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53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一范文Word下载.docx

交通部公布了在《全国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基础上制定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共确定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12个为组合枢纽。

《布局规划》覆盖60%地级以上城市,遍及84%国家开放口岸及所有沿海主要港口。

国家邮政局编制发布了《邮政业“十一五”规划》,开展了首次快递服务统计调查,初步建立了统筹邮政业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框架。

二是放宽市场准入政策。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把“物流”列入企业登记目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登记为物流企业。

到2007年底,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的物流企业为52725户。

商务部修订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改革完善国际货代企业备案制度。

2007年,共有4891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依法办理了备案登记;

到年底,完成备案手续的国际货代企业已有16733家。

民航总局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下发《{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

(二)》,允许符合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定义的港澳航空代理企业在内地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注册资本及其他相关要求与内地企业相同。

国家民航总局进一步放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准入,鼓励支持航空物流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交通部落实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壮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首批25艘、102万载重吨船舶已回国登记。

三是加强物流市场监管。

2007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交通运输与物流领域投诉案件4378起,查处涉及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等行政性垄断案件683件。

交通部整顿国际海运市场环境,打击部分国际航线“零运费”“负运费”违法违规行为,向违规单位罚款1100多万元。

国家邮政局发布了我国首部《快递服务标准》,出台了《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寄递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完成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和《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加强了邮件安全监管制度。

四是引导行业发展方向。

国家发改委通过深入调研,于2007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

组织经验介绍、专家讲座以及制造业与物流业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现场签署合作协议。

对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财政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建立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和专业市场的电子交易平台项目,推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具体措施。

商务部于2008年年初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有条件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改造和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鼓励批发市场建设与改造,增强物流服务功能;

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

支持传统批发企业、商业、物资和供销社企业及仓储运输企业开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五是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

海关总署积极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跨境快速通关,区域审单中心等试点工作;

加快建立舱单法定提前申报制度,实行无纸通关改革,积极推进“区港联动”试点和电子口岸建设。

海关总署与质检总局加强合作,对外公布了《通关单联网核查公告》,积极推进关检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出口通关环境。

 

六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国家发改委围绕物流发展的重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委托有关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现代物流业税收管理研究”、“物流业政策体系研究”、“物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研究”、“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运输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等专项研究课题。

财政部组织了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研究。

信息产业部组织研究编写了《全国性、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

交通部进行了甩挂运输的调研,铁道部就铁路物流中心规划进行了研究。

(四)各地政府扎实推进物流发展

各地政府自2005年以来陆续建立了由主管省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在推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制定物流发展规划。

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宁波等地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相继编制完成了物流发展规划。

明确了地区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重点、关键环节和相关政策,为当地物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浙江、重庆等地正着手组织编制市、县(市、区)物流发展规划和专业物流规划。

二是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下发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基础上,河北、浙江、湖南、云南、宁波等地先后出台了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物流政策进行了细化,规范了收费管理制度,明确了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享受的税收、电价、土地、投资、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

三是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

一些省市确定了一批重点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建立了重点物流企业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和走访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均在服务业引导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物流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四是启动区域物流合作。

苏浙沪两省一市已经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工作机制。

2007年8月,三地物流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会议,出台《关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的若干措施》。

目前正稳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项目,启动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在政府有关部门推动下,京津冀地区物流企业签订了《物流合作协议》。

四川、湖北、浙江、重庆、云南、新疆和广州7地物流行业协会发表《推进物流合作四川宣言》。

安徽、江苏和江西20个沿江城市签署协议,区域内车辆在通关、收费、停靠作业等方面享受“普惠制”。

五是引导制造业物流发展。

上海市制定了《上海推进制造业物流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化工、汽车、钢铁等行业制造业物流发展。

山东省开展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活动,形成了8条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思路。

江苏省组织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供需对接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六是推进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

在国家物流统计核算办法的基础上,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建立了省市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开展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物流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当地物流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

各地认真贯彻《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

上海市制定了《现代物流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

各地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积极做好行业工作,协助组建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宣传、统计调查和人才培训方面发挥作用。

二、经济环境

(一)经济建设跨上新台阶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比2002年增长65.5%,五年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

表1 

2007年三大产业综合情况表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

28910

96328

比2006年增长(%)

11.4

3.7

13.4

占GDP的比例(%)

100

11.7

49.2

39.1

(二)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

货物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

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自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拉动了社会物流总额的持续增长。

2007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7871家,比上年减少8.7%。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48亿美元,增长13.6%。

其中,制造业占54.7%;

房地产业占22.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5.4%;

批发和零售业占3.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7%。

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

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8亿美元,增长26.0%。

图2 

2003-200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三)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

物流需求量大的产业快速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总规模快速扩大。

表2 

2007年与物流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数量(亿元)

全部工业增加值

13.5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4014

1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4.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9210

16.8

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22.1

19.8

三、市场环境

(一)需求旺盛,竞争激烈

2007年,受经贸强劲发展的推动,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总量可达1.3亿标准箱,增幅为10.3%,这是全球集装箱贸易量连续第6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进出口连续6年增幅在两成以上,带动了社会物流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制造企业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物流需求释放速度加快,促进了社会化物流量的增长。

同时,制造企业提出了高端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从供应链角度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

市场需求的这些变化,推动了中国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市场环境改善,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外资关注的“热点”。

自2005年外资开始并购中国物流企业,2007年又有耶路全球收购上海佳宇物流公司,世能达物流收购宝运物流主要经营资产和万络环球收购熙可公司等新的案例。

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抢滩”中国市场。

他们从合资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从中心城市走向全国性物流网络布局。

外资企业在远洋船运和国际快递等方面,已经占有优势地位。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

现有的仓储能力已显不足,新建物流设施取得土地难度加大,所需费用大增;

铁路运力持续偏紧,部分海运航线订舱困难,公路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车源紧张的状况;

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高端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操作性员工成本持续上升,稳定性下降。

与此同时,行业内不规范竞争加剧,特别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普通服务,同行间“价格战”有增无减。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挤压,物流行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有企业反映,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仓储企业只有3-5%,运输企业只有2-3%的毛利。

稍有意外,就会亏本,导致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

(二)油价大幅上涨

2007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2007年12月31日纽约市场2008年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95.98美元,与2006年全年收盘价格相比,涨幅达到57.22%。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收于93.85美元,与2006年相比,涨幅为54.21%。

根据美联社的统计,2007年纽约市场原油平均价格每桶为75.41美元,高于2006年的平均每桶66.25美元。

2004年和2005年,纽约市场原油平均价分别为每桶41.47美元和56.7美元。

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部分地方炼厂开工不足,加上进入冬季柴油消费增加,我国部分地区柴油供应趋紧。

据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10月29日的市场报告显示:

北京、石家庄、太原、日照、南京、杭州、南昌、长沙、云南、西安等地的柴油市场持续紧张,部分地区的90#汽油也出现短缺。

为缓解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11月1日零时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

2007年11月与2002年对比,柴油价格平均上涨86%,加大了物流企业的成本,油价已占据运输企业总成本的35-40%。

(三)运价保持升势

铁路货运价格提高。

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下发《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的通知》:

国家铁路货物运输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提高0.2分。

由现行平均每吨公里9.05分钱提高到9.25分。

其中,货物运营价格由平均每吨公里5.75分提高到5.95分。

燃油附加费小幅调整。

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调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

800公里以下航段由现行每位旅客5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下航段由80元调整为100元。

国际水运市场价格大幅上扬。

远洋航运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和进口大宗原材料运输量。

受需求快速扩大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价格大幅上升。

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开始逐步飙升,并于2007年10月10日突破10000点大关,2007年10月29日达到11033点的最高点。

集装箱海运价格前低后高。

据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2007年平均比2006年增长5%,2007年底比2006年底增长12%。

其中亚欧航线、波斯湾线等涨幅尤为明显,中国出口欧地航线运价指数全年平均涨幅高达16-18%,而出口澳新、东南亚波湾的运价涨幅也在10%左右。

公路货运价格波动加大。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公路货运价格指数显示,公路货运价格经历了前高后低的波动格局,2月份前后随着运能减少和节日需求的扩张,综合价格指数达到最高的84.6。

7月份左右价格指数降到谷底,此后随着成本压力和运输需求的逐步增强,价格指数节节攀升,进入10月份,随着运输旺季的到来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增加,12月份综合价格指数达到68.5。

表3

2008年1-12月公路货运价格指数

2007年

综合

整车

零担重货

零担轻货

1月

78.0

66.1

72.9

145.0

2月

84.6

71.4

79.6

152.2

3月

79.5

65.6

75.7

148.2

4月

66.7

58.4

62.2

116.5

5月

64.9

56.8

60.6

112.6

6月

65.9

57.0

62.0

113.1

7月

64.4

57.7

59.4

106.9

8月

61.2

112.3

9月

58.2

61.4

111.5

10月

66.2

61.5

114.0

11月

67.7

60.3

62.5

117.2

12月

68.5

63.7

118.0

图3

2008年1-12月公路货运价格指数图

(四)融资瓶颈更加突出

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控制投资过快增长,2007年国家先后10次提高法定准备率、6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到2007年年底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14.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7.46%。

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融资仍然十分困难。

2007年3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民营物流企业融资问题座谈会”。

从会议反映的情况来看,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对短期和长期融资要求不断增加,而社会资金供给能力贫乏,融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融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缺乏有效、正常的融资渠道;

银行贷款困难,存在不平等现象;

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

社会资本市场不完善;

其他融资方式缺乏;

缺乏适合物流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制。

发展资金的不足制约了行业发展后劲,已经严重影响到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势头。

(五)土地资源成本上升

2007年1月1日起,新的土地使用税税率大幅度调整,普遍提高1-3倍。

但在执行过程中,地方有较大的裁量权,通过提高土地等级,重新确定土地使用性质等方式,使部分地区土地使用税提高了3-10倍不等。

仓储业是占地较大而产出较低的行业,土地使用税的提高,对仓储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

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63家企业为此将增加6000万元以上的成本,平均上升成本接近100万元。

同时,新建物流设施取得土地难度加大,新建和扩建速度放缓,现有仓储能力日趋饱和,无法适应物流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