docx

另外,李靖这篇“唐贞观二载春3月3日”写的“序文”还为我们勾画出了《易筋经》自南北朝至唐代的基本传承脉络:

达摩留经少林,少林僧请西竺僧般刺密谛译出后此经曾流落海外,后有位名叫徐鸿客的人于海外得之而授于虬髯客者,虬髯客又复传李靖。

人宋后,有位据称是岳飞师的游僧请其帐下的牛皋将此经转交岳飞,岳飞又随即复授牛皋,而牛皋为了不妄传则将。

此册传于嵩山石壁之中”,此过程也即牛皋所写《易筋经·

内外神勇序》的基本内容。

  多少年来,李、牛两“序”故事因因相传,包括少林寺僧在内的一些人士对此深信不疑,同时,该故事也成为“达摩传武少林”的重要文献依据,认为“易筋、洗髓二经确为达摩大师传下”,“达摩祖师面壁9年传易筋洗髓之经及内功武功心法,并非迷信和宗教之说,而是有据可考”。

2000年,被誉为是“达摩祖师所传,在少林寺属于上乘功法”的“易筋经”正式收录于《少林武功医宗秘笈》中,由中华书局隆重出版发行。

  那么,自《易筋经》问世以来历代的学者们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清乾嘉时期知名经学家、史学家凌廷堪在他的《校礼堂文集·

与程丽仲书》中对《易筋经》的李、牛两“序”进行了逐条举证分析,认为该书“旧传初祖达磨所授,盖依托也”。

凌氏提出的证据主要有5点:

1)唐代除明皇天宝和肃宗乾元年间曾名“年”为“载”外,所有年号均称“年”,无称“载”者。

而“李序”末中记“唐贞观二载”,其伪可知;

2)“李序”中所记徐洪克(鸿客)得之海外而授于虬髯客者,虬髯客又复传李靖之事更为小说家言,因虬髯客乃“唐人戏作耳,非实有其人”;

3)“牛序”尤陋妄,其文中提及的牛皋官爵、字及籍贯错讹比比;

4)“牛序”有“徽、钦北狩,泥马渡河”之言,徽、钦是指北宋末的徽宗、钦宗二帝,徽、钦是二帝的庙号。

据古代朝典礼仪,帝王的庙号当在本人死后才拟定。

钦宗死于绍兴31年(1161),而“牛序”乃作于绍兴12年(1142),皋本人卒于绍兴十七年(1147),也就是说其“未来之事又何由而知乎”}5)后附的《洗髓经》,其“序”托名慧可,有言曰“初至陕西敦煌”,凌氏诘问;

“后魏时敦煌安得有陕西之称?

”据此,他斥该书“盖不通古今之村夫子所臆撰也”。

稍后的又一知名学者周中孚在他的《郑堂读书记》中对《易筋经》一书持相同观点,认为“李序”是伪托,“以神其授受也”;

“牛序”同样“其伪不待言矣”,并云该书“各家书目俱不载,殆晚出之伪书耳”。

于此可见,把《易筋经》列为“伪书”者由来已久,并不是个别人所臆想的那样:

是由近代的学者所提出。

  民国时期,在对待《易筋经》作者“达摩说”问题上存在2种不同观点。

例如,1919年出版的一本《中国体育史》摭拾旧说,在无任何材料分析的情况下把《易筋经》的著作权贸然归于达摩。

由于该书是研究中国体育史的首部专著,所以当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对达摩旧说予以分析批评的,可推民国时期徐哲东和唐豪两先生。

徐哲东在1928年著成的《国技论略·

辨伪第三》中明确指出:

“易筋经、洗髓经不出达摩”,该书“盖明清间人为之,而托其传于达摩”,种种辨伪,亦依然集中在李、牛二“序”的一些谬误上。

有关“李序”内容,徐文依据史料指出了如下3点:

1)。

李序”文末署名“李靖药师甫序”,而据《旧唐书·

李靖传》,“药师”乃靖之原名,“靖”则后来所改,今以“药师”为李靖之字,其作伪之证一;

2)虬髯客故事“乃出五代杜光庭所造”;

3)依“李序”所言,翻译《易筋经》文的西竺僧般刺密谛当生活于隋代,但般刺密谛于武后(应是唐中宗——作者注)神龙元年(705)曾译《大佛顶首楞严经》。

自神龙上溯高祖武德元年(618),已有87年,其自西竺来华,亦须在20年以上。

如依“李序”之言,般刺密谛翻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当在110岁以上,此有悖常理。

而“牛序”之伪的证据则有二:

1)“序”文中的所谓“泥马渡河”“绝非正史事实。

乃小说诞妄之言”;

2)“牛序”文末自记作于“绍兴12年(1142)”,而为了将《易筋经》流传于世,他专程藏之于嵩山。

殊不知河南于绍兴11年(1141)已割归金国,故牛皋如何藏往嵩山,又何必藏往嵩山?

鉴于明人伪造古书几成风气,故徐氏认为易筋、洗髓二经的出现,“亦风气使然耶”。

无疑,哲东先生的分析是在清代学者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20世纪30年代,唐豪先生的《少林武当考》及所编著的《行健斋随笔》中有文专门论及《易筋经》两序之伪及作者问题。

在《易筋经牛李二序之伪》一文中,除了同意徐哲东的基本观点外,又补充了2条材料:

1)“李序”称达摩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自梁适魏,而“太和”为孝文帝年号,前于孝明之立30余年;

2)“李序”中又有达摩所言某得吾皮、某得吾肉、某得吾骨和某得吾髓之语,而此言皆出后来的《景德传灯录》。

唐文诘问:

“安有李序反引宋代著述之理?

”另外,针对《国技论略》中提到的西域僧般刺密谛于神龙年间翻译《大佛顶首楞严经》而推断的般刺密谛之生年,唐豪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乃出故人假托”,不足为凭。

与清代以来讨论《易筋经》作者基本全是围绕李、牛两“序”内容来进行相比,唐豪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他在《易筋、洗髓二经之作者》一文中根据《易筋经》记述的“配合阴阳法”中有关阳盛、阳衰者“以童男女相兼用之,令其阴阳和畅”,以及“下部行功法”中“以之鏖战,泥水探玄,可以得珠,以之求嗣。

则百斯男”的种种壮阳方法,提出:

此类。

皆采补御女邪说,惟道家(教)房中术有之,余故疑是书为羽流者所作”。

从材料史实对两篇“序文”的质疑,到依据具体内容剥离相关迷雾,应该说这是唐先生在《易筋经》作者问题研究上的一大进展。

  20世纪后半叶对《易筋经》作者的讨论,开始于50年代,80年代以后则更为热烈。

在1958年人民体育出版杜出版的第4辑《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中,刊登了唐豪撰写的《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

关于作者,文章一方面坚持他30年代的学术观点,批评了近代以来一些体育理论家因因相袭的达摩旧说:

“对于附会神仙和佛祖所传的体育史料,多不实事求是认真加以考证,把后代的体育史料当作前代的体育史料,把附会的人物当作体育方面的历史人物”。

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分析史料的科学,必须用辨证唯物的方法从根本分析史料人手”;

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易筋经》乃明朝天启4年(1624)由天台紫凝道人所著的观点。

  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的沉寂之后,至80年代,有关《易筋经》作者问题又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从林林总总的材料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即除了一些包括少林寺僧在内的部分人士继续坚持“达摩说”外,在学界几乎没有研究者认同此说,都一致同意《易筋经》是明天启4年天台紫凝道人所著,同时,也对相传的“达摩说”进行了质疑。

当然,从质疑的范围及分析的深度看,均未超出近代徐、唐诸人的论点。

  1.2紫凝道人说

  《易筋经》作者“紫凝道人说”,是自唐豪先生50年代提出后被目前众多论著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

但不知何故,一些著书撰文者往往避而不谈唐先生的这一学术观点,给人一种无视前贤的“博古通今”之感。

不过,由于所引资料大概并非自己翻检披阅而来,故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例如,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易筋经”条目中这样记曰:

“清代凌廷堪在《校礼堂文集·

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

然而,相信真正翻阅了《校礼堂文集》一书的人,谁都无法看到以上的文字记述。

众所周知,《中国大百科全书》是部有关学科理论知识的权威之作,它对于读者具有查考和教育的双重作用,大概正是由于该书长期以来在社会上享有的广泛学术威望,一些好事者又不去查对原著而信手拈来,故其“体育卷”所谓的《校礼堂文集·

与程丽仲书》记“易筋经是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为不少人转相稗贩。

造成了相当的理论混乱。

  目前,资料中较早提及“紫凝道人”的有3份,一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原由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捐献的明抄本《易筋经义》;

另一为台湾图书馆藏述古堂钱遵王抄本《易筋经》,还有是嘉道学者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但3份资料都未注明“紫凝道人”为何时、何地人。

至50年代,唐豪言之凿凿提出了“《易筋经》乃明朝天启4年(1624)由天台紫凝道人所著”的观点,至今已成为一个“众口一词”的不易之论。

但唐先生依据的是何种本子,支撑其《易筋经》作者是“紫凝道人”的具体材料又是什么?

《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并未交代清楚。

对此,我们不妨从唐文中透露的蛛丝马迹稍作论述。

  唐豪的《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中,提到了一个后序题曰“嘉庆

(二)12年岁次乙亥2月”的祝文澜辑本(括号中的“二”,乃唐豪所加)。

但该本子是抄本还是刻本,唐文未有说明,嘉庆时的祝文澜刊本,后世也不见流传,故很难对此进行直接分析。

不过,早年他在《少林武当考·

达摩与<

易筋经>

》中引用的“祝文”则出自民国6年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我们不妨由此寻绎。

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了一本《少林拳术精义》,名曰“少林拳术精义”,实际即是杂糅他书而成的一个《易筋经》增演本。

然该本中既有录有嘉庆10年祝文澜之“序”,也有明天启4年署名天台紫凝道人宗衡写的“跋”——唐豪提出的《易筋经》作者为“天台紫凝道人”以及后来不少人所谓的“紫凝道人宗衡”,或即由此而来。

  有关紫凝道人,历代官私著述、地方史乘不见记载,但盲其“天台”,尚有间接材料可证。

夭台,地处浙江东部,四面环山。

在距县城西南近40里地方,有一山据说因天台宗创始人智龋大师在此经常颂经而使紫云环护,故取名曰“紫凝山”,《天台山方外志》中又记为“紫凝峰”,境内有紫凝瀑布,唐陆羽评其为天下第17泉,该地目前尚设有名曰“紫凝”的行政乡。

2007年1月,笔者专程前往坐落于紫凝山的该乡新丰村进行田野调查。

据村民相告,这里原先僧、道两教香火很旺,尤盛道教,祖辈上就有“千僧万道”之说。

另外,在紫凝山的山际险要处,还存有一“紫宵道院”旧址,据老辈人说,20世纪40年代中,还见有道士居住。

据此,在“紫凝道人”名前加“天台”2字,并非空穴来风。

但天台紫凝道人是否为明天启间人,以及其俗名是否叫“宗衡”,目前尚无任何材料可证。

  西谛本《易筋经义》和述古堂本《易筋经》中均录有“紫凝道人跋”,但未言其俗名为宗衡;

至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紫凝道人跋”,则清楚注明该“跋”写于明天启4年,紫凝道人俗名为宗衡,唐豪先生所言,不知是否依据此本?

近时有人撰文推断:

“既然李序、牛序可以伪造,那么紫凝道人跋、作跋的年代,也都可以伪造”。

是否伪造,当须材料证明,可以指出的是,即便明天启4年的。

跋文”真实可靠,也难以推断出《易筋经》是由,紫凝道人所著的结论来。

因为:

1)在无任何资料前提下,如何能仅以“跋文”来简单推定作者?

2)“跋文”首句所言的“余读《易筋经义》,因悟世之缁黄两家,学者多于牛毛,成者罕于麟角”一语清楚告诉我们,紫凝道人题“跋”当在《易筋经》成文之后。

眼下许多论著都言“据考证《易筋经》的作者是宗衡”云云,不知何据。

可以说,有关《易筋经》的作者到底是谁,依然有待确切材料的发现。

1.3新说

  所谓“新说”,即乃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另成“蹊径”者也。

2003年第11期的《体育文化导刊》上,刊登了由多人撰写的《易筋经源流考略》,文中在对《易筋经》的源流进行了一番前无古人的论述后,给出了几点颇有新意的。

研究之结论”:

1)易筋经原(源)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

2)易筋经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4家流传;

3)易筋经改变和形成于唐宋间,明代开始传向社会}4)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原创,但与达摩有渊源关系;

5)最早的《易筋经》(12式)版本应为清代咸丰8年潘(蔚)辑《内功图说》。

与前代相比,该文可谓是篇有关易筋经起源的“新说”之作。

据文末之注可知,该文是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课题。

既然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课题。

自当具有一定代表性,故笔者就其几点“研究结论”进行简要评析。

  首先,说“易筋经源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逻辑上如同称明清时期的某一小说源于秦汉时期的文学一样,虽无大错,但总觉味同嚼蜡,无任何实质性内容可言。

其次。

所谓的“易筋经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4家流传”的史料依据是什么,读其文,通篇谈的只是一般的导引术。

难道导引术即是“易筋经”?

再次,对所谓“易筋经改变和形成于唐宋间,明代开始传向社会”之论也实在令人奠名其妙:

在逻辑上易筋经既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分为4家流传”,那么如何谈得上“形成于唐宋间”,而且还是先“改变”,后。

形成”?

支撑其“明代开始传向社会”的论据是什么?

还有,认为“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原创,但与达摩有渊源关系”之说,大概是基于作者所认定的“方术之书更难以究诘其字句,如无确凿证据,不应轻作否定之论”而给出的“新论”,也是作者认为前人质疑“牛序”之伪“颇欠公允”的“理由。

但是,有关历史源流为什么“方术之书不应轻作否定”,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史学方法的重要问题,劂被作者轻轻放过,而支撑《易筋经》“与达摩有渊源关系”的基本史料是什么,同样无可奉告,最后,所谓的“最早的《易筋经》(12式)版本应为清代咸丰8年潘(蔚)辑《内功图说》”,更不知是从何谈起。

众所周知。

目前存有的本衙藏板来章氏辑本中即录有“易筋12式”,该本为清道光年间刻本,非常好找。

作为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课题的研究者,为什么连这种普通的学术信息都不了解?

  去年,笔者看到在一本新近出版的《健身气功二百问》中是这样记述“易筋经”的源流的:

“易筋经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以强壮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在易笳经流传过程中,少林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曾对其改编并用于健身。

易筋经完善于唐(公元618~907年)、宋(公元960~1279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在社会上流传”。

显然,这一内容基本出自《易筋经源流考略》。

本人认为,包括科普在内的任何学术活动,都必须实事求是,必须遵循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学术活动离开了实事求是与学术规范的底线,那就连儿戏都不如!

  2 《易筋经》的版本增演

  古代的文献典籍总是需要通过代代的传抄或刻印方能流传下来,这样就形成了各色“版本”,并成为一门传统学问。

有关《易筋经》的版本,据史料所记及笔者所见,其量不少,但内容相当杂驳,有些记述并不符合史实。

比如,有人这样写道:

“在清初,为了夺得少林寺最高武功的秘诀——《易筋经》,武林各派曾相互杀戮。

为此,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命令主持方丈将《易筋经》献出来,由国家印刷流传”。

文句的前部分内容显然演绎于乡里传闻,而后部分内容,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因为任何官私文献书目中都找不到这方面的记录,任何藏书家也从未收藏过乾隆朝由官府刻印的《易筋经》。

  青年学者洪振快在他近著《讲武论剑》的有关章节中是这样概括《易筋经》版本流传情况的:

“《易筋经》自明天启4年问世之后,大约200年问声名寥落,其问只有抄本,流传未广。

至清嘉庆10年(1805),始有祝文澜的刊本。

道光年间,先后有傅金铨、来章氏、宋光柞等人的辑本。

清咸丰8年(1858),潘霨编辑《卫生要术》,收入来章氏辑本中的《易筋经》12势图。

光绪8年(1882),王祖源出版《内功图说》……光绪21年,周述官编撰《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文中言“《易筋经》自明天启4年问世之后,大约200年间声名寥落”,显然是将《易筋经》的著作权认定是明天启4年的“紫凝道人”。

上文提到的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和稍后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两书有关论述,隐约反映了清前期有关《易筋经》的流传情况。

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年初,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西谛本《易筋经义》和台湾图书馆藏述古堂本《易筋经》抄本的先后发现,为今人了解古代《易筋经》的早期文本情况提供了难得的珍贵实物。

下面,笔者根据手头整理的有关资料。

就《易筋经》的主要版本作一梳理与介绍。

  2.1西谛本《易筋经义》

  抄本,共72页,分上、下卷,今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其末页钤有“长乐郑氏藏书之印”,原为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所捐献,敌名。

西谛本”,但196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西谛书目》中不见著录。

该本抄写的字体有“馆阁体”和行书2种,页面天地格式规范,无论行、楷,字迹娟秀,颇见功力。

西谛本《易筋经义》虽为前代旧抄,但未书具体时间,不过其“易筋经义序”页右侧所钤之“净心抱冰雪”方形白文章,为我们确定该抄本的相对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净心抱冰雪”5个字,原出南朝江总(519~594)的《人摄山栖霞寺》诗句:

“净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诗人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高洁,明末清初的著名书画鉴赏家梁清标(1620~1691)用此作为其书画的鉴藏章。

在一个“怪、力、乱、神”难入主流学界的社会背景下。

此抄件能为学识渊博的梁清标钤印,如无年代价值。

万难人梁氏之法眼。

因此,此抄本的年代至少是明末,有可能更早,这也应是目前所见《易筋经》文本中的最早本子。

西谛本《易筋经义》内容大致分为3个部分:

1)署名唐。

李靖”和宋“牛皋”写的两篇“序文”;

2)依照上、下卷目录标示的27则具体内容(比稍后的述古堂本《易筋经》少一则“用战”,比清道光年问的来章氏辑本少3则,分别是“用战”、“贾力运力势法说”和“12势图”,以及包括“玉环穴说”,“经验药方”、“木杵木槌图”、和“八段锦余功”等在内的《易筋经》“附录”,充分反映出《易筋经》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增益演变的历史事实)}3)题名“紫凝道人”所写的“后跋”。

时间上,西谛本在目前各类版本中当为最早口”。

2.2速古堂本《易筋经》

  抄本,共45页,分上、下卷,今藏台湾图书馆,书页印有墨格,栏外锈有“述古堂钱遵王藏书”字样,每页10行,抄本最后书有“篯后人钞藏于述古堂”数字。

钱遵王(1629~1701)名曾,江苏常熟人,自号也是翁、贯花道人、篯后人、述古堂主人。

“篯后人”语出族祖钱谦益为其撰写的《述古堂记》一文,“篯”乃指传说中的“篯铿”,即为古代长寿者彭粗。

整份抄本除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之印外,另钤有印章4枚;

一方曰“勨口秘玩”,一方曰“勋口见过”,另一方曰“风尘逸客”。

此三印暂不明其用章主人;

最后一印“于氏小谟觞馆”钤于末尾。

该抄本通篇小楷抄就,字迹俊逸娟秀,殆非俗流,但其书法风格与遵王显然有别,当是由述古堂蓄养的抄写者所书。

内容上除个别字句外,述古堂本《易筋经》与西谛本《易筋经义》基本相同,其有异者主要有:

1)西谛本李“序”末记日的“贞观z载”,述古堂本为“贞观二年”;

2)述古堂本的“紫凝道人跋”位置与西谛本不同,西谛本的“紫凝道人跋”位于《易筋经义》的最后,而述古堂本则在李、牛“序文”之后、正文内容之前,3)正文内容述古堂本共28则,比西谛本多出一则卷下的“用战”,其数与清嘉庆学者周中孚在他的《郑堂读书记》中所提到的抄本《易筋经义》“其书凡28则”,完全相同;

4)在“下部行功法”及“神勇余功”两则中,述古堂本的文字稍多于西谛本,与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刻本一致。

以上4点,充分反映出自西谛本始,中继述古堂本并至道光时期的来章氏本,《易筋经》文本内容在明清之际的逐渐增益变化,这也是述古堂本《易筋经》的版本价值所在。

  2.3《易筋经》

  该本一卷,见录于乾嘉时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是由一位名叫程丽仲的人见示凌廷堪的。

据文中记,该本有李、牛两“序”,并“后又附《洗髓经》1卷”,具体文本内容不详。

  2.4《易筋经义》

  该本2卷,抄本,见录于清嘉庆时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其书凡28则……末有紫凝道人跋”,具体文本内容不详。

周氏所记之“《易筋经义》2卷”与西谛本《易筋经义》名及抄本分上、下卷,基本相同,而28则内容数,则同于述古堂本。

  2.5祝文澜辑本

  该本书名不详,见于唐豪的民国年间的《少林武当考》和50年代《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两文,估计是该本录有祝文澜的“序文”而名之,但未见其他著述记录。

由于“序文”末题“嘉庆

(二)12年岁次乙亥2月”。

且内容上因无后出之“易筋经十二图势”,故唐豪将此视为《易筋经》之最早辑本。

有关祝文澜本的具体情况,唐文中未有介绍,仅言“祝本”有天启4年紫凝道人跋和祝跋(序),并认定“祝本刊于嘉庆年问挣”。

但事实上按唐氏所称,其所录“祝跋”完全出自1917年,由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

据“序文”所记。

其辑本乃以原由苏州金阊著名武师张大用所留的祝氏“旧有家藏本”为基础,校雠其妹婿家所藏之“姚本”合而辑之。

对于所谓嘉庆朝的“祝文澜辑本”。

笔者始终心存疑窦:

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祝序”在1917年前的各家版本中竟均无见录?

或即唐豪所言的“祝文澜辑本”,其实就是民国初期由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

  2.6傅金铨辑本

  该本书名不详,同样见录于唐豪的《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

据称该本于“道光3年(1823)新刊”。

因文中未录《易筋经》之12图势,故唐文也认为该本时间在“来章氏辑本”之前。

查唐豪于民国年间发表的《少林武当考》一文中曾言他昔年藏有3个《易筋经》版本:

一是光绪戊戌金陵同记版,只有图说而无序跋;

二是道光3年市隐斋版;

三为光绪甲午善成堂版。

其中的“市隐斋版”《少林武当考》附有一照,内容上除。

紫凝道人跋”外,还据说有元中统元年(1260)海岱游人所作序文一篇,“海岱游人序”仅见唐文不见诸本,“中统元年”云云当属借托无疑。

从时间上看,所谓“道光3年新刊”的傅金铨辑本或即为“市隐斋版《易筋经》”。

  2.7来章氏辑本《易筋经》

  该辑本分上、下卷,具体刊刻时间未明,唐豪在解放初期所写的《嵩山少林传习的和汇辑的体操》中认为是清“道光年间出版”。

其首页右有“宋少保岳鹏举鉴定”字样,“总论”右有“西竺达摩祖师著西竺圣僧般刺密谛译义南洲自衣海岱游人订正”字样,有李、牛“序文”。

来章氏辑本是目前流传较广的清代刊刻本,今人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